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美歷來被黑化,被認為是奸臣小人,其實他是大宋功臣

潘美,字仲詢,不僅是北宋赫赫有名的開國名將,還與宋太祖的關係匪淺,尤其是宋朝建立後,頗受統治者的重用。

但世人對於潘美卻褒貶不一,有的史書把潘美當做是陰險狡詐、心腸惡毒的無恥官員,但在《宋史》中,卻明明白白地道出了潘美是名剛強正直、不阿諛奉承的忠臣,就連《史記》對於潘美也是褒獎之詞。

不僅如此,潘美功勳卓著,《宋史》記載詳明,我查閱了史書典籍,發現潘美不僅是宋朝建立的大功臣,還是對統治者忠心耿耿的臣子。現在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個被人們誤會了千年的人物,到底有什麼功勞吧。


潘美歷來被黑化,被認為是奸臣小人,其實他是大宋功臣


潘美一生功勳卓著

  • .穩定朝堂局勢。

顯德七年(960年),契丹大舉進攻後周,企圖在年幼的恭帝手中奪取國家,趙匡胤臨危受命,被命令去抵禦北漢及契丹聯軍,但出現了史上有名的“陳橋兵變”,趙匡胤雖然鼓動士兵,自立為皇,但他也擔心朝堂中會反對自己,為了讓後方朝堂認可自己,他派了潘美先去朝堂穩定局面。潘美不負所望,“兵不刃血”就將後周取而代之,可以說,潘美是宋朝帝國的有功之人,是關鍵性人物。

  • 收服袁彥。

雖然趙匡胤在潘美的幫助下坐上了皇位,但國家政局卻是動盪不安,面對地方割據的惡劣情況,宋太祖聽從屬下的建議,邀請名將參加宴會,他選中袁彥,決定殺雞儆猴,派了潘美去殺了袁彥,但潘美卻認為殺了袁彥不是好的選擇,潘美獨自與袁彥推心置腹、敞開心扉地交流,慢慢地,袁彥被潘美收服,成為支持宋太祖的一員。


潘美歷來被黑化,被認為是奸臣小人,其實他是大宋功臣


  • 安撫淮南。

公元960年,統治者帶領士兵討伐李進重,雖然成功了,但宋太祖擔心淮南有李進重同黨,他派遣了潘美去治理淮南,潘美才能出眾,僅僅三年的時間,就把淮南治理得井然有序。

  • 鎮撫長沙。

公元962年,張文表兵變,佔領了兩湖,宋太祖出兵平定叛亂,因為擔心再出現叛變的現象,宋太祖派遣潘美坐鎮長沙,穩定人心,潘美通過八年的時間,不僅把長沙治理得秩序井然,還取得了南漢北面的地區,為撫平南漢埋下了種子。

  • 撫平南漢。

公元970年,宋太祖滅了不支持他的南漢王,為了徹底收服南漢,宋太祖命令潘美大力度的整頓南漢,潘美也不負所托,僅用了三年時間就平定了兩廣,還發展了當地的經濟和生產力。


潘美歷來被黑化,被認為是奸臣小人,其實他是大宋功臣


  • 平定江南。

公元975年,統治者任命潘美為副將,協助曹彬平定江南,潘美不僅成功平定了江南,還獲得了更高的職位。

  • 大戰太原。

公元976年,宋太祖意欲一統天下,但北漢始終是擋路石,一來北漢是契丹的附屬,二來北漢有很多驍勇善戰的武將,宋太祖派潘美征戰太原,潘美不僅以少勝多,還屢次打得敵方節節敗退,雖然因為宋太祖的去世而延誤了攻打的時間,但潘美也是有著極大的軍事才能。

  • 攻取北漢。

公元979年,潘美輔佐宋太宗,不僅攻破了太原拿下北漢,還帶領當地老百姓發展經濟,更甚至還挑起重擔——整頓邊防的軍事力量,做好準備攻佔北方地區。

從上文的時間線我們可以看出,潘美年僅59歲仍在為宋朝的建立在努力,他的一生大多是在南征北戰中度過的,對宋朝的國家發展有著很大的關鍵性作用。


潘美歷來被黑化,被認為是奸臣小人,其實他是大宋功臣


史學界對美公的公正評論

從前文我們瞭解到,潘美對於宋朝的建立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就連中山大學的著名導師也說過,潘美是一名戰功赫赫、有才能之人,是值得世人尊敬的名臣。

那為何有些人還是認為潘美是個“奸賊”呢?主要是因為小說《楊家將》,這本書不僅顛倒黑白,還把潘美黑暗化,眾所周知,小說內容都是虛構的,可偏偏作者把潘美這個真實的歷史人物寫入書中,這就造成了歷史上對潘美的誤解。

在學術界中,如果文學作品需要虛構的人物,那這種虛構要以真實的歷史為主,然後再談虛構小說內容。我們不僅要尊重歷史,對於歷史中的重要人物和重要事情,都不能有任何一絲一毫的改動,更不能顛倒黑白,無中生有。


潘美歷來被黑化,被認為是奸臣小人,其實他是大宋功臣


現如今,不管是編排歷史劇作還是文學作品,對於歷史性的東西,我們不但不能有任何改動,還要還原歷史。文藝界應該提高認知水平,演員應該要懂得一點歷史常識。而觀看的群眾也要學習歷史,不要被無中生有的內容所誤導。

歷史的悲哀大概是沒有人能夠還原歷史,在現階段,我們應該站在公平公正的角度看待每一個歷史人物形象。但至少我們知道潘美其實不是奸詐小人,而是對宋朝有著大作用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