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武器——悄無聲息、遺害無窮的大規模殺傷性戰劑


生物武器——悄無聲息、遺害無窮的大規模殺傷性戰劑

生物武器又稱生物戰劑,是在軍事行動中悄無聲息地大規模殺傷敵方人員、牲畜以及毀滅敵方糧食作物的作用。其特點是:1、不易發現,容易攜帶,投放簡單且手法多樣,難以追查兇手和源頭,隱蔽性強。2、威力巨大,具有大規模、大範圍傳染的效果。3、時效非常長久,難以消除,甚至可以遺害幾代人。4、沒有現成特效藥,遠超自然界原有病毒毒性的強烈,或非自然界產生的病毒,病毒基因有明顯提煉、合成的跡象。

生物武器——悄無聲息、遺害無窮的大規模殺傷性戰劑

上圖是顯微鏡下的霍亂細菌

生物武器(生物戰劑)主要包括病毒、毒素、衣原體、細菌、真菌、立克次體等。1、病毒類:如天花病毒、馬腦炎病毒、熱病毒等。2、毒素類:肉毒桿菌毒素、葡萄球菌糖毒素等。3、衣原體類:主要為鳥疫衣原體。4、細菌類:主要為炭疽桿菌、鼠疫桿菌、霍亂弧菌等。5、真菌類:主要有球孢子菌、組織孔孢漿菌等。6、立克次體類:如斑疹傷寒病原體、戰壕熱病原體等主要流行疾病的病原體。

生物武器——悄無聲息、遺害無窮的大規模殺傷性戰劑

根據生物武器的危害程度、傳染性、形態和病理分類:1、根據生物戰劑對人體的危害程度,分為致死性戰劑和失能性戰劑。(1)致死性戰劑的死亡率在10%以上,甚至有的可達到50~90%;如炭疽桿菌、霍亂弧菌、傷寒桿菌、野兔熱桿菌、黃熱病毒、天花病毒、東方馬腦炎病毒、西方馬腦炎病毒、斑疹傷寒病原體、肉毒桿菌毒素等。(2)失能性戰劑,致死率10%以下,如布魯氏桿菌、Q熱、立克次體、委內拉馬腦炎病毒等。2、根據生物戰劑對人體的有無傳染性,分為傳染性戰劑和非傳染性戰劑。(1)傳染性戰劑,如天花病毒、鼠疫桿菌、霍亂弧菌以及流感病毒等。(2)非傳染性戰劑,如土拉桿菌、肉毒桿菌毒素等。3、根據生物戰劑的形態和病理分為:(1)細菌類生物戰劑:有炭疽桿菌、鼠疫桿菌、野兔熱桿菌、布氏桿菌、霍亂弧菌等。(2)病毒類生物戰劑:有黃熱病毒、天花病毒、委內瑞拉馬腦炎病毒等。(3)立克次體類生物戰劑:有流行性斑疹傷寒立克次體、Q熱立克次體等。(4)衣原體類生物戰劑,主要是鳥疫情衣原體。(5)毒素類生物戰劑:有肉毒桿菌毒素、葡萄球腸毒素等。(6)真菌類生物戰劑:有粗球孢子菌、莢膜組織胞漿菌等。

生物武器——悄無聲息、遺害無窮的大規模殺傷性戰劑

上圖為侵華日軍生化武器部隊

在一戰和二戰時的傳統生物武器主要分為:炭疽桿菌、鼠疫桿菌、霍亂弧菌、肉毒、兔熱、Q熱等。這些類型的細菌病毒都有很強的傳染性,對人體的侵害非常大;炭疽桿菌感染者的死亡率為80%;鼠疫患者從感染到發病1~3天,死亡率高達90%;殺傷力弱一點的兔熱和霍亂,從感染到發病1~10天,死亡率5~50%不等。Q熱是一種全身性(包括外露的皮膚)感染細菌;感染者發病急,頭痛、身熱、寒顫、全身肌肉痛,死亡率比較低,不經治療死亡率為1%,感染渠道:可經呼吸器官、皮膚,可由蚊蟲叮咬、皮膚接觸等感染,傳染性極強;Q熱雖然殺傷力比較弱,但是,身體恢復比較緩慢,可使感染者長時間喪失活動能力,從而達到削弱敵方戰鬥力的效果。

生物武器——悄無聲息、遺害無窮的大規模殺傷性戰劑

早在幾千年前,人類就掌握了利用小型、微型劇毒生物攻擊敵人的手段;如我國有些少數民族養蠱以控制人的手段,其實就是古代流傳下來的生物武器,只是沒有傳染性,只針對特定目標而已。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分子遺傳學的迅速發展,有的大國為了自己的霸權野心,也就開始利用遺傳學基因工程技術研製基因武器,基因武器就是第三代生物武器。第三代生物武器的特點是,相比第二代可利用的微生物病毒更加廣泛,製造手段更加靈活,更容易提純和增強病毒的毒性,甚至可以靈活的把多種病毒基因合成一種具有多種病毒特性的新病菌,也可以植入抗疫苗、抗藥性的基因,使製造出來的新病菌能對抗現有的所有藥物。第三代生物武器還可以利用遺傳學基因編輯工程技術,針對特定種族、特定民族、特定群體的遺傳特徵,製造出針對這些種族、民族群體的基因武器;該基因武器只對目標群體有殺傷力,對其他別的種族、民族群體無害。可急性殺傷也可以慢性殺傷,慢性殺傷讓目標群體慢慢患上不治之症,或弱化目標群體的智力、生殖能力以及生育畸形或弱智後代。

生物武器——悄無聲息、遺害無窮的大規模殺傷性戰劑

1899年海牙第2公約附件和第2宣言;1925年《日內瓦議定書》;1969年,英國提出關於禁止生物戰的公約草案;1971年9月28日,美、英、蘇等12國向聯大提出《禁止生物武器公約》草案,並重申了1925年《日內瓦議定書》禁止使用生物武器的規定;1972年4月10日,《禁止生物武器公約》簽署,1975年3月26日生效。可見,在二戰之前就已經有國際公約明文規定,禁止在戰爭中使用生物武器,而納粹德國和日本卻明知故犯,明目張膽地使用生化武器;世人皆知的日本關東軍731部隊,用中國人和朝鮮人做活體病毒試驗,在侵華戰爭中犯下令人髮指的滔天罪行。

生物武器——悄無聲息、遺害無窮的大規模殺傷性戰劑

日本投降後,美國把石井731部隊的所有樣本和資料以及部分研究人員帶回美國,從此,美國就開始了生化武器發展。在二戰時期,美國一直對生物武器持懷疑態度,認為不實用;直到1942年,美國都還沒有製造生化武器的能力。1941年,時任美國戰爭部部長上書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要求考慮研究生化武器。之後,在英國和美國國內政治團體的壓力下,於1942年,時任美國總統羅斯福批准生化武器研究計劃正式生效。該計劃生效後,美國成立了“戰爭研究服務局”,對外宣稱是“推動公共安全與健康”,1943年,美國軍方生化武器研究室在馬里蘭州成立。之後,美國研發的生物、化學武器在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中多次使用過。1951年,由於朝鮮戰爭引發的生物戰問題,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創建了流行病情報服務(EIS),這是一項流行病學研究培訓計劃,重點是培訓野外工作人員的各種應對能力。

生物武器——悄無聲息、遺害無窮的大規模殺傷性戰劑

2019年,183個簽署《禁止生物武器公約》的締約國在日內瓦舉行大會,該次大會旨在對《公約》核查議定書的談判進行討論,卻遭到某大國的極力反對,理由是:“可能威脅國家利益和商業機密”。締約國針對《公約》核查議定書談判事項的討論,已經有20多年之久,每一次都因個別大國的反對而毫無進展。

據俄羅斯衛星新聞網2019年10月5日報道,M國軍方利用昆蟲傳播基因修改病毒的計劃在徳、法科學家的研究下得到證實,也在最近權威的《科學》雜誌上曝光,同時披露的還有,M國國防部先進研究項目局(DARPA)所負責的生物戰項目——昆蟲盟國計劃。該項目的最終目的是通過昆蟲攜帶病毒基因授粉,人為進行植物染色體編輯,可對目標國家的農作物進行基因改變,使農作物果實具有對人體致病效果,而且,植物遺傳種子也能同樣具有致病效力,從而,使目標國家的農作物基因被永遠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