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重生》你看懂了吗?

楚国农民


很多人拿电视剧《白夜追凶》的男主潘粤明,来审视电视剧《重生》里的张译。

这种戴着过滤眼镜的偏执做法,显然是走入了明显的误区。

很显然,两部电视剧虽然故事人物有重合,但绝对不属于同一个风格。

王伟执导,指纹编剧,潘粤明,王泷正,梁缘,吕晓霖,尹姝贻等人主演的《白夜追凶》,重在悬疑推理,潘粤明拨开重重迷雾的过程,才是最让人过瘾。

而杨冬执导,指纹编剧,张译、赵子琪、张昊唯、程小蒙、刘冠成、赵今麦、江柏萱等人主演的《重生》,却跟《白夜》和而不同。

这部剧,更注重的是,深层次内在人性的挖掘。

诸如:夫妻情感(秦驰与冯潇),母子情感(娄颐与小凯),父子情感(陆正刚与路铭嘉)。

作为“714枪案”警察跟匪徒中唯一的幸存者,秦驰(张译)既是“侥幸逃生”的功臣,又是“早有预谋”没死而被怀疑的对象。

当然,这种怀疑是隐晦的,是受到分局上上下下排斥的,人家秦驰身中两枪,膝盖一枪,脑袋一枪,本就是侥幸逃生,又患了失忆症,换谁处在他的位置,并不见得比他做得更好。

唇亡齿寒,对秦驰的褒奖,是分局所有人所希望的,要不然,出生入死打击犯罪,没有马革裹尸,最后却要落得个身败名裂?这是任何坚强勇敢的战士,都不想背上的污点。

有人看了几集《重生》,竟然说张译的表演端着,差点笑死我。

关公面前耍大刀似的评论简直笑死人,如果你是个经受失忆的人,饱受伤痛折磨的人,每天都被过去的噩梦吵醒的人,饱受精神与肉体两个方面困扰,一般人脆弱的小神经,怎么能比“秦驰”做得更好?

张译把“秦驰”的迷茫,不甘,痛苦,分层次地展现了出来,尤其是他的旁白,醇厚如老茶,每每品尝,总给人不一样的愉悦感觉。

他要是演技不好,中国还有好演员么?

有人埋怨《重生》节奏有点慢,我看是这个人心太贪。一共28集的电视剧,比那些五六十集注水的电视剧不知道良心太多,故事角色的人物对话都余味悠长。

秦驰(张译)的迷茫与思索; 冯潇(赵子琪)的沉浸以往;路铭嘉(张昊唯)努力摆脱父亲的影子;胡一彪(刘冠成)油滑中秉承的坚持;娄颐(宋春丽)的坚守与无奈等等,电视剧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血有肉,都容易使人产生共鸣,让人不忍快进哪怕一点点。

《重生》的故事描写类似于美剧的结构,但是没那么紧凑。美剧是小矛盾套大矛盾,每一集都破案,最后一集是把男主刚开始的冤屈一朝得雪。

《重生》也差不多,秦驰在“714枪案”独生,他是英雄也是怀疑对象,他一边破案,一边抽丝剥茧地寻找跟“714枪案”有关的线索,随着剧情的推进,一个个相关的线索浮出水面。

赵今麦扮演的“陈蕊”,“714枪案”当天被击毙的军火团伙头目的妹妹,本意是找秦驰报仇,捅了他一刀,却慢慢被秦驰所感化。

个人角度看,“陈蕊”这个角色设置得不好,她敢捅人,敢给哥哥报仇,应该早就混社会了,早就混社会的女孩一般都早熟,但是她的表现,她的台词,都显得有点稚嫩。

强行安排“陈蕊”跟“秦驰”的感情线,有点小马拉大车,动力跟不上。

反观另外一个角色“路铭嘉”(张昊唯),身为警察局副局长的儿子,往日人人都对他敬而远之,即便再有功劳,都会被看成关系户。

“路铭嘉”既迷茫又渴望,他迷茫于自己的身份,到底是警察还是局长公子;他渴望去证明,证明没有警察局长公子的光环,他一样可以做好。

看着“路铭嘉”在荧幕中“谦虚低调”的表现,我想起了我现实中的一位好友。

作为警察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其实并不愿意他们再做警察,面对歹徒的凶险,让他们不忍再让孩子再去涉足危险,尤其是去做刑警。

他们比一般人,更加的谦虚,因为局长公子的身份,是一种无形的束缚,不能给父母带来任何的负面污点。

查了下资料,“路铭嘉”的扮演者张昊唯是中戏表演系科班出身,还是俺们山东人,《庆余年》跟《琅琊榜》都有他的出演,听着他在《重生》中的旁白,虽然不似张译的醇厚,但是天然美好的声线,让人沉醉。

如果说张译的旁白是浓茶回味悠长,张昊唯是清茶,初尝平淡,再尝回甘。

除了青年演员,老戏骨吕凉,宋春丽等人的表演,举手投足一言一行都是戏。简单看,他们的表演很自然,很真实;更深层次讲,他们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忘记了摄像机,周围的工作人员,沉浸在了人物关系里。

整部《重生》,是套在刑侦剧情中找寻人性真实的表达,这世上没有英雄,只有不得去挺身而出的家庭社会责任感。

至于“秦驰”(张译)的角色,说他是“侥幸逃生”也好,“早有预谋”也罢,我始终认为,尽管他失忆了,但他并没有失心疯,他一定是个好人吧,哈哈。

总言之,电视剧《重生》既是“秦驰”的重生,又是在《白夜追凶》基础上的重生。

你说《重生》里面有人演的不行,我同意,但你要说《重生》不好看,我跟你翻脸,哈哈。


禾禾73283984


看了 有悬念 主人公武力一般 可能是有病造成


手机用户83072037542


神秘,是这部剧最巧妙的看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