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智庫丨莫迪果敢行動,印度“封國抗疫”意義何在?

東方智庫丨莫迪果敢行動,印度“封國抗疫”意義何在?

東方智庫原創稿件受法律保護,轉載請聯繫電話即微信號19916759390。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東方網立場。

本文共4711字,閱讀需7分鐘


東方智庫丨莫迪果敢行動,印度“封國抗疫”意義何在?

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看似低調溫和,但在執政方面絕對是個果斷乾脆的領導人,但凡他看準了的事,絕對說幹就幹,不拖泥帶水,而且事先不露半點兒聲色,當年實施“廢鈔令”便是一例。印度很多人就喜歡這樣的總理,因為他們相信平民出身的納倫德拉必定是為了他的國家和國民好,儘管他們對政府的突然行動不無困惑甚至怨言。

莫迪突然宣佈全國封閉

東方智庫丨莫迪果敢行動,印度“封國抗疫”意義何在?

視頻截圖:印度總理莫迪發表電視講話。(來源:今日印度)

面對新冠疫情在全球多點暴發、世界各國紛紛“淪陷”的態勢,莫迪於24日晚間突然發表全國電視講話,宣佈全印度在數小時“封閉隔離”,有效期為三週21天。期間印度13億多人口非特殊情況均不得離家。

根據“封國隔離令”,印度臨時禁止包括印度裔遊客在內的所有非印度居民入境,印度國際國內航班一律取消,全國廣泛的鐵路系統停止客運服務,所有的學校、購物中心、電影院和其他公共聚會場所臨時關閉,大多數商業和私人機構停業,僅雜貨店、銀行、加油站以及網上購買商品的運送等基本服務仍將被允許。同時,印度財政部鑑於疫情爆發,放寬了幾條規定,其中包括延長報稅日期等。

莫迪恩威並施,一方面宣佈政府將出資20億美元以加強印度的醫療基礎設施並治療感染病毒的患者,並向人們保證政府將努力維持基本商品的供應,例如牛奶、水果和蔬菜等,儘管他對於人們在不被允許出門的情況下如何獲得這些必需品語焉不詳;

另一方面,莫迪要求全體國民務必遵守命令,他嚴厲警告稱,任何違反禁令走出家門的人都可能面對刑事公訴。

東方智庫丨莫迪果敢行動,印度“封國抗疫”意義何在?

視頻截圖:印度民眾紛紛到商店搶購物品。(來源:今日印度)

印度媒體資訊發達,手機使用廣泛,民眾聽聞莫迪總理的講話,立即在手機上轉發,迅即掀起購買狂潮。城市消費者聽了莫迪的講話後,馬上衝向藥房和食品店,很多商店當晚被一搶而空。

印度發現病例並不多

全國封閉令實施以來,印度各地通常熱鬧的街道變得安靜起來,在新德里、孟買、加爾各答、班加羅爾等各大城市,街頭除了送貨司機戴上手套和口罩在忙碌之外,幾乎看不到行人,甚至該國“不屈不撓、熱火朝天的建設工地”也都暫停了。

對印度而言,實行21天的“國家封閉”是前所未有的大事。莫迪總理強調,這一行動旨在阻止新冠病毒在印度的傳播和流行,是為了確保全體印度人的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是為了印度的更加偉大。

印度是僅次於中國的世界第二人口大國,經濟總量排名第五,與世界各地的工商貿易和科技文化聯繫很多,人員來往密切。儘管規模和體量很大,但這個擁有13.24億人口的南亞國家,似乎避免了這場疫情大流行的嚴重打擊。據印度官方統計,在莫迪宣佈全國封閉令時,印度僅有492例確診病例和9例死亡。相比之下,僅佔印度人口3.8%的韓國卻有9,000多確診病例,死亡人數為127人。

總理莫迪保持了印度社區暫無疫情蔓延的跡象,世界衛生組織稱讚印度應對疫情反應迅速有力。但是,無論是印度本國人還是外國人,都越來越擔心印度人口如此多,而全球的疫情又如此嚴重,印度很難長期保持安全免疫,一旦病毒大範圍蔓延,將可能產生破壞性的影響。專家們警告說,

目前印度尚未對足夠多的人進行新冠病毒檢測,尚不瞭解疫情的真實情況和全面範圍。

東方智庫丨莫迪果敢行動,印度“封國抗疫”意義何在?

視頻截圖:全國封閉後莫迪總理與民眾在線互動。(來源:今日印度)

莫迪總理宣佈在全國範圍內實施“封鎖”,無疑是英明的,雖然其可行性和可持續性令一些人感到懷疑,但莫迪的決心很大。從全國封閉令實施以來的情況看,這個國家的民眾還是比較講規矩和守紀律的,不像歐美地區的很多國家,對疫情和當局的封閉令不以為然,照樣我行我素。

在旁遮普邦的阿姆利則等地,當局從3月初開始就為新冠肺炎患者的入院準備了病房,安排了醫生。世衛組織首席科學家斯瓦米納坦上週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採訪時表示,印度已採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和步驟來應對該病毒,並“不斷與公眾進行了良好的溝通”。斯瓦米納坦說,“當然,我們總是必須為更糟的結果做準備。比起措手不及,及早做好充分的準備和保持謹慎,總要好得多”。

莫迪總理對於與民眾的溝通非常重視,他在宣佈全國封閉後的第二天,就通過廣播電視等媒體,親自與印度各地的民眾進行溝通交流,包括瞭解他們在“封城”後的生活情況與感受。

印度在病毒疫情和瘧疾方面是有過不少慘痛教訓的。據報道,1898年,印度孟買出現鼠疫大流行,當年死亡人數多達數十萬,其後鼠疫長期在印度流行,造成更多人死亡。1994年9月,在莫迪的家鄉古吉拉特邦爆發了鼠疫,逃難的人群把鼠疫帶到了印度各地,這是近年來全球最大的一次鼠疫流行。

據世衛組織2018年發佈的全球瘧疾報告,2017年全球瘧疾死亡人數近80%集中在非洲區域以及印度,印度的瘧疾死亡人數雖不像尼日利亞(死亡人數佔比19%)、剛果民主共和國(死亡人數佔比11%)、布基納法索(死亡人數佔比6%)和坦桑尼亞(死亡人數佔比5%)五國那樣嚴重,但死亡人數佔比與塞拉利昂和尼日爾兩國一樣,也達到了4%。

東方智庫丨莫迪果敢行動,印度“封國抗疫”意義何在?

視頻截圖:印度全國封閉第一天。(來源:今日印度)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印度公共衛生健康情況得以改善。但社交媒體輿論質疑稱,印度對新冠病毒的檢測不夠。據CNN報道,到目前為止,印度已確診的病例相對較少,與該國測試相對較少可能不無關係。與韓國相比,印度13億多人總共進行了15000次病毒檢測,而韓國5200萬人口中就有30多萬人接受了檢測。印度南部泰米爾納德邦韋洛爾基督教醫學院的醫學教授亞伯拉罕說,印度應該像韓國一樣進行廣泛的檢測。他認為,“控制這種疾病的唯一方法是儘早檢測並實施隔離”。

但是,印度醫學研究理事會理事長巴拉姆·巴爾加瓦表示,沒有必要進行“不分青紅皂白的檢測”。他在上週日的新聞發佈會上說,該國每週的檢測能力為6—7萬人次。顯然還比較少。

不過,莫迪總理對防控疫情非常重視,此次採取全國封閉就足見其決心和魄力。莫迪強調,儘管目前印度發現的病例數還不多,但千萬“不要沾沾自喜”。他警告說,認為這種病毒不會影響印度的假設是不正確的。

與其他國家一樣,目前印度發現的很多確診病例都與海外旅行者有關。以西北拉賈斯坦邦為例,前6例都是新德里報道的首例病例的接觸者,而新德里的病例有前往意大利的旅行史。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微生物學和免疫學教授貝勒·普拉巴卡表示,印度確診病例數與國際趨勢不符的原因有很多。缺乏檢測可能是一方面,另一個可能的原因是新冠病毒可能主要在較寒冷的條件下成長,這意味著它在印度的傳播率可能不高,因為那裡的溫度通常超過30攝氏度。他說,“我們知道流感會在寒冷和乾燥的條件下成長,但是我們還不知道冠狀病毒是否會遵循相同的模式”。

東方智庫丨莫迪果敢行動,印度“封國抗疫”意義何在?

圖片說明:印度在公共場合採取量體溫的措施。(來源於社交媒體)

這位專家警告不要過早得出太多結論,他認為最近幾個月該病毒本身及其傳播尚存在許多未知數。“只有無知才會感到幸福。”他警告稱,如果新冠病毒的傳播不受溫度的影響,那對印度來說可能是個問題。“除非病毒由於高溫而消失……我無法想象印度會發生什麼。”

一些報道指出,也許印度國內和國外對莫迪採取如此大的全國封閉行動可能有所不解,但從上述專家的分析可以看出,莫迪絕對是個明白務實的領導人,不像有的國家領導人那樣眼光短淺,沒有戰略思維和定力,對抗疫表現出猶猶豫豫,患得患失,不敢作為,甚至在經濟利益面前屈從。

疫情防控面臨諸多挑戰

儘管與其他有些國家一樣,目前印度的病例數相對較低的真實原因仍不很清楚,但專家們普遍認為,這個人口大國面臨著疫情爆發和難以控制的潛在威脅。現在越來越多的政府正在鼓勵公民自我隔離,並鼓勵多洗手,以控制病毒的傳播,“但是在印度部分地區,即使是這些基本的防疫措施也將極為困難”。

據印度政府前些年發佈的一份報告估計,該國仍有相當一部分城市人口生活在質量低下的半永久性結構中,即“貧民窟”,那裡的“許多房屋都沒有浴室或自來水”。這使得當地人定期和經常洗手都有困難,“他們到哪裡去找到洗手所需的水和肥皂?”熟悉印度情況的普拉巴卡教授提出了他的質疑。

東方智庫丨莫迪果敢行動,印度“封國抗疫”意義何在?

視頻截圖:印度首席經濟顧問介紹政府的經濟政策。(來源:CNBC)

印度實施全國封閉,顯然會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難和挑戰。據世界銀行的統計,印度每平方公里有455人,大大超過了世界平均水平的60人。普拉巴卡說,“在像印度這樣的國家,社會隔離將是非常非常具有挑戰性的……我們也許可以在城市地區實現這一目標,但是在貧民區和城市擴展地區,我只是不知道如何做到這一點”。世界各地的國家已經開展了教育運動,建議人們打噴嚏時走開,並避免碰到其他人的臉,但是在印度這樣一樣人口密集的國家,要做到這一點並形成共識,變為自覺遵守的行為,也會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全國封閉的經濟代價

每個實施部分封城和全國封閉的國家,都將不可避免地受到巨大的經濟影響,印度也一樣。一些分析認為,在印度告訴人們待在家裡,還會使數百萬人的工作馬上面臨失業風險。

據印度官方統計數據,印度勞動力市場上大約有4億人口,其中半數以上為個體經營,

1.21億人為臨時工,僅按實際工作時間領取工資,享受不到固定薪水。有報道分析,這些臨時工,尤其是大量的清潔工、家庭保姆和建築工人等,可能受到全國封閉的影響比較大。

印度勞工和就業部門已向全國企業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它們不要解僱僱員或削減工資。莫迪總理對印度數百萬依靠每日工資生活和撫養家庭的工人表示關注。他說:“在這樣一個危機時刻,我要求商業界和社會上的高收入階層儘可能多地照顧到提供這些服務的所有人的經濟利益……在未來的幾天裡,這些人可能無法去辦公室或您的家。在這種情況下,一定要以同情和人道的態度對待他們,而不是扣減他們的薪水。請始終記住,他們也需要維持家庭,保護家人免受疾病侵害。”

北方邦首席部長約吉·阿迪亞納斯(Yogi Adityanath)表示,該州150萬名日薪工人將通過政府的直接轉移支付,每日獲得1000盧比(約合13美元),以幫助他們滿足其日常生活需求。普拉巴卡教授認為,“如果(印度)政府制定一項計劃,向所有臨時工人和收入低於一定水平的人發放薪水,那最終可能會挽救很多家庭和生命”。

東方智庫丨莫迪果敢行動,印度“封國抗疫”意義何在?

視頻截圖:印度電視臺加強抗疫報道。(來源:今日印度)

但是,即使當局能夠為日薪工人提供財政幫助,也不是每個人都會從中受益。據政府估計,目前印度沒有Aadhaar身份證的人約有1.02億,其中包括7500萬兒童。如果擁有該身份證,就可獲得主要的福利和社會服務,包括食品、電力和天然氣補貼等。但如果沒有領取到這種身份證,能接受到政府救濟的可能性就小。

除了這些問題之外,印度的衛生系統也負擔過重且準備不足。普拉巴卡教授說:印度的“公共衛生部門人員嚴重不足”,且缺乏醫療用品和訓練有素的工作人員。不過,世界衛生組織的官員考察認為,印度的衛生系統變化很大。“有些地方擁有的資源非常豐富、設備完善的衛生系統,而有些州則還比較薄弱,因此,在那些相對薄弱的州,重點確實需要在短期和中長期上加強公共衛生系統”。

莫迪總理對印度全國特別是地方上存在的醫療衛生薄弱問題相當瞭解,對醫護人員在抗疫中的作用更是不斷強調。他在最近兩天的講話中特別指出,印度全國上下都要對“白衣工作者”表示特別的尊重,可以認為“他們是神”,如果有人敢對這些“神”不敬甚至冒犯,政府就將採取嚴厲的處罰行動。

東方智庫丨莫迪果敢行動,印度“封國抗疫”意義何在?

視頻截圖:印度加強防控疫情科普知識宣傳。(來源:今日印度)

莫迪執政以來,印度經濟社會發展較快,前些年一直在世界大國中保持較高的經濟增長率。但自2018年下半年以來,印度經濟出現回落,增長率明顯放緩,目前一般估計在4.5%左右。

客觀說,目前莫迪政府面臨的經濟壓力是比較大的,此次為防控疫情采取“全國封閉隔離”的重大措施,將勢必造成印度經濟壓力進一步增大。但莫迪的重大舉措對印度的健康發展,對全球的戰疫無疑具有重要意義。應該說,這是印度作為世界大國和莫迪作為大國領袖負責任的一種表現。

(本文作者為東方智庫首席研究員)



本文中除標明來源的圖片,其餘均來自網絡公開渠道,不能識別其來源,如有版權爭議,請聯繫公號方。


精彩推薦

東方智庫丨莫迪果敢行動,印度“封國抗疫”意義何在?

東方智庫丨莫迪果敢行動,印度“封國抗疫”意義何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