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剑辉: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机制改革八项对策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 黄剑辉

黄剑辉: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机制改革八项对策

由(雁栖湖)健康发展论坛组委会发起主办的 “新冠疫情防控与推进健康中国行动”通讯研讨会今天在京举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的20多位知名专家参与了研讨。

(雁栖湖)健康发展论坛是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中国健康管理协会等共16家机构联合发起,以推进健康中国行动己任。九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彭佩云,十届至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担任论坛名誉主席。

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的公共卫生短板引发广大民众对现行医疗卫生体制机制弊端的广泛关注。

一.理顺政府市场关系,统筹推动医改政策落地

推动完善立法,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供法制保障。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法》为基本遵循,修订和完善《社会保险法》《传染病防治法》《中医药法》《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并依法强化监管,提高违法违规成本。

补齐公共卫生管理短板,形成“防治并重”的发展模式。提升疾控中心(CDC)管理层级并强化其权责,由中央政府直接领导并进行垂直条线化管理,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能力。

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管办分开”“政事分开”,提高医疗服务供给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健全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协同推进机制,彻底破除“以药补医”。

推动药品生产流通领域供给侧改革,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多措并举,加快实现“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医疗保障体系。以“让全民享有公平可及的健康服务”为目标,持续推进全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完善优化;积极发挥商业医疗保险的补充作用;切实维护医保基金安全,提高基金使用效率。

二.以民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为导向,加大医疗卫生财政投入

逐步提升医疗卫生财政支出占比。明确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医疗卫生财政支出目标,实现卫生费用占财政支出比重适度增长。

推动财政资金的合理利用。加大在公共卫生、创新研发、医疗卫生教育方面的投入力度;增加乡村、基层、中西部贫困地区的资源投入;补贴公立医院降低就诊费用,补贴医疗保险降低居民直接就诊支出。

三.以加强覆盖城乡、全民的公立医疗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改革管理体制机制

推进建立覆盖城乡、全民的公立医疗体系。加快医疗资源在区域、城乡和层级优化配置;完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体系。

推动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改变卫生主管部门对公立医院的直接控制现状;强化卫生行政部门和市场监管职能;厘清政府与公立医院党群、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之间的关系。

完善现代公立医院管理机制。建立以公益性质和运营效率为导向的绩效考核机制、“以病患为中心”的服务机制;强化预算管理和成本核算机制;逐步推行公立医院编制备案制。

四.促进多元化、高质量、高效率的供需匹配

加快对内开放,积极发展民营医院;加快对外开放,积极引入外资医院。

五.积极布局数字化互联网医疗

善数字化服务流程,引进数字化医疗技术。建立互联网分级诊疗平台,推广网上预约就诊;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监测分析、健康管理、技术研发、应急管理等。

推进“互联网+”在线诊疗。在线开展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开展远程医疗、健康咨询、健康管理服务;建立网络医疗科普平台,提高居民自我健康管理能力。

六.切实保障医务人员合法权益

逐步提高医务人员平均工资水平到社会平均工资的2-3倍以上,以医术、患者满意度、临床业绩或研究对临床的实际贡献度为主导考核指标,推进医务人员收入合法化、合理化、阳光化;加强权益保障与宣传引导,提高医务人员职业尊严。

七.以提升患者满意度为宗旨,设立医疗卫生消费者权益保护局

在各级卫健委内部设立医疗卫生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健全完善医疗卫生领域的消费权益保护机制和保护措施,组织受理、调查和调解医疗卫生消费投诉,开展监督检查、教育、咨询等工作。

八.强化医疗卫生领域国际合作,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完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国际合作机制,共同维护世界公共卫生安全;强化医药创新研发国际合作;推动中医药产业现代化进程,并从人才培养、理论研究、临床应用等方面,持续推动中西医融合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