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賣空調賣口罩!董明珠“改行”,是“蹭熱度”還是有難言之隱?

當口罩成為了2020年“年貨”的時候,市面上的口罩價格開始猛升。曾經國人們連看到都不會當回事兒的一次性口罩,竟然成為了2020年年初的“搶手貨”,也是讓人“大跌眼鏡”。

這“搶購口罩”的盛況,甚至讓人想起了17年前的“非典搶購潮”。那時,國人們搶的是大蒜,板藍根;如今國人們搶的是口罩,消毒水......

當口罩成為了市面上的稀罕寶貝兒時,不少黑心商人便會想要“撈一筆”。“炒房”的營銷模式放在“炒口罩”上,同樣受用。所以,我們就遇到了“口罩大漲價”的狀況。

曾經一袋10個裝的一次性口罩,售價在10元左右;如今一個一次性口罩的價格就已經高至5元。而阻隔效果更好,醫療專用的KN95口罩的價格,更是已經“飆升”到天價。隨著“一罩難求”的現象漸漸發酵,國內不少非生產口罩的企業也開始加入生產口罩的行列,旨在解決市面上口罩短缺的現象。

不賣空調賣口罩!董明珠“改行”,是“蹭熱度”還是有難言之隱?

在國內各家大型企業轉戰生產口罩的行列中,就有格力電器的身影。在這場疫情中,格力電器和其董事長董明珠倒是“忙個不停”。

眾所周知,董明珠是一個極其擅長營銷的企業家。銷售出身的董明珠,自然抓住了“疫情”這個能夠擴大影響力和提振銷售的機會。據董明珠的介紹,在疫情期間,格力安裝工緊急馳援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並且主動向公司建議希望格力捐贈最好的空調給醫院。

不賣空調賣口罩!董明珠“改行”,是“蹭熱度”還是有難言之隱?

據瞭解,格力在春節期間緊密的接下了某測溫製造企業的開模需求。面對著從未涉足過的領域,格力電器用了10天的時間,就設計並且開發出了66套模具。

不僅如此,在2月18日的時候,格力“緊急跨界”成立了子公司“珠海格健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用來生產口罩等抗疫物資。據報道,格力口罩的產能正在爬坡和調試,預計到3月底可以日產量達到100萬隻。

3月17日的時候,董明珠接受了一場採訪。在採訪中,董明珠表示:“疫情之後,中國製造企業要敏銳地察覺消費市場上的新變化,未來格力還會拿出10個億開拓醫療設備”。從這場疫情中,其實可以清晰地看到董明珠的焦點幾乎都放在了涉足醫療領域中。甚至,董明珠還“開了網店”。

據報道,3月9日的時候,格力生產的KN95防護口罩以及一次性口罩已經在“董明珠的店”上線,並且採取線上預約搶購機制,50只裝KN95一次性口罩每盒售價275元,約5.5元/只。

不賣空調賣口罩!董明珠“改行”,是“蹭熱度”還是有難言之隱?

格力最近的舉動,不是在生產口罩,就是在製造聲稱能夠“殺滅新冠病毒空氣”的淨化器。雖然,這一系列的舉動貌似並不符合格力電器的主業。但是,看到格力電器在空調上的成績,或許能知道董明珠為什麼要這麼做。

數據顯示,進入2020年之後,格力電器的股價已經從1月9日的高點70.56元跌到了3月23日的49.22元,跌幅高達30%。

最近幾年,空調行業本就處於增速下行的階段,整個家電板塊都因此受到重創。空調行業疲軟,再加上疫情打擊,讓董明珠不得不另尋他法。去年11月,為了“去庫存”,格力還主動採取了降價措施。要知道,董明珠可是曾經聲稱不會降價的人。從這裡,就已經可以看到了端倪。

人們會覺得董明珠是在“蹭熱度”賣口罩,其實這正彰顯出了空調行業的“難”。作為國內電器行業的巨頭企業,格力已經“轉守為攻”了,其他企業恐怕更要任重而道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