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841年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这一年在历史上这么的重要?

苍鹰105350496


公元前841年又叫“共和元年”,这一年,周厉王被国人赶跑,西周进入了长达十四年的共和时期。


但之所以这么重要,更主要的是因为中国历史从这一年才开始有了确切的纪年!从公元841年开始,我国历史记载的所有事件,都以编年的形式有了明确的记载,每个君主在位的时间长短,他们在位时每一年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都能够完整的接续起来!而在此之前,我国的历史事件是不完整的,特别是有相当年份的历史事件记载是空白,直到20世纪末我国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才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遗憾,但对于成果却历来是褒贬不一、争论不休。

那么这个“共和元年”中的“共和”又作何解释呢?难道在两千多年前的西周难道一度出现了“共和制”的国家了吗?其实非也,我们都知道西周是君主制,这个共和和我们现在了解的共和制国家还是有一些差异的,它只是特殊历史背景下的产物。那么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人物,他叫周厉王。周厉王是西周的第十位君主,在位期间横征暴敛,虐待百姓,还不让国人谈论国家大事,而且连年战乱,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不仅如此,周厉王还要任用荣夷公将社会财富和资源垄断起来,国人因此更是不满。这里的国人实际上指的是住在城里的贵族,当时的国人有参与议论国事的权力,甚至对国君废立、贵族争端仲裁等都有相当的权力,同时他们还有服役和纳军赋的义务。所以周厉王将资源等垄断其实是损害了这些国人的利益,他们自然会非常不满。

面对国人的不满,周厉王非但没有妥善解决,反而变本加厉,他命人监视国人,一旦有人诽谤他就立即杀死。在周厉王的高压政策下,国人不敢在公开场合议论朝政。人们在路上碰到熟人,也不敢交谈招呼,只敢用眼色示意一下,然后匆匆的走开,这就是成语道路以目的来历。

公元前841年,国人再也忍受不了周厉王的暴政了。于是镐京的国人集结起来,手持棍棒、农具,围攻王宫,要杀了周厉王,这就是国人暴动。周厉王下令调兵遣将平息这场暴乱,结果臣下告知“国人就是兵,兵就是国人”,知道没有援兵的周厉王只得带着亲信逃离了镐京,一路沿着渭水河岸逃到了彘(今山东临汾霍州)。



周厉王的太子静藏在召穆公家中被国人包围,召公以自己的儿子代替,太子静才躲过一劫。国人暴动后,周厉王被迫逃到彘,而太子静又不能马上继位为王,周公和召公根据贵族们的推举,暂时代理政事,重要政务由六卿合议,史称“周召共和”或“共和行政”,而这一年也就被称为了“共和元年”。但对此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即是由共国国君共伯和代行天子职务,见于《竹书纪年》和《吕氏春秋》,但是这和《史记·周本纪》存在出入。

共和十四年,周厉王死于彘,周、召二公共立太子静,是为周宣王,共和也就此结束了。“国人暴动”动摇了西周王朝的统治,尽管此后有短暂的宣王中兴,但这只是西周的回光返照而已。周宣王之后,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西周也最终被犬戎所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