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的陪嫁丫鬟,为什么有的死有的走?与凤姐的善妒有没有关系?

栖鸿看红楼


凤姐善妒,那是一定的。贾琏婚前的两个屋里人,就是被她“容不下”而打发走的。贾琏的婚外恋对象鲍二家的,被她发现后惊惧而自杀。至于娶为二房的尤二姐,更是被她百般迫害,至死方休。就是在她势力达不到的扬州,她也不忘对跟随贾琏的小厮谆谆告诉:“别勾引他认得混帐老婆,果然有这些事,回来打折你的腿”!

看惯了宫斗戏,总觉得每一个女人都在时刻寻机机会“博宠”,每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都是女主人的潜在对手,每一个跟着小姐出嫁的丫鬟都处心积虑成为“姨娘”、进而取正妻而代之。于是不免有人怀疑,王熙凤的陪嫁丫头,除了平儿之外,其他的“死的死,走的走”,是不是被王熙凤迫害至死、撵走的?

王熙凤共有四个陪嫁丫头。平儿和兴儿都提到过,另三个“死的死,走的走(嫁的嫁)”。看来有一个或两个死了,有一个或两个嫁了。

前不久我看《欢乐颂》,忍不住评论了一句:“这样的智商,怎么活到剧终的?”有人回复:“现代剧里,不大有死人的。”的确如此。在古装剧中,不管是宫斗、仙剑、武侠,死人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而到了现代,除了女主角爱得不治之症,其他人没那么容易死了。

不仅是编剧的套路深,有一个基本常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均寿命大大增长,少年、壮年早夭成为稀罕事。所以现代人很难理解古代的死,似乎只要有死人,十有八九是被迫害而死。

王熙凤的陪嫁丫鬟是如何死的,书中没有明说。但书中写到鸳鸯的姐姐“血山崩”而死,“慧纹”的作者慧娘十八岁而死,都是因病早夭。另外还有贾珠早死,贾敷(还记得这个人吗?是贾敬的亲哥哥)八九岁死去。可见当时的早夭是相当常见的。并不能推论王熙凤的那个(或者那两个)陪嫁丫鬟,是受逼迫而死。

至于嫁的,就更普遍。抄检大观园时有周瑞家的、吴兴家的、郑华家的、来旺家的、来喜家的五家陪房,至少大部分是王夫人与王熙凤两人的陪嫁丫鬟,嫁给了贾府的男仆。另外还有王善保家的,则是邢夫人的陪房。

为什么说大部分?还有一些,应该是结婚之后,夫妻二人一起陪嫁过来的。比如来旺家的是王熙凤的陪房,她的儿子已经到了娶妻的年纪,她当然比王熙凤大得多,显然是先结婚后陪嫁的。

陪嫁丫鬟有两条出路,一是作姑爷的屋里人,将来升为姨娘,另一则是嫁给男方府中的男仆。如果不是命短早死,一般不会有第三条出路。但是不管是屋里人还是嫁给男仆,正常情况之下,都是正妻的心腹。

王熙凤势力大、有威严,部分原因是她善于收纳心腹。不管是平儿,还是来旺夫妻,她都给了相对优厚的待遇。当然,犯错、违背她的心意时,她的打击也是毫不留情的。在这一打一拉、软硬兼施之间,她的心腹对她,也是忠心耿耿、赴汤蹈火而不辞。就来周瑞家的,本来是王夫人的陪房,王夫人不擅培植私人而被冷落多年,后来也成为王熙凤的助手。

王熙凤另外三个陪嫁丫头,我们虽然不能断定她们因何而死、而走,但也绝没有证据表明是被王熙凤迫害。毕竟,王熙凤是“都知爱慕此生才”的巾帼英雄,而不是“一人不靠,一言不听”的愚妇。


栖鸿看红楼


王熙凤的陪嫁丫鬟,为什么有的死有的走?与凤姐的善妒有没有关系?

  王熙凤的陪嫁丫鬟,原本有四个,但大家知道的,却只有一个平儿还在凤姐身边,就是到最后,平儿也还是个通房丫头(高鹗续的不算),很明显,她们是死的死走的走,和凤姐有关系吗?

  要说没关系,那就是把咱们的智商往地下踩。谁都知道凤姐是个奇妒无比的人,按那个时代的标准来看,凤姐是个醋缸,她容不下贾琏有别的女人,在外面偷的不算,就是家里的平儿,也不是很放松,后来的尤二进来,更因种种原因,两面三刀地相处着,秋桐虽是贾赦赐下的,凤姐也想着用计把她给支走——按贾琏的意思,这妒妇,实在欺人太甚。

  陪嫁丫鬟们,原是那个时代为着面子,为着笼络,也为稳固大小姐的利益而存在的,所以一般人的陪嫁丫鬟,都肩负着重要使命,其中之一就是成为妾室,与大小姐抱成一团,但是王熙凤的陪嫁丫鬟,却只有平儿还活着在凤姐身边,至于其他的,到底怎么死的,走了的又是什么归宿,作者没说,咱们也就只能瞎猜。其实咱们如果站在凤姐的立场就会明白,陪嫁丫头是自己的奴才,指东不敢往西,可是成了妾室,就成了半个主子,再生下一儿半女的,遇上个宠妾灭妻的,那不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哇,所以,野心大的,处理一下,野心不大的,打发走了完事。

  但是要说凤姐是最妒的,那也是咱们站着说话不腰疼。其实整本书里,有陪嫁丫鬟的人多了去了,看看比凤姐长一辈的王夫人,贾敏,作为大家小姐,陪嫁丫鬟不可能会少,但是谁见着了?邢夫人虽是继室,但是以她把自己邢家家当都搬来当嫁妆的手段,能没几个陪嫁丫鬟?可是,又有谁还在她身边?再看看和凤姐同辈的,尤氏虽是续弦,但是当初能结亲,想必家境过得去,陪嫁的规格也许不比凤姐,但是她的陪嫁丫鬟哪去了?没见着,什么偕鸾佩凤的,那都是贾珍另纳的小妾,和尤家没关系。李纨呢?虽然出身清贵世家,但是陪嫁丫鬟也是有的,贾珠屋里,不但有她的陪嫁丫鬟,还有原来的贾府丫头,都哪去了?李纨说她们都守不住,是真的还是假的?反正胜者为王,李纨作为正室,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啰。

  人都是自私的,能真心对待真正的情敌和未来的情敌,那是不太可能的,除非她对丈夫完全没有感情,但是嫁鸡随鸡,一辈子的依靠,就算没有爱情,也得保住自己的地位,不用情不用心,怎么去经营?所以,陪嫁丫鬟这个物种,在原来的大小姐后来的主子奶奶这里,就是令人非常头疼的存在,想办法打发是最好的事情了,只不过凤姐作为重要人物,许多的事情,自然就有了过度解读的可能。(文/宛如清扬)


宛如清扬


王熙凤嫁到贾家时,是从王家带了四个陪嫁丫鬟,其中就包括平儿。

王家这样的贵大家嫁女儿,除了陪嫁的十里红妆,还有奴婢丫鬟,这些丫鬟奴婢,必定也是精挑细选的人尖子,绝对不会差到哪里去。因为丫鬟的品质如何关乎王家的脸面,王家是不可能随便挑几个丫鬟让王熙凤带到贾府的

以平儿为例,李纨说凤姐“给平儿提鞋也不配”;刘姥姥第一次见到如花似玉的平儿,差点把她当成凤姐琏二奶奶。以此推想一下,另外三个丫鬟也不是平常之辈。

那么,除了平儿之外的三个丫鬟为什么会“死的死,走的走”了呢?与凤姐有没有关系呢?

我的回答是:绝对跟凤姐脱不了关系。

大家都知道,凤姐是个善妒的人,就是算是平儿平时偶然单独跟贾琏呆一块,凤姐心时还要惦几个过子儿,醋坛子打翻一地。

贾琏又是一个喜欢招蜂引蝶的人,他岂能放过调戏凤姐陪嫁丫鬟的机会?死去的丫鬟可能就是跟贾琏有染被凤姐发现后,被凤姐毒害致死。

至于“走的走”,古代说某人“走了”,也就是指某人不在人世了。再说了,凤姐的丫鬟,是不可能随随便便让她“走”——也就是打发她出去的。

平儿之所以比另外三个丫鬟能幸运地幸存下来,她一有极高的情商智商,二有隐忍低调不越雷池一步的谨小慎微,三是她有非常正的三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