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古代志怪故事——留怙香囊,证果寺习业

留怙香囊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留怙香囊,证果寺习业

衢州人留怙,字彦疆,二十多岁进士及第后,归乡等待分配工作,经常独处一室。室外水池,夏天荷花盛开,清香阵阵,景趣清逸。日久家人发觉他有些奇怪,先是凡入室就关门,非温暖睛朗的天气或接待宾客,绝不出户,接着是仿佛他另有所遇,家人无法得知,又无从发问。后来为他洗衣时,发现他腰带上有一只珠子结成的香囊。细看竟全是常人难得的北珠,颗颗圆润晶莹,亮光闪烁,非人间所有。用以串珠的银线也特别柔软光滑,囊中香气也很特别,前所未有。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留怙香囊,证果寺习业

家里人问他这些东西从何而来,他不肯回答。家人伺间偷听,时时听到奕棋下子的声音,于是商定计策,撞门突入,看到他正与一位美妇人对坐下棋。妇人一见外人,急步躲到屏风后面。家人追去一看,全无人影。留怙的父母猜那妇人一定是鬼魅,深以为忧,请来方士巫师,用尽方法驱除,始终无效。而留怙也不如鬼魅缠身之人气沮神丧,反而颜色红润,体魄充壮。直到他将要就道上任,去外地做官,家里人才感觉到那妇人己不再前来。那世间未有的香囊,被父亲派人丢进了东海。

留怙一生康宁无病,至老还嗜欲不衰。有人问他早年所遇,他说:“那是水仙精吧,当时忘了问她的姓名,无可奉告。但我的养生秘诀都是她传授的。”留怙官至中大夫(从四品),年近九旬而逝。

【原文】衢人留怙彦强、年二十余.进士及第.调官归乡.常独处一室.其地滨水.水次皆芰荷.景趣奇迥.忽若有所遇.家人莫得而知也.第怪其入室即扃户.非温凊与宾客至.辄不出.人窃疑之而不可问.后因易衣浣濯.家人得珠囊于带间.皆北珠结成.而极圆莹粲洁.非世能有.所串银线.柔软光好.不可名状.囊中香气又特异.持以叩所自来.不肯言.伺间密听之.时闻弈棋下子声.遂作计启关.掩其不备.乃一美妇人对局.见外人至.急趋入屏后.就视之、无所睹.父兄意其鬼鬼.深以为忧.呼方士巫者、治禜百方.终不验.而怙颜充壮.了不类困于异物者.及将赴官.始绝不至.所存珠佩.其父遣掷弃海中.怙生平康宁无疾.至老嗜欲不衰.年八十余.尚有少妾十辈.官至中大夫.年几九十.晚年、人问昔所遇.曰、水仙也.当时失不询名氏.无得而传.盖得养生之术于彼云.其曾孙清卿说



证果寺习业

明州(今宁波)士人王某为参加科举考试,在山中证果寺租屋攻读,以避车马之喧,寺中仅有和尚和仆人三四个。一日,他们都去十里外民家为死者诵经祈求冥福,王独自一人读书到半夜,将熄灯就寝,听到有人敲门,开门一看,竟是久违的旧友,大为高兴,说:“我正独睡,而来故人,可谓幸会!可惜寺众都出外未归,无法煮茶招待,太失主礼了!”友说:“不必了,我本来就不该夜行,弄得无处投宿,你能给我歇足就很满意了。”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留怙香囊,证果寺习业

王某即留他同榻而坐,海阔天空地谈了好久,兴犹未减。友忽然微笑着说:“有一事不免要以实相告,你可不要害怕!”“何事?”友说:“我死已多年。今夜来此,是想托你帮个忙。”王不由吃了一惊,说:“如是这样,那我是跟鬼在说话,可是使得的吗?”“没关系的。我不是怪魅,只是有求于你。我死后,妻即改嫁。幼子懦弱,弄得无以为食。我活着时积攒了二百两银子,埋在屋下某处,请你设法告诉我儿,取出来活命,切勿让我妻知道。冥冥之中,当思有所报谢。”说罢下榻,长揖而去。

王见友去,余悸在心,不敢再睡,天亮后退了房,返回明州,访其友家,找到他的儿子,按梦中所告果然取获银子。

【原文】明州医者俞正臣说:其乡里士人王某,当科举之岁,欲往山间习业。得证果寺,絶幽邃,无车马喧。遂谒僧,假一室寓止。寺仅有僧行三四辈,尝昼往十里外民家诵经敛死。王独处,迨夜半,灭烛将就寝,闻人叩户,即延入,葢旧友也。王见其来,甚喜曰:“正尔孤寝,而逢故人,可谓幸会。恨寺众皆出,无由炷灯煑茶,殊失主礼。”客谢曰:“不必尔。吾自不合冒夜行,无处托宿。能见容足矣。”王留之同榻。剧谈良久,微笑而言曰:“有一事不免以实告,幸勿怖。”问:“何为?”曰:“吾死已歴年。今夕之来,愿有所托。”王骇曰:“如是,则我乃与鬼语,那得为便!”曰:“无伤也。吾非为怪惑,但有祷于君。吾亡后,妻即改嫁。稚子懦弱,殆无以食。吾生时积馆舎所赢白金二百两,埋于屋下某处,愿为语吾儿,发取以治生。切勿令故妻知。冥漠之中,当思所报。”随长揖而别。王方幸其去,而暗中隐隐见其人固在床,辗转不敢寝。俄天明,亟起出,值寺僧及丧家人至,云:“夜来才念经毕,举尸欲敛,只空衾在地,徧处寻索弗得。”王引入室,视床上人,乃新死者也。王惴恐未已,急徙归。而访友家,呼其子,果如言得银。予顷闻张定叟说嵊县山庵事畧相类,岂非传者误其郡邑乎?然其末絶不同,故复书之,以广异述。

《夷坚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