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人如何入局微信視頻號?

兩個月前視頻號內測上線的消息傳來時,跟很多人一樣,我心裡也犯嘀咕,畢竟

抖音+快手+B站活躍用戶加一起大概有10億,不去重的話跟微信月活用戶幾乎相差無幾,這意味著用戶大盤基本被瓜分完畢。

1個月前視頻號終於內測到我,簡單刷過幾條之後,我的第一反應是視頻號要涼。且不說內容跟酷炫不沾邊,它竟然不支持全屏播放!這簡直被抖音的全屏播放、沉浸式觀看、精準算法推薦吊打。跟抖音比,甚至跟快手比,視頻號都像上個世紀的老古董。

但是又刷了一個月,我發現,老古董也有老古董的味道。視頻號根本也沒打算做成第二個抖音或者快手或者B站,某種程度上,它或許是視頻加強版的朋友圈

新媒體人如何入局微信視頻號?

網紅、投資人、奢侈品、kol都已入駐視頻號

現在我開始看好視頻號了,有幾個理由。

首先,視頻號擁有微信日活10億的用戶基本盤和黃金入口。作為國民App,微信統治性地位仍然無可爭議。而視頻號入口極其優越,在朋友圈下方的黃金位置,從聊天切換到視頻號僅需點擊發現tap一步。朋友圈的曝光量每天是百億級別的,視頻號全量開放後,每天自然流量多少可想而知。

其次,視頻號可調用社交關係鏈這個全網獨一份的核武器。算法推薦每個平臺都可以做,但是社交推薦卻只有微信玩得轉。而社交推薦不僅能夠提升推薦的精準度,實現有效的圈層傳播,想想此前刷屏公眾號文章帶來的傳播效應。社交推薦還有一定的情感賦值,一個素不相識的陌生人的點贊和一個親朋好友的點贊,其推薦權重肯定是不同的。

第三,

對抖音、快手持警惕態度的人群反而可能擁抱視頻號。現在不刷抖音或快手的成年人應該是極少數了,但刷到無法自拔之後開始懊惱、開始想辦法“戒斷”的人群,據我觀察開始湧現。恰恰是因為抖音和快手沉浸式體驗太好,讓很多時間寶貴、注重獨立思考的人群產生警惕心理,所謂物極必反。而視頻號的非沉浸式“古董”體驗,反而更容易得到這群人的歡心。恰恰,時間寶貴、自有主張的這群人在整個社會金字塔中居於中上層,也就是所謂的高價值人群。視頻號的價值,也就可想而知。

看好視頻號還有一個原因,因為騰訊在短視頻這場戰爭中必須打一個勝仗,視頻號幾乎可以肯定地說是騰訊最後的希望。微視以及一系列的獨立短視頻App成績不顯,微信此前的時刻視頻嘗試幾乎沒有砸出水花,朋友圈下的黃金位,這個入口至少價值百億,能拿下這個黃金入口,視頻號被張小龍、乃至馬化騰寄予的厚望,自然不用多說。

對於公眾號運營者來說,視頻號的開放是不是一件好事?是,也不是。

之所以不是好事,是因為視頻號會加劇用戶注意力向短視頻的轉移,這給流量本已步履維艱的公眾號生態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此前有些公號運營者認為視頻號與公眾號會打通,讓手握粉絲的公眾號在新戰場上搶跑。但在我看來,這只是公眾號既得利益者的一廂情願,並不符合微信生態的整體利益。

且不說,短視頻的創作和圖文的創作根本不是一個維度,公眾號做得好的創作者未必適應視頻號,站在微信生態的高度上來看,生態需要新陳代謝激發用戶熱情和創作者活力,用戶希望看到新面孔,平臺需要新血液。只有讓新人在視頻號上展露頭角,才能吸引更多新創作者加入進來,豐富視頻號的內容生態。

所以,視頻號對公眾號運營者是利好的唯一前提是你必須儘快放下歷史包袱,用空杯心態去學習、去改變,自我革命,迅速迭代。

就像已經有幾千萬公號粉絲的“十點讀書”創始人林少一樣,自己拍、自己剪,把自己當小白去學習、去實驗、去摸索。

或者像資深新媒體玩家秋葉大叔一樣,不僅第一時間去體驗,還要不斷總結經驗,帶動更多人一起探索新世界。

又或者像新媒體觀察員夏之南一樣,縱身一躍,勇敢地從文字創作者變成一個vloger,從敲鍵盤變成看鏡頭,深入體驗視頻號的每一個細節、觀察每一個爆款案例,系統總結玩法,做出一門深受好評的視頻號教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