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伤逝》:让我明白婚姻、爱情的真相和意义

文 | 清心

如今大部分年轻人的父母,对自己儿女的恋爱、婚姻都秉持民主、开放的态度“我们都无所谓,只要他们彼此喜欢就好了”。可是在百年前,这不仅是不可能的事,甚至还视自由恋爱为伤风败俗之事。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伤逝》正为这一时代作了一个最深刻的注解。

再读《伤逝》:让我明白婚姻、爱情的真相和意义

鲁迅

作品背景

《伤逝》作为鲁迅唯一一篇以青年的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作品,收录在小说集《彷徨》里。《彷徨》写于1924-1925年间,是鲁迅在“五四”运动新文化发展时期写成的。

五四时期,年轻知识分子响应新文化运动的号召,勇敢追求恋爱自由、婚姻自主、个性解放,《伤逝》里的涓生和子君是他们当中的代表

子君,一个受新文化运动洗礼的知识女性,与涓生相处半年后,毅然与父家决裂,“分明、坚决、沉静”地发出“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并果断付诸行动。

涓生,作为这段感情的回忆者,以他的切身感受来回顾和子君从恋爱到感情破灭的经历。通过他的自述,我们可以看到他曾经的爱情、悲痛和悔恨

然而,即使他忏悔“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也并没有削弱涓生作为典型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渣男”形象。要知道,子君全程没“说话”,我们看到的都涓生的“一面之词”。

当然,这是作者的写作手法,但是作者为什么会用这种写作手法呢?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再读《伤逝》:让我明白婚姻、爱情的真相和意义

“一伤一逝”,是必然,还是偶然

涓生和子君从最初冲破阻力争得自主婚姻,到最后感情破灭只用了一年的时间。这段曾经热烈、真挚的爱情,最终却以“一伤一逝”落幕。这纵然有时代的背景,但其中也离不开他们自身的原因。

1、 面对世俗批判的眼光,他们反应是如此不同

当他们两人一起外出寻找住所时,“路上时时遇到探索、饥笑、猥亵和轻蔑的眼光时”,涓生“一不小心,全身就有些瑟缩,只能马上提出自己的骄傲和反抗来支持。”

而子君“却是大无畏的,对于这些全不关心,只是静静地缓缓前行,坦然如入无人之境。

在他们未正式同居前,已经显露出这段感情潜在的危机。可以看出,涓生虽然接受了新思想新文化,但封建思想意识还深藏在他的骨子里,还影响着他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他骨子里其实是不自信,甚至是惧怕的。这一点,恐怕连涓生自己也不自知。

再读《伤逝》:让我明白婚姻、爱情的真相和意义

2、 二人对彼此其实并不了解

子君的“大无畏”其实是建立在涓生的身上的,一旦涓生这座“大厦”在她生命中倒塌,对她来说是毁灭性的。

从涓生的回忆可以看到,子君的思想启蒙很可能来自涓生。他们还处在热恋期的时候,当涓生对子君大谈新思想、新文化时,子君“总是微笑点头,两眼弥漫着稚气的好奇的光泽”。

当子君发出“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涓生形容子君的话是“震动我的灵魂,……,而且说不出的狂喜。知道中国女性……在不远的将来,便要看见辉煌的曙色的。”

然而他误会了,子君真正的意思其实是“涓生,我是你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爱你)的权利!

大概女孩子都是感性的,特别是热恋中的少女,子君的“大无畏”是有水分的。更何况她把这种“大无畏精神”建立在涓生身上,更何况如涓生所讲,子君“大概还未脱尽旧思想的束缚”。

所以,当涓生对她说:“我已经不爱你了”的时候,子君心里是何等地绝望。她交出去的东西太多了,她的家不要了,她的人,她的心全给了涓生。当她与家决裂的那一刻起,涓生就是她生命的全部。当这一切都归于无有的时候,离开这无爱的人间是子君唯一会做的事。在那个时代,要求一个被同居爱人抛弃的女子重新站起来,谈何容易。

再读《伤逝》:让我明白婚姻、爱情的真相和意义

3、 一个想要灵魂伴侣,一个只想要个幸福小家

涓生和子君的爱情和婚姻是建立在两个完全不同的目标之上的。涓生以为子君是他同频的灵魂伴侣,进入婚姻是为了升华这份爱。

然而婚后却发现,子君追求的不过是恋爱婚姻自由,当奋斗目标实现后,就把狭窄的小天地当作整个世界,把小家庭生活当作整个人生意义。如此的冲突之下,走向失败是必然的。

婚后不过三个星期,涓生就“渐渐清醒地读遍了她的身体,她的灵魂。”;也开始嫌弃起子君来,和他没有共同爱好,连带子君给喜欢的小狗改的名字,涓生也看不上。更别说后来因为涓生失业加速两人的感情破裂。或许他

们两人根本就是两条平行钱。

再读《伤逝》:让我明白婚姻、爱情的真相和意义

现实意义

偶尔会碰到有人跟我说,以前的书读来有什么用,都过时了。

是啊,《伤逝》写于1925年,那个视“恋爱自由、婚姻自主”为新风尚、新文化的年代,距今将近百年,对今天看“自由恋爱、婚姻自主”再平凡不过的我们来说,又有什么意义?

1、婚姻是盟约,夫妻是盟友,需要二人共同成长

夫妻共同成长才能走得更远,因为没有一方是一直坚强的,必要时可以相互取暖。

就像涓生,他的失业加速了和子君感情的破裂。因为他的失业,原本朴素平淡的生活更显惨淡。涓生多次说子君近来“较为怯弱”,后来他为了生计,疲于找出路,说自己也变得“较为怯弱”了。其实这也反映涓生的内心期许,希望在他失意、软弱的时候,能够得到子君的鼓励和支持。有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会走得更远。

哪段婚姻没有经历过一点风雨的?所谓风雨同舟,就是把生命中遇到的困境看作是对二人关系的一种考验。经历过后必然见彩虹,婚姻也会越来越牢固的。

再读《伤逝》:让我明白婚姻、爱情的真相和意义

2、真正的爱情,不只是彼此吸引

真正的爱情,一定会彼此吸引。然而这是不够的。对方身上明显的优点,如长相佳、性格好、才华优,凭什么你被吸引了,而别人(情敌)不会被吸引呢?一定是有些什么是隐藏起来的,别人(情敌)不容易发现,而你看见了,而且也是对方最为看重的。

然而,这还不够。真正的爱,是双方都能以彼此为先,愿意为着对方的好处,随时做好为对方“牺牲”的准备,可能是你的爱好,可能你的想法,抑或其他什么东西。

真爱也并不是意味两人完全没有冲突,而是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发现原来彼此还不够了解,愿意为着这个差异一起努力,同时也相互包容。

再读《伤逝》:让我明白婚姻、爱情的真相和意义

3、婚前守贞,是最基本的底线

如果有哪对年轻男女问我幸福婚姻的秘诀,我大概只会讲这一点:保守自己的心和行为,等待新婚之夜。

大概没有哪个男生或女生完全、一点也不介意自己的另一半在婚前曾经和别人有过那种关系。我认为,未婚以前,男生可能要担起最主要的责任和义务,保护和尊重女生不受任何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

恋爱能够走到最后,进入婚姻,非常美好。但恋爱失败,天各一方,也是常有之事。

女生呢,不要相信什么“同居是试验一段关系是否合适”的鬼话,爱你的人一定会尊重你、保护你,不会让你感到羞耻。当然,作为女生,也要懂得自爱。因为,真爱是真的值得等待

再读《伤逝》:让我明白婚姻、爱情的真相和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