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疫·健康住宅报告|葛洲坝地产健康建筑体系:“5G科技”的落脚点是健康

“作为房地产的细分领域,关于健康住宅的朋友圈因为疫情而不断扩大。” 这是中国葛洲坝地产总经理助理、5G科技专家委员会秘书长于昌勇的感受,作为一名在健康住宅领域深耕了十几年的资深地产人,于昌勇对此乐见其成。

距离“5G科技”战略的提出已有数年,葛洲坝地产已经成为国内健康住宅领域的引领型企业,凭借最前沿的科研技术和持续的实践探索,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健康住宅体系,这也成为葛洲坝地产独特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截止目前,葛洲坝地产累计获得绿色建筑认证标识50余项,其中德国DGNB认证14项,成为获得该项认证规模最大的企业,不仅如此,近年来,葛洲坝地产开展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自主立项课题50余项,参编了国家及行业标准11项,获得国家专利授权、软件著作权近30项。

“将最新技术转化落地到项目,并且持续技术创新。”这是于昌勇身上肩负的重任,作为央企,葛洲坝地产希望,自身探索形成好的案例和经验以及技术集成,将来可以跟全社会共享,大家一起把健康住宅领域做大。

博疫·健康住宅报告|葛洲坝地产健康建筑体系:“5G科技”的落脚点是健康

【以下为采访实录部分】

老百姓对健康住宅的诉求点会更直接

和讯:疫情黑天鹅事件突然袭来,大家可能对健康升级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思考,据您观察,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健康居住层面的问题是什么?

于昌勇:人们对健康更加重视,对居住场景也更加关注。由于目前国内绿色、健康、智能类的居住产品比较少,大家对这类产品的诉求点会更直接,最直观的两点:

一是,环境好不好,空间够不够,舒不舒服,自己家究竟是否适合。

二是,这次疫情非常考验物业的服务能力,这是一次对物业行业的大考,好小区的评判标准很简单,既能有效控制疫情,同时又能把小区业主的生活照顾好。

和讯:容积率越高的小区,居住人数越多,感染机率越大,对于这类住宅安全等级较低的小区,有没有一些措施来改变?

于昌勇:容积率和社区规模在土地出让时就已经规定好,这些指标无法改变,从地产开发专业人士的角度看,对于容积率较高的地块,设计之初要有效的做好分割,网格化的设计理念对于管理和服务都是比较有效的。

和讯:此次疫情对葛洲坝地产在未来的产品打造方面有什么样的影响?

于昌勇:基于对健康住宅更深的理解,大家会更注重产品品质及后续产品服务,从我的认知里,健康的好房子首先是室内健康,要管控室内的好温湿度环境,尤其是夏热冬冷地区。其次,社区是很重要的生活场景,要打造健康的生活方式,用智慧化的服务不断关注小区业主的健康情况,服务配套不是孤零零放在那里,而是通过科技化的手段,从意识到服务设施,帮助大家坚持运动。此外,小区的绿化环境若能比较好,业主才有心旷神怡的感觉。

葛洲坝地产会更坚定的做高品质产品,产品推出需要一点时间,但创新性的研发已经在进行。

健康住宅发展首先要提高认知

和讯:您刚才提及绿色健康类的产品还是比较少,目前,国内健康住宅的市场现状如何?

于昌勇:健康住宅是地产行业的细分领域,目前占比不是很大;不过,国内也出现一批领军企业,这次疫情使得大家越来越关注健康住宅了,关于健康住宅领域的新闻在朋友圈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在加入进来,此前没有特别凸显这部分产品概念的房企现在更加凸显,这是好事儿。

健康住宅既利国也利民,大家应该一起把这个领域做大,作为一份子,葛洲坝地产力争在引领行业,我们希望坚持行业的引领性,为行业绿色建筑的发展多做一份贡献,这是葛洲坝地产做事的价值判断立足点。

和讯:健康住宅市场发展的难点在于什么地方?

于昌勇:主要是行业内的认知不够,大家没有形成动力,比如有些大型房企可能认为健康住宅不是必要的事情,如果大家对健康住宅的认知提升,未来的市场占比会不断扩大。更重要的是,健康住宅在实施过程中,大部分企业很难坚持,因为既有成本压力,又需要比较强的专业组织能力,这是一个从上到下全链条的配合过程。

葛洲坝地产已经做过高难度的技术应用,比如说地源热泵、置换新风,毛细管网等技术的实施,这几个都是比较复杂的技术,涉及到整个设计、运维、采购等过程,对于组织能力的配合和衔接要求比较高,所以,开发健康住宅有一个技术和能力的门槛,当然,做健康住宅不一定都要用到这样高难度的技术,也有一些相对简单的技术,但这些都需要组织上的保障和专业团队。

长三角地区对健康住宅需求大

和讯:国内健康住宅什么时候会普及?

于昌勇:随着国家发展和人民居住水平不断提升,虽然健康住宅具体的普及时间不好说,但肯定会比疫情之前预估的快很多,此前十几年,房地产行业处于黄金十年,房子供不应求,老百姓对产品品质的关注度相对较弱,这两年行业已进入平稳发展期,房企开始回归产品。我相信,这次疫情过后,老百姓都会更多的关注产品品质,开始挑选好的房子。

总结说来,健康住宅大致分三个级别,2019年国家绿色建筑标准增加了一个基本级,包括在小区设计时,要统筹兼顾社区运动场所的布局,及房子的坚固、耐用,也是衡量绿色、健康的标准;在基本级的基础上,规范精装修的建材,无高污染、无甲醛绿色要求是关注点;至于高标准,就需要很多研发和技术投入。

葛洲坝地产除了顶级的国府系列,还有像公馆系、兰园系这类比较平民的绿色、健康产品。我们再打造一个项目是,从产品定位、设计概念上都会融入绿色、健康、智慧的考量的。

和讯:在中国,哪些城市更容易普及健康住宅?

于昌勇:北京在关注健康住宅方面表现很高;其次是长三角区域,对健康住宅的诉求已经很强烈,需求量很高,包括上海、杭州、南京、无锡、苏州等地;再其次是华南地区,有些企业已经开始在大湾区做产品研发,结合当地老百姓的生活习惯,提供绿色健康住宅。

接下来是中西部,从武汉、重庆到程度,有一个向东部不断跟进的过程,但受房价和消费能量级的影响,这些地区的健康住宅发展有一个过程。不过,武汉和重庆这两座城市有梅雨季节,湿度大,如果用一些科技设备解决湿度问题,用相对较低的成本手段解决人们关注的问题,也是一种健康的体现。

关于本篇文章的更多报道,我们已在【和讯财经APP】上刊登,应用商店搜索“和讯财经”,下载并参与猜指数活动赢取京东卡和万元现金大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