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世界需要中國罩

當世界需要中國罩

文 / 周路平 邵藍潔


口罩不荒了


3月中旬,新風到家董事長姜天露收到了大批KN95口罩,這是他一個半月前委託給山東威海某口罩廠的訂單。在國內疫情最嚴重時,姜天露很難從工廠拿到貨,偶爾一次拿到2000只,很快被秒搶。但最近,貨源變得充足起來,大量口罩從山東運到北京。


一掃此前千金難買口罩的困窘,最近一段時間內,不少消費者明顯感覺到,口罩越來越好買。


在深圳,比亞迪將從3月16日至3月31日投放一次性醫用口罩1500萬隻,每隻口罩價格不超過2.5元。比亞迪的口罩生產線目前已達到每天500萬隻產能。


在西安,部分藥店已經不再限制購買,但也未出現搶購現象。這些一次性醫用口罩的單隻售價為3.2元,且未出現搶購現象。


在佛山,當地多藥店均口罩供應充足,一次性醫用口罩在3元上下,N95口罩在10元左右,也很少出現排對購買的情況。


中石化通過加油站銷售一次性防護口罩,光在北京每日供應3萬隻,而中石化通過自產和協產,已累計生產口罩3400多萬隻。3月16日,上海通用五菱對外宣佈,即日起正式開放“五菱牌口罩”全國免費申領通道,預計發放超過600萬隻口罩。


當世界需要中國罩

圖/中國石化官微


而在淘寶等線上平臺,買到現貨口罩並不是難事,當天就能發貨,價格也已經回落到了每個2元左右。在多點APP上,每個用戶的口罩限購數量從3個,逐漸寬鬆到5個,最近幾天已經完全放開。在供應緊張時,多點上只有韓國KN94,一枚17.9元,月銷量達到了49萬件。


口罩供應矛盾緩解背後,是中國製造逐漸復甦的產能。根據發改委披露數據,2月29日全國口罩日產能/產量分別達到1.1億隻/1.16億隻,是2月1日的5.2倍和12倍,蜂擁而入的口罩廠極大緩解了口罩的供需矛盾。這其中有不少產能來自跨界企業。


比亞迪是其中反應頗為迅速的企業之一。2月17日,比亞迪就把深圳寶龍工業園的手機生產線,改造成了口罩生產線,開始量產口罩。比亞迪花了不到30天建成了100條口罩省內產線,7天時間完成口罩機的研發製造。目前,比亞迪生產的口罩正在以每天30萬到50萬片的速度增加,而每天5-10臺左右的新口罩機器能夠實現量產,比亞迪也成了全球最大的量產口罩工廠。


珠海的格力電器也沒有錯過這次口罩生產的商機。3月9日,格力電器通過“董明珠的店”進行口罩銷售,每日預約投放口罩數量由2萬隻增加至10萬隻,格力電商發佈公告稱,將爭取儘快實現日產能100萬隻。


工商登記資料顯示,2020年1月1日至2月7日,全國超過3000家企業的經營範圍新增了“口罩、防護服、消毒液、醫療器械”等業務。而到目前為止,跨界轉產口罩的生產企業已經達到15528家。


當世界需要中國罩

圖/比亞迪汽車官微


與口罩供應得到緩解的同時,口罩的價格也在下降。在2月10日前後,部分工廠陸續開工,口罩、額溫槍成了必備防疫物資。當時,兩位珠三角老闆對記者表示,他們採購的一次性口罩都是3.5元一個,而且一次性需要採購1萬個以上。目前一次性口罩的價格已經降到了2.5元一個,也不用四處求購。如今,各地的一次性平面口罩的官方指導價格普遍降到了3元以內。


口罩在當下是一門非常討巧的生意,技術含量不高,導致非常多外行蜂擁而入,但美其名曰:履行社會責任,而生產口罩本身也給這些企業帶來非常豐厚的利潤。既賺了名聲,也賺了利潤。


瘋狂的“印鈔機”


“過年的時候看他還在吃飯喝酒呢,突然之間,口罩廠就弄出來了。”


福建口罩廠老闆雷先民對記者感慨,口罩需求的井噴,造成了大量掘金者進入。而在這場口罩戰役中,口罩機一夜之間成了“印鈔機”。


雷先民的老本行是口罩貿易,平時不涉及上游生產。但在2月底,口罩廠答應供給他的貨被停了,說是原材料緊缺,需要他自己解決原材料的問題。雷先民一氣之下,乾脆自己買設備和原料,花了7天時間就籌建了一家只有三臺機器的口罩廠。


雷先民去了珠三角買口罩機,發現原本十幾萬元一臺的口罩機已經漲到了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關鍵這些高價設備,調試了半天也沒有用,“因為緊急情況而產生的一些市場端的不良表現全都出來了。”


到目前為止,雷先民的口罩產能一直不是非常理想,只能達到最大產能的一半。之前設計的是一分鐘100片,結果只有五六十片,“機器不穩定,而維修師傅又非常緊缺,”雷先民說。


再加上很多半道轉產過來的廠家對口罩行業沒有認知,對材料也不講究,只要是熔噴就行,導致質量也參差不齊。雷先民對記者透露,因為大量製造企業轉產口罩,導致很多不合格產品出現。


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江蘇省在最近一次檢測中,已經發現不少口罩和口罩機不合格的現象。現在管理部門對供應醫院的檢測會嚴格許多,但對民用防護的管理則相對寬鬆。比如口罩要求有檢測報告,但有些人會把面料拿去檢測,至於口罩本身的功能性,很少有人關心。


作為最關鍵的耗材,熔噴布被炒得最為瘋狂。2月底,不少口罩廠就紛紛掛出通知,因為熔噴布短缺被迫停產。熔噴布作為口罩的核心材料,其價格從一噸幾萬元,漲到了幾十萬元。姜天露透露,他的一位朋友原本與人談好36萬元一噸在深圳現場交貨,但讓他憤怒的是,到了現場,熔噴布的價格又臨時漲到了48萬元一噸。


當世界需要中國罩

口罩核心材料熔噴布生產線 圖/新華視點官方微博


而無論是口罩還是口罩機,期貨和現貨的價格差異很大。現貨需要付出的成本更高,比如口罩機現貨的價格比期貨貴了一倍。


浙江芯控智能是一家主攻自動化解決方案的公司,剛於2019年5月成立。因為疫情爆發。乾脆“順勢”加入了口罩生產行業,在原來自動化的業務基礎上,研發自動口罩生產機器。


在這期間,芯控智能創始人陳立見證了口罩生產機器從二十多萬元一路漲到五六十萬,現貨報價甚至飆升到130多萬,“中國的機械基礎設置,零部件產能比較固定,現在上游原材料也不是很充足了。”陳立對記者說,從2月10號左右開始,陳立需要拿著浙江省經信委的批文去搞定一些機器的零配件,但也並不是每一次都能成功。


陳立本想等疫情結束之後迴歸主業,但如今疫情開始在世界範圍內蔓延,迴歸主業的時間也變得不確定。芯控智能的口罩機器訂單已經排到了4月中旬,“一機難求,有的客戶就蹲在廠房門口守著。”在陳立看來,前期產能還沒有完全起來,現在反而是最忙的時候,既要忙國內訂單,還要接外貿訂單。


儘管原材料和口罩機的價格經過了好幾輪的上漲,口罩依然在當下算得上是個暴利行業,入局者仍不斷增加。根據中信建投的分析數據,一噸熔噴無紡布可生產90-100萬隻一次性醫用口罩。即便按照一噸熔噴布40萬元的價格計算,加上人工和其他材料的成本,一個普通一次性口罩的生產成本也不會超過1元,普遍在五六毛錢左右。而目前口罩的現貨批發價都在2元左右。


自媒體“Tech 星球”最近報道了一個月入千萬,靠生產口罩一夜暴富的故事:“一臺口罩機每天生產口罩10萬個到16萬個不等,按每個至少純賺一塊來算,保守估計一天能賺10萬塊。早期口罩機價格也就在十幾萬、二十幾萬的樣子,算上原材料,兩三天就回本,後面都是淨賺。”


內銷轉出口


截止3月18日,國內每天新增新冠肺炎病例數只有十幾例,大部分還是境外輸入。另外一面,海外累計確診病例首次超過了國內。疫情形勢在發生著變化,對口罩等防疫物資的需求也在跟著變動。


這種情況也在出口訂單中得到了驗證。陳立客戶生產的口罩訂單中,70%以上都是國外訂單。據陳立介紹,目前國內在防疫物資的出口方面,一方面是口罩出口,另一方面是口罩生產相關設備出口,後者基本是通過代理商往外走,生產廠家不直接接觸國外市場。


“一般情況下,口罩的外貿訂單因為價格較低,是不用賠付的,現在口罩成本貴了之後,口罩也要籤賠付條款,不能按期交貨也要進行賠付。“陳立說。


不同國家和地區對於口罩有不同的標準要求,比如在歐盟國家,個人防護口罩的標準是EN149,在美國,個人防護口罩必須取得NIOSH檢測認證,在澳大利亞須通過澳洲的TGA註冊。口罩機世界通用性更高,在一些基本技術參數上,如密封性,耳繩的拉昇,寬幅等有一定的標準,在這些標準下,不同國家可能會有調整和優化,比如加一個鼻樑條,基本上是通用。陳立預計,按照15天的交貨時間,他的第一筆外貿訂單3月底就可以發貨了。


即使只考慮國內情況,對口罩的需求也變成一種日常,“現在很多單位發勞保,就直接發口罩了,對口罩尤其是優質口罩的需求還是存在的,現在消費者也比較在意家裡有沒有口罩的囤貨。”陳立希望疫情儘快結束,把精力放在自動化設備的研發上,這是他的主業,但是也會考慮把口罩機升級換代,做成一個常態化產品。


“海外的疫情超出我們的預期,如果沒有海外的訂單,我覺得國內已經過剩了。”姜天露透露,他們的一家代工廠,原本已經得到了政府允許,由之前的統一採購改為部分可以對外銷售,但“這兩天援外,又被接管了”。


最近,姜天露也接到了不少需要發往海外的快遞,目的地包括美國、英國和馬來西亞。這些口罩大部分是國內家長寄給海外留學的孩子,通過順豐國際業務,2公斤內運費一口價為249元,運費價格已經和口罩價格相當。


“之前都是海外華人天天掃貨捐贈國內,現在天天國內往外送。”張馨心在本月初專門給澳大利亞的朋寄過幾次口罩,通過順豐國際快運,每次不能超過100個,運費400元。


不少疫情嚴重的國家開始國家出面採購,中國通用技術集團與意大利達成了800萬隻口罩的供貨協議,總價值1360萬歐元,摺合每隻13元人民幣。


一位跨界生產口罩的企業負責人向記者透露,目前的口罩產能已經起來了,公司訂單以企業訂單和政府定向採購為主,極少部分通過電商渠道零售。“企業訂單主要是復工自用的,他們是真正有需求的,有些是想趁機賺差價的,這些訂單我們一般不接。”


上述人士稱,“口罩二道販子有明顯的特徵,要不宣稱自己採購做捐贈、開口就要千萬級別的貨;要不就拿著‘紅頭文件’,宣稱幫政府採購。而真正企業自用的,在訂購數量上慎之又慎,擔心定多了用不完。但是現在二道販子更關注的問題是,口罩能不能出口。“


隨著國內疫情的平緩和國外疫情的高漲,二道販子的眼光也開始轉向海外。一位今年年初剛剛從電子煙轉戰口罩生產的人士估計,因為疫情無法開學的緣故,國內估計還有一批兒童口罩的行情。兒童口罩生產機器的軸距寬度等技術參數與成人口罩不同,現在工廠正在調試設備,準備兒童口罩的生產。


上述人士介紹,現在的產能主要是外銷,面向歐洲市場和美國市場,一般口罩出口美國需要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出口歐洲需要辦理一個CE認證資質(歐盟強制產品認證)。


阿里巴巴國際站大數據顯示,近30天,口罩、消毒洗手液、測溫儀等跟疫情相關的產品,全球買家購買意願大幅提升,醫用口罩買家需求增長13769%。3月12日,商務部外貿司司長李興乾表示,中國政府將繼續支持出口企業組織口罩等醫療物資對外供應,為全球防疫作出應有貢獻。


“從這周開始,FDA認證就不讓辦了。”綠狗網創始人張馨心告訴記者,二月份,在營業執照裡增加醫療器械備案的公司非常多。進入三月份以來,國外疫情的加重,國際標準認定逐漸火熱。


張馨心透露,從3月15日之前,CE認證一週就能辦下來,但從上週開始基本要兩週時間,“因為排隊的人多了起來“。而認證的價格也在水漲船高,一天一變。“CE認證上週還是9500元,這周開始就9800元了。”張馨心說。相比之下,FDA的認證費用更高。淘寶一家承接認證業務的商家給出的報價是,年費5362美元(約3.7萬人民幣),註冊費8000元人民幣。


A股市場也一度湧現出一批口罩概念股。


格力地產旗下“高格”口罩稱正在積極推進出口業務,並陸續接到來自歐盟國家、北美客戶的求購信息,下半年將把焦點轉向國際市場,預計全年出口1億片一次性醫用口罩。


當世界需要中國罩

圖/格力地產會官微


但格力後來在回覆上交所的問詢時表示,“出口1億片一次性醫用口罩”只是旗下高格醫療的生產經營計劃和發展戰略,目前無具體出口訂單和出口行為。而格力地產也因信息的發佈不符合《股票上市規則》的信息披露規定,向廣大投資者致歉。


比亞迪也對記者核實,尚未開始向海外出口口罩,但有這方面的計劃。除了比亞迪和格力,包括尚榮醫療、翰宇藥業、奧佳華、奧美醫療、佛慈制藥等企業都宣佈將推進口罩等防疫物資出口,也有不少企業已收到了海外的口罩訂單。


根據賽迪智庫的調研,中國口罩產能將在未來達到日產2億隻。 而韓國、意大利等疫情嚴重的國家已經開始向中國口罩廠商下單,內銷轉出口已經成了現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