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战争”的欧洲延续,俄罗斯要为过去的嚣张跋扈付出沉重代价

石油减产、增长反复不定,油价大跌,三巨头你来我往互不相让!“石油大战”中沙特阿拉伯率先对俄罗斯提出减产保价,俄罗斯的经济架构主体为“石油——天然气二元制”,石油天然气的出口一呼一吸都深刻影响着俄罗斯的经济走向,所以在面对沙特阿拉伯的提议,俄罗斯并未同意。美国面对沙特的提议不仅没有答复,相反借助“页岩革命”带来的技术突破,大幅度提升页岩油出口。旨在借助庞大的资金支持下,通过不断扩大产量来抢占国际市场。

国家石油出口三巨头发动“石油战争”的因素是多重的,到底是谁先发起的也很难分辨,更多的是在全球经济危机情况下,又结合国内的情况,一个小小的信号,三国有默契的希望通过发动“石油战争”来达成自己的目的。“石油战争”更多的是通过一个又一个节点,从小事扩大到影响全世界的“战争”!

沙特在油价接连走低的情况下,为了在“石油战争”拔得先筹。“石油战争”的结果虽还未到结束的时候,但“战后”格局是因此刻的局势而影响的。


“石油战争”的欧洲延续,俄罗斯要为过去的嚣张跋扈付出沉重代价


欧洲作为石油消耗大户,同时也是俄罗斯最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出口地,沙特对欧洲进行了“增产低价”出售的方案,力图通过“廉价量大”的优势来抢占俄罗斯在欧洲的石油——天然气份额。欧洲对于俄罗斯的石油出口并未简单的经济利益,更深层次的是政治、军事和文化的选择。俄罗斯受到最大的军事威胁就是来自美国在欧洲方向的驻军,并且这种威胁随着“独联体”关系的崩坏,就如阴云一般笼罩在莫斯科的上空。欧洲本身是个超级大的能源消费市场,但自身却又不是产油地,所有对外部的依赖十分的强烈。为此,欧洲一直在致力于“新能源革命”,但“新能源在日常生活中还堪用,但涉及到社会生产还是更依赖于传统能源。俄罗斯对欧洲有得天独厚的位置优势和地理优势,理所应当的成为了欧洲最大的能源出口国。莫斯科真正借助于欧洲对俄罗斯石油——天然气的依赖,大打经济牌,将俄罗斯对欧洲各国的影响用经济领域逐步扩张到政治领域,进而影响到军事领域。

欧洲早就对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的战略暗起警惕,但是自身能源的匮乏又让其不得不饮下“毒药”。美国数次联合欧洲遏制俄罗斯,数度将俄罗斯逼到墙角,最后都被俄罗斯利用“石油——天然气”给躲过了。“石油——天然气”作为俄罗斯反制欧洲的“唯一手段”,屡试不爽,这不仅让欧洲政府高层难堪,还让美国人很恼火!欧洲数次更改对俄能源计划,但效果并不理想,高价、断断续续是欧洲想要使用除俄罗斯外其他国家石油的两大难题。除俄罗斯外的两大“石油——天然气”出口巨头美国和沙特阿拉伯,和欧洲的连接都有海洋隔开(大西洋和地中海,运输成本量小。高昂的时间成本让欧洲不得不选择俄罗斯,来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但这一情况,在沙特阿拉伯低价售卖石油给欧洲后将得到极大的改变!

石油合同有长期和短期的,现在沙特出售给欧洲的也是短期长期同时存在,不过是量的差别。沙特此举就是为了通过低价来增强欧洲对沙特的信心,以此来扩大在欧洲的石油份额。油船的量虽然少,而且想要转运到内陆城市还需要建造其他的相关设备,不同于俄罗斯的“一步到位”,但沙特愿意长期低价对欧洲进行出售才是关键。哪怕沙特用油船运输量比过去增加不了几成,但可一定程度上来获得欧洲的信任,此前俄罗斯就低油价问题和欧洲进行协商,不愿顺应国家油价的大跌而降价,两方争执不下,最后不欢而散,而这就是沙特的目的。

俄罗斯不愿低价,而沙特却可以顺应国际油价降价,甚至还更低,这就会让欧洲更加坚定摆脱对俄罗斯“石油——天然气”的依赖,逐渐主动降低俄罗斯在欧洲供应链的统治地位。只要欧洲愿意让出一部分原先俄罗斯持有的份额给沙特,那么沙特此前的目的就达到了。

沙特虽然国家经济以出口为主,但却也是认识到了自身的发展缺陷,所有一直致力于多点发展,谋求更多层面的经济发展和影响力,通过石油供应来提升沙特在欧洲的影响力,以此为基点来让欧洲反向帮助沙特发展经济多点开花。

沙特抢占俄罗斯的欧洲份额更关键是给美国交“投名状”!“石油大战”虽是三巨头大战,但主力却是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美国暂时只是个“添数”的。沙特皇室希望通过“石油战争”来为解决内部问题寻找办法和求得美国的帮助!沙特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内部政治问题、外部经济问题,但明显的是现在政治问题高于经济问题。沙特政府想要通过外部转嫁来转移矛盾,为内部妥善解决争取时间。

沙特主动对俄罗斯“开战”,正是认识到俄罗斯还在美国的“头号敌人”的名单上,而且俄罗斯内有经济问题,外有政治问题,经济压倒一切。俄罗斯的经济关键在“石油——天然气”,那么沙特就可以凭借自己的优势来对付俄罗斯的“劣势”,阻击俄罗斯的石油出口,扰乱俄罗斯羸弱不堪的经济市场。欧洲又是俄罗斯最大和最小的政治军事压力来源地(石油——天然气),那么只需要对症下药,就可以最有效的对付俄罗斯,来换取美国的欢心!

沙特抢占俄罗斯的份额,加剧俄欧矛盾,让原有“蜜月”的俄欧关系崩裂,美国就可以坐收渔翁利。俄罗斯和欧洲的关系远离,那么美国在欧洲方向对于俄罗斯,受到欧洲内部的阻力就会比过去少的多。

俄罗斯的经济多年制裁、封锁,内部十分的封闭,只不过凭借体量大才没有走向崩溃。俄罗斯的外汇来源有超过半数以上都是通过出售“石油——天然气”获得的,那么“石油——天然气”的受阻,外汇来源减少,俄罗斯和外部的经济连接进一步被阻断,让俄罗斯对外的影响力进一步削弱。外汇的减少,对俄罗斯的经济影响是巨大的,会遍及经济的各个层面。经济架构的紊乱想要重构,远比摧毁艰难,这会花费俄罗斯大量的精力和金钱。

沙特在欧洲对俄罗斯的出售,不看结果(两败俱伤),仅看过程便是俄罗斯的失败。过去俄罗斯为了缓解欧洲部分的压力,使用了太多次“石油——天然气”这张底牌了,底牌用的多了便不再是底牌了。沙特愿意出手,欧洲便也会伸出手!

俄罗斯在“石油大战”后,为了经济利益(不肯降价),而忽视沙特的威胁,现在就是自尝恶果!俄罗斯未来面临的不仅是经济损失,还有来自欧洲部分更尖锐的政治敌视和军事压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