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恐慌不等于乐观

先看一下全球的就是政策

美国方面:美联储传统货币政策直接将利率拉爆到0,非传统货币政策持续推出资产支持计划,最后升级到“无限量宽松”,每天提供750亿美元用于购买债券和住房抵押支持证券,相当于一天向市场释放5000亿人民币;财政政策方面,即将推出2万亿美元刺激法案,按照现在新闻来看,参议院投票通过的可能性还是很高的。

中国方面:中国的动作还是比较小的,自疫情以来,利率还没有变化,定向降准了0.5%,释放资金有限(约5500亿人民币),财政政策也已经有动作发出,中央下放基建专项债至地方,各个省市陆续出台刺激汽车的消费计划。整体来说,虽然动作幅度不是太大,但是国内疫情对于一季度的经济是毋庸置疑的,国外疫情对于二季度的经济冲击也是明确的,甚至会蔓延至三季度,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刺激计划,今年GDP增长率会下降很多,甚至不排除为负,所以后面的刺激计划一定是——在路上。

欧洲方面:各个国家都已经进行了降息,基本上利率都接近于0,不同程度的财政刺激计划也陆续推出。

日本方面:日本的利率直接拉到-0.1%。其他国家的救市政策与这些大国基本无异。


不恐慌不等于乐观

从各个国家的救市速度和力度来看,除中国外无疑都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政府如此给力,民众的恐慌情绪自然有所缓和,这一点从最近各个股市的反应可以看出一些。

经过了十年前2008年经济危机的洗礼,各国政府基本上已经形成了共识:一旦发生危机,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要立马跟上,以制止投资者的恐慌,这句话虽然看上去很简单,但是得来不易,主要是两方面:

政府各个部门达成共识不易

救市的力度掌握不好

首先说共识方面,典型的反面例子就是美国和美联储对于“大萧条”的反应,不知道该不该救,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致使“大萧条”基本上蔓延了十年。

其次就是力度不好掌握,是挤牙膏似的一点一点来,还是一桶到底、一针见血,还是力度过度。这一点都是血的经验摸索出来的,各国都吃过亏。

所以美联储鲍威尔的这一波操作还是很给力的,一桶到底。尽管道指仍然下跌了近40%,但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止住了“飞流直下三千尺”,也算是效果不错。

接下来就是看后市了

本周二开始美股道琼斯开始反弹,周二反弹11.37%,周三反弹2.39%;欧洲方面以英国为代表的,周二反弹9%,周三反弹4.45%;亚太方面以日本为代表的,周二反弹7%,周三反弹8%,今日早盘开始下跌,目前下跌2.5%。

股指是各个风险资产的风向标,股指走向会反应在商品市场、外汇市场和债市。

另外,逻辑上来讲,本次危机造成的原因与08年次贷危机是不同的,是更复杂的。

2008年次贷危机是纯粹的债务危机,靠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完全可以救助的。本次疫情危机,除了债务问题,更重要是病毒的传播,限制人们的活动,也就限制了消费和生产,限制了商品的流通,也就意味着货币的流通速度降低了,一味地增加货币总量的效果会比2008年差很多。

也就是说现在流动性的问题虽然解决了,恐慌消除了,但是说人们重返股市的信心,我觉得还是没有的。真正的拐点出现一定是欧美的疫情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之后消费和生产才能逐步恢复,股、商品、汇各个市场才能说乐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