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发现的隋朝千年粮仓专家称现代技术都无法超越,怎么看?

小城市的奋斗者


“无法超越”这个词使用的过于夸大了,但是我们现在仍然要肯定“粮仓”的存在,也不得不惊叹古人的智慧与创造力。在当时技术缺乏的环境下,竟然能创造出如此完善的回洛仓,谈起回洛仓我们先谈谈制造它的隋炀帝。

我们眼中的隋炀帝已经被影视剧定型为杀夫夺位、荒淫无道的昏君,但是在此,我们要辩证认识一下真正历史上的隋炀帝,关于他的功劳:第一件事就是开创了空前绝后的科举制,为政府政治选拔人才,成为基层平民翻身的一个机会;第二件事就是开凿了京杭大运河,实现贯通了南北贸易,也促进了南北交流和民族融合;第三件事就是隋炀帝杨广未登基时候,曾带兵跨过长江天险,把其父隋文帝口中的“不现实变成了现实”,从此结束了魏晋南北朝約四五百年的分裂时期,实现了南北大统一。其实隋炀帝还是功绩很斐然突出的。从以上几点我们就不难理解回洛仓的产生了吧!


回洛仓,显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据统计,回洛仓总占地35.5万平方米,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355米,总体呈现长方形,在回洛仓的内部建设,整齐划一,结构功能完善,保障措施齐全,无处不提现着古代大国工匠的独具匠心。

看法一,隋文帝时期和隋炀帝执政前期,隋朝的经历一度达到了连年丰收,国库殷实的局面,特别是南北京杭运河开通后,广通渠、永济渠和通济渠的相互连接,将供给粮食的水源分配到了各个地方,灌溉问题的解决,直接带来了粮食的成倍增收,再加上隋炀帝的暴敛赋税,征收上来的粮食无处堆放,建造几个规模大的粮仓用来储存那就是必须的了,所以此时回洛仓就应时而生了。


看法二,古代行军打仗的首要前提就是后勤供给保障工作,如若将士官兵没了口粮,仗就没法进行的。我们也知道回洛仓被建造与河南洛阳,洛阳在古代可是政治军事经济重镇,也是隋朝当时的枢纽之一。隋炀帝时期,曾经三次对外征战高句丽,因为行军路远,战线被拉的太长,后勤给养跟不上行军速度,而且当时的国家中心在首都长安,这样就很有必要建造几个大型的屯粮所。在此进行屯粮,有利于保证洛阳的军事进行和全国的军事进行,紧急时刻可以从洛阳往外调粮。

看法三,隋炀帝早就想迁都洛阳,但是当时的洛阳并不具备一个国家首都的资格,因为南北朝乱世刚刚结束,洛阳又是历朝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当时的洛阳一片凋离萧条之景。修建回洛仓有利于加强洛阳建设,回笼洛阳人口,发展洛阳经济,从而达到隋炀帝可以迁都的标准。


无论怎样,回洛仓的创造还是值得我们肯定的,它是中国民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我们应该正视它的存在,尊重保护它所代表蕴含的古代价值。


小镇月明


自古以来,粮仓都是属于战备部署,到了现代也是一样,每个城市都有储备的粮仓。回洛仓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年间,位置就是今天河南洛阳的小李村。当初隋炀帝建好回洛仓后,因为施政不当,仅维持了10年左右。基于粮仓的战略位置和重要性,回洛仓在历史上曾被几经争夺,有记载的比如有:李密、李世民等。

直到现代2004年,回洛仓被考古发现,挖掘了八年才让庞大的粮仓公众于世。这些粮仓规模非常庞大,它的长度为一千米左右,宽三百五十米左右,里面有仓窖区、管理区、通道和漕渠组成。仓城中整齐排列着七百多个仓窖,储粮能力非常惊人,按它的体积容量计算,估计可以储存3.4亿斤左右的粮食。

它现在是国家重点保护单位,也是申报被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


专家说这个隋朝千年粮仓,现代的技术都无法超越,我是觉得有一定道理的。为什么呢?分析如下:

一、 在建造上

建造上来说,按现在的科技和工具要复制问题不大,现在有挖掘机,总比古人的原始工具强。因为粮仓是口大底部小的,到后期就要人工操作了,人工操作嘛也还算没问题,但是墙面的加工就有分别了。

据记《农书》记载,“夫穴地为窖,小可数斛,大至数百斛,先令柴棘,烧投其土焦躁,然后周以糠,稳贮粟于内”。

说的是古人为了防潮防虫蚁,粮仓的墙面用火烤焦,然后将泥巴和糠混合成浆,涂在墙体上。按我们现在的做法是涂水泥,那么水泥在泥土里能保持多少年不腐烂呢,顶多也就几十年吧(否则我们的房产也不会是70年产权了)。

回洛仓上千年的历史下来,当人们挖掘开来的时候,墙面还是很完整,没有渗水或者虫蚁侵蚀的迹象。那么我们就得研究了,用什么材料的植物去烧,附墙上的泥巴有没有其他成分?就墙面这一个防潮、防虫技术,现代就未必做的到了。

二、在储存时限上

考古人员在挖掘时,发现了粮仓里堆得满满的粮食,这些粮食现在已经全部成为碳化物了。虽然经过这么多年的历史变迁,但是每粒粮食的形状还是保存的很完整,能够清晰的辨认出来。当中还发现了个别粒的粮食竟然还没有损坏,居然还在发芽!

我们现在的生产条件好了,粮食是根本不愁缺乏了。但是有一点很多人都未必清楚的,那就是现代粮仓里的大米是要定期更换的,就如流水兵一样,多少年一到,就必须全部更换新米。很多更换的出来的米重新流转到市场上消化。

有时候我们去买米就会发现,有些便宜一点的,有个别还能看到一些蛀虫在里面,这些大多都是粮仓更换出来的陈年米。那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的是我们现代的粮食保存年限还是有限的,防腐剂你总不能经常的使用吧,对身体不好。而回洛仓能做到粮食那么久远的保存,这里面确实有值得研究的东西。

所以说,如题说述,针对被发掘的隋朝千年粮仓,专家说现代技术都无法超越,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历史小地主


隋朝的千年粮仓——“回洛仓”,其建造技术与技巧的确令人称奇,也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但要说“现代技术都无法超越”有点夸大其实了吧。

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个粮仓到底有哪些令人惊奇的地方:

回洛仓又称兴洛仓,遗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巩义河洛镇。据史料记载,此粮仓建于隋炀帝大业二年,仓内有三千粮窖,每窖藏粮超过八千担,守军上千人,以此估计,兴洛仓共有2400万担粮食。

2004年9月,由于洛阳一拖厂区进行修建而被发现,2009年7月,开始初步勘探。为配合2014年“隋唐大运河申遗计划”,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对其进行保护性挖掘。回洛仓城东西长达到1000米,南北宽355米,面积达355000平方米,和50个标准足球场大小相当。仓城内布局的整齐有序,有管理区、仓窖区、道路与漕渠,一共有700多座仓窑,每个仓窑口都成椭圆形,内径约10米,深约10米,仓窑外围还有基槽。

每个粮仓的建造过程充分体现了古人的智慧。不仅考虑到了防潮防虫防火,还起到了很好的密封性。

首先来看看仓窖的建造吧!

第一步是按照事先的设计挖好仓窖;第二步是点燃干草烘干整个仓窑;第三步是用燃烧后的草木灰混合泥土涂在第一层;第四步是铺设木板席子等防潮,最后放入粮食封存。这种仓窖因为经过了火烧,不仅防潮,而且土壤内的虫卵也被烧死,还能防虫害,而且密封性极好。

最能体现古人智慧的是:他们居然是通过在粮仓入口处种植的小树苗来判断粮仓的存储情况。仓窖里的粮食一旦受潮霉变,就会影响到小树苗的生长,进而达到控制粮仓情况的作用。

由于战乱,其中一个仓窑里的粮食竟然保存到了现代,考古人员从中取出了部分粮食,种子居然还发芽了,种下去以后竟然还结出果实了,经过了千余年,这不得不让我们佩服古人的智慧。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实际上,此种保存粮食的方法在农村地区依然广泛应用,所以,并不存在现代科技无法超越的可能。无论是古代技术还是现代的科学技术,都是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更多的是为人类生活服务的,只不过是我们更惊叹于古人的智慧而已。


小史坑


2004年的时候,考古工作者在河南洛阳一带进行考古挖掘,当时一路发现了许多的仓窖和古代地下通道,引起了专家学者们的关注。于是长达10年的考古发掘工作就从此展开了。

在考古学家不断深入的发掘之后,发现这里不只是一个单一的仓窖,这里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座仓城。

一开始挖掘到一个仓窖,它的体积就达到了400多立方米,足以让考古学者感觉到震惊。而经过后来的不断挖掘发现,专家学者们推测,这一带大概应该会有700多个这样的仓窖!

700多个这样的仓窖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意思也就是说其中一个单一的仓窖,按它能够大概储存粮食达到55万斤来算。如果整个仓城都装满粮食的话,那么它的粮食总储蓄量可以达到3.85亿斤以上。也就是说这样一座仓城能够养活一座城市达到500年之久。

而经过一番研究之后,这个仓库就是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的回洛仓,也就是位于如今河南省洛阳市小李村和马坡村一带的大型粮仓。

据隋史记载,隋炀帝在登机之后就开始营经营京都洛阳,并且计划着将天下所有的富贵大族人家都迁到新修的东都洛阳来。以充实洛阳的人口,带动洛阳当地的经济发展,这其实也是封建统治者常常用来对付地方势力的一种方法。

而洛阳从一片虚无到繁华似锦,人口大量增多。那么接踵而来的就是需要解决人口需要的粮食问题。所以隋炀帝就开始着手修建庞大的粮仓,来提供洛阳人民的粮食。

而这个隋朝洛阳回洛仓,到底技术先进在哪些地方呢?

要想保存粮食不坏,要解决三个大的问题,一是防火,二是防潮,三是防虫。

防火问题对于粮仓来说,主要是选好优势的地理位置和隐蔽的地方,尽量的远离可能发生火灾的地方。回洛仓选在了洛阳的郊区。并且常年有人把守,而且回洛仓的仓窖是挖掘成一个椭圆,并且循环下降。


也就是说,他并不是一个直接向下的通道,而是弯曲盘旋的,这样有利于减少火灾的发生,并且便于人们第一眼看到火灾,及时的进行扑灭。

第二个问题就是防潮。在南方基本上粮食存储的最大问题就是防潮了。而在北方防潮可能做得比南方更好,因为北方气候条件相对干燥,而且土地里面的湿度不高。要是在南方往下挖十米就已经成了井,更别说进行粮食储存。

在回洛仓的建设过程中,聪明的隋朝人在仓窖周围的峭壁上用大火进行燃烧。而燃烧过后的仓窖,其周围近百米地方的含水量都烤干得差不多了。

再加上黄河以北的土地本来就含水少,再大火烧完峭壁之后又在窖壁上涂上一层青膏泥。然后再铺上木板和木炭。

木板是干燥的木板,吸水能力极强,而且木炭的防潮能力也是非常好。就像如今我们现代技术中所用的活性炭一样,不得不叹服隋朝人的智慧。如此一番,防潮问题就得到了根本的解决。

最后一个问题是防虫。在仓窖当中,不仅环境十分干燥,而且经过火烧之后,土壤中那些虫子的卵和自身的病害虫都已经被杀死了。再加上木板之间的密封性特别好,木火碳又能够消耗掉木架当中的氧气。


所以虫子几乎不能生存,这个问题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不仅如此,还在粮仓的入口处种上一些花草树木,一旦其中的粮食受潮发霉,其内的氧气就会影响到树苗的生长,能够及时的提醒人们。

隋朝回洛仓的防潮防虫技术,确实相当高明,但是说要比现代技术高,那还是太过了。


史之策


实际上,并没有哪个专家亲口说过“隋朝千年粮仓现代技术都无法超越”之类的话,只不过是一些人的传言罢了。但洛阳城边的千年粮仓确实称得上一个伟大工程,体现了隋朝在科技方面的卓越技术和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隋朝(581年——618年)只存在了38年,称得上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相当短命的王朝。虽然历史不长,但隋朝在各个领域的发展和贡献都可圈可点。

在政治上,创立了“三省六部制”,三省指把全国官僚机构划分为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六部是尚书省下属的吏部、礼部、户部、兵部、工部、刑部,是国家最核心的权力机构。每个部又下辖四个司,构成了科学而完善的国家管理机器,对中央政权的巩固作用不言而喻。

在文化建设上,隋代推行的“科举制”,可以说是为古代知识分子走向仕途、报效国家提供了极大便利,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创举。

在民生和军事上,人们熟知的“隋唐大运河”,是605年——610年由隋炀帝(569年——618年)动用上百万工匠开凿通了许多河道,把它们贯通后形成的,隋唐大运河是我国古代非常著名的水上交通大动脉,不论于国家和百姓都是居功至伟。

隋炀帝即位后的第二年,即606年,就把都城从长安迁徙至洛阳。毕竟是新建的都城,况且一下子让洛阳城增加了许多人口,隋炀帝担心粮食供应不上,就决定在大运河·洛河岸边建造三个粮仓,回洛仓、含嘉仓、洛口仓,以此来满足城内居民的粮食需求。


其中,“回洛仓”是最大的粮仓。2013年被考古发现的就是回洛仓。

回洛仓是名副其实的超级粮仓,整体造型接近长方形,东西长1000米左右,南北宽约355米,总面积达到了惊人的35万平方米,堪比50个足球场的面积总和。据推算,整个回洛仓可以储存粮食大约3.6亿斤,而隋朝总人口约为5000万,都城洛阳人口将近100万,如果按照当时每人每年消耗700斤粮食计算,也就是说,仅仅一个回洛仓的粮食,就足够洛阳城居民食用半年。


建造这样的粮仓时,实际上跟过去黄土高原老百姓开挖地下窑洞的工序相类似。现在地上挖出一个道“凸”形的大坑,接着,用特制工具把大坑的表面夯实,让其达到较高的强度和韧性。之后,在倒“凸”形中间的环形台阶上,挖出一圈圈直径10米、深度10米的仓窖,最后,用干柴烈火来烧烤大坑和仓窖,使它变得更加结实、牢固。

最后,给大坑和仓窖表面涂抹一层白膏泥,就是制作陶瓷的高岭土,质地细腻,黏性较大,不容易渗水,当受潮时,会呈现出青灰色,因此,俗称“青膏泥”。最后,再把平滑的木板挨个固定在上面,再铺设一层草席,仓窖就算建造完工,可以直接存储粮食了。

整体来分析,建造一个粮仓并不见得需要多高的技术含量,只不过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很高,建造工序很复杂,在古代科技不算发达的情况下,建造它们是名副其实的大工程。据史料记载,当时是大臣杨素作为总监,每月从全国召集200万人次来建造三个大粮仓,用时将近一年。

以现在的技术来看,建造它们很轻松。


鸿鹄迎罡


题主说的这个仓库名为回洛仓,是隋朝时期建立在运河周边的重要仓库,这个仓库第一可以满足军需粮草,第二可以对受灾地区进行放粮赈灾。

超级粮仓

这个回洛仓,在隋朝时期建造,但是其规模,却是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的大粮仓。回洛仓的大小相当于50个标准的足球场。目前它的遗址已经出土,遗址位于今洛阳市小李村、马坡村以西,310国道正好在遗址中间横穿而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体验观察一番。

回洛仓城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355米。这个范围属于外仓,在外仓之内,还设有内仓,内仓是内径10米的仓窖。这样的内仓一共有700座,东西成行、南北成列。整个粮仓的设计虽然庞大,但是井然有序,堪称建筑界的典范,是中国历史上一座超级粮仓。

千年来无法超越

这样规模的粮仓,今天真的无法建造吗?其实不是,以今天的技术建造这样的粮仓只是麻烦一些而已。真正无法超越的是粮仓储粮的技术。

回洛仓的建造很有讲究,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特殊流程,与普通的粮仓有本质区别,毕竟这样规模的粮仓如果无法有效储藏粮食,那它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据史料记载,回洛仓里储藏的粮食,到了隋朝灭亡,唐朝建立的时候还没吃完,而且里面的粮食仍然可以食用,没有发霉,也没有遭到虫鼠的破坏。

经过专家们对回洛仓遗址反复的勘探,终于发现了其中的一些奥秘,那就是在建造时的程序。古人们先是挖以个外径16米、内径10米,宽3米,深2米的环形基槽,然后在对基槽内进行夯实,防止坍塌和渗水、然后在内径范围挖一个深10米的深坑,使用火将坑壁进行烧烤,烧烤后的土壁涂抹上青膏泥,再加上一层木板,在木板上再加上席子,其间进行填充。这样一套程序下来,就可以有效的防虫、防潮了。隋朝至今,已经有千年,回洛仓的储量技术千年以来都属于顶尖。


其实今天的科技可能已经能够超越回洛仓,但是我们中国历史上的前人智慧仍然值得我们钦佩和学习,毕竟还有很多古人留下的东西,我们都还无法解释。


野史日记


隋炀帝一生干过不少大事,其中就包括修建超大型粮仓——回洛仓。但这个回洛仓真的有着当今都无法超越的水平?这倒是有些夸大了。

从修建的缘由来看,回洛仓是顺应时势而建的国家工程。是隋炀帝有这样的想法,民间有这样的技术,于是就有了这个巨型仓库。

北周天和四年(569),一个将来“美姿仪,少聪慧”的孩子在长安出生。他正是杨坚和独孤伽罗的第二个儿子——杨广。杨广在年幼时就因为父亲的功勋而受封为雁门郡公。开皇元年(581),时年十三岁的杨广就被封为晋王,官至柱国、并州总管。不久后,杨广又授任左武卫大将军,进位上柱国、河北道行台尚书令。这些职位虽然更多是流于表面,没有实权的。但能够获得这样的恩赐,还是说明杨广有足够的心思,很能讨人欢心。

杨广的心思之缜密,从他与哥哥杨勇争夺太子之位就可以略知一二。

隋文帝曾派擅长看面相的人私下打量过自己的儿子们。最终相面之人告诉隋文帝,杨广贵不可言。不久,隋文帝就亲自前去杨广府邸。结果隋文帝发现,自己的这个年幼的儿子,府中丝竹蒙尘,甚至有不少都已经损坏。隋文帝看到这幅景象,以为这个儿子不喜欢玩乐,便对杨广大加赞赏。自此之后,杨广越发重视掩饰自己,慢慢博得了“仁孝”这样的好名声。

为了讨得父母喜爱,杨广亲近自己的正妻,不沉迷于妾室;每次上朝都乘坐简朴的马车,对待大臣都非常有理;多次在母亲面前抹黑杨勇……最终,杨广从哥哥手中夺过太子之位。

仁寿四年(604),为了修建洛阳的防御工事,杨广征调山西和河南的几十万农民。大业元年(605),杨广又大兴土木营建洛阳。这一番动作,俨然是要把洛阳打造为一个固若金汤的超级大都市。那又怎么保证这座城市的后勤?需要粮食了就从外地运?在本地种?还是,修建大型粮仓慢慢储藏?显然,针对洛阳的地位和实况,杨广选择了在本地修筑回洛仓。

洛阳作为国家中心,在杨广看来,显然不适合再作为农业基地,就好像今天的北京——北京作为国家中心,有的更多的是政治资源而非农业资源。所以在杨广看来,依靠本地每年的产粮,不足以确保洛阳的粮食安全。而如果仅仅是为了运送洛阳日常所需的粮食就修建大型交通工程,显然又成本过高,得不偿失。所以在本地修粮仓,慢慢积累,就成了在当时的技术水平之下,最合适的办法。

而现代并没有那些需要隋炀帝去纠结的制约因素。我们有更发达的交通,如有需要,完全可以利用现有物流资源去调配。所以从隋朝的超大型粮仓到现代散布各地的中小型粮仓,这反而是一种进步。

而从粮仓的修建规模和技艺来看,回洛仓确实是当时先进水平的体现。但放在今天,还是比不过当代粮食储存技术。

回洛仓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355米,整体面积相当于50个标准足球场。整个仓内已知的仓窖有220座,但据推算总共应有700个左右。这确实是个庞大的工程,在当时可谓是难以想象的。但我们今天的技术水平,如果有需要,也能够修筑这样的大型工程。目前国内最大的粮食储备库中央储备粮三河直属库在本世纪初就已达到储梁35万吨的规模。回洛仓放在古代确实无法超越,但在现代看来,也只是一个大工程罢了。

而回洛仓的仓窖在修建时需要先挖坑,之后用火烧烤仓窖壁面,再依次涂抹一层青膏泥、铺设一层木板、木板上铺一层席。现在我们的粮食仓储库,都已经是混泥土建筑。

现代粮仓修建更高效,受环境制约也更小。

就修建的技术含量来说,现代远远比古代走的靠前。回洛仓有的,是把当时有的材料组合、利用。就像青铜器再繁复,也只是一件青铜器,制作难度不会高于现在的航空零件或高端电子芯片。回洛仓确实运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技术,但那技术放在当代,就是非常原始、落后的了。

我们说回洛仓无可比拟,一方面是它在当时确实世界领先。而另一方面,是我们对我们祖先的创造力的赞叹。他们用他们的双手创造了这样的奇迹,我们用“难以超越”这样的字眼去表达我们的敬佩,这其实也没什么不妥,不是吗?


邓海春


在辉煌灿烂的中国历史画卷里,有两个重要王朝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虽然这两个朝代的存续时间差别很大,但有很多共同点。这个时期就是隋唐,隋朝国运虽然比较短,但隋朝经济的发展状况是比较好的。(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最能体现隋朝经济的莫过于隋朝部署在不同地区的大型粮仓。这些粮仓大部分毁于战乱,或者因废弃而荒废成了黄土瓦砾。由于史书上对粮仓的细节介绍的不够全面,人们一直没有认识到隋朝粮仓的技术水平。

直到考古发现,发掘出了大名鼎鼎的回洛仓后,人们才惊叹隋朝的粮仓储藏技术。 说起古代粮仓,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竹席材质包裹起来的圆柱形粮仓。

这个刻板印象是没有问题的,但这些只是小型粮仓的布局特点。隋朝的大粮仓可不是这回事,根据发掘的结果来看,隋朝回洛仓的总面积达到了60多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东西长度接近一公里,南北宽度是600米左右,总共400多个粮窖。

去过北京故宫观展和旅游的人,会觉得故宫面积很大,细心看下来,一天看不完。回洛大粮仓的面积相当于多半个故宫,当年储存满谷物的场景有多壮观,可想而知。 如此大的粮仓,在管理上就需要多加留意。

在缺乏现代科技设施的古代,怎么防火,防虫,防潮,都成了关系到粮食安危的重大课题。但智慧的古人想出了很多好办法,其中某些方法至今依然在使用。在防火方面,主要是建立合理的巡视管理制度。


即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拥有最先进的防火技术,也并不能保证万无一失,好的管理制度是首要因素。 在防虫方面,则采取火烧的办法。只要有土壤,难免就会生虫。

为了解决该问题,在挖好粮仓后,需要在仓内放上柴火,点燃焚烧。焚烧过的粮仓内壁就可以逼退绝大多数的昆虫。更重要的是,焚烧之后,内壁和粮仓底部的土壤变的更加干燥,具备良好的防潮特性,一举两得。

仅有这些还不够,紧接着就是涂一层青膏泥,加固粮仓的侧壁,然后铺上干燥木板和木炭。木炭具有吸收潮湿的特性,是环保且长久的天然除湿物质。

最后一步是铺上席子,这就可以放粮食了。 为了实时观测粮仓的情况,除了管理者亲自下去查看情况外,还利用了“生物技术”。粮仓入口处会种上长不大的小树苗,这些树苗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

如果在特殊季节和天气里出现湿气过大的情况,树苗会出现异常状况,管理者可及时对仓库进行整顿管理。隋朝的存粮储量,堪称古代历代王朝之最。然而隋朝却很短命,这跟隋朝的内政难题和农业政策有关。

隋朝的内政难题就是针对关陇一带贵族势力的运用和压制。隋唐两朝建国时,关陇地区的贵族发挥了巨大作用,而王朝一旦建立,如何控制这部分力量就成了难题。

隋朝杨广没能很好的处理这个棘手的问题,同时隋朝的存粮虽然巨大,但开仓制度极度严格。很多地方出现了旱灾和饥荒后,地方官需要等到开仓圣旨下达后才能开仓。如果相隔较远,很多人等不到圣旨就已经死去,不少农民被迫拿起武器起义。强大的隋帝国在内外交困的风雨中最终还是倒下了。


历史三日谈


隋朝时期,我们国家的军事、经济发展到了一个巅峰,与此同时,某些方面的技术,也达到了极致。

隋朝时期的仓库,所采用的技术就非常高端。

这里面说到的隋朝粮仓是隋朝时期的回洛仓,回洛仓是隋朝时期全国最大的一个仓库。

从东到西有1000米长,从南到北有355米宽,面积总共有35万平方米左右,相当于半个辽阔的故宫,极其地庞大。

不过我们要清楚的是,这个仓库并不是单独一个的庞大仓库,而是一个规模宏大的仓库群。


在这个巨大的回洛仓里面,还有着其余大大小小的小仓库,回洛仓就是由这些小仓库构建而成的一个仓库群。

回洛仓的地理位置位于现如今的洛阳附近、隋朝时期的洛阳城外。

这里主要储存着从江南地区沿着大运河运到北方的粮食,因为这里的地理位置以及天气还有各种因素都非常适合保存粮食的原因,所以隋朝皇帝就在洛阳城外修建了这个巨大的仓库,以战略性地储存足够应付各种灾难的粮食。

回洛仓的建造工序

关于这个仓库是如何建造的,其实工序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复杂。

首先在建造这些粮仓之前,他们会专门挑选那些基本上很少下雨、天气比较干燥的地区。

在挑选好位置后,他们就可以开始开挖粮仓的坑洞了。

在挖这些粮仓坑洞的时候,他们会如同烧陶瓷一般把坑洞四周的泥土烧得更加坚硬、结实以及烧去那些可能会导致粮食发霉的水分。


在做好这些最基本的准备后,他们则会在四周铺上一些粘性极大的青膏泥,然后在这些青膏泥之上铺上各种可以吸取水分的木炭、干草以及木板等物,以把四周封得严实,在做好一切妥当后,这才算基本完成了粮仓的建造。

然后再用严实的方法将这些粮仓上方封闭好,这样一个储藏性能良好的仓库就建造成了。

回洛仓的落寞

在隋朝末年爆发农民起义时,这个身处在洛阳城外的巨大粮仓成为了乱军以及唐军的主要争夺目标。

在打下这个仓库后,李世民甚至说出了这个粮仓中的粮食足够再吃几十年之类的话。

不过因为吸取到隋朝时期回洛仓建造在洛阳城外容易受到敌人攻击的教训,因此在唐朝建立之后,唐朝就把回洛仓的主要职责转移到了洛阳城内,建造成了后来著名的含嘉仓。

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回洛仓才一步步走向落寞,直至最终消失在了历史之中,直到前些年才被考古学家们发掘了出来。

不过提问中所说到的“专家称现代技术无法超越隋朝时期粮仓”之类的话,在现实中是没有人说过的,大家大可不必把这句话当真。

只不过是我们现如今已经不需要如此战略性地储存粮食物资,才没有在这方面投入太多研究以及精力罢了。

隋朝的强大

以上就是回洛仓的大概,如果大家还有时间,可以往下了解一下隋朝的强大以及灭亡。

隋朝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差劲,如果我们仔细了解隋朝和唐朝之间的区别,那大家或许就会发现一个自己有些无法相信的事实。

那就是隋朝在繁荣和强大方面一点都不比我们时常念叨着的盛世大唐差。

隋朝的底蕴非常深厚,在隋朝之前,隋朝已经有了西魏和北周两大王朝的深厚积累,通过这两大朝代的积累,隋朝在篡夺了北周皇权后,他们很快就走上了一个实力的巅峰。

接下来他们凭借着强大的底蕴以及关陇贵族府兵制带来的强大军事能量收服了南朝,自此统一了分裂已久的南北两地,重筑起了中华江山。

不仅如此,他们在重铸了中华的原本国土之后,他们还发动着强大的军队征讨了青藏高原中的吐谷浑和一直威胁着西北边疆的突厥,自此奠定了他们在西北地区的霸主地位。

隋朝的开国皇帝隋文帝甚至被西域各国以及草原中的各族尊称为了“圣可汗”。

从这个名号中的“圣”字来判断,我觉得当时隋朝在这些地区的地位一点都不比唐太宗时期在这些地区的地位低。

隋朝灭亡的主因是关陇贵族的激烈反扑

一般我们会觉得,隋朝是因为数次征讨高句丽失败以及挖掘京杭大运河带给了百姓们巨大的负担,导致民不聊生,才会引发了动荡整个隋王朝的农民起义,造成了隋王朝最终的灭亡。

但实际上这些问题并不是隋朝灭亡的真正原因,隋朝灭亡的真正原因是因为隋朝的两代皇帝得罪了支撑他们皇权的重要势力关陇贵族。

在这些关陇贵族对他们爆发的反扑下,隋王朝才会在农民起义中被这些关陇贵族给颠覆了。

关陇贵族在历史中是一个实力非常恐怖的军事势力,一共支撑了四个王朝的建立,西魏、北周、隋朝、唐朝就是在这个庞大势力的支撑下安稳强大起来的。

隋朝取代北周,其实就是关陇贵族势力内部的换血,唐朝取代隋朝,也是关陇贵族势力内部的洗牌。

这几个王朝的皇帝在建立王朝之前本身就是关陇贵族中的一部分,只不过在他们成为皇帝、登上那冰冷的皇座后,他们却又同时变成了关陇贵族的敌人。

身处权力巅峰的人,往往对那些对自己具有威胁的人是非常忌惮的。

他们本身就是从关陇贵族本身发展而来的,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关陇贵族势力对他们的强大威胁?

因此在他们从关陇贵族的一分子成为皇帝后,他们一般都会选择剪除其余关陇贵族的势力,以防止他们会把自己推翻。

隋炀帝在这么做的时候,他丢掉了江山,而李渊和李世民在成为皇帝后,他们因为吸取到这个教训,所以不敢轻易动手。

一直到唐王朝建立了许久,直到武则天成为皇帝后,她才凭借着自己狠辣的手段彻底除掉了关陇贵族的威胁。

所以说我觉得提问中所说出的这种状况应该是不存在的,现代的技术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不堪,我们并不能以一概全,而是要全面地看待问题。


孤客生


卓越的隋炀帝。



1.真实的隋炀帝。

说起隋炀帝,我们脑海中立马会闪现一个名词:暴君。真是这样吗?除了暴政,隋炀帝到底是怎样一个皇帝?我们应该去伪存真,认识一个真实的隋炀帝。不错,从很多书上,我们都会被暗示隋炀帝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暴君,其实我们翻看历史就会知道,大多数皇帝都可以定义为暴君,之所以暴,那也是为了维护其统治的一种手段而已。对比历代皇帝,隋炀帝其实做出了很多非凡的事情,最大的贡献就是开凿京杭大运河和修建国家粮仓。

京杭大运河我们在学习历史过程中已经有很清晰的认识,历次考试题目对此都有所涉及,这里不再赘述。今天我们重点来看一下隋炀帝修建的国家粮仓。隋文帝杨坚在世时,命令在黄河沿岸修建过四个大型粮仓,它们分别是洛州的河阳仓,陕州的常平仓,华州的广通仓,卫州的黎阳仓,以应对饥荒年份不时之需,单从这一措施来看,你就会佩服隋炀帝的全局长远目光。因为经常遇到大旱和洪水等天灾,导致这些粮仓仍不足以满足特殊时期粮食的安全需要,一不做二不休,隋炀帝再接再厉,又命人兴建两个更大的粮仓:洛口仓、回洛仓。杨广坐稳皇帝后,经过考量认为洛阳作为国家中心,已不适合再作为农业基地,它应该承担的是政治中心的作用。为了确保洛阳的粮食安全,最合适的办法就是在洛阳城周边储备大量的粮食,为了将洛阳周边的粮食聚集起来,隋炀帝充分利用便利的水系开凿大运河,大运河开通后,粮食的运输成本大幅度下降,不得不说,隋炀帝虽然骄奢淫逸,但是很有魄力,有办大事的眼光和手笔,在他执政时期呈现的大运河、大粮仓以及繁华的洛阳城,都证实了他是一位有魄力有作为的务实皇帝。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隋炀帝的励精图治,才为以后的大唐盛世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用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李家后来的盛唐丰功伟绩其实也有杨广的功劳。



2.千年粮仓的秘密。

回洛仓就是隋炀帝修建的千年粮仓的杰出代表。回洛仓遗址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小李村、马坡村以西,经过考古,已经“浮出”地面的整个回洛仓城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355米,相当于50个国际标准的足球场,在这个规模宏大的粮仓内,内径10米的仓窖,东西成行、南北成列,总数大约有700座,现场十分壮观,仔细观察,各个仓窖的大小基本一致,窖口内径10米,外径17米,深10米,规模巨大,每个仓窖可以储存约50万斤粮食,整个仓城可以储粮3.55亿斤,按照当时的粮食生产水平,一个回洛仓就可以装下全国收获的粮食,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这样规模的建设确实是十分惊人的。经过考古发现,粮仓的建设也是十分科学的,他们先在生土上挖一个外直径十六七米、内直径10米至12米、宽约3米、深1.5米至2米的环形基槽,然后对基槽进行夯打,从而形成一个坚实的仓窖口。再在夯打后的仓窖口内挖一个深约10米、口略大于底的缸形仓窖。外围的基槽就像一个“保护罩”,让内层的仓窖更牢固。在1000多年前,古人就能想出如此科学的方法,解决了存粮中的防潮和防虫的技术难题,也确实让人惊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