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企業Q1訂單減少 疫情年安防市場大考來襲

原材料漲價、產業鏈部分恢復供應、項目開工時間待定、非疫情產品需求走低、疫情產品供需失衡、企業現金流緊張等等問題,正盤旋在安防行業的上空,部分中小企業甚至面臨著嚴峻的生存大考驗。

時間撥回2020年1月中旬,大部分企業已經開啟春節放假模式,但隨著新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部分企業加入到抗疫防控前線,緊急召回已經放假的員工,加班加點生產前線防控所需物資、產品設備等。

紅外測溫相關產品、巡邏機器人、智能頭盔等科技產品齊上陣,助力全國各地展開疫情防控工作。一時間,相關生產企業產品銷量緊俏,但由於疫情原因且正值春節假期,產業鏈尚未完全復工復產,突增的市場需求使得相關企業產能告急。

業內人士表示,突增的市場需求導致供需失衡,在物流運輸、產線未恢復、庫存不足等因素相繼發酵的背景下,上游原材料開始出現不同程度的漲價潮。

CPS中安網瞭解到,包括阻容、內存顆粒、傳感器等原材料皆有上漲。其中,阻容上漲幅度約30%左右,閃存顆粒、內存顆粒上漲幅度約10%—15%,PCB上漲幅度約20%左右,MCU上漲幅度約30%左右,而部分熱門傳感器上漲幅度高達10倍。

除了市場端的特殊情況之外,大部分企業因為疫情原因,項目處於停工狀態、企業現金流壓力倍增、項目開工時間遙遙無期等情況,也正在成為壓倒中小企業的最後一根稻草。

73%企業Q1訂單減少

為了解安防企業受疫情的影響,3月15日,全國安協合作互助聯盟、深圳市安防協會聯合CPS中安網,邀請全國安防企業參與《2020年企業復工復產》問卷調查,收集到來自深圳、北京、杭州、天津、鄭州、南寧等全國各地共計205家企業填寫的有效問卷,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具體來看,在205份有效問卷中,約90%的企業已於3月及以前開工,其中約16%的企業部分復工,主要受交通、政策、訂單減少等原因所致;約10%的企業表示未復工,計劃於3月底4月初復工,也有的企業表示復工時間視疫情防控形勢再定。

在生產端,受疫情的影響,安防行業產業鏈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17%的企業表示產業鏈基本恢復,供應鏈生產影響微小;30%的企業表示產業鏈尚未恢復,供應鏈生產受較大影響;53%的企業則表示產業鏈部分恢復,供應鏈生產部分受影響。

73%企業Q1訂單減少 疫情年安防市場大考來襲

而受到供應鏈生產、物流運輸、人工成本等因素,生產製造環節所需的部分原材料開始出現漲價現象。問卷調查顯示,54%的企業表示原材料有漲價情況,漲幅在10%—30%範圍之內。

在市場端,因疫情的特殊性,除了部分抗疫產品緊俏之外,其餘產品的銷售情況均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問卷調查顯示,73%左右的企業表示一季度訂單減少,7%左右的企業表示訂單取消,僅有10%的企業表示訂單維持未受到影響。

73%企業Q1訂單減少 疫情年安防市場大考來襲

同時,因為疫情的影響,與去年相比,2020年企業新簽訂的項目進程也受到了一定影響。問卷調查顯示,50%的企業表示項目仍在洽談中;34%的企業表示項目需求部分變化,尚能滿足;10%的企業表示項目需求完全不同,需要重新核定。

面對生產端及市場端的變化,企業2020年的生產計劃或將發生改變。有的企業表示只接受訂貨,按訂單來安排生產,款到即發貨;有的企業表示將根據公司的優勢產品,加大產能,提高產品性價比;有的企業表示將優先防疫相關產品的交付;有的選擇轉型升級的方式來應對市場的變化。

但也有50%的企業表示,2020年不會調整生產計劃。

與市場端的變化相對應的,企業2020年也將面臨巨大的挑戰。一方面,受疫情影響,項目停工導致前期企業墊資無法及時收回,企業資金壓力巨大,現金流緊張;另一方面,非疫情產品需求下降,導致企業相比去年訂單減少,一季度營收受到明顯影響。

問卷調查顯示,28%的企業表示訂單減少,收益受影響;28%的企業表示資金壓力大,現金流緊張。還有44%的企業表示面臨人員發生變動,團隊架構受到影響;項目變更導致企業應對不足;內部管理機制及組織能力有待優化;技術開發後勁不足,研發團隊能力陷入瓶頸等問題。

一些企業為了應對突發的運營現狀,結合疫情的特殊性,開始加大智能化產品的研發,儘快適應疫情帶來的影響;同時擴大線上的銷售模式,儘量減少因疫情導致線下銷量減少的情況。

一些企業則通過整合資源、調整企業發展重心、減員等方式來壓縮成本,開源節流;一些企業選擇強化企業管理,優化人員結構,在外界環境欠佳的情況下,夯實企業自身實力,來應對2020年的種種不確定性。

一些企業在加強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通過擴展市場渠道、優化產品結構、增大研發力度等方式來迎接挑戰。

還有一些企業,開始尋求多元發展,跨界尋找新的出路。

不管何種方式,企業都在積極尋求自救來應對今年的市場大考。雖然疫情帶來的市場不確定性加劇,但於企業而言有利也有弊。

有利的是,疫情雖然導致非疫情產品需求短期內驟降,但相應的推動了新技術及智能化產品的應用落地,市場朝著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方向演進;而企業的市場適應韌勁也在強化,抗風險能力進一步加強。

不利的一面是,疫情帶來的市場變化勢必將淘汰一批不能緊跟時代步伐、無創新能力、無法適應市場變化的企業,市場將加快洗牌速度。

災難無情人有情,疫情發生後,全國上下眾志成城投身於疫情防控工作,而為了更好的防止疫情蔓延,居家自我隔離避免交叉感染方式,成為了最快速有效展開的方式之一。

相應的,大範圍的居家隔離使得全國各行各業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波及。但慶幸的是,2月中旬後開始,全國各地的防控工作開始紛紛取得階段性勝利。

為了促進各地恢復經濟發展,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各地政府因地制宜,均頒佈了相應政策。而在3月初,為了促進經濟建設,國家新規劃了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包括5G基建、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城市軌道交通等七大領域,這些都與安防市場息息相關。

小米總裁雷軍曾經說過,“站在風口,豬也能飛起來”。雖然疫情短期對行業衝擊頗為嚴重,但後續的新技術與產品融合、新政策的落地實施帶動的基礎設備需求等利好消息,將再次帶動安防市場整體的發展空間。

對於企業來說,只有不斷的自我革新,根據市場變化及時調整自身戰略,優化產品結構與市場的契合度,提高自身抗風險能力,才能不被時代所拋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