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结束后的五大营销预言

2020年之后将是一个存量博弈的时代,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导致大量企业开始打价格战。但是有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是那些正真在营收和利润上连续增长的都是极少数的大品牌。


一、为什么你的广告打下去都变成了成本,很难见效?

其实大多数人在给自己品牌定位的时候根本没有找到消费者的心智开关,也就是消费者的需求痛点。有人在上海调研过一次以前的王老吉凉茶,发现大家认为凉茶是隔夜茶。有人又调研了北京的情况,发现他们认为凉茶喝了会拉肚子,所以更本不可能在全国大卖。

但后来经过重新定位“怕上火,就喝王老吉”于是实现了第一年12亿第二年25亿后来一年250亿的销售额,我们要知道的是那年可口可乐在中国卖了100亿,农夫山泉卖了170亿,这就是找到了消费者的心智开关。

比如去年“恰恰小黄袋”定位关键锁鲜技术,保证不会有有油哈味。这一定位使得一二月份销量暴涨。

本质上广告打下去是应该挣钱的,而大量公司把它当作成本,所以如果你做了广告没有挣到钱那就是你的广告没有做对。


二、多数人认为流量是一切生意的本质,而我觉得品牌赢得人心才是生意的根本。

一些企业通过拉流量促销获得了短期的效果,但长远来看是行不通的,它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有的两三个月能见效,有的至少半年到一年。

例如国内老牌波司登羽绒服,造018年从重新定位为全球热销的羽绒服专家,专注羽绒服42年畅销全球72个国家。

新广告打出去后百度指数第一个月开始增长,第二个月效率才起来,第三个月势不可挡,在五个月内突破百亿,这是因为波司登本来品牌基础好,在消费者心中已经形成了很高的知名度,只是曾经有一段时间品牌通过促销使得品牌形象受损,后来改变定位利用国际大牌设计师加上提升30%的价格和5个亿的饱和广告供给才实了引爆。

但也不是每个品牌都那么快见效,例如飞鹤奶粉2016年重新定位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奶粉,体现了其五十多年来根据中国宝宝体质研发的独特优势。飞鹤的广告从投放到见效一共经过了八个月的等待后才实现了2019年销售150亿的结果。

所以不是每个企业都能做品牌的,只有那些真正用心打磨自己产品的匠人才能找到自己产品的独特价值。品牌深入人心是需要持续的流量才能提升流量的转化率。


三、品牌广告和效果之间能做到品效合一吗?

其实广告分来两种,一种是品牌广告一种是效果广告,品牌广告只有长期坚持才能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认知,比如瓜子二手车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消费者当时记住了但不见得现在就有二手车要买,但如果你手中有一辆二手车你会找谁?大脑里第一时间会告诉你找瓜子二手车!这就是广告在消费者心中非常清晰的条件反射。

所以品牌是长效机制,效果是短效机制,品牌广告和效果很难做到品效合一。


四、成熟品牌做IP化,新品牌做差异化

品牌有两种,一种是成熟品牌,一种是创新品牌。创新品牌消费者不对你不那么熟,所以你要找一个差异化的定位,然后找到这一细分客户群做到聚焦引爆。

广告的本质是重复,受众的本质是遗忘,只有不断的重复加上清晰的定位才能在消费者心中留下印象,比如神州租车、伯爵旅拍、恰恰小黄袋都是在强调客户的清晰认知。

对于成熟的公司比如伊利。特仑苏、oppp、这些品牌,大家都知道了,这些品牌最应该担心的是品牌老化,他们要做的是能不能借助年轻化、潮流化的新鲜热度强化品牌认知。

所以对于成熟品牌可以做内容化、娱乐化的IP结合,新品牌要给自己一个清晰定位然后对核心用户进行集中引爆。


五、接下来什么广告形式会成为主流?

我么去地铁站、机场到处都能看到各种广告,这些广告动辄上百万元,但是回想一下,你走过地铁站的时候能记住他们吗?其实这些广告是给老板自己和做给产品经销商看的。

所以接下来的广告不是疯狂投入到移动端,手机端让消费者天天接触,而是应该做内容、做话题、做植入、创造可以被传播的内容,就像抖音、小红书上的KOL种草。

两者结合,做到一方面消费者能在公寓楼和写字楼等生活空间看到广告做品牌背书,另一方面结合KOL做内容输出,两者结合才是接下来的主流。

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二,8年后很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一,中国2019年已经进入万元美金社会,代表着一大波用户的消费需要升级。


那些每天想着进行价格战血拼中低端市场的企业在不久的将来将会遇到利润下滑的局势,他们的生意会越来越难,而锁定中国4亿中等收入人群用匠人精神打造自己在产品文化理念差异和利用公寓楼品牌曝光+KOL内容输出的企业将会再次迎来时代的红利。


疫情结束后的五大营销预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