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还没买房,感觉好失败,有同感的吗?你怎么看?

渭水乡土


没规定人的一生硬要买套房,更没有规定非在40岁之前买。中国的多少富翁,50岁以上才发达。也有从出生起的,吃喝不愁,尽情潇洒,一套房一台车算啥!

40岁正当年。你可能不会为生活所困,至少不会为一日三餐发愁。所以,你在想车,看别人出门车载进载出,自己没车,认为自己做人失败。没车的人多呢,多少人在你这个年纪,想的是:如何把家庭生活提质,不为孩子书费、家人生个病什么的药费,每个月的房租水电费。有多少人在这年纪是顶着家主的压力,有的欠账前行。有月月耗光,直至终老!

没得可比性。还有你说你没房。还得看你在几线城市生活。能在国内一线城市有一套位置、地段都不错的房屋,不是一般般人都能有的,多少人只在童话里有!


海拉拉


大家好,我是美丽远嫁乡村,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答,40岁还没买房,感觉好失败,有同感的吗?你怎么看。

40岁还没买房,其实我也有同感,虽然我还没到40岁,但离40岁不远了,至今还没有买房,别人,我的姐妹,我的朋友,跟我一样大的那些兄弟姐妹们,他们个个有车有房,甚至还有的当上了大老板,而我依然没有买车买房,为了当个家庭主妇,能照顾老人和孩子,甚至连个存款都是无。

跟着那些兄弟姐妹,以及同学朋友和我一样同龄的,他们都说我为什么要过得那么的狼狈,我也想和他们一样过得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生活,也想出去奋斗,也想有自己一个不可思议的生活,但是为了家庭,我没有办法,我十年前就从外地打工的我辞工回家,陪着公公婆婆他们一起生活,带带好自己的孩子,只要他们过的好,有没有钱有没有房车,我都不在乎了。

所以现在我在老家,种上自己的农产品柑橘,虽然慢慢开始好起来了,生存虽不是很有,但也不是很穷,比起普通人家,我们还算可以过得去了。




美丽远嫁乡村


40岁没买房,这在一线城市一般家庭很正常呀,不是你的无能,是房价实在高不可攀,大学毕业已经二十二岁左右了,到四十岁也就十七八年,就算一个月二万也就二三百万左右,除去平时的开销,结婚生子还得不少钱,抚育小孩又是一笔大钱,手里能有多少钱呀,所以说除非父母帮助,二代人或三代人共同出资,才买的起房,要么是一小部分出类拔萃的精英能买的起房。所以不要认为四十岁买不起房就很失败,每个人的机遇不同,命运不一样,随遇而安,只要自己努力了就没有遗憾!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儿女有出息我感觉比什么都强!


Abc1574451


收藏了田黄就可以买房了,我就是个真实的事例。有钱人都喜欢投资田黄,又叫投资“软黄金”,可以抵御通货膨胀,避开风险,稳赚不赔,躺着赚钱!

这100万如果投资田黄,根据田黄的升值功能,三年内可能变成300万,十年内可能变成1000万,比银行利息、理财、基金回报大得多!这可不是吹牛的,是由古玩古董这个暴利行业因素决定的。

我做了二十多年田黄生意,卖出十几枚田黄石,价格区间在几十万至几百万,因而在广州一线城市买了4套房子,三线城市1套房,共5套房,而且买的房子基本上都是一次性付款的,不用供楼。所以说,要买房,先买田黄后买房!

因为田黄是升值最快的收藏品,也是热门古玩收藏品,从来没有跌过价。田黄从1995年的5千元一克,升值到现在2019年的20万元一克,再过10年可能升值到100万元一克。而黄金价格基本上是在原地踏步,没什么变化,同田黄的距离越来越远,根本追不上。

2017年1月,福建厦门一次拍卖会上,一个重达1725克的田黄石,拍出3.92亿元的天价,单价22万元一克,田黄的火热程度,可见一斑!

还有就是投资田黄有点像投资地产,但回报比房产大得多,安全可靠风险低,不会像其他什么股票、期货、实体店等行业那样亏得一塌糊涂,一无所有,一点不剩,还要负债累累,变成“老赖”!因为田黄在你手里,始终有翻盘的机会,始终不会亏!如果留给子孙后代,那个回报可能是成千上万倍呢,你的儿女会感恩你留下大笔财富给他们,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不慌,掌中有宝气定闲!

下面这个是现在价值1300万元的帝王级寿山田黄石【皇太极】,十年后价值可能超亿元!这枚以大清开国皇帝皇太极名字命名的田黄,皇气十足,霸气尽显,值得具有王者风范的成功人士所拥有!











乾隆田黄


国人目前把一个人有房有车族无形之中定位了,好像这二个有一个没有都算不上是标准

怎么说呢,现今社会也确实如此,虽然在城市上班租房,哪里有自己有房有车好,上班不用挤公交,出门旅游可以自驾,想想都滋润。一家人住在自己家的房子,其乐融融,租房子住心中总有些不尽人意

40岁了还没有买房也不要着急,只要自己努力,我想你会成功的。就当是给自己奋斗的一个目标,越努力,越幸运[加油][加油][加油]





xyw异乡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人到四十还没买好房,要看是什么原因。不努力,不作为,又或者命运多戕,不仅无人帮助,还总出点意外,房价这么高,你拿什么买?不吃不喝拿点死工资,养人都困难,谈买房如镜花水月空嗟叹,感觉人生很失败。

但房子不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你努力过,奋斗过,就已经是丰富的人生了,成功也需要运气,不要自暴自弃,加把劲,离成功或者也就一步之遥,鲜花,掌声,房子,车子,都在等着你!


我是老米


40岁还没有买房,要分析原因,如果你出身在农村,大学毕业来大城市打拼,没有父母支持,结婚时也没有购置婚房,一切全靠自己,这种情况是存在的。因为不知你的详细信息,只好给你几点建议:一是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老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你已经40岁了,基本上你从事的职业也定位了,比如开一家早点店,只要你们夫妻同心,日子也能过,如果你现在居住在大城市,要是考虑到小孩子将来的入学,还是要回老家买房,所以现在什么也不要想,多辛苦一点,积攒点钱,去老家买房是可以的。二是你的心态要端正,40岁没有买房,不要感觉好失败,一切向前看,只要你努力,未来你的人生会更加精彩,不要纠结眼前的困境。三是不要和别人盲目攀比,只要你埋头苦干,阳光总在风雨后,你努力了就有收获。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你一定会实现你的人生目标,我相信你一定行!


顺心财务1


或许很多人包括外国人一直在纳闷,为什么中国人那么着急买房子呢?笔者认为有三大最直接的原因,一是根深蒂固的要成家先买房的观念;二是钱一直在贬值、而房价一步步走高,使得房子成为许多家庭稳定的投资品;三是由于城市的房子本身所具备的附属价值与牵涉面较广,比如落户、小孩上学、周边配套等等,有了房才能优先享有一些“供不应求”的资源,相应也少了许多忧虑。

因此,不少人都对房子产生了疯狂的迷恋,甚至使用高杠杆、各种筹钱术。而对于27岁就能买房的一族来说,大多都是有父母的扶持,否则全部由自己承担的确也不现实。27岁买房,几乎已是毕业就买房的节奏,若不啃老,哪来的这么多钱!说到啃老,近日一央行专家来了句“名句”:凑足“六个钱袋”去付首付!很扎心!有位网友黯然评论到:没有六个钱袋,只剩三个了……

笔者认为,适当啃老还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等自己能攒够钱,说不定房价又涨了,或者看中的房子被别人抢先买走了。不过啃老也别太过分,毕竟动老本,已经触及财务风险了,还是稳妥点好。

对于买房,有太疯狂的一面,当然也有太犹豫的一面。笔者就听到许多相反案例,比如笔者的一个初中同学,五年前他刚结婚时,他父母给了几十万作为他的立家之本,当时是够首付的,但他觉得工作不稳定,等稳定下来再说,婚后第二年买了辆车,再等等,第三年房价涨了不少,他感觉房价不合理会跌的,又过一年房价还是涨,他急了,可是新政规定社保要满5年才能买……如今不仅房价高,房贷利率也上浮了10%,他说:涨吧涨吧,再涨就不买了,回老家算了……

在城市里工作了好多年,三十多岁,或者四五十岁还没买房的人,大多都有类似的经历。楼市不景气时,不敢买,担心房价会跌;房价涨了,发现钱不够了,又不敢借钱,选择再等等,总之大致相同的错误观念,犹犹豫豫错过了几次时机。

下面笔者针对两个较常见的错误观念来说说,其它的我们以后再聊。一个错误观念是:房价与收入比严重背离,大城市的一套90㎡的房子,不吃不喝得半辈子,所以房价不崩盘没有天理。

说这个观念是错误的,是因为选择对比的参照物出错了,这个观念一般是拿人均收入来对比,但是你要多了解了解“二八法则”。按照“二八法则”,也就是说,在中国人口基数如此大的情况下,个人收入的前20%的人,购买力是相当惊人的。而最好的城市就是屈指可数的一二线城市,所以大城市的房价对于“20%的人”来说,房价收入比还背离吗?!看看中国人在国外扫奢侈品以及有段时间大妈们疯狂扫黄金的劲头,就可以看出,其实没那么夸张。

另一个错误观念是:目前房价这么高,我才不买房呢,我身边的朋友也没有人愿意在当下环境下出手买房的,只有大家一起不买房,团结一心,开发商的资金回笼不了,就不得不降价卖房?

别太想当然,甚至可以说这种观点堪称井底之蛙。你不买房,你的圈子不买房,并不代表别人别的圈子也不买房,不同的圈子有着不同的视野,你自己的决定更代表不了全部人的想法。


小林125636034


40多岁没有买房子那也没有什么。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每家的状况都不一样。要根据实际情况量力而行。不能说没有买房就是失败。每家的家庭背景。个人原因或者家庭原因。肯定也有许多客观原因。这个没有什么可责备的。人有分369等。不可能每个人,每个人,每个人的情况,每个人的性格。每个人的能力。都一样啊!


乡村大丸子


40岁买房这个标准不应该作为衡量一个人成功或者失败的标准。

家庭和睦幸福、工作和谐稳定、生活多姿多彩、身体健健康康。虽然靠着工资养活家庭,但这无疑是幸福的人生、幸福的家庭,试想:谁不是靠着一份收入来养活家庭的呢,只是或多或少罢了!

收入基本靠骗、家庭基本靠圆、老人多病、孩子不思上进,这样的人生就算40岁买了房,这样的人生有何质量可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