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動脈斑塊為什麼久治不愈?

藍天93688


我是醫者良言,是一名住院醫師,專為普及醫學知識造福人類健康,若想了解更多,請關注我,有疑問可留言,必回應!


頸動脈斑塊斑塊為何久治不愈?

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病率也在增加。為了更好地理解動脈粥樣斑塊為何久治不愈,這裡需要普及一些知識,具體總結如下:

1.動脈粥樣斑塊怎麼形成的?

各種有害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症、抽菸、喝酒、感染等)可造成血管內皮不同程度的損傷,使血管通透性增加、變性壞死脫落,由於內皮細胞屏障受到破壞,可使血漿脂蛋白過量地沉積在動脈管壁,同時引起血小板粘附、聚集等可進一步加重內皮損傷;損傷的動脈管壁分泌生長因子,如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血小板源性生長因子等,可吸引單核細胞聚集、粘附血管內皮,攝取已進入內膜發生氧化的脂質,久而久之,形成動脈粥樣硬化;

2.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有哪些?

年齡;

吸菸;

肥胖;

高脂血症;

糖尿病;

高血壓;

家族遺傳;

飲食習慣;

其他:如性格、精神因素、口服避孕藥等;

3.頸動脈斑塊為何久治不愈?

通過上述結論我們能看出,引起頸動脈斑塊的原因複雜多樣,如果你是年輕出現這種情況,說明你有基因易感性,就是指受到同樣的刺激,你更容易得頸動脈斑塊,而且我們的年齡不斷增長,動脈粥樣硬化只會越來越重;另外動脈斑塊是經過長年累月形成的,就像我們永久的水壺的水垢一樣,用手都不容易扣掉,更別說用藥物解決了。

4.出現了頸部動脈粥樣斑塊應該怎麼辦?

  • 低鹽、低脂、低糖、低能量飲食;
  • 適當運動;
  • 保證充足的飲水;
  • 作息規律,不熬夜;
  • 保持良好的心態;
  • 戒菸戒酒;
  • 積極治療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
  • 控制良好體重;
  • 增加蔬菜水果的攝入。

以上是我對該問題的解答,若覺得寫的還可以,就賞個讚唄……


醫者良言


頸動脈斑塊是中老年人常見的動脈病變。出現頸動脈斑塊以後,即使給予了合理的治療,斑塊仍然消除不了,鑑於頸動脈是大腦最重要的供血通道,而斑塊又像一個炸彈埋藏在頸動脈,諸多患者為此焦慮不安。那麼,為什麼頸動脈斑塊久治不愈呢?接下來,醫學莘將為您解析。



頸動脈斑塊是動脈粥樣硬化進展中一個特殊階段,凡是可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的病因,都可導致或加速動脈斑塊的形成。在所有病因中,有一項因素人人都避免不了,那就是年齡。隨著年齡的增加,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病率會逐年攀升;在吸菸、嗜酒、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等危險因素的協同損害下,動脈斑塊的發生率也會逐漸升高。我們可以戒菸限酒,也可以將三高控制在目標範圍,但卻阻止不了年齡的增加,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動脈粥樣硬化可認為是一種退行性改變,由於動脈內膜的損害達到一定程度時無法逆轉,因此,頸動脈斑塊一旦出現,幾乎無法消除,即久治不愈。既然無法消除,治療頸動脈斑塊有有何意義呢?



出現頸動脈斑塊以後,若未給予干預措施,體積會逐漸增大,穩定性會逐漸下降,發生破裂後會誘發血栓形成,堵塞頸動脈,導致腦梗死。因此,治療頸動脈斑塊的目的在於預防斑塊病變加重,降低腦血管事件風險。在治療頸動脈斑塊的藥物中,他汀與阿司匹林缺一不可,他汀通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實現對膽固醇的逆轉運,縮小斑塊體積,增加其穩定性,降低破裂風險,從而降低心血管事件風險;阿司匹林通過抗血小板聚集,預防破裂斑塊處血栓形成,從而減少梗死的發生。但頸動脈斑塊患者,部分不需要藥物治療,部分需更換預防措施:若頸動脈狹窄低於50%,或無不穩定動脈斑塊,無卒中發生,可先通過改變生活方式控制病情;若頸動脈狹窄達70%,或給予藥物治療後反覆發生腦缺血的症狀,應植入頸動脈支架,預防腦梗死。



綜上,頸動脈斑塊之所以久治不愈,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加,斑塊發生率會逐年增加,且斑塊一旦生成,幾乎無法消除,只能通過合理的治療,逆轉斑塊,以降低心血管事件風險。

感謝大家的閱讀!

醫學莘期待大家的關注,呈上更多健康知識!

注:本文圖片來源網絡,若侵及版權,請聯繫刪除。文內容僅作為健康科普,不作為醫療建議或意見,不具備醫療指導條件。


醫學莘


如果頸動脈斑塊能治好,那就沒有人去做支架了。頸動脈斑塊是很難完全恢復的,只有把斑塊穩定好或預防脫落。這是漫長的調理過程。血管裡的垃圾,是長期積累的結果。要想把斑塊穩定好或把它縮小,要靠健康的飲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1.戒菸戒酒,少吃高膽固醇、高脂肪油膩食品。高鹽、高糖血管易老化,血液變粘稠,產生垃圾(斑塊。)或血管狹窄。

2.少吃甜糕點,糕點會添加豬油或人造黃油、人造奶油等。少吃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含有氫化油,這種氫化油存在於漢堡包裡薯條、炸雞腿、雞翅裡。很多餅乾裡也會添加、注意看食品成份表,很多香口餅乾裡含有高鹽、高糖、反式脂肪酸等。

3.平時多運動促進血液循環,多吃消脂食物。如:木耳、洋蔥、山楂、茄子、番茄、青瓜等。

4.多吃含花青素食物,花青素食物可分解斑塊裡油脂。花青素高的食物是藍莓、桑椹、黑枸杞、黑豆、紫茄子、紫色苞菜等。平時多點添加食用。

4.平時多吃苦味食品,苦味不單可降低血糖也可縮小斑塊。這類食品很多人不喜歡吃。如苦瓜、絞股藍、田七、苦味朱古力、苦丁茶、苦味芥菜頭等。

5.養成良好習慣,不能貪吃,一定要管住嘴。優質的睡眠、愉快的心情,對穩定頸動脈斑塊有好處。

如果斑塊大於或等於70%左右,醫生會建議做支架或吃抗凝藥。所以穩定斑塊防脫落很重要,引發心梗、腦梗那就麻煩了!

很多報道說吃檸檬、洋蔥、大蒜、蘋果等榨汁可縮小斑塊,不知真假,不過也可試試,這些都是食物很安全的。

以上僅是個人意見,如有補充一起討論或留言!





健康是真理


大家好!我是福爸,執業醫師。專注體重管理和疾病營養治療二十年。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用。

不少人體檢的時候會發現有了頸動脈斑塊,醫生會告知,有了頸動脈斑塊就意味著有可能得腦梗塞,那可是非死即殘的大病啊。立刻乖乖地聽從醫生的建議,飲食清淡多吃蔬菜,每天運動,戒菸戒酒,有些人還會吃降血脂藥物。這麼健康的生活,還吃藥,頸動脈斑塊該銷聲匿跡來吧?BUT,第二年再體檢的時候,斑塊仍然頑固地霸佔著頸動脈內膜,連大小都沒有變化。頸動脈斑塊為什麼久治不愈呢?福爸來講講原因。


頸動脈斑塊實際上不是孤立的病變,而是一種全身性病變的局部表現,這種病變就是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粥樣硬化是所有人都有的一種血管病變,從青少年時期開始就有了。有些人發展非常緩慢,到了八九十歲血管還能基本保持健康的狀態,有些人發展非常快,中年就會出現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頸動脈斑塊就是全身動脈粥樣硬化在頸動脈的表現。

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是緩慢出現的,一旦形成要想逆轉就很困難了。遺傳、性別、年齡、飲食、生活習慣、慢性病等都會影響動脈粥樣硬化的發展速度。這些影響因素裡面,有些是不受人為控制的,有些是可以控制的。如果堅持健康的飲食和生活習慣,那麼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發展速度會減慢,但不會徹底消失。


臨床上經常用他汀類藥物治療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大家都知道他汀能夠降低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可以起到穩定粥樣硬化斑塊的作用。有少數病例長期服用他汀,斑塊體積會變小,但是也不會完全消除。

醫學上有一種叫頸動脈內膜剝脫術的方法,可以切除病變的頸動脈內膜,但是也是治標不治本,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治癒,而且副作用也比較多。


因此,頸動脈斑塊一旦形成,以現有技術手段還不能治癒。藥物治療以及保持健康飲食生活的作用在於儘量延緩發展,穩定斑塊,減少腦梗塞的發生幾率。


福爸聊營養


1、斑塊的出現,與血管內皮損傷有關。

人在30歲以前,血管內皮是光滑、緊緻的,血液乾淨、雜質少,血管內壁很柔軟,非常富有彈性,血流量大。這階段是人身體最好的時候,爆發力強,記憶力好,各方面都處於最好的狀態,這就是為什麼30歲以前出成績的原因。

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血液裡自由基、有害酶大量沉積,血管內皮受血液流動沖刷容易受到損傷,就會導致血液中的脂質(主要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膽固醇)進入到血管內皮之中,之後受到氧化,產生炎性反應,激活巨噬細胞吞噬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但巨噬細胞沒有分解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能力,所以吞噬了大量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巨噬細胞轉化為泡沫細胞,沉積在血管內皮之中,就形成了充滿淡黃色顆粒,如米粥一般的硬化斑塊。同時斑塊上有一層纖維帽,纖維帽對維持斑塊的穩定非常重要。20、30年以後,斑塊不斷長大沉積,某些因素如過度疲勞、吸菸、情緒激動、生氣、酗酒、高熱等會促進纖維帽破裂,導致斑塊流出,發生不同的堵塞,導致了各種不同的心腦血管疾病。



人體的頸動脈有一處“Y”形的分叉

在血管分叉部位,血流的剪切應力使血管內皮結構和功能發生改變,因此在此處承受血液壓力較大,內皮更容易發生損傷,所以頸動脈較容易形成斑塊。



2、有了斑塊以致頸部斑塊並不可怕。

斑塊要破裂流出就要受到持續的炎症(如過度疲勞、吸菸、情緒激動、生氣、酗酒、高熱等)。也不要擔心斑塊會掉出來,因為它是在血管內層和外層中間,隨便活動都不會出來,並不像有些人想的斑塊動動就要掉出來,而小心翼翼不敢活動。

頸動脈硬化是人體老化的標誌,頸動脈出現斑塊的人群中,40歲至49歲為6%;50歲至59歲為21%;60歲至69歲為41%;70歲至89歲為63%。有超過三分之一的腦卒中,與頸動脈斑塊相關。

3、引起頸動脈斑塊的原因:

1)、第一個原因--肌肉量大大減少

2)第二個原因--脂肪的增多

3)第三個原因:飲食:攝入了過多的高鹽、高糖、高脂的飲食。

4)第四個原因:喝酒:人體膽固醇的合成與代謝,大部分都在肝臟進行。而酒精可以直接損害肝臟功能,阻止脂肪的代謝氧化,導致血脂的升高。長期酗酒的人,多數伴有血脂異常。



5)第五個原因:吸菸:香菸中的菸鹼、焦油、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質,可以直接刺激血管收縮,升高血壓。而高血壓可以損傷血管內膜,便容易誘發動脈硬化,產生斑塊。

6)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大於10,它會促進更多的膽固醇轉變成低密度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加速動脈硬化。

支架、頸動脈內膜剝脫術、他汀類、阿司匹林腸溶片。



5、預防:要想從根去除斑塊

根源1:水分是否達標(多了還是少了)

根源2:肌肉是否流失

根源3:內臟脂肪是否超標

我的領居胡桂蘭,女,年齡-67,體重-78千克,身高-150釐米,BMI-34.7,腹脂-5,餐前血糖-10.9,餐後血糖-12.3,血壓-140/92,膽固醇-7.06,甘油三酯-2.88。

疾病史:三高,便秘,身體發癢,睡眠不好,動脈硬化。

經過人體成分分析,我讓其早上代餐:蘋果100克+銀耳1/4朵+白蘿蔔50克+黃瓜50克+豆漿/牛奶1袋+小麥胚芽50克+亞麻油5ml。

中晚餐:做菜少放油,魚、豆腐、牛肉每次2兩輪換著吃,每週各吃2次;增加粗糧;晚餐7分飽,增加5千步左右運動。半年以後指標基本正常。

你想預防斑塊嗎?從改變生活方式開始吧!為什麼癌症查出來都是中晚期?https://m.toutiaocdn.com/item/6706011229401383432/?app=news_article×tamp=1561558241&req_id=201906262210400101520400768352129&group_id=6706011229401383432


健康達人鄭勤老師


【專業醫生為您做解答】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知道頸動脈斑塊是如何形成的。斑塊的形成有一個漸進的過程,並非一朝一夕長出來的,大致會經過這樣幾個階段:

首先,是血管內皮受損,也就是血管的內表面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被破壞發生損傷,變的不再平整而凹凸不平整,這是血管開始發生病變的基礎。常見的原因有很多,大致可分為三大類。一是疾病類的因素,比如糖尿病高血糖的侵蝕、高血壓的衝擊;二是不良生活方式因素,比如長期吸菸、大量飲酒、長期熬夜造成生理節律紊亂損傷內皮;三是生理性因素,比如年齡增大血管本身發生老化與退化等。

第二,在血管內皮受損的基礎上,血液中的脂肪會通過受損處大量沉積在血管內皮中,同時也進一步加重了血管內皮的損傷。

第三,這些沉積的脂肪被視為是血管正常組織之外的異物,機體便生出大量的吞噬細胞進行清除,就像白細胞吞噬細菌一樣,當脂肪沉積過多清除不過來時,吞噬細胞會吞噬過量而死亡,就形成了類似大米粥樣的物質,此時動脈粥樣硬化就發生了。

第四,動脈粥樣硬化逐漸加重,粥狀物質越聚越多形成團塊,當團塊大於1mm時即稱為有斑塊形成。

從斑塊形成的過程就可以知道,一旦有斑塊形成,即表明在血管內皮下積存有大量的粥狀脂質物,這些物質被清除的可能性幾乎沒有,斑塊也便會長期存在。對於已經形成的斑塊,能做的是阻止它繼續長大,同時避免斑塊發生破裂。因為一旦斑塊破裂,其中的脂質物暴露在血糖中即會引起血小板聚集而形成血栓,血栓會堵塞血管而引起嚴重的後果的。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頸動脈斑塊只不過是全身體血管發生病變的一種表現,因為頸動脈解剖結構比較物質,有一個近乎直角的分叉,容易受到損傷,當身體存在導致血管病變發生的因素時,頸動脈的病變首當其衝。因此發現頸動脈斑塊時要查找自身存在哪些誘發因素,針對性地採取措施在阻止頸動脈斑塊繼續長大的同時,避免全身其它血管病變的發生。

防治血管病變的主要措施及控制目標

  • 空腹血糖低於6.1mmol/L
  • 餐後2小時血糖低於7.8mmol/L
  • 血壓儘可能保持在120/80mmHg以下,至少不能高於140/90mmHg
  • 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應控制在2.6mmol/L以下
  • 堅決戒除菸酒、按時作息不熬夜、每天堅持30分鐘以上運動鍛鍊等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歡迎點擊關注並留言,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天天聽健康


張醫生為你解答:頸動脈斑塊,我們該怎麼對待?

首先,頸動脈斑塊的形成,是動脈粥樣硬化的表現,與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吸菸、嗜酒等因素相關。同時頸動脈斑塊是很難消除的,也就是說,你很難去把已經形成的斑塊清除掉。如果非要清除,可以進行血管內治療,也就是介入治療,比如支架、頸動脈內膜剝脫術等,但這都是對斑塊嚴重影響腦供血的患者才考慮的治療措施。

對於輕微的頸動脈斑塊,沒有造成血管明顯狹窄,不影響腦供血的情況下,我們還是應該採取藥物保守治療+改善生活方式的應對策略。他汀類藥物不但能夠降血脂,還能夠穩定斑塊,通過長期服藥,可使斑塊穩定化,能夠降低急性腦血管病的風險。同時,抗血小板治療,也要跟上,這也是預防急性腦血管疾病的有效措施。另外,低脂低鹽飲食、增加運動、減輕體重、戒菸酒,對動脈粥樣硬化、頸動脈斑塊形成的人群,也大有裨益!

通過長期飲食控制+運動+降脂、抗血小板治療+戒除不良嗜好,部分患者的頸動脈斑塊也是有縮小的可能的。此類患者,宜定期複查頸動脈彩超以瞭解斑塊情況,控制好血脂、血壓、血糖等指標。


張醫生在線-歡迎你的關注!


e醫路同行


每年複查B超為什麼還有頸動脈斑塊,好像也沒有什麼變化,都吃藥這麼久了為什麼還沒有好?類似這樣的問題可能不僅是你一個人的困惑,很多有頸動脈斑塊的人可能跟你也有同樣的疑問。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問題。

頸動脈斑塊為什麼久治不愈?

頸動脈斑塊會增加腦卒中等疾病的發生風險,我想這點很多人都清楚。隨著社會方式的改變、人的健康意識的增強以及B超檢查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被檢查出來患有頸動脈斑塊。

那麼什麼是頸動脈斑塊呢?

頸動脈斑塊可以說也是一種慢性疾病,是由脂質、多種炎症細胞、細胞因子、纖維等多種物質沉積在血管內皮下形成的。這是長期、緩慢發展的過程,不僅與血脂異常、肥胖、高血壓、糖尿病、吸菸等有關,長期的高脂肪、高熱量、高糖飲食以及焦躁易怒、長期精神過度緊張等情緒也會有發生頸動脈斑塊的風險。

頸動脈斑塊能不能“治癒”?

通過改變這些不良生活方式可以起到預防和治療頸動脈斑塊的作用,如果風險較高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他汀類藥物,但頸動脈斑塊一旦形成往往很難完全消除,這可能與年齡增長、家族遺傳史有關。

發現了頸動脈斑塊怎麼辦?

如果你發現了頸動脈斑塊,不要著急,這並不意味著一定就會發生腦梗。先找醫生判斷是屬於哪種斑塊、發生的具體位置、形態怎麼樣等等,綜合評估下危險程度,決定是否用藥物,並通過改善生活方式,穩定斑塊、防止斑塊進展、縮小斑塊是可以做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您

我是醫師楊浩,專注常見病、多發病診治,慢性病管理,健康科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