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超传球都慢腾腾的,不像欧洲足球传球球速很快?

烟灰31980031


因为技术差,力量弱,速度慢。

拿乒乓球来说,水平差的慢慢挑和平球,只要球不下球台就好,哪有什么水平可言?

高水平的乒乓球比赛,你在现场有时候斗看不清来回对攻的球!是的,速度就是这么快,电视转播看球反而清楚些。

想快速传球,首先力量要强,体能要好,要不踢一会脚踝力量就跟不上了,大部分快节奏短传还是脚踝力量。还有基本功要扎实,来回快速的传球,必须传接球质量都高才能保持连贯。这些在中超和中国球员里,都不要希求太高。


一切都不确定


因为中国国内联赛水平低下,球员自身并不具备高速传球和对抗的能力。就像武磊自己说的那样“在中超传球有1-2秒的调整时间,在西甲根本没时间考虑,节奏要快的很多!”

除了武磊之外,曾在中超踢球,如今在多特蒙德效力的维特塞尔接受采访时也说过:“在中超你可以有很多的思考的时间,在球场上也有更多的空间。很多球队在技战术上不是很好,不过各个球队的体能训练强度很大。”

而另外一名在中超踢过球的勒夫,说话就没那么客气了:“中国的足球更慢、节奏也不够紧凑。当你拿球的时候,你不仅有时间思考,或许还可以去喝一杯咖啡。然而在这里(巴甲),一切都相反,所有比赛的节奏很紧凑,在巴西踢球,你需要迅速思考并立马做出决定。”

相比于欧洲联赛,中超球员们的技战术水平普遍偏低。想要实现快速传接球,首先需要良好的球感和停球技术,这些中超球员基本都不敢具备。如果传球过快,球队自身失误会大大增多,一场比赛下来也会把球童累死。

像平时踢业余养生足球,很多踢上2-3个小时也不会累,很大原因是比赛的对抗和节奏低。如果中超联赛冒然提高自己的比赛强度,进行更快速的攻防转换,球员们的体能也是很大问题。何况中超现在的比赛节奏下,很多球员都无法适应。

对于大多数中超球员来说,目前的比赛节奏就是一个舒适圈,没有球队和个人想要去打破。由于中国足球人才断档,球员们没有太大的竞争压力,踢着节奏缓慢的足球,拿着更多的工资已经很舒服了,何必要和自己过不去呢?


硬核教练


你看国家队比赛,传球准确度大体还说的过去,接球不说那些停球三米的,还有一些停到脚下的。

但是稍微注意下就能发现,每次传球后,接球球员都要停一下,调整一下身形,然后外脚背拨一下球,看准下一个接球人,再用脚弓把球传出去。

每次多这几个附加动作,虽然看似闲庭信步,传的也更准了,但是多耽误那1-2秒,每传3脚以上,加上球移动时间就要6-7秒了,这段时间足够对方球员从半场跑回去防守。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基本功和意识太差劲了,球来前没想好接球后怎么处理,是带球还是一脚传,想传球的也没提前看好下一个接球人,下一个接球人也不提前跑位。

停球技术太差,停的不好,用了全身力气把球挺下来了,但是体型也完全走样了,还需要调整一下体型才能保证后面动作完整。

传球技术太差,必须外脚背拨一下,把球放到舒服的位置,才能相对准确的出脚传球,耽误时间且特被容易被断。

总之,从专业队到国家队,都是基本功不过关,身体素质不过关,智商不过关,意识不过关,意志也不过关的一群废物。


江帅176


因为节奏和技术能力。

足球,说白了是追求空间和时间的游戏。

什么叫利用空间和时间?说白了,就是球通过快速流转,制造时间差,让进攻比防守快一步,获得进球机会。

节奏,主要可以通过跑动距离和传球次数体现。

中超前25轮场均跑动距离最高的是欧洲来的哈姆西克,场均11114.5米,而他已经32岁了。

(2019年前25轮总跑动距离,只有吴曦算是没有欧洲背景的球员)

中超球员场均跑动多少呢?9.62千米。

作为对比,看一下2014年瓜帅麾下打传控的拜仁的一场跑动数据。

中超顶级的哈姆西克也只是五年前拜仁平均水准。而2019赛季场均跑动10千米左右库鸟被指跑动很不积极,30岁的穆勒场均跑动变成了12.5千米。

传球次数呢?

2019年中超25轮联赛,主场作战的广州恒大贡献了564次传球,成为了当轮最佳。

最佳对最佳,欧洲球队传球次数是个什么层次?

差幅在30-40%之间。

这样的结果,就决定了中超和欧洲联赛之间的视觉差。

节奏低,跑动少,防守强度低,留给进攻方的时间就多,慢吞吞的传球速度就能够达到目的。

长期以往,你要是胆敢把传球速度提上去,脚法控制不好就传疵,偶尔传出没人跑,跑到他也接不住,最后你埋怨我我埋怨你,何苦跟自己过不去。


孤山韩


足球运动是一项整体运动,想要打出快节奏的比赛,光靠个人速度是无法实现的,它涉及到球员的基本控球能力,整体传控能力,以及整体战术风格。很显然!我们的球员无法做到在快速、且高强度的对抗中完成传接配合,甚至他们在慢节奏的攻防转换中也会经常出现低级错误。总之足球运动是以的技术为根本的,只要有了扎实的技术,你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对手的特点制定各种战术,想快就快!想慢就慢!反过来说:你要是连基本的控球,传接球都做不好的话!那就一切都无从谈起了。




成韬足球杂志


经常观看欧洲足球的球迷会发现,欧洲球员传球的速度都很快,彷佛欧洲球员的力量很大;相比于欧洲足球,中超的球速就慢很多,而且皮球蹦蹦跳跳,很不平稳!

那么,为何出现如此的差异呢?笔者认为,这主要与球场和草皮有关!

欧洲的球场是俱乐部的;而中超的球场是租借体育局或者政府的

众所周知,中超俱乐部几乎都没有自己的球场,基本都是租界当地体育局或者政府的球场;这些球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草皮情况基本很难得以保证!

中超球队的球场,所有权属于体育局或者政府,球队付租金租借球场的使用权;而草皮确是非常昂贵,需要定期养护,体育局或者政府肯定不会自掏腰包改善草皮质量;而对于俱乐部,球场本身就是租界的,也不愿意花大钱来整改别人的草皮,就像租房一样,租客不可能花大钱装修租来的房子一样!

所以,中超的草皮基本都是凑活着踢球而已!

另外,为了盈利,球场会对外承接各种各样的活动,像是演唱会、商业活动等,这些演唱会的收益比俱乐部的租借费用高得太多,确切得说,每座球场都是靠演唱会和商业活动才能赚钱;单纯依靠足球,可能连维护费用都无法满足!

而欧洲的球会,大都拥有自己专业的足球场,像巴萨的诺卡普球场、曼联的拉特拉福德等球场,都是属于俱乐部自己的财产,这就确保了球场的专一性!

草皮的质量与气候相关,中国的气候比欧洲的气候更为复杂

草种基本上分为冷季型草和暖季型草,这两种草的生长习性从冷、暖就可以看出,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气温!
冷季型草适宜的生长温度是15-25度,气温高于30度,就会生产缓慢,并且容易患病虫害;而暖季型草适宜的生长温度是26-32度,当温度低于10度会自动进入休眠状态,其能承受的最低温是-5度。

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想要拥有高质量的草皮,必须围绕气温进行工作;就自然气温而言,欧洲足球强国的气候条件,普遍比中国更易培育草皮!

而中国自北向南,气温差异很大,这也造成了草皮培育的难度,所以即使花费巨资引进好的草皮,也需要花费更多的钱来养护,这对于俱乐部和体育局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草皮和球场的差异,形成了中超和欧洲足球的传球速度不同以及运行轨迹不同;只有彻底解决球场的草皮和养护问题,才能解决中超球场质量普遍不高的现状!


岛叔说


在众多足球球迷眼中看来,大家可能都会认为中国球员球技差,所以中超传球都显得慢腾腾的。但观看过中国球队与外国球队的比赛来看,我有两种新的看法。


一、体能条件。

熟悉体育的朋友都知道,东方人的身体素质与西方人的身体素质是具有一定的差距的,所以中超球员们不会像欧洲球员那样体能那么好。体能不好,还要踢满全场,怎么办呢?只能通过降低踢球强度来达到这一要求。


二、转播技术。

经常观看英超比赛的球迷可能都会有个切身感受,他们的触球声音我们都可以听到,而且他们的球场条件看着也是十分的顺眼,镜头的移动及接近观众的距离也十分适合球迷的观看。在这些方面,中超的水平可谓是全方面落后。在不同转播水平的衬托下,各自的比赛速度自然会给球迷带来不同的感受,甚至是感觉误差。


半巴


想听实话吗?其实中国的球员最大一个缺点,也是通病更是毛病,都愿意把球控制在自己的脚下,那多“拉风”呀!全场的目光都集中到我身上身上!风光!我早就说过,在中国足球队员身上,很少看到一脚球。我看到赛场上有好多机会,但球就是在脚下“黏着”本来就那么几秒的瞬间,对方一关门。机会就消失了!欧洲球队球从后方传到前场很快,全都是三传两传就到了对方前场!


黑哥162939434


因为怕传丢



顿顿三两酒


中超的裁判是从哨子厂出来的,每隔几秒钟就试吹一下,生怕球员热死或累死!然尔球员没累死,也假装死,时不时的痛苦倒地,蚊子咬也停下来打!中超可以试运行一年别带哨子,这样就连贯了,一年后可以跟韩国抗衡,三年后可以跟欧洲抗衡!中超这情形,完完全全,百分百是裁判勤哨引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