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沙互掐,表面是拖俄打美,但我認為背後有大陰謀,你怎麼看?

用戶117611120216


俄沙互掐,其實不太準確,這裡面當然少不了美國的影子,其實是三國殺。

不過,顯然,沙特是美國的小跟班。真打起架了,自然要幫著美國。

但是沙特也有自己的小九九,如果能夠在打擊俄羅斯的同時,也把美國的頁岩油行業搞一搞,那是一箭雙鵰的好事。

當然,美國不會坐視不管,沙特這樣的小兄弟,還是比較容易搞定。

所以,這個事情其實質是3個國家的利益博弈,或者說3個大利益集團的博弈。不僅僅是經濟博弈,還是政治層面的博弈。

新冠疫情引發石油大戰。

3月6日,石油輸出國組織(以下簡稱“歐佩克”)和俄羅斯未能就石油減產談判達成協議,當日導致油價大跌了近10%。俄羅斯能源部長會後表示:“從4月1日開始,歐佩克和非歐佩克產油國都不再限產。”

沙特很快就發起反擊,在3月7日宣佈對4月份的原油出口價格大幅降價,而且表示以後還要大幅增加產量,導致原油價格再度暴跌了30%左右。油價暴跌引發全球股市崩盤。5天之後,美國股市迎來更大的跌幅,主要股指跌幅均超過12%,觸發了歷史上第四次熔斷。

到底該怎麼理解這次史上罕見的石油大戰呢?可以分成兩個階段來看。

早在2016年,當時歐佩克和俄羅斯達成了一個為期3年的減產協議,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應對油價下跌。去年年底,在這個減產協議即將到期之前,各方一致同意將協議延長3個月,也就是到今年3月底。

所以,最近幾個月,歐佩克和俄羅斯一直在討論新的減產協議,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後,全球經濟受到衝擊,市場需求減少,油價下跌風險加大,為了支撐需求不足背景下的國際油價,歐佩克希望在原有170萬桶/日的減產基礎上,再減150萬桶/日,以俄羅斯為首的非歐佩克成員承擔其中50萬桶的減產任務。但是俄羅斯對此不願接受,最終談判破裂,引發了這場石油大戰。


那麼,俄羅斯為什麼對減產不積極呢?主要原因在於,俄羅斯認為減產的主要受益者其實是美國。

由於最近幾年美國的頁岩油強勢崛起,對歐佩克和俄羅斯等傳統石油大國帶來劇烈衝擊,歐佩克和俄羅斯等國在減產的同時,美國的石油產量在大幅增加,這一方面抵消了歐佩克和俄羅斯減產的效果,同時,也搶佔了歐佩克和俄羅斯減產讓出來的市場份額。

顯然,這動了俄羅斯人的奶酪,戰鬥民族自然不肯答應。

從俄羅斯的立場來看,如果繼續執行更大規模的減產,只會讓美國頁岩油越來越做大做強,而俄羅斯的原油產業將會越來越萎縮,所以,俄羅斯最終斷然拒絕了歐佩克提出的減產要求。


那麼,俄羅斯說“不”的底氣在哪裡呢?

在沙特、俄羅斯這些依靠原油出口的國家,有一個概念叫做財政收支平衡油價,也就是油價到什麼樣的水平,可以維持國家的財政平衡。雖然俄羅斯的財政收入對原油天然氣的依賴程度也很高,大概在40%以上,但還是遠遠低於中東產油國。俄羅斯維持財政平衡大概對應的油價是49美元/桶左右,而歐佩克平均在60美元/桶以上,沙特在80美元/桶以上。

在俄羅斯看來,自己的財政體系比沙特更能承受低油價的衝擊,所以,這是俄羅斯拒絕歐佩克減產協議的底氣所在。

如果說俄羅斯在這輪石油大戰的第一回合佔據了主動,但是接下來的第二回合,沙特的強力反擊大大超出了人們的想象。

在俄羅斯拒絕減產協議之後,沙特很快就宣佈對4月份的原油出口價格大幅下調,而且大幅增加產量。沙特私下告知市場參與者,如果有需要,可以將產量提高到1200萬桶/天的天量。

原本希望減產限價的沙特,為什麼最後反而要增產降價,走向了完全相反的道路呢?沙特看似瘋狂的背後底氣何在?

如果說俄羅斯的底氣在於財政收支平衡油價,那麼沙特的底氣在於原油開採成本。

沙特的原油開採成本全球最低,每桶不到10美元,而俄羅斯的開採成本在30美元左右,美國頁岩油的成本估計為每桶40多美元。

既然俄羅斯不願意配合減產,沙特索性就採取了殺傷戰術,通過增產加降價的極端手段打壓國際油價,讓採油成本高的俄羅斯、美國等無利可圖。

如果可以殺死美國的頁岩油,同時逼迫俄羅斯回到談判桌前,那麼,沙特就可以確立國際石油市場的老大地位。

從這點說,沙特也非常雞賊。

不過,沙特減產,事先估計是給美國大統領通過氣的。

美國在這場戲裡,戲份當然也很重。

一開始,美國也許是希望通過沙特小兄弟教訓下俄羅斯。

但是,事情的發展有些超出大總管的預期。

一是,美國可能沒想到減產會引發這麼大規模的金融地震。另一方面,沙特這個小兄弟也是有自己的小算盤。

對美國來說,油價下跌顯然弊大於利。隨著頁岩油快速發展,美國現在已經是全球最大的石油生產國,油價下跌給美國帶來的損失遠高於收益。這次油價大跌必將重創頁岩油行業,導致債務危機和大量失業。這次油價大跌所造成的金融海嘯也是美國始料未及的。不得不放出無限量印鈔的大招。

三國殺的走向

油價這樣一直走低下去,美國肯定不幹。

沙特在美國面前,一直是亦步亦趨。畢竟,胳膊拗不過大腿。

長期搞下去,沙特自己也受不了。

下一步,兩家聯手,全球石油的控制權則可以盡收囊中。

事實上,美國和沙特的聯手的跡象已經逐漸浮出水面。

最近,美國在策劃和沙特搞個新的石油聯盟。這種協定實際上等於一個卡特爾組織,目的當然很明顯,利用他們的力量影響全球石油市場。

未來走向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宋傑商業觀察


這個問題問的非常有深度,不管別人咋看,我個人覺得肯定是老美的陰謀:

一、陰險狡詐、巧取豪奪是美國這個民族的基因

從美國發展史來看,其每一次的發展都是以犧牲其他國家為代價的,之前拿破崙在戰爭中遇到了困難,美國坐收漁利對外宣稱要幫助英國,結果在美國的要挾下法國把214萬平方公里路易斯安那州以620萬美元的價格送給了美國。而大家不要忘了,法國可是美國獨立戰爭中的主要援助國。美國後面如法炮製,三次吞併了墨西哥2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也就是現在德克薩斯、亞利桑那、加利福利亞、內華達、新墨西哥州等,而這些土地不僅幅員遼闊,蘊藏著豐富的石油,美國給了墨西哥啥?只是1000萬美元。因此從美國的民族基因上這次很有可能又是老美的陰謀。

二、美國全球霸權的三大支撐:金融和石油霸權、科技霸權、軍事霸權,一個都不容挑戰

這三樣是美國的祖傳的看家本事,無論誰挑戰美國都會跟誰拼上老命,最開始的前蘇聯挑戰了美國的軍事霸權,形成了美蘇爭霸局面,老美利用軍事競賽拖垮了俄羅斯畸形的經濟,後來又通過和平演變直接肢解了蘇聯,剩下孱弱的俄羅斯,至今再也無法挑戰美國霸權。

日本在上世界70年代經濟崛起,日元和日本半導體行業威脅到老美地位,老美當時主要通過“廣場協議”推高了日本經濟的泡沫,最終日本經濟泡沫被刺穿,股市和房地產崩盤,日本經濟步入“失去的20年”,直到現在也沒有緩上來。

三、美國會針對不同的國家採取不用手段,直到把這個國家搞垮

我們回到這次事件上,美元掛鉤的石油霸權是老美最為看重的,石油俄羅斯經濟的支撐也是俄羅斯經濟的“命門”,因為俄羅斯經濟對石油依賴性太強。雖然俄羅斯在經濟上對老美構不成實質威脅,但是俄羅斯仍舊是老美非常忌憚的對手,因為俄羅斯也有能夠摧毀老美成百、上千次的核力量。

因此這個很有可能是老美聯手沙特表演了一次苦肉計,看似老美損失很大,實際上老美也只是傷及皮毛,俄羅斯面對的可是命脈


陳先生的複利人生


筆者認為,俄沙互掐,表面是拖俄打美,實際上背後是美國挑動的經濟大戰的大陰謀。首先,俄沙互掐表面上是為了打擊美國的新能源產業,為了各自獲得更大的國際能源市場。實際上沙美聯手通過石油價格戰打擊俄羅斯的經濟,美國的新能源在美國的經濟中所佔的比重非常小,小到可以忽略不計,新能源在美國只是過是試驗品,美元石油才是美國的核心利益,美沙聯手才能確保美國的美元石油的優勢。其次,如果是沙俄聯手對抗美國沒根基,沙俄如果膽敢挑戰美國的美元石油的國際戰略,美國會直接滅了沙特,給沙特阿拉100個膽沙特也不敢挑戰美國石油美元的底線。更何況沙特與俄羅斯聯手無論是政治還是經濟都找不到共同利益,任何合作都是建立在共同利益的基礎之上的,沒有共同利益就沒有合作的條件。其三,美國與沙特聯手打擊俄羅斯,無論是政治上還經濟上都能找到共同利益,有合作的基礎,美國需要沙特的石油,沙特需要美國的扶持,沙特如果不與美國合作,中東地區多個被美國消滅的政權和政治人物就是沙特的下埸,沙特與美國合作才能確保沙特石油經濟帶來的財富保障,才能過上安全富足的日子。而美國與沙特合作才能確保美國石油美元的大戰略,才能確保美國利用石油美元在全球掠奪財富。其四,在經濟上打垮俄羅斯對美國和沙特都有利,在經濟上打垮了俄羅斯沙特少了一個經濟競爭對手,對沙特有利。在經濟上打垮俄羅斯一直是美國努力的奮鬥目的,不能讓俄羅斯強大是美國的國家戰略,軍事上俄羅斯強硬,可以在經濟上打垮俄羅斯,只要俄羅斯在經濟上垮掉美國就更加安全。所以,俄沙互掐的背後是美國導演的,目的是通過沙俄打石油價格戰,搞垮俄羅斯的經濟。


金融學家宏皓教授


其實,美國蓄謀已久,他早已佈下大局。2019年的加息應該是一次試探,如果國際遊資蜂擁而至,待到世界各國經濟因美元撤離而苟延殘喘時,美國立馬開啟過去的薅羊毛措施,大肆收購世界優質企業,特別是製造業!但,當時世界相對平靜,



沙特是美國人的小弟,所以是為了搞伊朗和敘利亞的大哥俄羅斯。沙特為了增加中東地區的影響力,美國是為了推行自己的霸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