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以往者,更說何益。

一個人之所以幸福,不在於擁有得多,而在於計較得少。

蘇東坡仕途堪為傳奇,一直被貶,一生仕途坎坷,但被貶多次也是空前悽慘,時年62歲的蘇軾被貶到了海南,章惇想讓他老死荒野。

但以往者,更說何益。

當時的海南,是一片莽荒之地,經常有毒蛇出沒,還被瘴氣包圍著。當地居民大多是黎族人,沒有漢化,還在過著原始般的生活,提起海南,島外的人便聞風喪膽。

蘇軾也覺得自己凶多吉少,一到海南便寫信跟家裡人交代起了自己的後事。他每日跟著當地人吃芋頭喝白水,維持生活,很快就瘦骨伶仃。

被貶海南的第三年,宋哲宗駕崩,宋徽宗趙佶繼位,朝廷大赦天下。這年5月,65歲的蘇軾得到詔命,可以離開海南了。

但以往者,更說何益。

造化弄人,當年加害他,並把他流放到海南的章惇卻被罷免了。章惇的兒子擔心蘇軾打擊報復他們一家,就給蘇軾寫信,希望蘇軾能網開一面。

蘇軾非但沒有報復這位曾經迫害過他的政敵,反而給他寄去藥方,要他保重身體,爭取早日北歸,跟家人團聚。

蘇軾在給章惇兒子的回信裡寫了這樣一句話:但以往者,更說何益。

但以往者,更說何益。

是啊,已經過去的事情,再去計較又有什麼用呢?少有人能有蘇軾這般豁達的胸襟。

面對傷害過我們的人,我不想勸你大度,原諒甚至感激他們。但選擇放下,其實也是對自己的一種救贖。一顆心的容量是有限的,裝下了仇恨,便裝不進太多的愛與溫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