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北方地区露地栽培谨防晚霜冻

倒春寒天气会引起葡萄晚霜冻。晚霜是初春气温回暖时期,受北方强冷空气南下影响,短期内或局部地区近地面气温骤然降低至零度以下,空气中的水汽凝华结霜。晚霜对植物造成危害的是冻害,即晚霜冻。

葡萄北方地区露地栽培谨防晚霜冻

1、霜冻产生的原因

霜的形成与当时的天气条件有关,与所附着的物体的属性也有关,与作物健康状况与人类农艺有关。

环境条件是外因。大气天气状况大规模人工干预很难,一般当霜冻来临时,人们传统采用田间点火、熏烟等方法改善局地小环境,可以有效防霜冻。

合理树势才是内因。葡萄栽培应从上年度的生产管理、合理负载、秋施基肥、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实施开始,使树体强壮健康;若秋季管理得当,枝条木质化程度高,冬剪适时科学,结合越冬与春季管理恰当,就能够从根本防范晚霜冻的危害。

近年来,人们采取了许多技术措施与葡萄生物生态学原理相左,有些人把南方温暖地区的技术、设施栽培的技术生搬硬套,用在北方露地栽培葡萄的管理中,必然会产生恶果,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警示:北方地区葡萄露地栽培请勿促早萌芽。


葡萄北方地区露地栽培谨防晚霜冻

自然条件下,葡萄萌芽依赖于环境温湿度与自身发育状况。人们应遵循自然规律,露地栽培或者设施不完备的葡萄园不必采取人为过分干预的措施促早萌芽。2018年4月7日早的霜冻,给陕西、山西、河南、甘肃、宁夏、河北、山东等地葡萄生产造成很大损失,当时的葡萄园的惨状仍然历历在目。此次霜冻为50年一遇的强寒流袭击了西北、华北、黄河故道果区,甘肃、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等地遭受损失最大。经过事后调研分析,受霜冻严重的葡萄园许多都不合理使用了促萌剂、破眠剂、生长促进剂、超量氮肥等。

北纬34度地区(陕西关中渭北多数地区)绝对晚霜期在4月23日。在当地,葡萄一般4月上旬萌芽,5月10日前后开花,一般可以避开晚霜冻,4月中旬即使发生晚霜冻,只要植株健康,一般不会造成巨大霜冻害。

仔细分析春季葡萄遭受冻害的原因,无非以下几个方面:

(1)人为过早促萌芽;

(2)上年管理不当,树势弱、植株抗性差;

(3)当年春季管理措施偏颇,对植株保护不够、根系弱、吸收能力差,伤流严重,植株水分含量少;

(4)树体受病虫害影响而不够健康,甚至有裂干现象;

(5)地势低洼、田间土壤持水量低。


葡萄北方地区露地栽培谨防晚霜冻

2、晚霜冻的预防

尽管对于天气人们几乎无能为力影响,但我们需要采取必要措施预防冻害。

(1)加强田间管理,强壮树势。

(2)关注天气预报,寒流降温来临前采取临时预防措施。

①少量补水:在霜冻发生前2~3天进行小量灌水,可提高土壤湿度,增加热容量,待夜温下降后,将热量缓慢释放。

②喷水:在低温冻害来临前几个小时进行,注意喷水必须将树干全面淋湿。

③树干涂白:涂白剂配方较多,可以选用。硫酸酮、生石灰、水以1∶20∶60-80的比例配制;或生石灰100kg、硫磺1kg、食盐2kg、动(植)物油2kg、热水400kg;或石硫合剂原液0.5kg、食盐0.5kg、生石灰3kg、油脂适量、水10kg;或石灰黄泥涂白剂,熟石灰100kg、黄泥120kg。

④覆膜:避雨棚、冷棚覆膜。

⑤喷布防冻剂:冻害来临前2~7天,均匀喷施0.1%的生理盐水、0.1%尿素水溶液、200~500倍氨基酸/腐殖酸/海藻酸/壳聚糖等防冻剂、碧护、天达2116,可以提高树体自身的抗冻能力。

⑥熏烟:虽然基于环保,不宜熏烟,但是,当严重霜冻来临时,露地栽培的葡萄很无奈。如何平衡好环保与发展保障生产的关系。熏烟防霜冻是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一般在后半夜时分,利用锯末、麦糠、碎秸秆或果园杂草落叶等交互堆积作燃料,堆放后上压薄土层或使用发烟剂(2份硝酸铵,7份锯末,1份柴油充分混合,用纸筒包装,外加防潮膜)点燃发烟。气温下降到葡萄受冻的临界点时(一般为-3℃)或夜间温度最低前点燃,并控制烟雾在葡萄园区域,地面笼罩一层烟雾,可防止地面热量散失。堆放点与冷空气方向一致,间距12~15米,一般每667m2(亩)设置2~3个烟火点,每堆用燃料15~20kg,在有风时,火点设在上风口。

总之,葡萄北方露地栽培需谨防倒春寒。预防晚霜冻首先需要正确理解晚霜冻发生的原因,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