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樣知識,你學習了,我會安全很多

人一輩子要學習的知識很多,但有三樣知識,是普識,人人應該學,而且越早學越好,最好從娃娃階段就開始抓起。

這三樣知識,你學習了,我會安全很多

它們是財商、法律、心理學。

大家越早學習,對自己越有幫助,整個社會也會安全很多,因為會少了窮人、法盲、心理疾病患者。


財商——大家都不做窮人

話題很大,切入口可以很小,無非就是賺錢和理財,這是兩個概念哦。通俗的說,用付出換錢,是賺錢;用錢去生錢,是理財。


很多人的現狀是,不理財,賺錢能力也不強,還美其名曰對錢沒慾望,似乎品格很高級的樣子。

於是,出現月光族、啃老族......更有甚者,急需用錢的時候,賣血、賣器官,這當然是可以的,反正不危害他人,不過一個人的器官是有限的,容不得你一次次用它去救急。

比較可怕的是,為了錢,鋌而走險,偷竊、搶劫、綁架、謀財害命。這個就影響到我們大眾的安全了,所以提倡每個人都早點開啟財商學習之路。

這三樣知識,你學習了,我會安全很多

對個人來說,有財商,會增強自信心和成就感,也能擁有更多的人生選擇權。

多少人因為沒錢,不敢換工作,哪怕每天上班像受刑;多少人因為沒錢,不敢離婚,哪怕忍受著家暴或者出軌。

要賺錢,首先得有一份工作,無論是打工還是創業,先解決基本生存問題。為什麼強調“一份”是前提呢?因為如果你精力足夠旺盛,完全可以再憑興趣愛好,有多個副業。

有人說過,別人不會為你的夢想買單,但會為你提供的價值買單。

所以,賺錢之前,想一想你能為別人提供什麼,那就是商機所在。你想,連夸人都可以賺錢,有專門的誇誇群。沒事的時候,琢磨下你有什麼,別人需要什麼,讓財商轉動起來。

疫情期間,很多人是沒有工作的,如果沒工作,就沒收入的話,內心一定是極度惶恐的,房貸、育兒、生活,哪樣不要用錢?

還有,年紀大了,不能工作的時候,只靠退休金、養老金能不能實現體面養老?

這時候,就凸顯理財的重要性了,流行的說法是“躺在家裡收錢”,錢會自動生錢。理財,不怕金額小,積少成多、聚沙成堆。也別怕晚,現在是未來的最早時刻。

隨著科技發展,人的壽命越來越長,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


而最扎心的狀態是:人活著,而錢沒了,或者錢不夠。

法律——大家都不做法盲

法盲,就是不懂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說話做事。很多不可思議的事,就是法盲們幹出來的。

他們造成的一種後果是,傷害到他人,有的時候是精神傷害,有的時候是身體傷害,嚴重的甚至會引發死亡。

和這種人為伍,容易提心吊膽,因為他們屬於不按規矩來,只順著自己的喜惡。最好的辦法,是離得遠遠的,保命要緊。

另一種後果是,不懂得保護自己。在受到傷害的時候,不會用法律武器來捍衛正當權利,反而是隱瞞、退縮,讓犯罪分子氣焰高漲,繼續作威作福。

這種例子,新聞報道很多,尤其是女性居多,讓人可憐又可恨。

我曾經萌生參加律考的念頭,不是為了去當律師,而是想增加法律知識素養。後來因為個人原因,沒有去付諸行動。但身邊有這種氛圍,時間久了耳濡目染,會被動的塞進來一些零碎的法律知識。

這三樣知識,你學習了,我會安全很多

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法律素養明顯是其中之一的衡量標準。這個素養,不是指專家、精英分子在法律上達到的高度,更多的是整個社會對法律的重視和執行意識。說的直白點,就是不看高度,看寬度,輻射人群有多廣。

多學一點法,給他人和自己多一絲安全感,社會將更和諧。

心理學——大家都身心健康

電視劇《小歡喜》裡,學霸英子在高三的時候抑鬱了,連續失眠很多天,感覺一切都特別沒意思。

以前並沒有關注到中小學生會心理不健康,看這個劇給了我一個警醒。

接著又注意到一份報道,說大數據表明,中小學生抑鬱並不少見。嚇得我第一時間找自家孩子,告訴他們:任何時候,你們是最重要的,成績只是你們的一小部分。

這三樣知識,你學習了,我會安全很多

不僅是成年人,所有人都應該學點心理學。

第一,能自救。

能察覺自己處於負面情緒,會應對負面情緒。心理學會告訴我們,出現負面情緒是正常的,允許它們的存在,然後去了解負面情緒的背後是什麼。

比如,A先生和同事B打招呼,B沒有回應,然後A先生特別生氣,當場翻臉。按理說,A先生似乎小題大做了,但深入瞭解後,發現在他小時候,父母因為外出工作,經常不在家,他覺得自己是不被重視的。B的不回應,那一刻讓他再次體會到不被重視的創傷。生氣的背後,來自遙遠的小時候,而不是現在的B。明白這一點後,他才有可能撫平舊時的傷口。

第二,瞭解自己。

很多人活了一輩子,其實並不瞭解自己。說的、做的,符合大眾的期待,而不是內心的渴望。

甚至,內心的渴望,也不是真的,都是由別人塑造的,不斷的灌輸,來自長輩、家人、朋友、同事等。他們說著說著,你就當了真,以為那就是自己想要的人生。

學了心理學,你會樹立邊界意識,哪些是自己的事,哪些是別人的事,哪些是老天的事。

你會屏蔽掉繁雜的聲音,傾聽內心,究竟想去到哪裡,和誰一起。

第三,瞭解他人。

人是社會性動物,總處於各種各樣的人際關係當中。他人的一言一行,或多或少會影響我們的心情。

很多時候,讓我們生氣、鬱悶的是,他人莫名其妙的言行,我們常常將這種言行視為對自己的攻擊。而“莫名其妙”,只是我們的觀感,其實都是有緣由的。

有了心理學底蘊,我們能更看懂這些背後的緣由,多一些同理心、包容心,心態更平和。於是,無論是在家庭,還是職場,我們更會和他人相處,內心多了安全感,也給自己更多快樂的機會。

認識自己,認識他人,關鍵時刻還能救自己,這種知識是不是應該早點學起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