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的“大饼”,医疗行业吃得下吗?

新基建的“大饼”,医疗行业吃得下吗?

经济是钱,医疗是命。在疫情的催化下,这两样人最看重的东西,发生了令人触目惊心的化学反应。

疫情之下:

  • 美股10天内4次熔断,24天暴跌10000点,蒸发数十万亿美元;
  •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甚至会低于2019年。

一个更可怕的现实是,疫情可能会使全球经济衰退风险进一步加剧:

  • 联合国发布的《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2020》中提到,全球经济增速在2019年降至2.3%(通常认为低于2.5%就意味着衰退),为10年来的最低水平。

2020,平息疫情、提振经济是世界各国的重要课题。此刻,中国疫情步入收尾阶段,“疫”后重建大幕拉开,新基建初登舞台,十足惊艳。

新基建的“大饼”,医疗行业吃得下吗?


新基建是拯救“疫”后医疗的救命稻草吗?

对于黑天鹅带来的双重挑战,中国率先抛出了诱人的解决方案——新基建。它巧妙地将两大问题结合,既能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又能补足医疗系统的短板,一时间被炒的风生水起。

新基建的“大饼”,医疗行业吃得下吗?

▲新基建相关报道出来的第一个交易日,200只涨停个股中,有半数以上属于基建范畴,包括新基建和传统基建

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

从医疗从业者和患者的角度来说,新基建的光鲜外表并不足以振奋人心。我们真正关心并且需要讨论的是,新基建这张诱人的“饼”,医疗行业真的能吃得到吗?又如何去吃呢?


或者是说,下一次面临医疗系统性风险时,我们的损失可以不这样惨重吗?


医疗牵手基建可以打个翻身仗?你的想法有点天真

相对于铁公基(铁路、公路、港口码头、机场等)这类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的简单理解,是指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方向以信息化、数字化等方面的新兴行业为主。

事实上,新基建并非今时才被提起。它的首次官方亮相,源于2018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为扭转疫情导致的经济颓势,今年年初,新基建又被翻出重提,而且还是频繁提及。从2月3日到3月4日的30天时间内,仅中央层面就至少5次部署与新基建相关的任务,各地相关政策文件更是不胜枚举。

从各地方发布的文件来看,新基建具体包括以下7大科技领域:

新基建的“大饼”,医疗行业吃得下吗?

乍看之下,好像都跟医疗行业并不沾边。仔细研究的话,其实是沾了一点边的,但也仅有“一点”而已。

到底是多少呢?国泰君安的报告给出了确切的数字。由于尚未有全国性的关于新基建投资的统计,暂以29省总投资规模为17.6万亿的存量PPP项目来看:

  • 铁公基占比41%,约7.1万亿元,是重头戏;
  • 房地产、土储占比20%左右,约3.4万亿,在其次。

以上都算是老基建。

正宗的、中央提的新基建不足1000亿,占比只有0.5%。而大疫过后急需补血的医疗领域,只有3000亿左右的项目,占比1.7%

新基建的“大饼”,医疗行业吃得下吗?

▲医疗卫生项目只占1.7%

在东方证券梳理出的新基建产业图谱中,更能直观地看到,直接涉及医疗的仅仅远程医疗一项,份额并不足道矣。

新基建的“大饼”,医疗行业吃得下吗?


医疗系统“痼疾”已深,亟需“输血”

看完以上的数据,深受疫情之苦的每个人应该都会有些失望。如果这就是新基建,我们可能就浪费了一场危机。

但是好在,以上数据统计于疫情发生之前,想必经过疫情,各地在两会上宣布的年度规划中,医疗投入大概率只增不减。

优先弥补疫情中暴露出的医疗短板是重中之重。

医疗系统亟需“输血”

虽然我国自2003年非典之后,持续输血医疗基建(非典后,国家公共卫生建设7年间投入超百亿元)。但也不得不承认,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医疗可及性和医疗质量仍有待提高。

根据经合组织(OECD)数据,2017年,每千人床位数、医生数、护士数:

  • 中国分别为4.3张、2.0人、2.7人,
  • 美国分别为2.8张、2.6人、11.7人,
  • 日本分别为13.1张、2.4人、11.3人。

中国人均医生数稍有落后,但护士数差距明显。

其中,在ICU床位方面,根据2015年第三次ICU普查数据,中国华东地区ICU床位数占总床位数比例为1.67%,而美国在2010年就已达到13.4%。

根据《柳叶刀》2018年对全球医疗可及性和医疗质量(HAQ指数)排名,中国得分78、排名48,而美国得分89、排名28,日本得分94、排名12,印度得分41、排名145。

新基建的“大饼”,医疗行业吃得下吗?

▲各国医疗卫生指标对比(制图:恒大研究院)

结果的差异,背后一定是投入的差异。

  •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2018年,中国医疗卫生支出占一般政府总支出的7.07%,而美国、日本、新加坡的占比分别为24.44%、19.80%、13.47%。
  • 据卫健委数据,2018年,全国全国公立医院获得的政府投入补助只有2705亿,而一个市的地铁规划就1000亿,上市公司拿的政府补贴也有1500亿。

医疗系统钱不够会导致什么?“黑天鹅”的影响暂且不谈,因为就算是再充足的医疗资源,也难以招架如此大规模感染性疾病的蔓延。

我们就来简单列举几个医疗系统的“缺钱”日常:

  • 医生端。医生待遇的提高要靠公立医院赚钱解决,医生流失屡见不鲜。疫情过后,到底是有更多的人学医,还是更多的人辞职,这是个严峻而未知的问题。
  • 医院端。医疗设备投入需要医院自行解决,昂贵的大型医疗设备需要审批,很多医院财务困难、购置乏力。
  • 医保端。有数据显示,我国老龄人口将在2025年超过少儿人口,倒金字塔型人口结构加速来临,医保基金花的每一分钱都如履薄冰。

说的具体一些,在疫情之中,很多非新冠肺炎的患者刚刚开始入院治疗,他们可能是心脏病、癌症或糖尿病患者等等。由于医疗资源有限,顾此失彼,有些老人在疫情期间得不到及时救治,已然逝去。

医疗系统的脆弱,付出的代价难以估量。武汉是省会城市尚且如此,谈何其它三四五线城市和广大农村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如果新基建的钱能在大疫之后,加大投入医疗体系,将是件因祸得福的好事。


新旧基建两手抓,标本兼治

想要立新,先要破旧。医疗行业的问题不能仅依赖新基建的投入一步解决,想要彻底治疗顽疾,还是要从“旧基建”(医疗基础设施投入)抓起:

  • 人员。支持医学院和护士学院建设,培养高素质医护人员。
  • 设备。政府投入资金完善各级医院的医疗设备配备,包括床位和防护服、救治设备等应急物资储备。
  • 待遇。大幅提升医疗服务价格,以完成提高医护人员待遇的“转移支付”,扭转医生不想当医生的局面。
  • 机制。财政预算向医疗倾斜,给医保基金更有利支持,放水养鱼支持创新药物和器械研发、支持医药企业发展,而不是一味控制医疗费用。

巨头早已纷纷布局

有了基础设施,“上层建筑”才能稳固搭建。其实,医疗新基建在疫情中、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开始崭露头角。巨头玩家早已入场布局。

这个“头角”就是互联网+医疗。

马云曾说过两句话: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下一个能超过我的人,一定出现在健康产业里。凭着与生俱来的敏锐嗅觉,马老师一贯地超前布局,引领互联网+医疗的浪潮:

  • 2014年阿里健康出世。上周,胡润研究院发布《2020胡润中国百强大健康民营企业》,阿里健康以1620亿元身家,超越扬子江、中国生物制药等老牌药企,一跃成为行业第四,如今触角遍布医药电商、产品追溯、未来医院、医疗云、医疗AI等业务,健康帝国已扎稳脚跟;
  • 2018年腾讯健康姗姗来迟。但凭借无人能及的顶级流量,迅速强占市场,业务布局健康与阿里类似,同样在智慧医院、智慧药店、商业健康险、医疗AI、医疗云等线上领域;
  • 2019年京东健康
    独立。聚焦医药电商、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智慧解决方案四个业务版块;
  • 2020年百度健康开张。3月18日,第一个动作就是成立互联网医院,后续如何发力有待观察。

互联网+医疗上半场行业格局初现,下半场,或将改名换姓,由医疗新基建接棒。

医疗新基建东风助力,互联网+医疗“换上新衣”

医疗新基建包括哪些方面?目前尚未有官方定义,但无外乎就是加上“数字化”的外衣,凭借上述大佬的探索,以及此次疫情中的表现,或可大致摹写其轮廓。

前端——患者诊治

  • 互联网医疗。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互联网医院和在线健康咨询,是此次疫情中各界最直观的改变。
  • AI辅助诊断。通过AI系统的精准、快速筛查,可以在不占用大量医疗资源的同时提高诊断效率。

中端——药品流通

  • 药品流通网络。即通过互联网,使整个药品流通链路更加清晰可控,从而进行药品的快速盘货和跨区域调配,实现“买药不出门”。
  • 药品追溯系统。利用这一系统,最大限度保证药品、疫苗在流通全链路的安全性,还可以助力疫苗及新药等临床试验研究。

后端——数据存储

  • 个人健康档案。医生可以根据患者携带终身的个人健康档案,给出更加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和用药建议。
  • 医疗云HIS。通过HIS的“上云”,使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相关数据安全的互联互通,高效协作,实现1+1>2的协同效应。

政策方面也十分给力,在疫情期间,互联网医疗突破了发展近10年的瓶颈问题:

  • 3月2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互联网+”医保服务的指导意见》指出,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支持定点医药机构提供“不见面”就医购药服务。

而今,由于疫情的催化,医疗新基建在2020迎来元年。同时,随着TMT(多指5G、物联网等科技通信技术)的成熟,一条“产品开发+支付应用+终端流通”的路径正在打通!


谨防重蹈“4万亿”覆辙

启动“新”一轮基建,关键在“新”,要用改革创新的方式推动,而不是简单重走老路,导致过剩浪费和“鬼城”现象。——任泽平

2008年,受全球金融风暴和汶川地震对经济的冲击,中国开启了“4万亿刺激方案”。

“大水漫灌”刺激了激进心理。地方政府看重基础投资项目对GDP的快速拉动,却忽略了医疗、教育这类短期看不到回报,但长期对城市发展至关重要的项目。

因此带来了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产能过剩造成资源浪费,以及房价暴涨等一系列恶果。

有这么惨痛的教训在,如今的新基建不免会让人担心:新基建是否会穿着“新鞋”走当年4万亿的“老路”?

现实大概率是历史的重复。我们必须时刻警惕这句话。

“疫”后重建的核心是解决公共卫生问题,而非拉动GDP。如果浪费了这次危机,那结下的只能是下一次的恶果。

事实上,单就中国医疗大健康行业来说,产业总值早已超万亿,而且正以全球领先的速度增长。通俗地说,真的把14亿人的医疗问题解决好了,对GDP的带动作用难以估计。

为了防止下一次关乎生命的悲剧发生,我们需要合理的投入和规划,甚至可以允许适度的医疗资源冗余,这些冗余的钱并不多,而且值得花。

新基建的“大饼”,医疗行业吃得下吗?

所以,无论如何,面对新基建这个"大饼",医疗领域也许是该到了调整"胃口"的时候了。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