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雲簽約”一窺零部件行業發展新動態

中國汽車報 趙瓊

  儘管國內疫情已經出現好轉趨勢,國際形勢卻不容樂觀,全球汽車產業鏈和經濟形勢依舊面臨著巨大壓力。防疫不鬆懈,發展不停頓。疫情期間,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招商不降溫,在談項目不失聯,成果相繼落地;產業鏈上的各家企業仍在按戰略規劃積極有序地推進工作。繼“雲辦公”、“雲賣車”、“雲發佈”後,“雲簽約”也成為一股潮流。各家企業、各地方政府相關負責人戴著口罩,遠程進行簽約的照片將成為這段特殊時期的留念。而通過不同的“雲簽約”項目,我們也可一窺零部件行業發展的最新動態。

從“雲簽約”一窺零部件行業發展新動態

  招商引資不停歇 完善當地產業鏈

  雖然受到疫情影響,但各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資計劃依舊在有條不紊地開展。2月25日,合肥市重大產業項目集中(雲)簽約儀式在合肥市江淮蔚來工廠舉行,此次8個簽約項目總投資1020億元。蔚來汽車中國項目落地合肥無疑給簽約儀式帶來了諸多“流量”,受到各方關注。據瞭解,蔚來汽車中國總部項目計劃融資超過100億元,其中包括:在合肥成立蔚來汽車中國總部,建立研發、銷售、生產基地,打造以合肥為中心的中國總部運營體系。此次簽署的是框架協議,項目的具體細節雙方還在洽談制定中。值得注意的是,總部位於合肥市高新區的動力電池企業國軒高科也在其中,涉及到50億元建設新能源動力鋰離子電池的項目。

  此外,換電重卡也開始在新能源汽車項目中嶄露頭角。2月28日,根據各方簽訂的協議,融和電科將攜手華菱星馬在唐山市曹妃甸區完成換電重卡的車輛製造中心建設,並同期建立租賃運營中心,實現唐山市及其周邊區域換電重卡的規模化投放,構建生產、租賃、運營、服務為一體的垂直產業鏈發展模式。此舉不僅能夠幫助政府及運輸企業實現車輛“油改電”的節能減排效益及高密度運營場景下經濟效益的雙提升,還能填補曹妃甸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空白,完善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產業鏈。3月10日,重慶市璧山區與中國長安汽車集團簽訂合作協議,擬投資50億元建設中國長安青山智能傳動產業園項目。通過整合國內新能源汽車傳動資源,集聚先進技術、研發、管理等生產要素,實現自動變速器的再次革新突破。

  除了新能源汽車產業項目外,各地政府也在積極招商引資,完善當地汽車產業鏈。2月28日,柳州市2020年首批招商引資“雲簽約”項目中,包括了北部生態新區輕量化鋁合金壓鑄汽車零部件項目。2月15日,重慶兩江新區也完成了朗賢輕量化汽車部件項目“雲簽約”,投資6億元在兩江新區建設超強鋼熱成型智造裝備生產線、高真空鎂鋁壓鑄智造裝備生產線及相關智造裝備生產線。

  點評:作為發展新能源汽車的綱領性政策,工信部會同有關部門起草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徵求意見稿)》指明瞭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在地方政府招商引資拉動經濟增長、實現產業轉型的當下,新能源汽車及其相關產業鏈項目成為戰略佈局的重點,而結合當地工業情況,積極完善汽車產業鏈條,提升智能製造的水平也是題中應有之義。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期,通過“屏對屏”的雲簽約方式,確保疫情期間招商引資“不斷檔”、“不停步”,即是保證經濟運行不掉鏈,發展不止步。

  外企擴大合資 深耕中國市場

  面對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國外零部件企業正在積極滲透擴張,合資合作不斷延伸。3月11日,佛吉亞與長春旭陽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完成“雲簽約”,雙方共同成立了新的合資公司——長春佛吉亞旭陽顯示技術有限公司,投資總額達1.2億元,將專注於為整車客戶生產、裝配、銷售汽車顯示屏產品,並提供相關售後服務和技術諮詢。據瞭解,佛吉亞與旭陽工業(集團)的合作由來已久。2001年,雙方成立了首家合資公司——佛吉亞旭陽座椅公司,並由此擴展至12家工廠,業務領域覆蓋汽車座椅、內飾、汽車地毯等。

  3月10日,通過在中國紹興、上海和德國施韋因富特兩國三地進行“雲簽約”,採埃孚與臥龍電氣驅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合資成立臥龍採埃孚汽車電機有限公司,合資雙方計劃到2025年總投資達到3.2億歐元,實現銷售收入8.8億歐元。這家合資公司的總部設立在上虞,產品範圍包括應用於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微混混合動力汽車的汽車牽引電機,今年會在塞爾維亞設立分工廠,未來或將在北美建立分工廠。

  點評: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在智能網聯領域也發展迅猛。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相比,中國在相關產業的發展上具有顯著優勢,除了擁有完整的產業鏈,國家戰略及相關政策也發揮著關鍵的引導與幫扶作用。種種跡象表明,國外零部件企業正在動力電池、電機、電控等“新四化”核心技術領域加快佈局。對於中國零部件企業來說,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面對“新四化”帶來的增量市場,中外企業的合作與競爭將同時展開。

  疫情下抓風口 加速項目落地

  前不久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11個國家部委聯合下發“關於印發《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的通知”,讓智能化、網聯化的“賽道”再次受到矚目。3月4日,廣汽研究院與中科創達宣佈成立智能汽車軟件技術聯合創新中心,雙方將圍繞智能網聯汽車操作系統展開技術研究,進行網聯信息娛樂、智能座艙、智能交互、安全駕駛等產品的聯合研發。自2016年以來,廣汽研究院與中科創達共同打造的網聯信息娛樂終端和生態,已廣泛應用於廣汽傳祺GS4、GS8及廣汽新能源Aion S等車型。

  3月11日,上海市嘉定區105個重點產業項目進行在線簽約,總投資達到了276億元,包括以中振交通、卡酷思中國為代表的汽車智能化總部項目和研發中心項目。據悉,作為一家為汽車提供減重、降噪、隔音等解決方案的高科技企業,卡酷思集團的項目總投資為2.8億元,達產後年產值將達到5億元。此外,上海國際汽車城與專注人工智能驅動的青飛智行(上海)機器人有限公司建立了合作關係。根據產業定位及發展目標,嘉定區2020年年末力爭全區汽車產業總產值突破5000億元。

  點評:國家層面對於大力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發展,已形成高度共識並開始強化協同。汽車“新四化”的黃金時代正在加速到來。有行業人士表示,零部件企業的技術和產品創新在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中發揮的作用將尤為關鍵。無論上文中的廣汽集團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汽車操作系統,還是上海嘉定引進諸多智能網聯汽車項目,都是“新四化”浪潮中的涓涓細流。未來會有更多智能網聯汽車項目陸續落地,它們將匯成強大合力,推動我國汽車產業由大到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