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与太阳的“战争” ——防晒

人类与太阳的“战争” ——防晒


太阳,为地球提供了光和热,是万物生长的动能源,称太阳为造物主也一点不为过。何况,人类看待时间的方式,人类的身体、大脑及社会组织,包括地球上许多地质和气象灾害,都与太阳活动有关。


太阳,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恒定的存在。只不过太阳有千万种好,也有一点“不好”,紫外线带来的对皮肤的伤害,往往是对青春存在执迷的人类老化的显性开始,带来皱纹、色斑、干裂、松弛,甚至导致皮肤病,让人恐惧。同时,晒黑也与民间习俗的“一白遮三丑”的审美情趣相去甚远。


夏日炎炎之际, 与你畅谈人类与太阳的这场持久战——防晒。


人类与太阳的“战争” ——防晒

防晒,古已有之


太阳带给人的感官刺激与感受是直接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因此美白防晒这件事,古既有所记载。


以白为美,更多还是在东方盛行,尤其以中国、古希腊、古埃及为典型。根据相关资料,对防晒最为注重的,还是古埃及人。古埃及人因为头发不易清洗、易长虱子认为其不洁,往往会剃掉,但日晒过于强烈易晒伤头皮,所以他们会选择戴一顶假发作为防晒,还在假发上镶上宝石作为美与身份的象征。同时他们还发现了有美白作用的茉莉花、羽扇豆等萃取物。

人类与太阳的“战争” ——防晒

还有古希腊格斗的男人们,发现橄榄油涂在身上能防晒、滋润肌肤。可见,爱美,从来不是女人的专利。而缅甸人,会把一种树的树浆涂在脸上。这是不是与我们将吃完的西瓜皮在身上涂抹一番,没有太大区别?


对于历来优雅讲究的中国古人来讲,防晒之重任又怎能缺席?


《诗经》中的“肤如凝脂”、庄子《逍遥游》中形容神人“肌肤若冰雪”,亦充分体现了古代人对皮肤美白嫩的审美追求。为此,古人把防晒工作,运用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古代庭院中,种植竹子、芭蕉等植物,既有审美需要,同时也满足了防晒功能需要。还有诗为证:“凿池秋待月,种竹夏遮阳。”


人类与太阳的“战争” ——防晒

很多人看宫廷剧,应该都会留意到,皇帝背后都会有人撑着高高的伞,叫华盖,除了为了显示尊贵,还有防晒的功效呢。官员出行则会有遮阳伞、遮阳扇等仪仗。


《明史》中记载,帝王巡视时:“诸营悉衣黄罩甲,泰、琮、周等冠遮阳帽,帽植天鹅翎,贵者三翎,次二翎。”可见,遮阳帽早就有了,而且不同身份还会佩戴代表了不同等级的帽子及装饰。而在民间,平民百姓戴的“斗笠”也是家中常备。


人类与太阳的“战争” ——防晒

在《倩女幽魂》中,书生宁采臣赶考时带的书笈,既能装行李,又能防晒,也是非常实用呢。还有江南女子出行撑起的油纸伞,唐朝女子戴的高帽帽檐还会圈一层金丝面纱等等,可谓将美学与防晒的需要结合得十分完美了。


防晒,是算与太阳“战争”中未雨绸缪式的前期准备了,而战后修复工作也是十分艰巨。古人的白面之方也是甚多,梨花白面香粉方,加入官粉、白檀、麝香等材料,用蛋清加水调和外敷,可以使肌肤莹白带香,可以说是十分纯天然了。


防晒“科学时代”


历史上,古人的防晒,都是以物理防晒和天然防晒为主,直到科学的不断发展,也为人类迎来了更加便利的防晒福音。


相关资料显示,人们对防晒霜的研发在19 世纪处于萌芽阶段,直到20 世纪,具有现代意义的防晒霜才正式出现的,但到底谁是“防晒霜之父”,却有四种说法。


人类与太阳的“战争” ——防晒

一种认为是澳大利亚化学家米尔顿·布莱克研制;一种认为是法国化学家尤金·舒莱尔,也是著名化妆品公司欧莱雅的创始人;还有种说法,认为奥地利科学家弗朗茨·格莱特才是防晒霜的真正发明者;第四种说法,则称美国药商本杰明·格林研发出一种被称作“红色兽医宠物”的防晒霜,有效地保护了当时二战战场美国官兵皮肤,并被广大人民所接受。


但早期的防晒霜,使用感并不好。同时,早期欧美追求黑美效果,但当时人们并未认识到紫外线,才是皮肤最大的敌人。防晒霜开始是为了晒成“健康色”研制,仅仅停留在“防晒伤”阶段,为此长时间接触阳光,导致欧美皮肤癌病例不断增加。


人类与太阳的“战争” ——防晒

后来随着人们对皮肤癌和光老化认识的提高,越来越多防晒产品将全波段防护作为重要指数,减少紫外线的伤害。在人类对紫外线的认知仍在不断摸索的同时,防晒霜某些成分对海洋造成的威胁,也引发了无数的讨论。显然,想要彻底摆脱紫外线困扰,以及对大自然不生负面影响,还待科技的进一步探索。


无论如何,在欧美追求美黑效果的同时,亚洲人仍在美白的路上锲而不舍。虽然因审美、文化的差异而造成截然不同的现象,但防晒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男性防晒的意识也逐渐觉醒,在某网站公布的2019 夏季热销商品清单中,今年男性的购买比例有了大幅的提升,增长达178.56%,甚至反超女性,呈1.3:1 的购买比例。


人类的繁衍与黑色素


话说,人类的肤色,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如今的白、黄、黑三种,现在追求美黑的欧洲人在一开始肤色也是黑色的。而由于光照晒黑导致的黑色素,其实是人类防御紫外线的一种自我保护,对人类繁衍有着重要影响。

人类与太阳的“战争” ——防晒

01

晒黑是为了减少紫外线伤害


在人类的起源中,人类一开始也如同如今的猿类般,浑身都是毛发,裸露出来的皮肤是通红的。而随着人类运动的范围和强度变大,毛发成为散热的障碍而慢慢脱落。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的皮肤开始逐渐变黑。


在大自然中, 毛发除了防寒之外,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防晒,厚重的毛发能帮助阻挡紫外线直射皮肤而造成红斑、灼伤等。因此随着毛发的渐渐脱落,人类发现晒伤的几率增大。为了抵御紫外线,人类体内开始刺激黑色素的生成。


日常生活中可以发现,在同样的日晒中,容易晒伤的人一般不易晒黑,而容易晒黑的则不易晒伤,这就是黑色素在起作用。


所以,太阳并不能使我们变黑,但为了防止紫外线伤害皮肤细胞而产生的黑色素才是变黑的真正原因。但仅仅是因为防止晒伤就能促使体内大量产生黑色素吗?所谓物竞天择,从来不是因为一个小问题而产生的,归根到底都是繁衍的问题。


02

人类迁徙与肤色演变


有研究表明,紫外线除了会伤害皮肤细胞外,还会使体内叶酸快速分解。叶酸是机体细胞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对于胎儿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旦缺少容易造成畸形等严重后果。当有威胁到种群繁衍的可能出现时,也不难理解为何当时的人类会越变越黑,甚至可能肤色越黑越受到欢迎。


而随着人类迁徙,肤色再一次发生变化。当人类离开酷热的非洲,往欧洲、亚洲等方向迁移时,日晒程度降低,此前起保护作用的黑色素反而变成阻碍。


在欧洲等高纬度地区,日晒本来就不如低纬度地区充足,黝黑的皮肤也在抵御紫外线,双重作用下容易造成日晒不足。太阳是生物赖以生存的能量,过多或者过少都不利于生命体的维持。当日晒不足时,人类无法生成维生素D,容易造成发育不良、骨质疏松等,对新生儿的成长尤为不利。


因此,为了能吸收充足的阳光,黑色素渐渐减少,肤色也逐渐变浅,慢慢形成如今的三种肤色。


虽然如今为了防止黑色素生成,爱美人士用尽各种办法,但黑色素其实是人类为适应自然环境而体内自产、功效强大的第一款“防晒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