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中国人,你学书法有多久?怎么样?

洪福书画


我是雨夜构想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作为地道的中国人,毫不客气的说学习书法很久了。


学习书法作为一种爱好,有兴趣就坚持下去,没有兴趣就可以写着玩,随时可以放下。也就是说兴趣决定了学习书法的时间,而时间的长短决定了书法水平的高低。

本人从小喜欢写字,但也只是停留在喜欢的层面上,断断续续的练习始终也没有看见效果。可是我没有放弃,一直在坚持着,虽然自认为不会有什么改变,可就是喜欢没办法。一有时间就会拿起笔来写一会儿,也算是乐在其中吧!写字给我带来的不只是安逸快乐,更多的是对于时间的感悟,转眼数十年很多事情都在变,并且变得面目全非,可唯一不变就是热爱书法的心。虽然没写出什么成绩,可毕竟这半生下来没什么爱好,只有这么一个爱好从没变过。

一个人在一生之中可能有很多种爱好,但是把一种爱好坚持一生的人恐怕不多。在专业的人眼中,可以把爱好转化成经济利益,就是我们对自己的爱好最精彩的解读了。个人的爱好不同,解读自己爱好的方法也不同。有的人不追求名利,纯粹爱好而已。有的人名利双收,爱好成了职业。这些做法都很好,无可厚非。个人认为书法的学习,和别的爱好是不一样的,书法的爱好是没有功利性的,大多数人都是纯粹的爱好。只是被别有用心的人错误的解读,不明真相的人也跟着曲解了书法真谛。

学习书法没有人可以饶过练字,到底练字多久可以称之为书法,我想应该是见仁见智吧。


雨夜构想


你好,我作为一个初学者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

我是一名高中生,也是一名硬笔书法爱好者,喜欢写字,仅此而已,写出来的字和严格意义上的书法差距还是很大的。

我练字已经四年多了,最开始并不是练习的书法,而是很受欢迎的手写体。我是偶然看到一个博主,发的手写体,第一印象就很深刻,感觉很好看,就去跟着他练。

就这样过了一年,然后,才真正的接触到书法,开始练习软笔,也是跟着各大博主的视频练习,没有老师指导,慢慢的,写出来的字相比原来进步了不少,但是依旧算不上书法就这样又过了一年。

因为生活,我渐渐的明白单纯是兴趣爱好的话,我会果断的去学习软笔书法,但是我还是个学生,软笔书法可以说在我日常生活中没有起到作用,所以,我就开始学习硬笔书法,一直到现在。

我学硬笔书法的过程依旧和以前一样,没有老师指导,依旧是通过看各大硬笔书法博主的视频来练习的,然后通过字帖。我由为倾向于荆霄鹏老师的硬笔行楷,他的硬笔行楷不失行书之灵动又不缺楷书之工整。这是我认为最漂亮的行楷了。

我到目前为止也一直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喜欢学习硬笔书法,我也期望书法这门传统艺术能够在未来的日子里依旧经久不衰!





锺舒文化


您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我从小受家父的影响,非常喜书画,毕业后离开家乡工作、结婚、生小孩,还有各种原因把书画搁下了很长一段岁月。

通常小时候接触过的东西或曾经的爱好,都是终生难忘的。如今人到中年,我又重新拿起了毛笔学习书法,已经学了几个月了,下面是半年多以来的感受和学习心得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一、正如你问题中提到的…作为中国人。对,作为中国人应该尽自己所能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朝一日…学有所成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那就更好了!如果这个目标有点大,那学书画修身养性也很好!我就是抱着这个想法开始学习的。

二、我学的是篆书,我选择篆书的学习是希望和国画的提升息息相关。有句话叫做“书画同源",写篆书有点象画画的感觉,挺有意思的。在有空的时候,习篆和画画我是分配好时间交替练习的。

三、原本自己的性格有点急躁,练习书法之后,我感觉自己的性格可以沉静了许多,某些焦虑也似乎随着笔墨的流淌悄悄地溜得无影无踪了。关于这点,也是后来偶然在一本《书法欣赏》书上看到的一段话:“练习小楷可以使气质获得调整;粘液质的人写狂草可以使气质变得更完美;…写字时,血流量能得到很好的平衡…,写篆书使人心平气和。…一些专家已通过心理学实验证实了这个观点"。那么我就更深信无疑。

四、我从中年重拾毛笔画笔,也不强求成为书法家画家,我觉得书法在练习的过程当中就是一种身心的收获,那个学习过程不仅有益身体健康,还让心灵在不同阶段有所感悟有所启发!

书法和画画,我都会一直坚持下去,希望在人生历程中不断发现自己提升自己。愿您从现在起…也毫不犹豫地拿起毛笔书写美好时光吧!


月是故乡明啊


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我为祖国有书法这样优秀的民族文化而骄傲!

作为一个书法爱好者,一方面为学了书法而自豪,一方面,又为自己的无知感到羞耻!

我是十二岁的时候开始接触的书法,当时,我得到了一本欧阳询的字帖,是一本书,有楷书和行书,里面对笔画和结构记录得很详细!我利用了一个暑假的时间在家天天练习,除了吃饭基本在书写,太入迷了!期间,还因为自己书写的姿势不对,导致两个月的时间我就近视了,只是不想成为“四眼仔”,所以没有戴眼镜!

那时候,周围的人都不练毛笔字,大人们也都只知道挣钱,甚至连小孩读不读书都不管!那时我特别迷茫,而且才十二三岁,受到环境影响,还是放弃了练习毛笔字,因为我觉得它不会让我得到“钱”!

只是,确实喜欢写字,所以无论有没有笔在手我都会写写,上课用圆珠笔写,玩的时候用手用枝条在地上写。然而,时间久了,之前学的很多都忘记了!

书法知识太多太多,就算我一出生就开始学、开始练也学不完,练不完!现在那么多年过去了,我又拿起了毛笔,练起了书法。浪费了快二十年啊!要是我一直坚持...可惜人生没有如果。我也在想,要不算了吧,毕竟晚了。可是我又在想,要是再过十年呢!我会不会又想“要是我十年前就练了就好了”。所以,我还是坚持练了!我知道,书法界里高手如云,我这样的水平怎么能谈书法,不过,我依然希望大家可以接受一个这样的书法爱好者来到书法的世界里,有优秀的朋友可以带带我就最好了!

目前为止,主要在看田蕴章老师的书法365每日一字视频,看了一半了,还有一本欧阳询九重宫字帖还没开始练!笔画方面,找了一个欧体字笔画教学视频练的,因为田蕴章老师没有教笔画的视频,只能从他书写的过程中去看去体会!

最近,在头条上看到很多非常优秀的朋友写的毛笔字,太好看了!不过,我发现,光笔画写法就有很多种。争论也很多,主要是关于笔画怎么完成的问题!说有的不是在写,是在描在画,而我看到那些笔画却很美,我也挺想学那样的笔画!可能只有书法初级阶段的才会在乎这些问题的吧!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笔画才算是一笔的,什么样的笔画是描的画的,这怎么界定呢?又该不该学呢?这段时间这个问题弄得我好乱,不知如何取舍!




希了个望望


从小学一种喜欢临帖,中间断断续续一直在写。上高中艺考的时候正式开始系统学习书法。从楷书,行书,隶书,魏碑,草书循序渐进的学起,刚开始是临贴,慢慢的掌握了字的结构和用笔后开始创作一些书法类的作品。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书法已经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了,只要有时间就拿起笔写点字,属于自娱自乐的陶冶情操。


水墨画者


其实以前也练过书法的,但是几次起头都没坚持下来,老觉得自己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几年前参观了一个书画展,并认识了几位书法届的友人,受到他们的鼓励,才由此又重拾兴趣练起了书法。幸好现在有朋友指点我,让我了解了一些基础的东西,不再盲目的练习,到现在坚持了三年半的时间。

我主要是练习小楷,只能说是能用毛笔写字的,还是一个书法小白。但是我是很喜欢写字的感觉,尤其是把自己喜欢的诗词用毛笔演绎后特别有成就感。我也不追求将来书法届任何殊荣,就是单纯地热爱,愿意把大部分业余时间用在写书法上,而不是看电视剧等一些无聊事情上。我最初练《灵飞经》两年多,文征明《草堂十志》一年,最近才开始练习王宠的《游包山集》还没找到感觉。只是临帖最初阶段,还没有写出有自己特色的字。


墨淡花开


少年学书柳楷两年,最近两年重新开始,从智永入手,圣教序,现在初学文徵明小楷。



淡淡印天







唐岛居士


我学毛笔字从七八岁开始,受祖父影响。

一开始他为街坊写春联、喜联(有时忧事上也用,多用一种紫色纸)、时书等,自己就为他扯纸。他幼时逃难到乡下,上了半年私塾,天天写“大仿”,颜体。参加工作后,得到一本隶书字帖,从此就改写隶书。

老人一辈子为乡邻服务,有部分字留在了石碑上,但大部分都没存留下来。

记得一天,有个书画商想看看他的字,我就上传了祖父写的一幅字,结果书画商不感兴趣,大致意思太工整。我很是不平,自己挽袖子写了一幅,故意多用异体字,故意往丑了写,结果那人觉得“挺有意思”。这个世态啊!

七八岁时,在祖父指导下临帖,先是柳公权《神策军碑》,后是颜真卿《多宝塔》。到了初中,喜欢上了《勤礼碑》、《自书告身》。

小城能掂起毛笔来的不多,所以自我感觉良好,兴趣也很足,寒暑假往往在闭门练字中度过。到了大学,得过几次奖,更觉自己厉害。但现在看来是井底之蛙罢了!

参加工作后,曾头脑一热,拜访地方书家丁先生,准备拜他为师,但写字的热情却越来越淡,觉得自己同书法的距离也越来越远,因此搁笔不再练。

但读帖、欣赏别人的书法作品的爱好却一直存留着。手头上有一套《书法自学丛书》,也积攒下不少历代法帖,比较喜欢的有《曹全碑》《爨宝子碑》《黄庭经》《于右任赤壁赋》。

年轻时写字功利性强,总想“成名成家”,后来才知道太傻了。带着一种功利去练书法,属于走火入魔。

这些年,先是看到了书坛的种种乱相——山头林立,奔走权门,又在网上看到书法评论上的种种乱相——“江湖体”、“欠功夫”、“丑书”的帽子满天飞,人人以为权威,动辄苛评苛责,如此戻气,和书法的“审美”“养气”功夫大相违背,干脆也就不写、不晒了。

选一闲暇,读读帖,养养眼,养养气,很不错了。




悦华海音


书法源自中国,但书法不是中国独有,日本朝鲜也不乏书法有造诣者。

本人自幼爱好书法,但缺乏系统专业训练,只是停留在书写爱好者的层次,经常在学校范围书法比赛获一二等奖,一直到大学。

工作后,忙于工作,更少练字了,但书法字帖经常看,偶尔也写写,在佛山市一级群众性书法比赛也拿过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