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支增速“双降”,积极财政如何发力?

收支增速“双降”,积极财政如何发力?

核心观点

一、1-2月财政收入大幅走低的主要原因为何?

1.企业延迟复工,收入减少

2.减税免税措施

3.去年同期基数较高

二、积极财政导向下,为什么支出也在同步收缩?

1.财政收入减少导致地方支出承压

2.去年高基数影响

三、1-2 月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增速由正转负:

卖地收入下滑,进一步加剧地方财政压力

四、财政收支空间受限,积极财政如何在经济下行和疫情冲击中发挥效用?

1.地方专项债扩容

2.提高赤字率

3.配合政策性金融工具

4.提升货币政策协同效用

事件导览

3月24日,财政部公布2020年1-2月财政数据。1-2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5232亿元,同比下降9.9%。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350亿元,同比下降2.9%。

图表1:1-2月受疫情影响,财政收支两端明显走低

收支增速“双降”,积极财政如何发力?

一、1-2月财政收入大幅走低的主要原因为何?

1-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9.9%,为2009年5月以来的最低值。1-2月全国税收收入同比下降11.2%,非税收入同比增长1.7%。税收收入同比大幅走低至-11.2%(前值12.06%),非税收收入增速较去年12月有所回升为1.7%。从税收各主要分项上来看,仅个人所得税收入保持正增长,其他各项目都有不同幅度的下降。1-2月财政收入大幅走低主要受到税收项的拖累。税收大幅走低主要是受疫情影响,企业大面积延迟复工,收入减少;同时,国家为减轻企业现金流紧张压力,出台多项减税、免税的政策,导致应税项目的减少,叠加去年较高基数的影响,税收同比增速大幅下行。

图表2:中央财政收入增速降幅持续扩大,地方收入增速由正转负

收支增速“双降”,积极财政如何发力?

图表3:财政收入负增长主要受到税收增速大幅走低的拖累

收支增速“双降”,积极财政如何发力?

图表4:税收主要分项中仅个人所得税受影响较小,仍保持正增长

收支增速“双降”,积极财政如何发力?

二、积极财政导向下,为什么支出也在同步收缩?

1-2月财政支出-2.9%,同比由正转负。其中,中央支出4269亿元,同比增长4.7%,较2019年12月增速扩大,地方支出28081亿元,同比由正转负至-3.9%。从各主要分项上来看,受疫情的影响,卫生健康项目的财政支出同比增速最高为22.7%,其他项目除社会保障就业、节能环保、债务付息依旧维持正增长外,其他各项都跌入负增长区间。由此来看,1-2月财政支出处于负区间的主要原因是地方财政受收入减少的影响,对支出端形成较大制约;此外,受疫情的冲击,1-2月重要基建项目未能开工,导致专项债发行后未能有效发挥“稳投资”的作用。

图表5:地方财政支出受压拖累全国财政支出下行

收支增速“双降”,积极财政如何发力?

图表6:卫生健康财政支出领跑财政支出,其他各项增速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收支增速“双降”,积极财政如何发力?

三、1-2 月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增速由正转负

1-2月土地市场受到疫情影响较大,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大幅降低,增速大幅下跌至-16.4%(前值11.4%),带动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增速进入负增长区间。土地出让金的增速下行,进一步加剧地方财政压力。因此,1-2月地方财政支出下滑3.9%,低于中央财政支出增速4.7%。

图表7: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增速跌入负增长区间,给地方财政带来一定压力

收支增速“双降”,积极财政如何发力?

四、财政收支空间受限,如何在经济下行和疫情冲击中发挥其作用?

从1-2月财政收支的数据来看,财政政策发挥的空间有限,且1月疫情在数据上的体现并不多,预计3-4月收入数据仍存在在下滑压力。全年来看,在疫情冲击的影响下,稳就业的诉求进一步上升,需要财政政策继续发挥逆周期调节的功能。因此,后续财政空间有望进一步扩张,以缓解2020年开年以来的财政偏紧状态。预计年内地方债发行限额将在3万亿元的基准上进一步调高;全年的目标赤字率有望达到3.0%以上,并且配合政策性金融工具进行调节。而结合财政收入来看,收入端依然取决于就业和经济的恢复情况,考虑到全球疫情形势的不确定性,公共财政收入难以大幅度增加,财政收支的空间难言宽裕。因此,财政支出需要更加注重“提质增效”,财政政策将更多起到托底的作用,而非“肾上腺素”般的强刺激。

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本资料属于内部资料,只限公司内部培训及交流,严禁外传。本报告版权仅为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外传、复制和发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