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发生的汉坦病毒是什么病毒,传染力如何?应该如何防范?

农村蛋蛋娃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尚未彻底过去,忽然前两天又有新闻报道了在接务工人员的大巴车上,又出现了“汉坦病毒”,以目前的报道来看,感染汉坦病毒的人员已经救治无效死亡,其他同车29人已经被隔离,汉坦病毒又是什么,会不会引起新的疫情爆发,今天就来为大家科普一下。

汉坦病毒是一种存在于啮齿类动物,特别是鼠类身上的一种能够感染人的病毒,其出现的年代非常久远,在公元960年的中国医书中就有有关相关临床症状的描述,而这种病毒真正被分离发现,却是到了上世纪的80年代,因为其发现的地区位于韩国汉滩江,因此被称作汉坦病毒。说起这种病毒大家可能不一定熟悉,但如果说起“流行性出血热”这个病,很多朋友可能就耳熟能详了。汉坦病毒就是引起流行性出血热的病毒。

汉坦病毒归属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Hantavirus,HV)。人类感染汉坦病毒可导致两组严重的疾病:肾综合征出血热和汉坦病毒肺综合征。汉坦病毒属是一类病毒的总称,主要通过鼠类传播导致人类感染,由于不同地区鼠类携带的汉坦病毒属的病毒类型不同,所导致的疾病类型也有所差异,比如中国、韩国地区的汉坦病毒感染者,往往以肾综合征出血热出现的几率较大,而南北美地区感染汉坦病毒的患者,则主要以肺部综合征的情况。

总的来说,肾综合征出血热分为轻症和中重症两种情况,中重型潜伏期约7~14天,往往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多数伴有发热、出血、循环障碍等,经常伴有“三痛”(头、腰、眼眶痛),“三红”(面、颈、上胸充血潮红)的特殊症状,通常也会引起一定的肾脏损伤,而汉坦病毒肺综合症潜伏期一般为3~6天,病死率很高,高达50%~75%,,非特异病征有:发热、肌痛、头疼及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疼等),随后出现进行性咳嗽、呼吸困难、呼吸窘迫、心律加快、血压下降,最终心肺衰竭而死亡。因此,汉坦病毒感染引起疾病的严重度往往很高,值得积极重视。

很多朋友关心这个病毒的传染性和传播途径的问题,首先要告诉大家的是,虽然出现了这样的一个病例,但大家也不必为此过分担心。这个病毒与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方式不同,汉坦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伤口传播:被鼠类或其他体内有汉坦病毒的啮齿类动物咬伤,或者伤口沾染上汉坦病毒,都会直接引起病毒的感染。

2. 呼吸道传播:汉坦病毒可以从宿主(主要是鼠类)的唾液、尿液、粪便中排出,如果尘埃沾染汉坦病毒,被感染者吸入了空气中的这种染毒尘埃,就有可能引起呼吸道的感染。

3. 消化道传播:含有病毒的鼠类接触过的食物、水源等,如果沾染了病毒,或者被感染者接触了汉坦病毒,由于没有良好卫生习惯,通过饮食使病毒进入消化道,同样也有可能引起感染。

4. 虫媒传播:有研究发现,在革螨、羌螨的体内分离出汉坦病毒,并证明恙螨存在汉坦病毒自然感染,能经叮刺传播病毒,而幼虫自然感染汉坦病毒则是经卵传递。

5. 垂直传播:在感染汉坦病毒的孕妇流产的胚胎中,也能够分离到汉坦病毒,这就是病毒的垂直传播。

综合相关研究可以发现,汉坦病毒主要通过宿主动物传播给人,而目前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还未见人与人之间传播的例证,但后续的研究是否会出现人与人传播的情况,也是值得我们重点关注的。

因此,汉坦病毒与新冠病毒不同,目前没有证据证明其可以在人与人之间进行传播,感染者多数都是因为卫生条件欠佳,居住环境有鼠类活动等原因感染上的,在正常情况下,我们不必太过担心汉坦病毒在人与人之间形成传播,并导致疫情。

另外有一点提到的是,不同于新型冠状病毒,目前汉坦病毒有多种疫苗产品,针对不同类型的病毒,有一定的免疫作用,如果不小心被鼠类咬到,一定要尽快的消毒伤口,并及时就医治疗,去进行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接种进行疾病预防,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想要避免汉坦病毒的感染,首先还是要保持居家环境的整洁,尽量的消除鼠患,打扫卫生时也尽量的不要弄的尘土飞扬,注意饮食卫生,注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正确吸收,处理完污物后不要用手触摸口鼻或接触饮食,处理鼠类的粪便以及老鼠尸体时,应该尽量的佩戴手套口罩,先喷洒消毒剂以后再行清理,清洁完毕后,对所使用的物品也要进行消毒处理。


李药师谈健康


大家好,我是一名内科医生,进入3月份以来,我国的新冠肺炎疫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随着企业复工复产,很多老百姓都恢复了正常的生活状态。这不,近两天又一个病毒被送上了热门,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我来为大家作一个详细的科普讲解。

错误纠正

●我看题主问题的描述里面写了“泰坦病毒”?应该是笔误吧,近两天关于汉坦病毒的那个新闻事件其实不是发生西安,而是在陕西的宁陕县,山东的一个复工企业派大巴车前去云南接务工人员回山东上班,3月23日凌晨4时左右在高速公路上途经宁陕县时,随车的医务人员发现车上有一个乘客出现不适,后迅速被当地120接送至县医院急诊科进行救治,在当天也就是23日早上7点多,患者田某某救治无效后死亡,但是该病亡患者新冠肺炎核酸检测为“阴性”,而汉坦病毒核酸检测为“阳性”,所以这个“汉坦病毒”被大众广泛讨论。


什么是汉坦病毒?

●汉坦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的包膜病毒,临床上它所引起的疾病,叫做流行性出血热(肾综合征出血热),这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它主要以“动物源性”作为传播的主要途径,这个动物源性传播其实指的就是通过“宿主动物”(主要是老鼠)的尿液、唾液、血液和粪便等进行传播。然后呢,人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接触到污染物而被感染,在我国以黑线姬鼠和褐家鼠比较多见。

●在我国,流行性出血热也是划分为“乙类传染病”,通过流行病学的研究发现,这个传染性疾病流行季节一般在10月-次年1月。潜伏期在4天到46天,一般为7到14天,临床上还是以2周多见。而发热和休克还有肾功能衰竭就是这个传染病最主要临床表现,为什么当初世界卫生组织要把它定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呢,因为几乎所有的病例都会累及到肾脏,引起急性的肾功能衰竭,肾小管坏死。

●大家可能会病亡的那个患者“汉坦病毒核酸阳性”不太理解,在这里我给大家解释一下,确诊这里疾病,是必须要进行汉坦病毒核酸检测的,临床上通过检测血清中特异性IgM或IgG抗体(特异性IgM抗体在发病第二天可呈阳性,约1周左右达到高峰,而IgG抗体出现要偏晚一些)在临床上只需IgM抗体阳性或IgG抗体1周后滴度上升4倍或4倍以上即可。




人感染了汉坦病毒后有什么症状?

●说白了也就是患上流行性出血热会有哪些不适,这个疾病呢,其实是属于我们肾内科的诊治范畴,早几年前我曾碰过几例,但是这两年我们这边发病的非常少(老鼠减少、疫苗的应用),书本上介绍,感染这个病毒的患者是有典型的三红、三痛症状的,但是临床上不一定每个人都会有这种症状,这需要注意鉴别,千万不可认死理。

●那是哪三红三痛呢,即颜面部、颈部和上胸部皮肤显著充血、潮红 ,如醉酒貌,头痛、腰痛和眼眶痛,但是很多人的主诉还有一点,就是“高热”,非常之典型,在感染病毒后1-2天可达到39-40℃,持续约3-7日,在高热的情况下人就容易出现全身中毒性症状,如畏寒、寒战、乏力、口周疱疹、全身酸痛以及恶心、呕吐、腹胀等胃肠道反应。

●再来说一说其它的特点,前面我也讲到,它基本上都会累及肾脏,那会有什么后果呢,汉坦病毒进入人体会破坏毛细血管,凝血系统激活,进而而释放大量的炎性趋化因子,而病毒本身就能够激发机体从而产生免疫反应,这个大体机制大家不懂不要紧,但要明白它会损伤我们肾脏的肾小球、肾小管,后果就是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受损、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发生障碍,大量的蛋白从尿液中漏出去,所以临床上可呈现肾病综合征的状态(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人体蛋白低了,血浆胶体渗透压势必下降,接踵而来的就是全身水肿,注意了,脏器也是可以水肿的,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腹腔积液、不少人因此进入无尿状态,肌酐、尿素、尿酸等进行性升高,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感染汉坦病毒的一个疾病进展过程

①发热期:主要就是我上面讲到的畏寒、发热,发热类型、持续时间等上面我也详细的讲解了,这里我就不在一一赘述了。

②低血压休克期:临床上可表现为四肢发冷、心率加快、意识模糊、呼吸急促、尿量减少、心力衰竭、水电解质酸碱紊乱等。

③少尿期:尿量减少,少于400ml每天,有些病情严重的是直接无尿,很多人因此需要做血液透析或者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④多尿期:为什么会多尿呢,其实这和肾脏有很大的关系,这时候肾小管处于修复期,重吸收功能还未完全得到恢复,所以尿量是非常之大的,可以达到4000-10000ml每天,其实这一期虽然提示着疾病在像好的方向发展,但切不可麻痹大意,由于大量的排尿,很容易引起容量不足自己电解质紊乱。

⑤恢复期:其实这一点没什么好讲的,这一期基本就是出院回家休养就可以了,当尿量恢复到3000ml以下时,肌酐基本也恢复正常,其实只要治疗及时,这种急性肾衰竭是完全可以治愈,不留下任何后遗症的。

汉坦病毒的传染力如何?应该如何预防?

●注意了,这个流行性出血热虽然归属于乙类传染病,但是在人与人之间是不引起传播的,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着质的区别,所以大家不需要太过恐慌,这个病临床上早已接触过,治疗方案其实也很成熟,早期及时得到诊治死亡率是偏低的,但是如果在一些偏远的山区、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差的话,比较容易被误诊和耽误,所以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和就近治疗就是该病的原则。

●针对于如何预防,我觉得这是这个重点,这对老百姓非常实用,我总结了非常详细的三大点,如下:

①加强灭鼠、防鼠,这是重中之重,应积极开展这项工作,流行性出血热发病高发期组织大规模的灭鼠、防鼠,即可将疾病的传播媒介切断,如药物毒杀、捕杀、用天敌猫来对付均可以,积极采取相关措施进行防螨灭螨,保持屋内干燥清洁和空气流通,定期国不定期使用杀虫剂进行灭螨。

②重视食品安全,尤其是家里面有老鼠出没的家庭更要重视,像农村晒得一些食物、平时的剩菜剩饭如果被老鼠或者老鼠的分泌物污染了再食用就有感染的风险,所以一定要有良好的卫生管理,如加热后食用,或放在安全保险老鼠接触不到的低买储存,晾晒。

③多看看科普知识,就像我这个问答一样,我花费了很多时间结合临床经验总结出来的,可以多看看,多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还有一个重点,那就是“接种疫苗”,这是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有效措施,给自己建立较强的免疫防线,市场上早有疫苗供应,详情咨询当地的疾控中心或者社区疫苗接种中心即可。


作者寄语:如仍有疑问,欢迎评论区留言、互动、交流,如果有帮助,欢迎点赞、转发、收藏,如果喜欢我的创作内容,欢迎关注我,每天都会为大家分享健康知识,谢谢大家的耐心阅读,我们下期再见。

参考文献:

1.谢宁芳.血常规和尿常规在流行性出血热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0(26):405-406.

2.郭祝宽,曲荣波.流行性出血热的观察与预防措施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21(20):336-337.


3.候志刚,邱亚飞,王新利.赤峰市2001-2010年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3(10):622-624.


张垒医生


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在我国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而在西安发生的汉坦病毒又让人们的神经再度绷紧起来。很多人对这个汉坦病毒都不是很了解。下面,李医生给大家科普一下相关知识。

首先,汉坦病毒被誉为世界十大病毒之一!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发现过它,并不是最近才有的。只不过是由于这次疫情的影响,才把这次案例影响扩大了而已。因此,大家不要过于担忧,但也不能掉以轻心!(重点内容,切记!切记!切记!)


言归正传,什么是汉坦病毒?如果一旦感染上这种病毒,引起以发热、头痛、腰痛、眼眶痛,甚至休克、出血、肾脏损害等为主要表现,死亡率可高达75%!医学上把这类病毒感染所导致的疾病称之为肾综合征出血热,又叫流行性出血热。

简单介绍了之后,大家是不是都觉得汉坦病毒很可怕?其实它很可怕但又不可怕!这是为什么呢,这主要跟它的传播途径有关。它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当然不是所有的鼠类都会有,只是部分而已)如果鼠类携带有汉坦病毒,鼠类的排泄物形成气溶胶飘散在空气中,通过呼吸道而感染人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呼吸道感染途径。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进食了被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所污染的食物,经过口腔或者人的胃肠道黏膜而感染,这就是消化道感染途径。如果被带有病毒的鼠类咬伤了也会导致感染,也就是接触传播途径。当然,如果妇女怀孕后感染此病毒,也会经过胎盘感染胎儿,这就是垂直传播!简单地来说它是经过鼠类再感染人类,不存在人传人的现象。(因此,不要因为新冠肺炎病毒影响而草木皆兵,但也要注意不能轻视它!)


那么我们要如何做好防范措施?

既然是通过鼠类感染给人类的,那么就要做好防鼠灭鼠工作。如果不小心被鼠类咬伤时,要尽快做消毒工作(这是重中之重!)。先用清水和肥皂水冲洗伤口,尽量把老鼠咬破的地方的血液挤出来,然后再使用医用酒精消毒。如果伤口比较小,可以直接用沾了酒精的棉签擦拭,如果伤口比较严重,建议直接在伤口处倒酒精。处理过的伤口不要包扎,要敞开透气,并尽快去医院治疗。


如果没有被鼠类咬伤,突然出现发烧而且以高烧为主,并且出现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红——颜面红、颈部、胸部皮肤潮红,三点——软腭、腋下、胸背部出血点等症状时,应当高度警惕感染汉坦病毒!应及时就医,并告之医生可能感染流行出血热。

李医生坚持用最简单的语言与大家分享医学知识,为大家提供方便。关注李医生告诉你,一起探讨和学习健康知识,有问题的可以在留言区评论。你的点赞和评论是对李医生最大的支持和鼓励。

李医生告诉你


这两天大家还没有从新冠病毒的后怕中缓过来,又给这个汉坦病毒吓得不轻。3月23日,一辆由云南开往山东返工的大巴上,在途经陕西宁陕县时一位务工人员不适,送医院抢救后无效死亡,汉坦核酸检测阳性。

西安发生的汉坦病毒是什么病毒?

汉坦病毒是中国人民的老对手了。“汉坦”这个词新鲜,但说起“流行性出血热”有些人就不陌生了,上个世纪曾经有过最高年发病数超10万例的记录,2015~2019年5年间,云南省总共报告流行性出血热1231例,每年均超200例,汉坦病毒就是引起流行性出血热的元凶。

汉坦病毒有20多种血清分型,在我国流行主要是l型和ll型,与新冠病毒同样是一种单链RNA,在体外不易生存,不耐热,不耐酸,37℃以上容易被灭活,酒精、碘伏等消毒剂可以杀灭病毒。

汉坦病毒引起流行性出血热可怕吗?

流行性出血热又叫“肾综合征出血热”,典型症状以发热、出血和肾损害为主。病程分为5期,包括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在发热期有典型”三痛”和”三红”,三痛指“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红主要因为毛细血管损伤所致充血、出血所表现出来的症状,表现为“眼红、脸红和颈红”。


这个疾病危害比较大,传染广,死亡率在20%~90%。

汉坦病毒传染性如何?

汉坦病毒传染性挺强的,是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由动物→人的传播方式。汉坦病毒由啮齿类动物,包括野鼠、家鼠。

汉坦病毒通过老鼠血液、唾液、尿液、粪便排出,人类接触过老鼠或吃过老鼠碰过的食物、呼吸老鼠粪便污染的空气都有可能发病。并且,与新冠病毒一样,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青壮年发病率高。

但人与人之间并不会发生传染,不需要恐慌。

防范措施有哪些?

主要防控措施是防鼠、灭鼠,做好食品、环境及个人防护,防鼠污染食物,食物储存在密封加盖容器,剩饭剩菜必须彻底煮熟煮透,防止接触老鼠,在野外工作时要穿袜子,扎紧裤腿、袖口,不要在草地上坐卧,如有皮肤破损立即包扎消毒,避免接触到老鼠排出的病毒。

最有效预防方法是接种汉坦病毒疫苗,疫苗已面世20多年了,是安全和成熟疫苗,可获得终身免疫。


汉坦病毒可防可控,不存在人传人,可以接种疫苗获得终身免疫,不需恐慌。

我是营养医师小麦姐,同时具有执业医师、执业药师和营养师执业资格,目前在医院从事临床营养工作,感谢您阅读我的文章🙏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新冠肺炎病毒的出现让大家对“病毒”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也正是因为这次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大家对病毒深恶痛绝。可就在3月23号,一起汉坦病毒导致的致死事件又搞得人心惶惶。

西安发生的汉坦病毒是什么病毒,传染力如何?应该如何防范?

事情是这样的,就在3月23日凌晨,一辆载有30名务工人员的大巴车在经过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时,车上有一名乘客出现不适,随即被送往医院,但最终抢救无效死亡。出于安全考虑,医院对该患者以及同车相关人员进行了新冠病毒检测,但结果都是阴性。而该患者的汉坦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之后同车29人都进行了隔离观察。

汉坦病毒感染导致患者死亡,加之同车人员被隔离,这样的事件一出,就引起了大家的恐慌。为什么新冠病毒还未消停,又出来一个汉坦病毒?汉坦病毒是一种什么病毒呢?会不会像新冠病毒一样爆发?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首先,汉坦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的一种,汉坦病毒感染所致的肾综合征出血热,又称流行性出血热,属于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我国法定的乙类传染病。可能有些人是听说过出血热的,这种传染疾病曾经一度在我国某些地区流行过,只不过后来随着人们居住条件的改变,这种传染疾病已经变得很少见了。而且,以目前的医学水平看,很少有患者因为出血热死亡,只要是早发现早治疗,患者预后良好。此次患者死亡原因可能是治疗不及时导致的顽固性休克。另外,与新冠肺炎病毒不同的是,人类对该病毒已经相当了解,目前也已经有出血热的疫苗可以接种,帮助预防感染。

至于传染力,专家指出,人与人直接的传播不是汉坦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目前极少有报道人传人的病例。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是老鼠,其主要是通过以气溶胶形式存在于空气中的老鼠排泄物经呼吸道被传染,另外还有就是误食被老鼠排泄物污染的食物、水,然后经消化道传播。另外,若人体皮肤有破损,直接接触老鼠排泄物或排泄物,或被老鼠咬伤也可能被传染。经母婴传播、经寄生于老鼠体表的虫媒传播也可致感染。

总之,出血热不像此次的新冠肺炎传播力那么强,一般多是通过与老鼠分泌物接触、被老鼠咬伤或吃了老鼠排泄物污染过的食物而造成感染,因此不存在人与人之间大范围的传播。大家完全没必要太过担心。

其次,关于汉坦病毒感染的防范,主要包括几点。灭鼠、防鼠,这是切断传染源的主要措施;对于居住环境差,老鼠多或是发生过出血热传染的疫区,可接种疫苗预防;普通人群注意搞好居住环境卫生、饮食卫生等即可,具体来说要注意勤洗手,及时室内垃圾,食物充分煮熟再吃,生食熟食用具要分开,注意定期进行消毒等。

我是黄志艳大夫,致力于用朴实无华的文字解释复杂难懂的疾病知识,帮助您管理好自己的身体。您的点赞就是我最大的动力!另外,如果您的家人也存在汉坦病毒相关的困扰,请把这篇文章转给他们吧!


黄志艳大夫


新冠肺炎疫情还没有过去,网上又报道了汉坦病毒致人死亡的事件,这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无疑给人们刚刚放松的神经又绷紧了一些。那么,这个汉坦病毒又是什么来路呢?它的传染力如何?我们又应该如何预防呢?对于朋友们关心的这些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一下。

一、汉坦病毒是什么病毒?



就在前几天,有消息报道,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一名外出务工人员途经陕西省宁陕县时出现身体不适,于当日07:10抢救无效死亡。后来经采样检测,是因为感染汉坦病毒从而导致死亡。

那么上面提到的汉坦病毒到底是一种什么病毒,会不会是跟新冠病毒一样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毒呢?其实,单从名字上来看,汉坦病毒听起来我都感觉陌生,但是如果我说流行性出血热的疾病,我相信许多人都听说过。



没错,汉坦病毒就是引起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病原体,这是一种RNA病毒(见上图)。而流行性出血热我们在临床上也称为肾综合症出血热,这种疾病就如它的名字一样,它的临床特征以肾损害、出血和发热为主,是一个比较严重的急性传染病。

为什么说它是一个比较严重的急性传染病呢?这主要是因为患者在感染汉坦病毒之后,会出现典型的三痛症状即头痛、腰痛、眼眶痛,还会出现三红症状即脸、颈和上胸部发红,看上去就像喝醉了酒一样。另外还会出现发烧、腹泻、关节疼痛等症状,并且在患者的背部、胸部皮肤和口腔黏膜下还会出现淤血、瘀斑等,这些都是前期的症状。

并且随着病程的发展,患者会出现休克、肾脏功能衰竭等严重症状,这个时候死亡率就很高。目前来说感染流行性出血热后的死亡为率为20%-90%,即使是治愈,肝、肾等脏器功能也会出现比较严重的损害。

二、汉坦病毒是怎么传播的?



汉坦病毒存在于老鼠的身上

汉坦病毒主要存在于老鼠都身上,比如我们平常经常见的家鼠和野鼠,这种病毒可以存在老鼠的尿液、粪便及唾液。所以,只要当人们接触这些动物或者它们的排泄物,就可能会因此感染。

看到这个病毒是老鼠传播的,有些人可能认为这个就是鼠疫。其实这是两个不同的传染病,鼠疫的病原菌是鼠疫杆菌,是一种细菌;而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原菌是汉坦病毒,这是一种病毒。另外,鼠疫是甲类传染病,流行性出血热是乙类传染病,鼠疫的死亡率极高,肺鼠疫死亡率接近百分之百,而流行性出血热的杀伤力远远不及鼠疫。

●虽然是这么说,但是具体来说呢,汉坦病毒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传播:



①呼吸道传播,主要是指我们在呼吸时,经呼吸道吸入了受病毒感染的鼠类的尿、粪、唾液污染的尘埃(形成的气溶胶);

②消化道传播,主要是指我们进食了被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所污染的食物,经过口腔或者人的胃肠道黏膜而感染;

③接触性传播,主要是指被带有病毒的老鼠咬伤或者我们身体破损的伤口接触了那些带有病毒的鼠类排泄物、血液后感染;

④垂直传播,就时指孕妇感染了出血热病毒后可以经过胎盘感染胎儿;

⑤通过相关媒介传播,主要指存在于老鼠体表的各类寄生螨虫,寄生螨虫在叮咬人体后可引起感染。

三、汉坦病毒的传染力如何?

上面已经说了,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乙类传染病,它虽然是一种传染病,但是它主要是通过老鼠传染给人,并不会人传人。而且目前来说,只有罕见的证据表明存在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传染(这主要是指垂直传播)。

其实汉坦病毒引起的流行性出血热,每一年都有发生。我们可以在国家卫健委官网查询得知,2019年12月,我国共报告1364例流行性出血热感染,其中7例死亡。另据2006年的一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每年报告病例5~6万。

2011-2018年我国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数及死亡数

另外,根据国家疾控中心《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报道,我国近5年中每年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病例数有1万人左右,而且近年来感染人数还在不断降低。


从这些资料可以得知,汉坦病毒的传染力并没有目前的新冠肺炎那么强,而且感染的致死率也不高。这可能跟它的传播途径有关,毕竟汉坦病毒只能在老鼠与人自己传播,而在人与人自己传播基本不存在,这就使的得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途径有限,只要我们进行灭鼠防鼠,那么就可以阻断这个汉坦病毒的传播途径。

我们还可以从汉坦病毒的病原学去分析,汉坦病毒不耐高温,在37摄氏度以上就不稳定,60摄氏度1个小时就可以灭活,而且75%浓度的酒精同样可以对付它。

最后,随着我们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们也越来越爱干净卫生,这种疾病的发生率也是逐年下降,现在已经比较少见了。如果不是因为这一次的新冠肺炎疫情,可能许多人都不会留意这次的汉坦病毒感染事件。

从以上的种种可以看出,汉坦病毒的传染力方面并不是很强。

四、如何预防汉坦病毒感染?

上面已经说了,汉坦病毒主要是由于老鼠传播给人类的,我们可以从病毒的传染源以及阻断病毒的传播途这两个方面去预防。



●1、杀灭病毒传染源:就是将老鼠杀灭,防止家里有老鼠这个传染源的存在,如果家中有老鼠,要尽快将它们消灭,第一时间将这个病毒的传染源杀灭,那么就可以有效的预防感染。

●2、阻断病毒的传播途径:

①保持居家环境的干净和整洁,定期清除垃圾、拖地,这就可以将老鼠的尿、粪、唾液等分泌物清理干净,就可以避免呼吸道传播,以及避免食物被这些带有病毒的分泌物污染,从而避免消化道传播。

②储存的食物在食用前要清洗干净,而且还应该彻底煮熟才进食,另外碗柜里面的碗筷在使用前一定要注意消毒。最后在进食前还要记得清洗双手,这样就可以避免病毒消化道传播。

③如果不小心被老鼠咬伤,这时就要立即清理伤口,在流动水的情况下挤压伤口、冲洗伤口,之后再用75%酒精消毒,并且及时到医院注射疫苗。

说到疫苗,其实是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有力武器。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可预防的传染病,我们通过接种疫苗就可以预防流行性出血热,在接种疫苗时一般共接种3针次,前两针间隔14天是基础免疫,第三针间隔半年以上。



总之,汉坦病毒的传染性并不像现在的新冠病毒那么厉害,我们也无须太过惊慌。如果日常生活中没有接触过鼠类动物,保持家居卫生清洁,那样就可以避免这种病毒感染,并且最重要的还有疫苗呢,可以接种预防。

作者寄语:很高兴为大家科普健康的相关知识,我是左撇子说医,每天用简单的语言为你科普专业的医学知识,码字不易,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就帮我点个赞!如仍有疑问,可以评论区留言,欢迎大家关注、转发,谢谢大家支持!


左撇子说医


近日有报道一位务工人员坐包车,途径陕西省境内突发疾病死亡,当地疾控中心检测并非新冠病毒感染,但是检测另一种病毒汉坦病毒阳性,提示患者可能有出血热。

不过,事发地是陕西省却并不在西安市,而在陕西省的另外一个地方。可能西安名气比较大,人们会想当然的认为是西安,毕竟陕西省除了西安、延安和富平之外,其他地方在全国知名度都不是很高。

这个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3月23日,一辆山东大巴途经陕西宁陕县时,有乘客突感不适,乘务员立刻打电话到当地120,随即医务人员将患者接至县医院救治。

事情发生的时候,是凌晨四点,当日上午七时左右,也就是三小时后,医院宣布患者救治无效死亡。陕西省安康市疾控中心检测患者新冠病毒核酸为阴性,但是汉坦病毒IgM抗体呈阳性。

汉坦病毒是什么?很多人可能一听到这个名字,以为是一种新的病毒又要爆发了。其实不然,这是个既往就已经有的病毒,它所引起的疾病,也是既往一直存在的疾病,并非严重的、死亡率非常高的、致死性疾病。

汉坦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的包膜病毒,引起的疾病,叫做肾综合征出血热,以前也叫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以老鼠为传染源的传染病,表现以发热、低血压休克、出血和肾损害等为主。

除了肾综合征出血热之外,汉坦病毒还可以引起汉坦病毒心肺综合征,或者叫汉坦病毒肺综合征,这个相对来说会更严重一些,但在中国不太多见。

典型的肾综合征出血症状,大多数表现为有明确的疾病发展过程,首先出现发热期,然然后进入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这个疾病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会有些陌生。

肾综合征出血热并不是一个稀有疾病,在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存在,只不过中国的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占据绝大多数。但在国内,这个病也是分布不太均匀的,陕西省西安市的户县是重要的流行地区之一。

肾综合征出血热感染后,潜伏期4~46天,平均为7~14天,由于有一定的地域性,病死率并不一致,和当地的医疗水平、临床类型、治疗迟早及措施是否正确有关。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患者,病死率为3%~5%,部分地区病死率可达10%。

对于这个疾病,早期识别是非常重要的,流行性出血热有一些症状还是比较典型的。比如会头痛、腰痛、眼眶痛,所谓的“三痛”,以及面部、颈部、上胸部皮肤颜色发红的所谓“三红”症状。

其他的症状有点类似普通感冒、流感和胃肠炎,包比如恶心、呕吐、腹泻、全身关节疼痛、肌肉酸痛、胸闷、眼结膜充血,等等。其最大的危害是,可能会导致休克而死亡。

流行性出血的发病,除了有一定的地域特征之外,在发病季节上虽然全年都可以散在发病,但是以每年的3~6月,或者10~12月,为流行性出血热的高发季节,要引起注意。

不过,话说回来,前面说到的患者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死亡,要么另有其他并发症或者合并症,要么发病时间可能更加早一些,只是没有引起重视,病情加重到一定程度才这么死亡的,一般情况下不会这么快死亡的。

肾综合征出血热目前还没有特异性的治疗办法,早期可以抗病毒治疗,以后主要是综合治疗措施,治疗中要注意防治休克、肾衰竭和内脏出血等。

本病通过接触鼠类传播,有携带病毒或者得病的老鼠向人类传播时,是经呼吸道、消化道、直接接触老鼠(伤口接触或者咬伤)而感染的。老鼠的血液、唾液、尿液、大便等分泌物和排泄物,都可能含有病毒。也可通过母婴传播和恙螨叮咬传播。

本病在人与人之间的接触,由于汉坦病毒感染后在人体内的病毒血症期是非常短的,一般不传播本病。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2017年中国流行性出血热的报告数是11262例,死亡人数为64人,可见死亡率并不高。

对于预防,最主要的是灭鼠。其次,在可利有疫苗的地区,是可以注射疫苗的,注射疫苗后88%~94%的人可以产生抗体,不过抗体在3~6个月以后,滴度会逐渐下降,一年后需要加强接种,这个疫苗主要针对疫区或者去疫区工作的人。

龙医生的温馨提醒

发生在陕西安康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死亡病例仅仅是一个个案,这个病有明确的传播途径和诊断的方法,中国在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治疗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是以综合治疗为主。

在预防方面,由于这个病是以鼠为媒介传播的,所以灭鼠是非常重要的,其次也是有疫苗可以使用的。这个病可能蹭上了埃博垃出血热和新冠肺炎的热点,会导致人们出现一些不必要的担心。


龙大夫的肝病课堂


23日报到的从云南开往山东的返工大巴车上,一位务工人员在途径陕西省境内的时候突然发病死亡,根据当地疾控中心检测得知并非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而是另一种病毒检测呈现阳性,叫做汉坦病毒。我们一起来了解要下什么是汉坦病毒,都有哪些症状,传播途径又有哪些,日常生活中该如何预防呢?

人们在新冠病毒疫情中还没缓过神来,怎么又冒出来个汉坦病毒呢?如果是在平时,可能就没有这般敏感,因为新冠肺炎疫情还没有完全平息,这又冒出来个不知名的病毒,确实有些可怕,但是大家不要恐慌,这个汉坦病毒并不是什么新病毒,跟人类早就有过交涉。因为它引起的是流行性出血热,在国际上又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经鼠传播的疾病,由汉坦病毒引起,主要临床症状是发热、出血、肾脏损害为主要特征的严重性急性传染性疾病。

这种疾病起病急、进展快,若救治不够及时的话可引起患者的死亡,病死率高达10%以上,但是如果病毒感染后能够早发现,早诊断并且及时治疗,那么病死率会显著下降。

汉坦病毒引起的流行性出血热都有哪些症状?

当人类感染汉坦病毒后,也是有潜伏期的,通常为7-14天,也有4天发病的,或者是潜伏期超过14天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三大特征,就是发热、出血、肾脏损害。起病急,早起有发冷、发热的症状,全身酸痛、乏力、衰竭状,也有疼痛、眼眶疼、腰疼的现象,面部和颈部会有醉酒的模样,面部潮红或者水肿,结膜充血、水肿,有点状或者片状的出血点,上颚点状或者网状出血,腋下皮肤有现状或者簇状出血点。


汉坦病毒的传播途径?

汉坦病毒由感染的鼠类携带,并无症状,可以长期携带,并且能够持续排毒,鼠类的尿液、粪便、唾液中都可以检测出病毒,在鼠类的肺中浓度最高,当含有汉坦病毒的鼠类的尿液和粪便等被搅动,病毒就有可能随着一些细小的颗粒漂浮再空气中,人类可通过呼吸这样的气溶胶而感染,接触这些含有病毒的排泄物等也会污染手部,当手部再次接触眼睛鼻子嘴巴的时候就会被感染。还有一种就是被携带病毒的鼠类咬伤也会传播感染。但是尚未报道过人和人之间的传播。

如何预防汉坦病毒感染?

我们了解到病毒的传播途径,也就不难知道如何预防了,就是在接触到鼠类或者鼠类的排泄物时候,要佩戴手套、口罩等防护措施,避免被鼠类咬伤。鼠类咬过的食物或者是粮食,就不要再食用了,没事的时候也不要随便去端老鼠窝。

总之,远离鼠类,不得不接触的时候一定哟啊做好个人防护,粮食等食物一定要做好防鼠工作。如果发现有类似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早诊断找治疗,减少重症或者是死亡。


中药师说健康


先来回顾一下这个病毒爆发的事件。2020年3月23日,临沧市接陕西省宁陕县通报:云南省临沧市沧源自治县一名外出务工人员在返回山东荣成鲁阳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务工途中,途经陕西省宁陕县时出现身体不适,于当日07:10抢救无效死亡。经宁陕县采样检测,死者田某某汉坦病毒(出血热)核酸检测为阳性,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为阴性。

那么,究竟什么是汉坦病毒?

汉坦病毒归属布尼亚病毒科,是一种有包膜分节段的负链RNA病毒,可引起汉坦病毒肺综合征(HPS)和汉坦病毒肾综合征出血热。

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党委书记左仕富表示,流行性出血热流行广,病死率较高,危害大。主要是由老鼠传播,接触老鼠或者吃了老鼠碰过的食物、呼吸老鼠粪便污染的空气都有可能发病,但人与人之间并不会发生传染。


汉坦病毒主要有五种传播途径:

一是呼吸道传播,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形成气溶胶飘散在空气中,通过呼吸道而感染人类;

二是消化道传播,人类进食了被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所污染的食物,经过口腔或者人的胃肠道黏膜而感染;

三是接触性传播,被鼠咬伤或者破损伤口接触了带病毒的鼠类排泄物、血液后感染;

四是垂直传播,孕妇感染了出血热病毒后经过胎盘感染胎儿;

五是通过相关媒介传播。

汉坦病毒有什么症状?

早期症状主要是发热、头痛、腰痛、咽痛、咳嗽、流涕等,极易与感冒混淆,造成误诊而延误病情;

三天以后才会出现典型的表现,主要表现在 " 三痛 " 和 " 三红 "。" ‘三痛’为: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红’为:眼红、面红、胸颈红。它跟一般的感冒不一样,一般的感冒是热退病轻,而出血热是热退病重。"


如何防治?

如果不慎被老鼠咬伤,要尽快做消毒工作。先用清水和肥皂水冲洗伤口,尽量把老鼠咬破的地方的血液挤出来,然后再使用医用酒精消毒。如果伤口比较小,可以直接用沾了酒精的棉签擦拭,如果伤口比较严重,建议直接在伤口处倒酒精。处理过的伤口不要包扎,要敞开透气,并尽快去医院接受治疗。

在野外工作时,要穿袜子,扎紧裤腿、袖口,以防螨类叮咬,不要在草上坐卧。

一般性的咬伤可以注射狂犬病疫苗、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如果伤口深、比较严重的话可以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皮科邹de修肤录


在国家还在为冠状病毒肺炎输入病例的防控积极采取措施的时候,这两天关于一例感染汉坦病毒并经抢救无效死亡的新闻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汉坦病毒感染属于国家防控的乙类传染病,在一个疫情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又听到另一个传染病的消息确实让人有些担忧。

一、汉坦病毒是什么呢?

汉坦病毒指的其实是一个病毒家族,包含一系列病毒,主要由啮齿类动物传播,可以引起一系列综合症,如汉坦病毒肺综合症,而大家听说的这个病例可能是肾综合征出血热。

二、汉坦病毒是怎么传播的呢?

每种汉坦病毒都有一个特定的啮齿动物宿主,通过动物的尿液、粪便、唾液传播。只要有以下传播途径。

1.呼吸道传播,动物的尿液、粪便、唾液形成气溶胶颗粒漂浮在空气中,通过呼吸道吸入而感染;

2.消化道传播,感染动物的唾液、粪便、尿液等沾染了食物,入口时未充分清洗和烹煮,病毒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

3.接触传播,直接接触了被含有病毒的动物排泄物污染的物体,而皮肤或黏膜又有破损时,可以通过伤口直接感染。

另外,很少见的情况是被携带病毒的动物咬伤而感染。

三、哪些动物携带汉坦病毒?

主要是各种野生鼠类。如褐家鼠、黑家鼠、小家鼠、黑线姬鼠、黄胸鼠等。

四、汉坦病毒感染传染性厉害吗?

和新冠肺炎病毒不同,汉坦病毒的传染还是从动物到人,因此,只要做好居住地的灭鼠工作,不随便捕捉甚至吃野生鼠类,食物入口前要充分清洗和烹饪,食物储存要做好防护,避免接触鼠类排泄物;野外工作时做好防护,也就切断了从鼠到人的传播途径了。

防护好了,汉坦病毒的传播也就阻断了,不会像新冠肺炎一样出现大的传播。

另外,与冠状病毒是个新病毒品种不同,人类研究汉坦病毒已经很多年了,汉坦病毒也已经有疫苗了,如果工作原因有可能接触到鼠类,也可以预先注射疫苗。

这次的汉坦病毒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主要是因为出现的时间比较微妙,大家只要注意居住地和食物卫生,不必担心汉坦病毒会引起传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