你认为大年三十应不应该放鞭炮?

鸡翅有毒


我举双手双脚赞成过春节禁放烟花爆竹,不但烟花爆竹要禁,最好把所有能污染环境,制造麻烦,给政府增加负担的事情全部停掉,给老百姓一个轻松幸福的环境。


换个方式活着是我


大年三十应该放鞭炮,这是祖上留传下来的,过年了,爆竹声声一岁除这都不是说着好听的。

记得小时侯大年三十零点一直到初一早上,鞭炮声响个不停,大人小孩都说过年了,好不热闹,年味好浓。

小时候大年三十晚上,一边看电视一边玩,等都要等到零点的到来,和老爸一起去放鞭炮,迎接春节的到来,家家户户都在放鞭炮,真是热闹,真的好怀念以前。

到后来不知是那个砖家,说放鞭炮污染环境,说真心话,环境是放鞭炮所污染的吗?那么多的化工厂,那么多的排污管道......我想说的是,以前我家门前的小河是那么的清澈,可以说是清澈见底,鱼资源多丰富,想吃鱼了挖几条蚯蚓就可以钓到大鱼吃,而现在呢?所以我觉得大年三十应该放鞭炮。以上是我个人的想法。


农村人阿林


现在的年已经不是以往的年了。那时候大多数劳动力都在农村。很多平时吃不到的如年糕,糖糕,粽子。泡豆腐。做的芝麻糖米糖等现在在城里随时都可以买到。在鞭炮声声中围在一起看电视春晚。现在唯一能代表着喜庆的鞭炮也被禁了。对于我来说只有那一个星期的假期才是重点


一介平民百姓家


年底了,放不放鞭炮又成了一年一度的高热话题。很多人都在纠结这个事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在情感上难以接受,民俗情怀上难以释怀。我来先回忆再提出我的观点。


三十年前我们都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那年的味道是什么呢?在我的认识中,年味是大年初一馨响的爆竹的火药味儿,是小辈们团队上祖坟的味儿,是新桃换旧符的红通通的春联的喜庆味儿,是热腾腾一锅饺子端上餐桌的味儿,是一家人围在一起亲情勾通的味儿,是窗花、是美食、是走亲访友·⋯⋯


随着时间的流逝,时代的发展,这几个味儿全淡了,不知道是人长大了还是年的味道真的淡了。这是时代的大洪流,谁也无法阻挡,这些年味曾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尽的快乐,这些年味民俗渐趋消逝,我也是满满的不舍。恕我直言,这里面最该禁止的是烟花爆竹的燃放。其他可以任其发展,原因如下:

第一主要是危险,每年因为玩烟花爆竹导致炸伤、火灾发生的事故非常多。过一个春节你去医院看看,就会发现因火炮受伤的人太多了。在三十年前,我们山西省五台县大大小小的村子里每年都要燃放大炮,村里人到处都放,那时候就是感觉刺激,酷,所以乐此不疲,年青人喜欢手里拿着双响炮冲天雷燃放。我也羡慕人家的胆子和酷,也学着手里拿着放,有一次手里直接炸了,所幸伤势不重,除了几个花生粒大小的水泡就是手麻的没了知觉,一个月包着沙布疼的钻心。但我依然不知道小心收敛。第二次一根龙吐火球的花炮手里拿着燃放半途就炸了,震耳欲聋,真的令人心惊。幸运的是这次也仅仅是火药四溅受到惊吓而已。长大后胆子小了,也没有兴趣再接触火炮。



第二是环境污染,烟花爆竹燃放之后,全部笼了一层厚厚的烟雾,中午才能散去。城市是人口集中的地方,燃放烟花爆竹在高楼大厦林立的建筑物之间烟雾污染难以散去、回声污染等等都十分严重。我们一切喜庆活动都是为了快乐为了高兴而不是为了给自己和别人添堵,白云蓝天碧水青山的生态环境是每一个人应该努力追求的生活环境。所以取消燃放烟花爆竹也是应该的。


第三是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用途不应该单一,应该随时代发展有更多的创新。火炮应该被其他形式的火药创意设计取代。比如我国著名的火药艺术家蔡国强把火药做到了极致,走向了世界!鞭炮大炮响了一千多年了,该转型就转型,为了环境更美好,生活更健康有什么割舍不了的呢?

第四是花钱,农村人经济发展缓慢,孩子教育孩子的身体成长需要投入更大的资金和精力,把钱投在该投的地方,一家一户可能花在烟花爆竹上的钱不多但是每家每户加起来就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拿来放在教育上让我们的孩子们受到更多更好的教育才是千秋万代的大事业。


情棋书画


过年就图个喜庆,红火,热闹,全家团圆,小时候最喜欢看春晚,守夜,起早,燃岁柴,放鞭炮,拜年回来找鞭炮有个别没响的,一个一个捡起来扔火堆里。听响儿,然后再拿一百响的小鞭炮一个一个拆开来放,有时遇到下雪雪没有化,就插到雪里面放,一响嘣一个坑儿,老高兴了。现在年味是越来越淡了,放个鞭炮还有个份围,不让放就和平常也差不多了,以前雪也多,天也冷,踩在雪地上嘎吱嘎吱直响。这两年天也暖了雪也少了,以后鞭炮也不让放了。......


风吹树叶飞飞飞


看到这个题目,首先勾起的是我对春节命运的担忧。

记得小时候,一到腊月,大家都忙了起来:大人忙着准备嫁娶,小孩忙着看新娘;女的忙着纺织,小孩盼着新衣;大人忙着釀酒,淋醋,磨豆腐,下粉条,轧油准备年货,小孩忙着看舞狮,背阁,玩旱船等祭祀娱乐活动;识字的忙着帮人编门对(即春联)写门对。门对贴出后,大家在欣赏谁家门对编的好,字写的好,一片文化氛围。三十,初一鞭炮齐鸣,热闹非凡。

现在好了,过年都不忙了,农村冷清,城市冷冷清清。只剩看春晚,吃饺子,贴对子和拜年了。

大家觉得自已素质高,不迷信,祭祖先没意义了;拜年磕头改为鞠躬,或道声‘新年好’就行了,殊不知,在农村鞠躬是假意,磕头是真心。两家不管是什么矛盾,只要春节登门磕个头,就表示最大和解诚意,如不接受,就冒天下之大不韪了。现在都有文化了,却极少有人会写对子了。有时到街上一看,多家门前贴出同一幅对儿,真叫人哭笑不得;近年突然又不许放鞭炮了,一下再也听不到春节的声音了。感觉就好象,唱戏不让敲锣打鼓了,迎接外宾,不让放礼炮了,就是办奥运也不让放烟火了!

我担心,那一天会不会说,贴对子会把门弄脏不卫生,不许贴春联了!面包多好,春节为什么非要吃饺子?拜年微信多方便,不许再登门磕头了!

传统里面包函了很多文化,能保留就多保留一点吧!但求有关权力部门手下留情。


九龄22


大年三十应该放鞭炮,没有鞭炮就不叫中国过年,没有鞭炮就不是中国了。


西域286096000


哈哈!不放鞭炮那有气氛?!不像过年的年味啰!


吉星高照2344570


炮竹声声除旧岁,张灯结彩迎新年。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就是在鞭炮声中度过来的,意味着年年红红火火,蒸蒸而上。我认为应该放炮。


阳光灿烂20928


我认为应该放烟花爆竹,因为过年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了,不能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失传,再说世界上都知道中国四大发明,火药排在第一位,有人说禁止放烟花爆竹,其实你看在什么地方,假如你住在居民服务区楼上的,你可以放在小区规定的地点放,你在楼上放烟花爆竹,一没有地方放,再一个失火伤人负不起责任,对于生在农村的,因为家院大可以放烟花爆竹,农村人就喜欢放烟花爆竹迎接新年,不能禁止放烟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