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好的专业要注意哪些方面?

末雪20202


很多学生和家长志愿填报前,总是存在很多疑惑。所占比例最大的问题就是“我考了XXX分,应该选什么专业?什么院校?”,这样的问题往往不存在一个标准答案,因为每个人考虑的因素不一样,就不能武断的给他一个答案。在自己什么都不了解的情况下,学生和家长更多是依赖老师或者往届学长的推荐或只凭借专业名称去选择专业。老话说的好“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如果你都不能做到了解自己,又怎么能对自己进行认知定位和客观分析呢?

首先我们认识一个专业,要了解它的专业内涵,培养方向,培养模式,专业实力等,然后再结合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能力优势、职业价值观、成绩层级等进行综合分析,作出最终的抉择。

盲目的选择专业会导致很多学生入学后发现所选专业超出自己的预想,完全不适合自己,甚至连专业主干课程都是自己的薄弱点,学习起来非常吃力。

很多家长说:“老师,没事,先进去,进去我们再转专业”,虽然有部分院校开放了选专业的政策,但是想换专业也不是没有门槛的

  • 成绩在自己本专业排名靠前
  • 在某一学科方面确有特长的学生
  • 参加学校的选拔,选拔合格者

拿复旦大学2019 年经济学院要求来看:

*不同院校、专业对转专业要求不一,仅作参考

可以看出转专业的要求并不低,如果学生连本专业的相关课程都完成不了,拿不到较高的成分数/绩点,通过不了想要转入学院的笔试和面试,或者对于转入专业的课程和知识储备不够面试受阻,还能顺利的完成转专业吗?所以如果能在志愿填报时就通过综合的考量选择到适合自己的专业,就能避免走很多弯路。

通过我们前面的分析,能看出来自我认知对于志愿填报的重要性,想要了解自我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来考量,分别是性格、兴趣、能力和职业规划

性格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你认同或者不认同一些观点,喜欢或不喜欢一些事物。一定有某个瞬间,你意识到,虽然我们同为人类,却有截然不同的节奏。人,本就天生不同。

了解自己的性格,能够帮助你认识自己的性格特点、你的优势和不足,帮助你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MBTI模型职业性格测试系统地解释了人们之间的差异,描述了外倾-内倾、直觉-感觉四种主导心理功能,与思维-情感、判断-感知四种辅助心理功能组合形成的十六种人格类型的特征,它们对个体产生的不同影响,以及在学习、工作和人际关系等领域的实际应用。

先天或后天的因素会使考生形成不同的性格,或外向健谈或内向寡言,或善人际交际或喜一人独处,考生选择适合自己性格的职业,可以避免人为地给自己未来的工作设置障碍。如工程技术、专业理论、设计分析等专业方向就比较适合内向型性格,新闻文秘、管理、法律、市场营销等就比较适合外向型性格。

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时候,人们都希望能够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打交道。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经历,兴趣亦有所不同。了解什么对自己有着持久的吸引力,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愿意为之奋斗的东西,才能做出最正确的选择。我们可以运用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来帮助我们定位自己属于哪种人格类型,相应类型只有和相应环境相匹配,才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主观能动性。

很多的学生和我说:“老师,我喜欢打游戏,所以我对计算机感兴趣”、“老师,我喜欢看《lie to me》,我对心理学感兴趣”,这样的例子我可以举不下十个······兴趣是经过长年累月积攒下来并且希望在未来继续研究、深入了解的,并且需要你对相关的行业、职业有一定的了解才行。

在与学生学生交流中,存在更多的情况是,学生根本说不清自己到底有什么兴趣。兴趣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且也是可培养的,很多学生在自己刚入学还未开始学习专业课的时候就迫不及待的询问转专业的事情,但是到了转专业的时间点,他又放弃了,其中缘由就是在了解了专业课之后发现自己对于这些知识还是很感兴趣的,所以就继续学习下去了,你看,不要说你没有兴趣,只凭自己片面的理解是没有办法对自己的兴趣进行深入探索的。

我们也可以根据国情以及社会行业发展来培养自己的兴趣,如 国家“十三五”规划等就十分明确地指出了今后国家一定时期内的建设和发展的重点方向。这次的疫情下也提出了“新基建”这一词,解释为“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其主要包含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这些新兴领域出现后,各相关院校也会逐渐开设这些专业,这对于我们未来进行志愿选择和工作就业都是重要的参考。

能力

志愿的选择切记不可仅以就业和待遇为衡量标准,最好可以做到“取己所长、避己所短”,注意个人优势的发挥,如形象气质、身高体质,判断力、思维力,及有关特长等对高考志愿中的专业选择至关重要。如 外交、管理、金融、表演主持、市场营销等专业,形象气质好的学生就业会有较大优势。

职业规划

随着学生和家长对就业前景越来越关注,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也进入了大家的视线,职业生涯规划就是通过对自己的综合分析测定,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职业选择的过程。

学生在对未来进行规划时,首先可以从毕业后是直接就业,还是想要继续深造来定位。

  • 直接就业——注重实用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
  • 继续深造——基础学科、有一定理论深度的专业

其次要分清专业、职业、行业之间的关系。现在大部分的企事业单位都是按照专业岗位进行招聘的,原则上都是要求专业对口,从这个角度讲,专业是进入职业、行业的起点,非对口专业进入相应职位的机会较少,所以学生和家长的问题会集中在:

  • 是不是学了这个专业,以后就只能在XX行业从事XX职业?
  • 想要在XX行业工作,就必须学习与之相关的专业?

专业、职业、行业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所以这两种理解都不完全正确

  • 专业——针对高等教育培养而设置
  • 职业——根据工作内容的不同划分而成
  • 行业——指从事国民经济中同性质的生产或其他经济社会的经营单位或者个体的组织结构体系的详细划分。

一个行业涉及到多种职业,一个行业也需要不同专业的人才,一份职业也可能由不同专业人才去担任。

当然,专业对口,进入某行业的机会要大一些,但也不是绝对的。一个行业所需要的人才有多种,比如专业类人才、管理类人才、财经类人才,那么不是本行业对应的专业,也就有机会进入该行业。其次,从就业看,专业与职业不对口的情况也较为普遍。

专业和专业的就业领域也是不一样的,以汉语言文学举例:

  • 中、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工作
  • 政府、企事业从事行政、文秘相关的工作
  • 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从事文稿、策划工作

像这样就业领域较宽、实用性强的的专业,大众会称它们为“万金油专业”

与之相反的航空航天工程专业:

  • 培养具备航空航天领域的多学科知识,能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等手段研究和解决航空航天领域的实际问题,能从事导弹、航天器、飞行器等航空航天器总体、结构和系统设计相关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 可进入航空航天部门的科研院所和工程单位,从事与航空航天工程有关的科研、技术开发、工程设计、测试、制造、使用、维修和教学工作

这样的专业,在面临就业时针对性就很强,就业面较窄

西方有句谚语:“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去,通常情况下你哪里也去不了。”去哪里其实是就要做出选择

志愿填报就是我们人生面临的第一个重要选择,如何选择行业、专业,院校,才能不负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呢?我们将自我认知与案例结合一起来看下:

为了学习中医,浙江大学药学专业硕士毕业的26岁山东小伙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重新高考!

几经波折,在亲朋好友的反对声中,他毅然决然地重新拿起已经放下8年的高中课本,尽管孤军备战的高考备考生活让他备受折磨,但对中医的热爱支撑他走到了最后,让他最终收到了今年山东中医药大学的本科录取通知书。

2011年,张韫喆参加了第一次高考,成绩不尽人意,与自己梦想的医学院校失之交臂,在父母的建议下他阴差阳错的在南京工业大学学了自己并不感兴趣的化学专业

。随着学习的深入,张韫喆想换专业的想法愈发强烈,第一次萌生了退学重新高考的念头。愿望虽然美好,但面对着现实的重重困难,他退缩了,并把希望寄托到大学四年后的考研上。

听很多老师讲过,化学专业将来可以从事药学方面的研究,而药学又跟医学存在很大的关联,于是他从大一起就决定考取药物化学的研究生。因为对专业不感兴趣,有些专业知识学的非常吃力,大学四年过得非常痛苦加上他性格内向,不跟人交流,固步自封,这也导致后来走了很多弯路。因为自己学习还算刻苦,在大四时,张韫喆成功保送至浙江大学,成为浙江大学药物化学专业的一名研究生

“读研之后才发现我错得离谱,我想当然地认为药物化学就是学用药知识,以后可以当一名医生给病人开药。”然而,真实的药物化学是药物的发现设计,然后用有机化学的方法去合成,这与他想象的存在天壤之别。开始查询如何跨专业转到医学,答案使他大失所望,学医必须要有执业医师证,然而考证的前提是要有医学专业的本科文凭,也就是说,自学是行不通的,实现梦想的唯一途径只有重新高考!”重新高考,意味着重新开始,意味着自己将本科和研究生的一切都推倒重来。现实的打击之下,张韫喆失去了对学习的渴望。医学像是一个永远遥不可及的梦,随着他学业的进步,距离他愈发遥远。心里最难过的一段时间,张韫喆甚至一度怀疑自己得了抑郁症。

浑浑噩噩度过了研一,看着身边的同学一个个都有了目标,张韫喆觉得不能再浪费时间,是时候做出决定了——“我想学医。但我已经别无选择,既然这样,我甘愿从头再来。”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重新高考成为张韫喆自主的选择,也是唯一的选择。考虑到研一已经结束,为了不让过去的努力白费,张韫喆重新打起精神开始学习自己的专业,并在研究生期间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SCI文章一篇,拿到国家专利两篇,最终顺利拿到硕士学位。

毕业后,他并没有立刻投入到高考备战中,凭借着扎实的学业基础和名牌大学的靓丽名片,张韫喆很轻松地就在上海的一家上市医药公司谋得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学习了很多医学方面的知识,了解了国内医药市场的基本情况,之后又从事过教育机构的高中化学教师想通过边工作边自学的方式来备战高考。工作轻松,月薪过万,就在父母以为他已经放弃高考,生活开始走向稳定时,存够了半年生活的费用,2018年底,张韫喆再次做出了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举动——辞职,离开上海,回到老家淄博张店备战高考。

但此时距离自己第一次参加高考已经过了八年已久,高中所学的知识已经忘得一干二净,除了化学以外,别的科目基本上零基础。一直到今年一月份,很多科目依然在前几章徘徊,复习进度严重迟缓,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辞掉工作安心备战高考。

“曾经我以为凭借自己的基础还有本硕期间的阅历,高中知识对我来说就是小儿科,但正式开始复习后,才感觉现实狠狠地打了我一记耳光,所遇到的困难超乎想象

。”张韫喆说,以数学为例,虽然知识点都懂,但因为计算能力严重退化,就连小学一年级的运算有时候都要考虑半天,而且经常会算错。再把高中知识拾起来去做复杂的高考题,难度可想而知。

到了5月份,也就是高考最后冲刺阶段,张韫喆原以为自己复习得还可以,但把所有的知识点综合起来做套卷时,发现大脑一片空白,一张试卷没几道题会做,所有的科目加起来还不到400分,此时他的心态真的是崩了,却又无计可施。那几天经常通宵学习,“每天我只睡两三个小时,百分百的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我必须要不停地学习,因为我感觉一旦停下,就会崩溃。”

孤注一掷的学习,倾尽全力的努力,张韫喆在高考中取得了511分的成绩,超出本科分数线68分,如愿以偿考取了山东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养生学专业。“人生就像一场足球比赛,在没到终场哨响起的那一刻,绝对不能放弃。”张韫喆说。

分析:

  1. 在选择专业时可以参考周围人的意见,但不可一昧听信,要将自己的想法与家长的想法结合起来参考才行。
  • 部分家长以自己的经验、理解和从各方道听途说的零碎信息认定某所学校的某个专业好,于是指导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认为“这个学校的专业肯定不错,孩子毕业后肯定可以顺利找到好工作” 然而,显示真的如此吗?据麦可斯2018年调查显示,过去一度被高考生和家长“热捧”的法学等专业,都属于失业率较高的的“红牌专业” 可见,家长对于职业和就业市场的认识依然是有局限性的,仅根据自己片面的生活经验与知识去指导孩子填报志愿是不可靠的。
  1. 一开始还未学习化学专业的时候,他就对于这个专业不感兴趣,我们可以说他还未了解专业不能算是真正的不感兴趣,但是随着深入学习后还是想要换专业,可见选择了错误的专业。
  2. 化学专业将来可以从事药学方面的研究,药学和医学虽然存在部分关联,但是并不能实现张韫喆想要当医生的职业要求。
  • 医学的主要学科是内外妇儿,药学的主要学科是四大化学
  • 药学是从医学中独立出来的一个学科,根据院校不同,一些学校授予理学硕士学位,另外一部分授予医学硕士学位。
  • 想当医生給病人开药是必须要有执业医师证的,而执业医师证要求本科也必须是医学专业

由于对自己想要从事的职业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导致选择读研专业的时候也出现错误,药物化学并不能让他成为理想中的医生。

  1. 张韫喆性格内向,喜欢独自思考事情,不太擅长与人交际,从他后面保送研究生可以看出较适应于学术性的工作或从事有精细要求的工作。
  2. 在工作的同时慢慢学习了医学类的知识,但边工作边学习,复习进度缓慢,不能让他拥有应对高考的能力。但通过自己刻苦的复习,终于还是如愿以偿的考进自己理想的院校。
总结

张韫喆在没有深入了解自己的前提下,做出了两次失败的选择,但他能够为了梦想从头开始,有几个人能像他一样呢?如果他能在保研前意识到这些问题,是不是能更早的踏上自己的学医之路呢?希望各位同学和家长能够从他的故事中受到启发,我们未来的目标只有是自身性格、兴趣、能力和合理的规划相结合方能成就精彩。


如愿生涯


人生到处都充满选择,不管是择偶、择业、择学,每一个抉择,都是决定你今后人生的方向。

至于你所说选择好的专业要注意哪些方向,我觉得不如说什么专业才是好的。曾经在校实习的时候,院校要求我们预备党员帮学校招生,所以知道里面的内幕和招生流程。总之我去招生的时候不会昧着良心忽悠学生来我们院校,相反我会告诉他,你将来想做什么行业,这个很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后我在告诉你目前什么职业最火,什么职业有发展潜力。比如说,在我们当时,电商刚刚兴起,发展趋势特别猛,我说如果你们对这个专业感兴趣,可以去报电子商务专业。所以选择好的专业,总结起来就是

①你得自己想明白将来想做什么行业

②你自己擅长什么,比如有些人天生口才好,有些人天生就有组织号召能力

③研究下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政策动态

综合以上,你就知道如何选择好适合自己同时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了。

最后透露一点,AI人工智能专业未来需要大量人才,而且待遇很高


贺师兄


好的专业其实蛮重要。

有人说,选专业要看个人爱好兴趣,话是不错,但前提是你要能保证自己确实知道自己所选的专业,就是符合自己真正的兴趣爱好。换句话说,你不能看专业名称,就心血来潮。

比如,你通过看电视,觉得当律师挺好,觉得这是你的兴趣爱好,所以就选择学法律。但实际上法律专业其实是蛮讲究综合知识面的一门偏文科专业,选没有电视里的轻松!


多多的茶馆


社会上好专业的概念是很广泛的,就业前景好也算,仕途有前景也算,工资高赚钱多也算,工作轻松工资又高,等等,看你看重哪一个方面,如果要当个官走仕途,那就要往这方面选,如果要高工资,就要选工资的专业。所以先要看看自己的侧重点在哪里?


财生百姓


问自己是否喜欢吗?


147072851


专业没有好坏,关键是自己感兴趣,喜不喜欢。只有自己喜欢你才能学好,只有自己喜欢你才能做好,只有自己喜欢你才能快乐!哪怕冷门专业,只要自己喜欢,做到最好,你照样有前途。


书香门邸


兴趣,爱好,家庭资源,行业前景,未来就业趋势,是不是高回报专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