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40岁,没必要去参加同学聚会了”你怎么看?

时光潋滟滴墨盛放1


嘿,我是易柳杨帆。很高兴看到同学聚会这样的问题,早就想说点什么了。最近十几年,各式各样的聚会忽然多了起来,同学聚会也从大学,高中延伸到初中,小学,不知道会不会延伸到幼儿园。而我从来不提倡参加这些同学聚会。

理由有下:一是这样的聚会多数是四十多才组织的,组织的人并不只是单纯的为了同学友谊,多半是有身份的人才倡议组织的。每个参加的人都会交至少500元钱。目的不纯。二是去这样的场合让人心里不舒服,事业有成,有个一官半职的人或者发了财的人有一种优越感,再加上有些拍马屁的人围在他们周围,等级分明的同学聚会让人感受不到上学时那种平等快乐。三是四五十岁这个年龄,正是孩子要结婚的时候。聚会过后,会收到许多同学去参加他们子女婚礼的邀请,而且礼金至少500元,有些同学之间还规定,独生子女500元,两个子女则是每个300元,这么算下来独生子女的家庭碰上一户两个子女的就得赔100元,而七八十个同学里至少有一半两个子女的。这样经常的参加他们子女的婚礼,浪费时间和金钱,得不偿失。

所以我认为同学聚会还是少参加,关系好的同学你肯定从来没有断过联系,隔三差五的就会聚一聚。关系不好的同学也不会因为这一两次的聚会就融洽起来,只不过多点参加婚礼送点礼金的机会。关系铁的一辈子都是朋友,即使不联系心里也在牵挂。




易柳杨帆


我认为,不管多大岁数,只要没有特殊事情或困难,还是应该参加一些同学聚会活动,叙旧言新,联络感情。去年,我参加了3次大学同学毕业30周年聚会活动。一次是班级在曼城南京高淳搞的大学毕业30周年“相聚高淳”的聚会活动;一次是在常州母校搞的89届毕业生毕业30周年返校活动,还有一次是在我们连云港搞的“连云港浪漫之旅”活动。在高淳的活动中,由我设计了2套会标,为主持人拟写了讲话稿,受到老师、同学们的好评。在常州母校的活动中,我被推荐代表班级在全体毕业生联谊会上演讲,掌声雷动。我组织的“连云港浪漫之旅”活动,主要目的是把前两次因特殊情况,没有参加的同学再组织一次“补漏的活动,同学们都称赞我考虑事情周到而大力支持。我在校时,是一名普通的班级学生,现在是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混”的并不算好。但通过这3次的聚会活动,体现出了我的不普通,展现出了自己都不知道的能力,得到了老师和老同学们的认可和称赞,提高了自信,增强了快乐感。你看,我这个问题回答的这么多,就知道同学的聚会给我带来了多大的快乐、多大的幸福感。朋友们,有机会还是多参加一些同学聚会吧,说不定你获得的快乐比我还有多!











廊桥诗梦


我发现一种现象,年轻人现在搞同学聚会的不多,反而是中年人特别热衷于同学聚会,从初中同学到大学同学,恨不得把幼儿园的同学也组织起来聚一聚。

同学聚会本来是为了拉近感情续当年友情的,但是很多人却感觉现在同学聚会的味道变了,成了攀比、炫耀,更有甚者一次聚会却毁坏了原来平静安稳的婚姻。难怪现在我周围很多人都不愿意参加同学聚会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01

同学小颖和老公都是单位里的小职员,两人结婚快20年了,有个13岁的孩子。两口子工资虽然不高,但是工作倒也安稳,生活的平淡而幸福。但是,去年小颖参加了一次同学聚会后,却打破了这个家的安宁。

去年8月份,小颖高中时期的老班长打来电话,说一毕业十几年了,很多老同学都想聚一聚,联络下感情,别让这同学情相忘于江湖。小颖本来不想去,觉得都那么多年没见过面,也没什么联系,去了也没啥意思。但是,经不过老班长的劝说,还是答应了。

聚会那天,班上的同学几乎都到了,大家在一起把酒言欢,叙旧聊天,好不热闹。这不聊不知道,一聊还真让小颖吓一跳。这些昔日同学的老公可以说个个都不是等闲之辈,有的当了处长,有的做生意成了百万富翁,还有的在国外发展。就连小颖当初最看不上的同学小蔡,找的老公现在也是科级干部。

“你老公现在干啥呢?这么多年最起码也该是单位的副处级了吧?”席间,小蔡问小颖。小颖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他呀,还是那样。”小颖含含糊糊地回答着,却再也没心吃饭,也没心情听大家说啥了。

当晚回到家后,小颖躺在床上看着身边的老公,一副中年油腻男的样子,工作了二十几年了,还是个科员,心里一股无名的厌恶油然而生。感觉老公太没出息了,一点上进心都没有。小颖心里既难过又窝火,只怪自己当初眼拙找了这样一个男人。

从那天开始,小颖开始嫌弃老公了,看他啥都不顺眼,连听他说话都觉得刺耳,厌烦。心理严重的失衡,不免就从言行中表露出来。老公觉得莫名其妙,开始还哄她,后来也失去了耐心。

两人开始频繁的吵架,小颖骂出了心里话:“你有本事给我混个科长当当,你看我那些同学的老公,哪个不比你有本事。”听小颖这样说,老公恍然大悟,自尊心也受到了伤害。“有本事你找个科长去,看不上我就离婚,我就是没本事。”小颖听老公这样说,心里更火了,嚷嚷着:“离就离。”

两个人虽然没有真的离婚,但是感情却淡的像水一样,很少说话,再不像从前一样一家人说说笑笑。小颖说:“现在越来越觉得生活很无趣,看看别人的老公,我在同学面前再也抬不起头了。”

现在的一些同学聚会,成了攀比和炫耀的舞台,同学情沾染了世俗和铜臭味。炫耀者出尽了风头,不如易者一脸囧像、羞愧难当,同学之情早已被抛在了九霄云外。同学聚会变成了攀比大会,实在是不应该。

02

张明和小关大学二年级时相爱了,一直到工作两年后,因为小关的父母一直反对两人,张明只好忍痛和小关分手。后来张明听说小关嫁给了一个局长的儿子,那时张明都已经娶妻生子了。

今年元旦,几个热心的大学同学张罗着要举行聚会。张明想想能见到很多昔日的同学,也是件好事,特意打扮了下自己,欣然前往。让张明感到意外的是,小关也到了。席间,有同学就提起了两人当初相爱的事,小关默不作声,张明有些不好意思了,大声阻止同学继续说下去。

吃完饭,有人提议大家跳舞吧。张明也想知道小关这几年的生活,就邀请小关跳舞。一边跳舞,一边聊天,张明知道了小关这些年过得并不好,丈夫结婚第5年就出轨了,她和丈夫离了婚,至今还是单身。张明心里生了怜悯之心,看到昔日的恋人过的这么不好,萌发出了想要保护她的想法。

聚会结束后,张明借口太晚了,要送小关回家,小关也没有拒绝,上了张明的车。两人在车上聊了很多过去的事,张明感觉小关对自己还有旧情。心里有了莫名的冲动,一把拉住了小关的手。从那天开始,张明和小关又好了起来。两人频繁约会,也早越过了雷池。

现在张明和小关在一起已经半年多了,张明一边享受着旧情复燃的快乐,一边担心着早晚被老婆发现。他想和小关在一起,又舍不得现在的安稳生活,常常为此苦恼。

一次同学聚会,点燃了旧情的火苗,打乱了张明平静的生活,让他陷入了婚外恋之中。不知道张明以后会怎样,但是连他本人都清楚,他已经实实在在地背叛了妻子和家庭,而等待他的结果会是什么呢?

03

网上有个段子说:“同学聚会,拆散一对是一对”,虽然有些调侃,但也反映了一些人的心理。中年人的同学聚会,在一定程度上的确会影响家庭稳定。就像小颖一样,同学聚会过于攀比,导致了原本和谐的夫妻关系失衡,影响了家庭的稳定。

另外,人到中年,基本上事业有成,生活每天千篇一律,少了几分激情,多了很多烦恼。同学聚会有时候就给了中年人宣泄和倾诉的机会,因为大家本来就是同学,说话自然很放松,甚至毫无顾忌。

有时候玩笑过火了,难免会引起一些误会,尤其是男女之间开过分的玩笑,再加上其他同学在一旁煽风点火,很容易点燃男女之间情愫,还可能会让以前相好的同学旧情复发。

同学聚会应该是回忆美好的学生时代,大家忆往昔、话友情,建立更好的友谊,珍惜曾经同学的缘分。良好的同学聚会氛围,会让每个人感觉舒畅、美好,而变了味的同学聚会,只能是破坏了曾经的友情,甚至导致家庭的破裂。



生活在青岛的人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我也快40了,对这个话题有一些感触,可以跟你分享一下。记得在学校的时候我也是活跃分子,也曾担任过纪律委员、组织委员、体育委员等等,基本上搞气氛都是少不了我的。工作之后也会突发奇想组织一些同学聚会,慢慢的发现很多人的名字都已经记不起来了,好在大部分都还是能记住我的名字,也许是以前自己比较活跃的原因吧。刚开始的聚会大家还是比较开心的,聊聊工作,聊聊恋爱,谈谈计划,意气风发。见了面也都在怀念过去的快乐时光,同学感情,叙叙旧,很是融洽。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随着聚会的时间隔间越来越长,在社会上的时间越来越久,有的人混的比较好,收入比较高,买车买房了;有的人结婚了,抱得美人归,生孩子了。那些混的不好的,还是公司职员,在为温饱问题每天发愁,为每个季度的房租发愁的同学就开始越来越沉默了。聚会慢慢的开始变得气氛越来越尴尬。

在以后聚会,大家都不在同一个城市,有的人是开车来的,有的人是打车来的,有的人是公交来的,混的好的人越来越高调,过的差的人越来越郁闷,渐渐的聚会变成了应酬,成了一件让人难过的事情。当然那些混的好的可能不会这么觉得,也许还会比较享受。于是聚会的人越来越少,越来越没有意思,聚会就成了口号了,偶尔有人在群里喊几嗓子,没有人响应就罢了。

所以我认为不是40岁以后没有必要参加同学聚会,是每个人都在为了自己的生活为了自己的前途在奔波,本身就是遍布全国各地,聚在一起就难,聚在一起也没有了实际的有价值的话题等等各种现实的原因,聚会就失去意义了,偶尔关系好的还打打电话,聚在一起就难了。

希望我的回答你能认同,谢谢!


做企业生活服务的Tony


人过40岁。没必要去参加同学聚会

是啊!人过40岁了,很多东西都变味了。

以前聚会,都是谈梦想。现在聚会都是谈财富或者生意,或者梦中情人几个。

没有当年朦胧,只有攀比或者帅气。

说得天花乱坠,只不过雾里的花。

也许外面世界精彩,家里味道更浓

人越走越淡,那是味道变了。


诗歌爱好者与文学者


同学聚会,讲的是一份真挚的情谊,假如说没有情谊,那的确是没有多大必要参加。

曾经在几年前,乐滋滋地被拉进了一个同学群,刚刚进群的一段时间,大家都很新鲜,玩得特别友好和开心,聊得也很开心,前前后后的被要求交了两次费用,倒也不是太多,几百块而已。自己一开始因为不熟悉,就没有参加聚会,后来聊得开心了,就愿意参加聚会,结果,你猜怎么着?

嘿嘿,聚会的日子到了,读书时的老师也回来了,居然我们的群主就简单的在群里说了句模棱两可的话,具体也不记得了,大意是欢迎大家来聚会。既没有说时间也没有说具体位置,我这等呀等呀,一直没有等到群主具体的通知。结果晚上聚会的同学们开心地晒出了欢聚的图片,我才在群里看见,嘿嘿,心里真不是滋味啊!我这不是交了几次钱吗?怎么回事?成年人也不用说太明白了啊!

一时有些恼火,就说了辩了几句,嘿嘿,居然为我说话的同学只有几个,多数倒是怪我没有自己打电话问。

嘿嘿,我真是涨见识了。也懒得多去辩,也没有要回交的会餐费,就当我请客了呗!不算多大点事。自己退群了清静。

后来几年后,又被同学拉进了一个同学群,又是聚会和交费,哎呦,算了,没有真情谊,不参加了同学聚会,省几百块钱吧。



彩虹与大海


这个要看各人的性格的,有的人不喜欢参加这样的活动,所以对于这种同学聚会,是不参加的,有的人不是太热衷于这种聚会,但偶尔也会参加,也有人很喜欢这样的聚会,每次都会参加,而且还经常会组织这样的活动,我认为无论是哪一种,都无可厚非,每个人的性格与经历都不同,所以对社会的认知也不同,但是我觉得大多数四十以上的人,都有过参加同学聚会的经历,一次都没参加过的,那是很少数。



A保定老爷们


我觉得,人过了40岁,反而可以去参加同学会呢!当然,年纪再大一点,反而更好!

刚毕业的时候,几乎每一两个月,大家都会聚一次,当然不是所有人都会聚。后来慢慢的,一两年部分人聚在一起。大家的话题也慢慢的从怀念学生时代,抱怨生活现状,变成了工作,吹牛。

后来,大家慢慢的就不聚了,可能会在某个人的婚礼上相遇,抽着烟喝着酒,不动声色的露出奔驰宝马钥匙,掏出LV的钱包……名字什么的已经不叫了,大家都是总,一边说着自己混的不如大家好,又一遍攀比着不露痕迹的炫耀着……

人过了40岁之后,人也成熟了很多,大部分人也算是真的事业有成,有情有义的我觉得可以聚一下,毕竟孩子上学工作啥的,不得需要人帮忙啊[泪奔]就算不要帮忙,多认识几个人总是多点人脉关系。

到了退休后,大家有情有义的,就更可以聚聚啦,毕竟人老了,没啥事做,就剩很多回忆了。几个老头老太太相约爬爬山,回忆回忆青春,多好呀!

当时,前提是,大家都有这份心,没这份心的就不用聚了。




哆哆哆啦


同学聚会这件事情确实耐人寻味

我们二十年后第一次同学聚会我参加了,拉了横幅包了饭店和客房,热热闹闹玩了两天,大家都打扮的漂漂亮亮带着激动愉快的心情来参加,毕竟好多人多少年都没见过面了,从前的大姑娘小伙子一睁眼都人到中年了,真是叫人感慨不已

最初的喜悦过后,一顿饭一下午的攀谈下来,各自的信息也都差不多掌握了个七七八八,到晚饭的时候就有点变味儿

以前偷偷谈过恋爱的、暗恋过的,现在一见面就被迷倒的,可能会有合作关系的都纷纷玩起了暧昧,目的单纯不会交际没钱没个好工作的就成了陪衬靠边站了,我是性格直率的人,人热闹着在心里却刨分的一清二楚,从那一次再有聚会基本没怎么去过

人各有所爱,喜欢什么就追逐什么,兴趣不合三观不合的人走着走着就散了

其实同学聚会只是一种形式,能相处的一直都在联系,不能相处的老死不相往来





紫光流彩


这个问题要看你自己,对于我来说,我今年也过40了,我是早几年就退出我的大学班级群,至于什么原因?主要是我班级里有两位同学,我曾经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拉过一把,但是却被同学卖了,从此,我就退出班级群,再也没有回去过!人过40后,每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圈,有自己的事业,不需要过多的参与这些相互炫耀的活动!活好自己最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