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士》:恨,只会让自己受伤,而爱,才可以获得真正的自由

近日,随着张伟丽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UFC248站女子草量级卫冕战上,以点胜击败波兰选手乔安娜成功卫冕金腰带后,“综合格斗”一夜之间成了网友热议的话题。

而对于本身不太喜欢这类激烈运动的我,随着张伟丽的卫冕,也饶有兴致的找来视频观看了一下,随着双方倾泻般挥拳,看的我也是血脉喷张。这突然让我想起了一部搏击题材的电影《勇士》,这部电影就完美演绎了“综合格斗”的魅力。

《勇士》是2011年在美国上映的电影,影片上映当年,凭借演员们的精湛演技以及让人血脉喷张的故事情节,一举斩获了包括第84届奥斯卡金像奖在内的多项提名,哪怕在时隔9年的今天,在豆瓣依然保持8.9分的高分,成功收获了业界以及观众的一致好评。

《勇士》:恨,只会让自己受伤,而爱,才可以获得真正的自由

影片主要讲述了,有着格斗天赋的汤米和布兰登两兄弟因为父亲酗酒、家暴而离散多年,关系也日渐疏远,在他们各自经过人生困境后为了奖金而参加综合格斗比赛,而两人经过在八角笼中互相搏击与对抗,最后终于化解矛盾,宽恕亲人曾经的伤害,再次找回亲情的故事。

这部电影无论你是不是爱看“综合格斗”的观众都能全情投入,因为影片表面虽然是关于拳击的影片,但实则是用拳击承载着的亲情片,格斗到最后也只是承载着主角们多年沉淀下来的爱与恨,它其实讲述的是一个“宽恕”的故事。

宽恕,在这个年代,也许会被很多人认为不合时宜,或许很多人会说“你没经历过我的伤痛,凭什么要求我去宽恕”?

然而,这部影片之所以主张宽恕,正是因为体悟到人都不完美,都有可能犯错,而宽恕,才是为自己及世界疗伤止痛的根本方法。

因为恨一个人,你永远得不到幸福,就如影片开场时配乐中的歌词唱的那样“你真以为藏在壁画后面,就可以锁上门安全离开?”,

恨,只会让自己受伤,而爱,才可以让你的内心获得真正的宁静。

《勇士》:恨,只会让自己受伤,而爱,才可以获得真正的自由

由仇恨产生的报复行动,就像一剂麻醉,顶多只能短暂缓和我们的疼痛,而药效一过,更大的疼痛则会席卷而来

整个故事无疑是以“恨”开始的,汤米恨爸爸,因为爸爸在他年幼的时候不仅酗酒还家暴妈妈,而汤米在选择与不堪受辱的妈妈离家出走后,又亲眼目睹了妈妈因病去世,想到自己与妈妈的遭遇,再对比下在家享天伦之乐的爸爸,汤米的恨意更深了。

汤米带着酒来找爸爸,但没想到他已经成功戒酒一千天了,此时的汤米竟然有点不知所措,因为眼前的爸爸已然不是他心中一直憎恨的形象,他用看似云淡风轻的语气对爸爸说:

“我觉得我更喜欢喝醉的你”

《勇士》:恨,只会让自己受伤,而爱,才可以获得真正的自由

汤米是真喜欢从前喝醉后家暴的爸爸吗?肯定不是,我想只是因为如今的他拥有力量,可以在爸爸醉酒时能够堂而皇之的与之对抗一番,然后可以理所应当的恨他一辈子,可当他再次见到爸爸时,眼前竟是爸爸为了弥补过错而不断忏悔的景象,汤姆有种深深的挫败感,因为这一切对于早已过世的母亲来讲,都显得那么的荒诞可笑。

汤姆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态度面对爸爸,想起以前的伤害他只能咬牙切齿的说着能往爸爸心上插刀的话,而当看见对方痛苦时,汤米的心灵得以慰籍。

虽然他为了打赢UFC不得已让在格斗方面有所成就的爸爸当教练,但他依然选择对爸爸冷眼相待,他极力地在语言上报复爸爸,拒绝跟爸爸有任何情感交流,不管爸爸多么低三下四的向他示好,汤米的反应都是冷漠厌烦地一笔带过。

《勇士》:恨,只会让自己受伤,而爱,才可以获得真正的自由

所以当他在游戏厅里看到因担心自己而找来的爸爸时,他愤怒的情绪到达了极点,他觉得爸爸现在才极力的创造一个好老爸的形象有点为时太晚了,他斥责爸爸畏畏缩缩像个乞丐,伴随着自己怒不可竭的情绪,汤姆把上百枚游戏币狠狠的扔在了爸爸的脸上。

可当看到爸爸落寞的离去,看到他渐渐苍老的背影以及步履蹒跚的脚步时,本应该感到痛快的汤米,第一次感觉拳头像雨点般打在了自己的心上本以为对爸爸实施言语报复可以获得内心的自由,但没想到不但没有解脱,反而让自己越来越痛苦。

其实我们一生当中会经历很多这种被人伤害的心碎时刻,当被人伤害时,我们每个人的本能反应就是想要报复,或许我们也曾在在很多个黑夜,暗自想象着自己怎么将伤害我的人一一打倒,之后看着他们痛哭流涕地悔不当初,而自己呢,则冷笑一下转身而去,只留给对方一个决绝的背影。

可事实上,就如汤米对他的爸爸一样,当真正这么做的时候却发现,

报复就是一把双刃剑,伤害了别人也伤害到了自己。

《勇士》:恨,只会让自己受伤,而爱,才可以获得真正的自由

这样不仅没有让你忘记伤害本身,反而没精力将自己投身于更美好的事情上,就像汤米,永远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永远将自己的心包裹在黑色卫衣之下,切断了与外界所有的情感链接。可见,报复的行动只能暂时缓和我们的伤痛,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恨”只能让自己受伤,唯一让能让我们平复过来、获得内心自由的办法是宽恕

汤米也意识到这点,这么多年的仇恨,早已压得他喘不过气来,而再次看到亲人时才发现,生活本身就会让每个人学会不断修正轨道,那些被伤害的经历和伤害他人的经历,都成了汤米和亲人今天成熟的积淀,有些人从伤疤上重新长出羽翼,而有些人,则从肆无忌惮变得懂得敬畏。

《勇士》:恨,只会让自己受伤,而爱,才可以获得真正的自由

汤米看到了这些,他那颗冰冷的心开始融化,而影片出现的两次高潮,正是让汤米放下仇恨,宽恕爸爸与哥哥的转折点,一次是爸爸在努力寻求汤米的谅解无果后,一次是汤米与哥哥布兰登的冠军之争。

01.汤米与醉酒的爸爸相拥,在看到酒后痛苦忏悔的爸爸,汤米选择了宽恕

爸爸深知自己早年因为酗酒而造成了不可饶恕的罪过,所以他试图通过戒酒来赎罪,当他成功戒酒一千天时,却没想到还是没能获得亲人的宽恕。

尤其是在汤米扔了他一脸游戏币并并呵斥如果无聊可以去喝酒时,爸爸内心坚固的城墙此刻轰然崩塌。

他拿着酒瓶在酒店里摇摇晃晃,嘴里还念念有词的请求上帝怜悯那些被抛弃的人,汤米用爱恨交织的眼神看着眼前这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他看着神志不清的爸爸摇摇晃晃的哭诉着对他的爱以及对自己过往的愧疚,倚靠在门框边的汤米,终于卸下心防走向前稳稳抱住了如今老矣的父亲。

《勇士》:恨,只会让自己受伤,而爱,才可以获得真正的自由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汤米仇恨了老爸这么久,却选择在他醉酒的时候原谅他,我想这才是汤米的心结,14年没见的父亲如今清醒和蔼,毫无当年的影子,惶恐少年时渴望却找不到的父辈形象,如今却在已经受尽冲刷的成年后,以一副洗心革面的全新面貌出现无疑是可笑的讽刺。

而汤米在老爸醉酒后选择与之和解,是因为在汤米的眼里,在重归酒精的混沌世界中还能心怀歉意的父亲,才算是完整的赎罪吧!

而原谅父亲后的汤米,无疑也打开了通往自由之门,与以往的冷漠进场匆匆离场相比,这次他第一次对支持他的拳迷们点头致谢,而这一举动,则意味着他也放下了自己的执念。

《勇士》:恨,只会让自己受伤,而爱,才可以获得真正的自由

02.汤米与哥哥挥拳相向,在听到哥哥的一句“I love you”时,汤米选择了宽恕。

除了爸爸,哥哥也是汤米仇恨的对象,因为当年在他与妈妈最需要哥哥的时候,哥哥选择了爱情,在汤米看来,这是一种背叛,而再次与哥哥相见时,哥哥已经有了幸福的家庭而他只是一个被社会抛弃的一无所有的逃兵(汤米在再从军后亲眼目睹友军炸死了自己的战友,迷失方向的汤米选择弃战而逃)。

影片最大的一个看点就是汤米与哥哥的终极一战,两个人虽都是为了金钱而战,但比起哥哥的目标明确,汤米被分心的重点太多,整场比赛更多是多年压抑的宣泄,让一向有章法的汤米在面对哥哥时突然变成了一个只顾发泄情绪的孩子,无论哥哥在搏击过程中怎么道歉,汤米只管咬牙切齿的攻击哥哥。

汤米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即使再处于下风时,仍然想奋力顽抗,而随着“咔嚓”一声,我们听到了哥哥掰断汤米骨头的声音。

但汤米依然不肯认输,拖着残臂,继续挑衅着离胜利越来越近的哥哥,可当镜头晃过,我们却看到汤米眼角的泪水,愤怒和委屈,全写在了这个骄傲的钝兽脸上。

《勇士》:恨,只会让自己受伤,而爱,才可以获得真正的自由

哥哥压倒已经骨折的弟弟,一次又一次的说着“对不起”,他祈求汤米认输,因为再继续下去汤米会被打死。可此时的汤米已然抱着宁可被打死,也不认输的心态,继续无力的对抗着哥哥。

哥哥再一次压倒汤米,痛哭着对汤米大喊了一句“I love you”,我一度以为汤米要死在台上了,但没想到汤米在听到这句迟到多年的“I love you”时,伸手拍了拍哥哥,最终成全了哥哥的胜利。两兄弟最后相互扶持走出了会场,影片到此戛然而止。

其实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汤米自始至终要的都不是亲人的道歉,因为这已无济于事,在他看来,多少句对不起都不如一句发自内心的"I Love You",所以当听到这句话时,汤米选择了宽恕父亲与哥哥,至此,影片把“赎罪与宽恕”演绎的淋漓尽致。

《勇士》:恨,只会让自己受伤,而爱,才可以获得真正的自由

影片通过这样一个故事,来告诉我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被他人伤害的心碎时刻,每个人也都有祈求他人原谅的时候,而愤怒和报复只会造成伤己伤人的共同沉沦与毁灭。

就如德斯蒙德·图图在《宽恕》一书中所说:“宽恕”才是疗愈这些破碎必须踏上的旅程,也是我们重新归于完整的唯一方法。

它指引你如何面对生命中最难堪的处境,以及当你的身心受到严重侮辱或创伤的时候,能够在“宽恕”与“报复”之间做出明智的选择。

唯有真心地宽恕,才算完全放下;只有真正地放下仇恨,重建关系,人生才会大不同。

如何才能松开他人对你的束缚,解开过往遭遇对你的捆绑

提到“宽恕”,那我们不得不提到德斯蒙德·图图,他是为南非正义与种族和解而战的杰出领袖,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德斯蒙德·图图在2015年出版了一本名为《宽恕》的书,这是一本有关自我疗愈、与他人和解、与世界和解的心灵之书。通过明确的步骤和练习方法,向读者展示如何松开他人对你的束缚,解开过往遭遇对你的捆绑,把你从怨恨与愤怒的链条下释放出来,最终与这个世界善意和解。

然而宽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不是一个慈悲的举动,或者几句简单的话语就可以完成,而是需要经过四段进程,才能艰难地实现:

01.把事情说出来

当一个人选择把“伤害”说出来时,其实就是宽恕的开始,我们可能会发现,单单是把事情说出来,就能为我们卸下重担。因为说出来,就等于在告诉自己:“悲剧已经发生,我无法回到过去改变它,但我可以拒绝永远困在过去。”

就像剧中的汤米,当他在爸爸伤害他14年之后,跟爸爸痛诉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时,已经打开了他心中那扇宽恕的大门,虽然此刻他还找不到宽恕的理由,但这的确是一个开始。

《勇士》:恨,只会让自己受伤,而爱,才可以获得真正的自由

因为这意味着他开始正视、理解伤害本身,试图挖掘出真相,而不是假装已经发生的事没有发生。

只有把事情说出来,才有助于唤醒你的隐形记忆,当你把隐形记忆说出来,才能有助于创伤复原,更能让过去和未来取得和解的机会。

02.正视内心的感受

当把事情说出来之后,我们要开始正视自己内心的感受,尽管我们可能不愿意面对自己真实的感受或者深不见底的痛苦,但这却是平复过来继续向前的不二法门。

因为若是不愿触碰痛处,这些情绪可能会在心里堆积,最终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就如剧中的汤米,永远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即使赢了比赛,也不能让自己好好享受加持的荣誉。

《勇士》:恨,只会让自己受伤,而爱,才可以获得真正的自由

所以说,逃避感受根本不能抚平我们的伤痛,也无法弥补造成的遗憾,走出伤痛的唯一办法,就是从中穿越过去。越能自在地与内心的感受共处,我们的人生就会越幸福宁静。

03.予以宽恕

我们每个人在一生当中都会受到种种伤害。每当受到伤害,我们就面临要报复还是和好的选择。说出真相并正视内心感受之后,你就要决定是否选择宽恕。

而我们之所以选择宽恕,因为它通向自由,也让我们走出诉说与发泄的循环

就如曼德拉说:“当你迈向自由时,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你仍在牢笼中。”宽恕的存在也并不是为了伤害你的那个人,而是为了你自己,它是深思熟虑的选择,是对伤痛的放手。

04.重建或者放下这段关系

书中提到,宽恕并非复原过程的终点,你和施害者之间的关系,因为创伤而维系着,他会影响着你,渗透着你的人生。

就如剧中的汤米与家人,无论他怎么逃避,都与家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你必须选择重建或放下这段关系,唯有这样,才能拥有不被过去束缚的未来。

结语:

《勇士》这部电影仿佛照射到每个人心里那块暗处的角落,因为我们或多或少都被伤害过,而每次受到伤害,我们都再次站上同一个分岔路口,如果不是选择宽恕之路,就是选择报复之路。

而这部电影也同时告诉我们,恨一个人,你永远得不到幸福,而爱,可以让你的内心获得真正的宁静。

因为只有学会了宽恕,才能让自己真正放下,才能让自己选择一条自由的道路,而不是生活在他人给你造成的伤害和牢笼当中。

希望生活中多些宽恕、包容和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