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門也能賞櫻 ,武大學生用python敲出櫻花開放

不出門也能賞櫻 ,武大學生用python敲出櫻花開放

近期正好是一年一度的櫻花季,往年的此時大家應該紛紛出門賞櫻花,但是由於疫情影響,大家為了響應國家號召,儘量不出門。武漢大學,曾經是賞花的勝地,但是現在武漢是本次疫情的重災區,目前還沒有解封。

武漢大學學生用Python敲出了櫻花開放,在這特殊時期,用自己的方式綻放櫻花,讓全面一起賞花!該視頻已經被央視新聞點贊和轉發,號召大家一起為武漢加油!

【代碼千萬行,愛你當首行!無數個“武漢加油”匯聚在一起,每個字都是一個像素點,為你敲出一朵櫻花的延時開放,看一朵花開,等花開成海,和武大櫻花一起為武漢加油!

不出門也能賞櫻 ,武大學生用python敲出櫻花開放


不出門也能賞櫻 ,武大學生用python敲出櫻花開放


不出門也能賞櫻 ,武大學生用python敲出櫻花開放

然而令大家熱議的還不止這一點:畫出動畫的這位同學並不是計算機系的!而是信管院的!看來Python的普及真的已經是全民級的啦!

不出門也能賞櫻 ,武大學生用python敲出櫻花開放

網友們紛紛前來熱議,下面是一些熱評:

不出門也能賞櫻 ,武大學生用python敲出櫻花開放

具體這個邏輯是怎麼實現的呢?

我們來說說原理:

事實上,每一張圖片都是由一個一個的像素點所組成的。而每個像素點,都有自己的顏色,其顏色可以用一個數組來表示:(a,b,c),其中每位數的取值範圍都是 0-255。

比如 (0,0,0) 代表黑色,(255,255,255) 代表白色。

當像素點足夠多的時候,這張照片就是我們所說的高清照片。

首先,使用 pillow.Image 讀取圖像,並使用 load 函數獲取到每一個像素值。然後新建一張畫布,並選好你要使用的字體和字體大小。

不出門也能賞櫻 ,武大學生用python敲出櫻花開放

寫個for循環生成數據,要給這些字加上相應的顏色字體,寫入創建的畫布中。

不出門也能賞櫻 ,武大學生用python敲出櫻花開放

最後導出視頻即可。

不出門也能賞櫻 ,武大學生用python敲出櫻花開放

看到這裡,小扣對這位同學的“神操作”是讚不絕口。

不出門也能賞櫻 ,武大學生用python敲出櫻花開放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的蓬勃發展,編程已經成為21世紀必不可少的技能。編程隨處可見,在未來,如果不懂得編程,就會像以前不會上網、打字、開車一樣,而成為新一代的“文盲”,而孩子們將來生活的時代正是這樣的。

前車之鑑,後車之師。

英語對於大環境下的眾多80後家長如同魔咒,而應對如今的編程時代,家長更不能讓孩子錯失學習良機。

對於很多80後而言,學生生涯中學習英語的過程,幾乎每個人都可以寫出一部血淚史。從大學英語四、六級,到雅思、託福,英語就像一種魔咒,從始至終影響著他們的升學,工作和升遷。

如今,80後父母一代大多已為人父母,他們的孩子也到了學習的年齡,唯一不同的是,這一次不是英語,而是編程!

談起學編程,肯定會有不少家長這麼說:“我們家孩子將來又沒打算當程序員,學編程幹啥?”


殊不知,學編程並不只是為了成為程序員,又或者成為技術、產品的開發者,而是像當初學英語一樣,為了更好地適應這個時代。

未來是人工智能的時代,而編程也就是人工智能一個最底層的技術,也就是說人工智能這個大樓無論蓋多高,它都需要編程作為底層的支持來實現。


少兒編程≠敲代碼

不出門也能賞櫻 ,武大學生用python敲出櫻花開放

少兒編程中的“少兒”對應於少年、兒童兩個人生段落,因此,少兒編程的教育對象主要是17歲以下的孩子。

一般而言,低齡兒童會選擇一些大顆粒拼搭式積木、小顆粒拼搭式積木;隨後通過積木拼搭式的編程工具、圖形化的編程語言,以動手實踐的方式體驗編程樂趣並逐步掌握模塊、控制、執行等編程概念;最後,在尊重孩子身心和諧發展的個體差異的基礎上,面向高齡少年引入生產型的高級編程語言,強化計算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

其實,在整個學習編程的過程,你會發現孩子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了、邏輯思維能力提升了、專注力提升了、空間想象力提升了等等綜合能力提升了,這其實就是孩子掌握了編程思維。而這種編程思維也正是學編程的本質。

編程課程是一門綜合應用型的學科,具備跨學科教學的特性。編程學習的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就是把大問題不斷地分割成小問題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必須去思考如何把代碼合理的安排在整個程序中,讓程序流程處理輸入,演算,直到輸出。


孩子不是掌握編程技能

那到底學的是啥?

不出門也能賞櫻 ,武大學生用python敲出櫻花開放

少兒編程教育,並非是把孩子培養成程序員,更多的是訓練孩子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就是“理解問題——找出路徑”的思維過程。它可以將一個問題清晰具體地描述出來,將一個個大問題逐步分解成獨立的小問題,由複雜變簡單,由抽象變具體。

不出門也能賞櫻 ,武大學生用python敲出櫻花開放

說的長遠一點,現在市場中有很多公司在進行人才篩選和培養時都會藉助一個叫冰山模型,其是一個人才管理領域的基礎模型,其描述了一個人所有內在價值的所有要素。

冰山模型告訴我們,一個人的競爭力取決於三大要素,冰山上的是知識和技能佔比30%,而冰山下的是通用技能和天賦佔比70%,冰山模型中越往下走冰山下的要素越難改變且對人影響越大。

天賦上天賦予不可改,所以大多數的人會很重視知識和技能,但人工智能可以替代的很多都是重複性高、可複製的工作,從小培養孩子的可遷移能力(通用技能),如:思考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為的就是讓孩子從“應試教育”思維轉變成“理解問題——找出路徑”的思維,這樣再學習任何東西,並不單單只是把知識學完就完了,而是要用知識去解決問題。

舉個例子。

珍妮·蘇克是一位韓裔美國人,6歲時隨父母移民美國,從小喜歡音樂、舞蹈和文學,小學時除接受常規教育外,還進入美國頂尖的芭蕾舞學校接受訓練,一直到15歲因父母怕耽誤學業而被迫終止舞蹈訓練,蘇克成為芭蕾舞演員的夢想就此破滅。

不出門也能賞櫻 ,武大學生用python敲出櫻花開放

本科時她就讀於耶魯大學,在此期間進一步發展了對文學的興趣,畢業時蘇克拿到馬歇爾獎學金赴牛津大學研究法國文學,並獲得文學博士學位。

不過文學研究的經歷讓她覺得自己並不適合這個領域,轉而對法學產生興趣,於是進入哈佛大學法學院,獲法學博士學位。

畢業後她曾給兩位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做過助理,後回到哈佛法學院成為助理教授,2010年,37歲的蘇克成為哈佛法學院首位獲得終身教職的亞裔女性。《我想看到的世界》就是她回憶自己成長經歷的自傳。

從芭蕾舞潛力新星到文學博士再到法學博士、哈佛教授,蘇克的人生經歷了幾次重大的轉折。蘇克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在很多領域都有學習,並且每一項所學習的內容都學的很好。

這是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蘇克在學習的過程中,搭建好了自己的思維模型。有效的思維模型,都對這個世界運行規律的一些總結,它本身就蘊含著關於本質信息,這樣的思維模型雖然不能馬上幫助你解決問題,但透過思維模型,你能夠更好地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

也正是因為有了自己的思維模型,讓蘇克在嘗試學習新的領域知識時,遇見困難也沒有想去逃避,而是選擇不斷嘗試的去解決問題。

而編程說到底最主要的就是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