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有很多老人宁愿独自守在农村,都不愿跟孩子到城里去居住,这是一种什么心情呢?

灰千娘子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我妈就是这样,我爸过世了,我妈年纪大了一个人在家,又不认字,我们姐弟仨不放心把她接到我们那边去一起住,白天我们都上班去了,她一个人搁家,晚上我们下班回来累了一天了,都回房间里玩手机,弄电脑啥的,天天待在一块也没那么多话好说,不比一年四季在外面打工,过年回去一趟看见父母无比的亲切,感觉有说不完的话,吐不完的心事一样,所以待了俩月我妈就待不住了,感觉跟坐牢一样,每个人说话,外面也不熟,谁也不认识,一天到晚闲着也没个事做,时间太难混了一天天的,最后没办法,把她送回了

然后今年我妈搁家种了点田,后院里面种了一院子的菜,没事走走亲戚,串串门,跟村里的一些老太太打打麻将,日子过的不要太充实,不光是我妈这样,我妈平时也经常跟我们聊天说起我的三舅娘,还有我姨妈,还有谁谁谁,都是这样,老板死的早,留着一个老人搁家,不放心接到城里去一起生活,结果都是一样,待不了多久就硬是要回农村生活


小璐在农村


有个词叫“落叶归根”。人老了都想回到生养自己的那片土地上,回到生养自己的农村。何况是在农村住了一辈子的那些老人呢!

我村有对老干部夫妻,七十年代初就在北京工作,离休后就把北京的房子交给儿女搭理,双双回到农村。两位老人在农村的房前屋后种瓜种菜,还经常到村子周边的山上转转,经常同老邻居,老哥们聊聊天,一天到晚笑容满面。比刚回到村里时精神好上百倍!

有一次我同他俩聊天,就问他俩:“在北京住了几十年了,为什么突然回来了呢?”。他俩跟我说“落叶归根呀!越来越想家呀!特别是离休后,对这片土地的思恋越来越强烈了!再者,人老了,精神也跟不上了,农村的这种放松的环境,特别适合我们这些老家伙!”

听完后,我略有所思。老人为什么不愿同儿女去城市住呢?我认为:

一、啥金窝银窝的,都赶不上自己的狗窝。熟悉的乡土,熟悉的乡亲,熟悉且放松的环境等等,都是他们所留恋的!

二、生活习惯上差异很大。年轻人爱睡懒觉,吃饭爱叫外卖等等一些生活习惯,哪儿能是勤劳一辈子的父母所能看惯的?

三、城市快速的生活节奏,哪儿能是在农村放松的环境下生活了一辈子的父母所能适应的?

四、老人到了城市就啥也不适应,就觉得自己是废物,啥也做不了,还不如在农村老家修修田、种种菜、养养猪充实呢!

所以,了解老人的这种心情,你就能对老人不愿去城市明白了些许吧!

孝顺的儿女们只想把老人接到自己身边,接到城市去享福!岂不知老人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安安稳稳的生活是他们最大的幸福!所以不要强迫,工作及事业上不要让老人操心,常回家看看他们,就是尽孝了!!


锁定机遇


现在我老家在城里没房子,想结婚太难了!我们家也在县城里买了房子,结婚后我妈给我带孩子跟我们一起住,我爸除了过年过节的根本不愿意出来,就待在老家!我觉得可能有以下一些原因!

1.在农村待习惯了,到城里生活不太适应。农村出门就吐痰,进门又不用换鞋,吃东西也不怕到处掉等!


2.生活节奏不一样,年轻人一般都睡得晚,搞出动静影响休息。

3.生活观念不一样,看不惯年轻人的浪费,比如一些过期变质的东西,年轻人会丢掉,老年人会舍不得!


4.没人陪,在农村有亲戚朋友,没事去串个门,到城里人也不认识几个,出门还怕走丢!

5.在农村待了一辈子,每天根本停不下来,总是要去松松土,种种菜啥的!在城里没事干,太闲了!

6.这点最重要,还是不想跟子女添麻烦!自己在农村自由自在的,想干嘛干嘛!

你们觉得我说的对吗?


90后大叔日记


老人不想跟年轻人去城里生活这个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意愿。这里我用两点去说下吧。

第一点是老人毕竟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不想在出门折腾,舍不得农村的一切和生活氛围,更舍不得身边的老哥们、老姐妹。在家做做农活没事的时候串串门子聊聊天,生活在一起的都是同一群体有相同的话语。到城里人生地不熟没有相同的观念感觉很孤独。

第二点是老人是不想给儿女增加负担,过多的参与到孩子的生活中,思想上与年轻人不同会致使不必要的麻烦,还是不去的好。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大家不要过于强求,没事时常回来看看,好好过好自己的生活不给他们添满烦,这是他们最想看到的。


l生活必须讲究


我的公公婆婆都不和我们住一起,我总结了几点 :第一,吃饭口味不同,人老了口味偏淡,和年轻人吃 不到一起!

第二,作息时间也不同,老年人比较喜欢早睡早起,年轻人相反!

第三,观念不同,看事情,育儿的观念不同,在一起矛盾多多。

第四,就像众多网友说的,故土难离,来到城市里两眼一抹黑,不认识一个人,孩子们上班走了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太孤独了。

远香近臭,隔几天见次面感觉更亲点,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守望幸福195165576


在农村有很多老人宁愿独自守在农村,都不愿跟孩子到城里去居住,这是一种什么心情呢?

老人不愿去城里和孩子去一起住,宁愿独自住在农村,这有很多因素,我们村目前也是这种情况,我就根据我们村我所了解到的给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点:老人不想给自己的孩子找麻烦,一般农村在城里买房的很少有3室一厅的一般都是百八十平米左右的两室一厅,一家三口住着正好,老人去了根本没地方住,即便是三室一厅的有地方住,老人也不会去住的,因为那样会严重影响儿女的生活的,老人不会让儿女难堪的。



第二点:老人在农村住惯了,在农村有自己的大院子,在院子里可以种些自己喜欢的东西,而且出门口就有一帮老伙计在等他一起聊天或者玩会小牌,在城里他人生地不熟的而且老一辈人大部分还都不识字,也不懂城市里的各种规矩,说白了坐电梯和爬楼梯都成问题。


第三点:本身婆媳关系就不好处,你还要同住一个屋檐下,日子长了肯定会发生矛盾,所以分开住是最好的办法,每逢节假日来看看老人,这样更亲。

第四点:最主要的就是老人在农村自己的家里,方便自由!而且安静,人老了都喜欢安静,每天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在城里虽房子是自己儿女的,但是也是对方的,总归有别人一半,你去楼房上去住,那对方父母怎么看。


农村张小利


是的,现在很多老人独自守在农村,也不愿意跟孩子到城里居住。

我认为,这些老人不是主动的不愿意,而是被动的‘不愿意”。

一是很可能儿女并不愿意来人一起进城。

二是老人与儿女们的矛盾,对到城里一起生活没有信心,怕在一起,天长日久,矛盾重重。

如果儿女有能力,在城里给父母在自家附近单独买个房子住,并且有儿女赡养生活,相信农村的老人们绝大部分是不会拒绝的。

哪个父母不愿意离子女近一些呢?

努力吧!孝敬很重要的条件是要有好的经济条件做保障。


生态种植技术


一辈子在农村习惯了,习惯了东家长西家短。乡里乡亲的一块种地,茶余饭后喝酒聊天,打牌下棋。闲不住的还有喂个牛,养个猪羊,菜园种个菜的。生活苦点心里舒坦。



去城市要考虑在儿女身边容易产生隔阂。毕竟年轻人和老年人有一定的代沟。楼房也许没有电梯,上下楼腿脚不方便,楼房住了几年,可能连对面的邻居都不认识。整天没事干,不是看电视,就是遛弯,或者去公园。环境和农村截然不同。生活条件好了,心里特压抑。上了岁数最怕孤独,陪伴是给父母最好的礼物,可是儿女忙。只有找岁数相当的唠嗑解闷。


其实住在哪里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父母老了,孝敬父母是每个做儿女的本分。只要亲人高兴,就随父母心愿!有空常回家看看。家里有咱爸妈……


雷哥微生活


作为一个农村人,我最深的感受就是,大多数年轻人在城里买了房子,但大多数老年人都不愿意跟年轻人去城里住,而是宁愿待在乡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由自在的过自己的小日子。

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故土难离。中国人的骨子里就有落叶归根的观念,特别是农村人,一辈子没怎么出去过,对外面的世界总是有一种畏惧感,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老家,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何况人越老越思乡,对于老来离家,有种抗拒心态。包括很多老一辈革命家也往往要求死后回归故里,叶落归根。

二是,生活习惯。农村人吃个饭都可以串个门,左邻右舍唠唠家常,城里人回家关门,对面住的谁都不知道,老人在家没伴,心里感觉孤单,往往住几天就强烈要求回乡下住。

三是,没安全感。除了对陌生环境的恐惧,还有对生活的恐惧,城市里什么都要花钱买,虽然孩子有钱,但老人还是会顾虑,什么都花钱,开销太大,会存不到钱。农村的话养些鸡鸭,种些小菜,根本不用花钱。

所以大多数农村老人,都会因为以上种种原因,不愿意跟自己的孩子去城里生活。这是我在农村所了解的一部分原因。


辰轩牛仔服饰


很荣幸能回答楼主的问题。农村老人不愿跟孩子去城里住,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老人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早已经习惯了农村的生活方式。在农村,生活不像城市里那么单调枯燥。老人一般都闲不住,自己可以种种地,养些家禽家畜啊,至少每天过得都很充实。即使农闲的时候,也可以在村里随意活动,串串门,和左邻右舍的人聊聊天。可是,如果在城里,老人天天呆在房间里,要么就是去公园,这样的生活方式对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的老人来说也是一种折磨。

第二,老人在生活能自理的时候,也不想给孩子添加负担。毕竟城里的消费水平要远远高于农村。在城市里,无论吃穿住行,方方面面都要用钱来实现。每位老人也都希望自己的儿女生活过得更幸福一点。所以,老人也是尽可能地给儿女减轻负担和压力。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一些观点,如果有不足之处,还请大家指教。请大家在评论区互相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