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行》后两句用什么和什么构成鲜明对照?

蓝灰色调


《陇西行》是晚唐诗人陈陶的诗作,共有四首,想必你这里说的应该是第二首的后两句,此处先将第二首列出:

陇西行(其二)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这里的貂锦指代战士,无定河在陕西北部,春闺指战死者的妻子。

赏析

这里后两句,诗人用的是无定河边骨和春闺梦里人两个意象形成鲜明的对比。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唐朝长期以来,大规模的对边疆匈奴用兵,连年的战争使得民不聊生,老百姓深受其苦。

诗人的第三句写到很多出征的将士不幸为国捐躯,只能在战场就地掩埋,成为那无定河边那无人祭拜的白骨,那些住在豪华宫殿里的统治者怎么会想到他们,可是在那遥远的故土,有多少妇女在暗夜深闺中,思念着那奔赴边疆的丈夫,他们是自己的依靠,是孩子的父亲,是年迈父母的儿子,是一家人的希望,然而他们早已成为那乱葬的尸骨,这就是让人悲哀的地方,让人心碎的地方!

一边是生,一边是死,一边是实,一边是虚,宛若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让人不禁落泪!可怜深闺女,可恨亡国君!


题浮罗


陇西行四首·其二

唐代: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原诗释义:

唐军将士誓死横扫匈奴奋不顾身,五千身穿锦袍的精兵战死在胡尘。

真可怜呵那无定河边成堆的白骨,还是少妇们春闺里思念的梦中人。

陈陶的《陇西行》出自乐府《相和歌·瑟调曲》,内容以写边塞战争为题。本诗的前两句采用了叙事诗的手法,是整首诗的铺垫和衬托。后两句“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才是诗人要表达的本意。从第三句“可怜”开始,到了一个转折点,与前两句形成一个反推,变得跌宕起伏。作者没有直写战争带来的悲惨景象,也没有渲染家人的悲伤情绪,而是匠心独运,把“河边骨”和“春闺梦”联系起来,写闺中妻子不知征人战死,仍然在梦中想见已成白骨的丈夫,使全诗产生震撼心灵的悲剧力量。当灾难和不幸降临到身上,不但毫不觉察,反而满怀着热切美好的希望,这才是真正的悲剧。

  作者在第三四句用了一个“可怜”,一个“犹是”,表达了一种莫名的忧伤、同情、怜悯之心。加上“河边骨”和“梦中人”这两个极有力的反衬,形成了鲜明对照,诗人将悲天悯人的那种无奈表露的一览无遗。

以上是个人对这首诗的一些浅见,欢迎留言评论指正。

 






平阳一虎


自然是“河边骨”与“梦里人”构成鲜明对照,战争残酷良人早已变成一堆白骨,而家中妻子还在梦他归人,还在痴痴等待那个永生永世不可能等到的团聚。这是“死”与“生”的反差对照,是千古诗坛反衬手法的运用最娴熟的诗句,因此震撼人心。

在唐代边塞诗里面,这首诗不能象王昌龄的《出塞》、王翰和王之涣的《凉州词》、李益的《从军北行》那样受推崇,主要是前两句没写好。起句说“誓扫匈奴不顾身”,充满家国情怀的高调起,承句却说“五千貂裘丧胡尘”,意境迅速滑落,表现出对反侵略卫国战争的不满。既然起笔说为国抵御外侮“不顾身”,第二句应该承接并深化第一的意境,但作者违背了绝句第三句才转的一般规律,在第二句家国情怀一扫而空,只剩个人存亡得失,格调急速转低。三四句似然精妙,千年以来也一直不能与“秦时明月汉时关”、“葡萄美酒夜光杯”、“黄河远上白云间”和“天山雪后海风寒”并驾齐驱。

但这不影响三四句的艺术震撼力,这种用死对照生,把死误为生的对照反衬,让人一读便热泪盈眶,是千古绝笔。


深圳郑海洲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唐·陈陶《陇西行四首·其二》

译文

唐军将士誓死横扫匈奴奋不顾身,五千身穿锦袍的精兵战死在胡尘。真可怜呵那无定河边成堆的白骨,还是少妇们梦中相依相伴的丈夫。

解析

“河边骨”,对应“梦里人”;

活着,对应死亡;

战争,对应和平;

美好的梦境,对应残酷的现实。

这诗的跌宕处全在三、四两句。“可怜”句紧承前句,为题中之义;“犹是”句荡开一笔,另辟新境。“无定河边骨”和“春闺梦里人”,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一边是悲哀凄凉的枯骨,一边是年轻英俊的战士,虚实相对,荣枯迥异,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一个“可怜”,一个“犹是”,包含着多么深沉的感慨,凝聚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明代杨慎《升庵诗话》认为,此诗化用了汉代贾捐之《议罢珠崖疏》“父战死于前,子斗伤于后,女子乘亭鄣,孤儿号于道,老母、寡妻饮泣巷哭,遥设虚祭,想魂乎万里之外”的文意,称它“一变而妙,真夺胎换骨矣”。贾文着力渲染孤儿寡母遥祭追魂,痛哭于道的悲哀气氛,写得沉痛而富有情致。文中写家人“设祭”、“想魂”,已知征人战死。而陈陶诗中的少妇则深信丈夫还活着,丝毫不疑其已经死去,几番梦中相逢。诗意更深挚,情景更凄惨,因而也更能使人一洒同情之泪。


你聴


《陇西行》用“河边骨”和“梦里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写尽了战争的残忍,有梦是幸福的,美梦是建立在河边骨的基础上,没有亲人的牺牲,香闺也灰飞烟灭,但梦终有尽头,梦终究会醒来,我们不愿这样的梦醒,又担忧醒的晚更痛苦。


尘世行者


《陇西行》是乐府《相和歌·瑟调曲》旧题,内容以写边塞战争为主。陇西,即今甘肃宁夏陇山以西的地方。

战争都是残酷的,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痛苦也难以磨灭的,我们从《陇西行》这首诗去窥探战争带来的创伤。

陇西行四首·其二
唐代: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一、写实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唐军将士奋不顾身誓死横扫匈奴,五千身穿锦袍的精兵战死在胡尘。

诗人以精炼概括的语言,叙述了一个慷慨悲壮的激战场面。唐军誓死杀敌,奋不顾身,但结果五千将士全部丧身“胡尘”,这个场面,何其悲壮!

这两句诗中“誓扫”、“不顾”,表现了唐军将士忠勇敢战的气概和献身精神,表达了诗人对将士们大无畏精神的称赞之情。

二、虚实结合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那无定河边成堆的白骨真可怜呵,(他们)是少妇们春闺里思念的梦中人。

上面第二句诗句诗人用写实的手法,已经写到五千穿着锦袍的将士战死沙场,他们的尸身堆积在那无定河边,而接下来,诗人并没有马上写思妇亲人悲伤的场景,诗人很巧妙的写下了“犹是春闺梦里人”,闺妇在梦中思念那些将士,梦境是一种虚幻的东西,这里写虚。

而实际上呢,那些闺妇的梦中人早已经战死沙场,因为路途的遥远,家人并没有马上获得他们的死讯。

“无定河边骨”和“春闺梦里人”,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一边是悲哀凄凉的枯骨,一边是闺妇梦中俊朗的战士;灾难和不幸降临到身上,闺妇不但毫不觉察,反而满怀着热切美好的希望,这才是真正的悲剧。

诗人独具匠心地采用了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营造一种带有冲突性质的悲剧意境。同时,一个“可怜”,一个“犹是”,包含了诗人深沉的感慨,凝聚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不管是哪一个时代,要和平不要战争,才是人民的企愿。


牧影


流水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