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現實主義電影—肯·洛奇的底層吶喊《sorry,we missed you》

上週末,在朋友的推薦下,看了英國巨匠肯·洛奇的新出好劇《sorry we missed you》。本來抱著消遣的態度觀看,沒想到卻隨著劇終陷入深深的憂慮和恐懼中。


年度現實主義電影—肯·洛奇的底層吶喊《sorry,we missed you》

現實的殘酷和自身條件的所限,環境的惡化,命運的捉弄讓人低到泥土裡發不出一絲反抗的悶哼。面對生活,希望我們都有更多的自由選擇,而不用一條路走到黑卻沒辦法扭轉已被鎖死的方向盤。



年度現實主義電影—肯·洛奇的底層吶喊《sorry,we missed you》

故事的主要情節是英國經濟大環境的突變,導致本就經濟不富裕的Ricky turner一家更加的拮据潦倒,男主只能找一些零工或者倒班的工作勉強度日,而不穩定的工作導致男主夫妻倆被逼到瀕臨崩潰的邊緣。好不容易找到一份貨車司機工作的男主,更是在一連串命運式的嘲弄的巧合下,不斷錯過晚餐、不斷錯過關愛,只為了多掙六便士來填補生活似乎源源不會有終點的、不可預知的巨大缺口。


年度現實主義電影—肯·洛奇的底層吶喊《sorry,we missed you》

這部電影其實不正是當下嗎。突發的疫情影響了我們的每一個人,我們有的人因此承受病痛、因此承受質疑和歧視、因此失業、因此分離、因此錯過、因此失去。就因為我們實在是太微不足道了,由於自身侷限性而帶來的脆弱使得我們根本就發不出吶喊,反抗更是無從談起。無奈,失望,焦慮,困苦等等一連串的感受每天都在重演,但是卻似乎無法終結。

年度現實主義電影—肯·洛奇的底層吶喊《sorry,we missed you》

慌張的我們開始把希望寄託於環境的好轉。雖然我們知道,最應該寄託的人,不在別處,更應該是自己。大環境的改變,相當於再一次的大浪淘沙,再一次把生活的道理孜孜不倦的教誨給底層的人民。然而,生於底層的人,真的很難,難於渠道、難於出身、眼界和與生俱來的侷限性。或許站在制高點的人說評判說,普通人是難於膽怯、恐懼以及放手一搏的勇氣,但是你要求一個出身於底層的人擁有這些,不覺得有些荒誕以及殘忍嗎?


年度現實主義電影—肯·洛奇的底層吶喊《sorry,we missed you》

當然,這不是說底層無翻身之日,有。只不過這個通道很狹窄、很長並且難為人所知的同時還隨時墜入深淵。但是,我們卻不能不把握住這個機會。這就是錯過的原因。希望我,或者我們都有重頭再來的勇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