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殺黴素Spinosa——蔬菜常用農藥殺蟲劑,防治瓜果蔬菜的效果好

多殺黴素Spinosa——蔬菜常用農藥殺蟲劑,防治瓜果蔬菜的效果好

其他名稱 菜喜、催殺、多殺菌素、刺糖菌素、獵蠅。

主要劑型

2.5%、5%、48%、25克/升、480克/升懸浮劑,0.02%餌劑,2.5%可溼性粉劑,10%水分散粒劑。

毒性 低毒。


作用機制

通過作用於昆蟲神經系統,持續激活靶標昆蟲的乙酰膽鹼型受體及影響y-氨基丁酸而致效。引起昆蟲的神經痙攣、肌肉衰弱最終導致昆蟲麻痺而致死。

多殺黴素Spinosa——蔬菜常用農藥殺蟲劑,防治瓜果蔬菜的效果好

產品特點

  1. 與其他生物殺蟲劑相比,多殺黴素殺蟲速度更快,施藥後當天可見效果,殺蟲速度可與化學農藥相比美,非一般的生物殺蟲劑可比。
  2. 對害蟲具有快速的觸殺和胃毒作用,對葉片有較強的滲透作用,可殺死表皮下的害蟲,殘效期較長,對一些害蟲具有一定的殺卵作用。以胃毒為主,無內吸作用。
  3. 其有效成分多殺黴素是一種微生物代謝產生的純天然活性物質,具有很強的殺蟲活性和安全性,能有效地防治鱗翅目、雙翅目和纓翅目害蟲,也能很好地防治鞘翅目和直翅目中某些大量取食葉片的害蟲種類,對頑固性害蟲(小菜蛾、薊馬、甜菜夜蛾等)高效,對刺吸式害蟲和蟎類的防治效果較差。對捕食性天敵昆蟲比較安全,因殺蟲作用機制獨特,目前尚未發現與其他殺蟲劑存在交互耐藥性的報道。
  4. 是由放線菌產生的微生物源農用抗生素類殺蟲劑,毒性極低,對植物安全無藥害。
  5. 殺蟲效果受下雨影響較小。
  6. 多殺黴素可與阿維菌素、高效氯氰菊酯等殺蟲劑成分混配,生產復配殺蟲劑。

應用 主要用於防治小菜蛾低齡幼蟲、甜菜夜蛾低齡幼蟲、薊馬、馬鈴薯甲蟲、茄黃斑螟幼蟲、馬鈴薯甲蟲、薊馬等。

(1)防治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菜青蟲在低齡幼蟲期施藥,用2.5%多殺黴素懸浮劑1000~1500倍液,或用10%多殺黴素水分散粒劑10~20克/畝,兌水30~50千克均勻噴霧。根據害蟲發生情況,可連續用藥1~2次,間隔5~7天。

多殺黴素Spinosa——蔬菜常用農藥殺蟲劑,防治瓜果蔬菜的效果好

(2) 防治茄子、辣椒的薊馬用2.5%多殺黴素懸浮劑1000~1500倍液,於薊馬發生初期噴霧,重點噴灑幼嫩組織,如花、幼果、頂尖及嫩梢。每隔5~7天施藥一次,連續用藥2~3次。

(3) 防治瓜果蔬菜的甜菜夜蛾於低齡幼蟲期時施藥,每畝用2.5%多殺黴素懸浮劑50~100毫升噴霧,傍晚施藥防蟲效果最好。

(4) 防治菜田中的棉鈴蟲、煙青蟲在幼蟲低齡發生期,每畝用48%多殺黴素懸浮劑4.2~5.6毫升,兌水20~50千克噴霧。

多殺黴素Spinosa——蔬菜常用農藥殺蟲劑,防治瓜果蔬菜的效果好


由於受到環境條件及作物品種間差異及敏感性的影響,各地具體使用時,還要在當地農技人員指導下進行,或先進行試驗確認後再大面積推廣應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為害及損失。

多殺黴素Spinosa——蔬菜常用農藥殺蟲劑,防治瓜果蔬菜的效果好

  1. 本品為低毒生物源殺蟲劑,但使用時仍應注意安全防護。
  2. 本品無內吸性,噴霧時應均勻周到,葉面、葉背及葉心均需著藥。
  3. 為延緩耐藥性產生,每季蔬菜噴施2次後要換用其他殺蟲劑。
  4. 多殺黴素為懸浮劑,易黏附在包裝袋或瓶壁上,應用水將其洗下再進行二次稀釋,力求噴霧均勻。
  5. 在高溫下,對採用棚室栽培的瓜類、萵苣苗期應慎用。
  6. 可能對魚或其他水生生物有毒,應避免汙染水源和池塘等。對蜜蜂高毒,應避免直接施用於開花期的蜜源植物上,避開養蜂場所,最好在黃昏時施藥。
  7. 藥液儲存在陰涼乾燥處。
  8. 如濺人眼睛,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如接觸皮膚或衣物,用大量清水或肥皂水清洗。如誤服不要自行引吐,切勿給不清醒或發生痙攣患者灌喂任何東西或催吐,應立即將患者送醫院治療。
  9. 25%多殺黴素懸浮劑用於茄子,安全間隔期為3天,每季作物最多使用1次;用於甘藍,安全間隔期為3天,每季作物最多使用3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