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哉|前朝被"捧上天"的靈州,為何宋朝初期卻要被放棄?

中國史的各個朝代都有自己的特點,網上總結所謂“強漢盛唐剛明”

,宋佔了一個“富”字,熟悉歷史的人應該還知道另外一個稱謂,叫做“弱宋”。

說宋人富,盛名之下其實難副,說宋人弱,確是恰如其分。開國之初,搞不定燕雲十六州不說,連党項人這種地方勢力也搞不定,最後不得不放棄西北的戰略要地靈州,最終成為困獸,這次就說說這段歷史。

一、 為什麼靈州在雙方眼中地位差別如此之大

銀川平原是河套平原的重要組成部分,習慣上稱為“西套”,是中原王朝與西北地區交接的一個核心區域。靈州位於寧夏平原的南部,西倚賀蘭山和牛首山,東臨黃河,北控河朔,南引慶原,西連河西走廊。這種地理位置,決定了它在中國歷史上西北戰略格局中的樞紐地位。

怪哉|前朝被

從漢代以後,靈州一直是控制西北的軍事要地,是中原與西域的重要通道。而隋唐時期,靈州的地位更是空前提高,平定安史之亂朔方軍的節度使治所就在靈州。

但是要說起靈州在宋朝時的地位,還是比較尷尬的,原因就是北宋的注意力始終在北方,對於西北並沒有太多的想法。正是這種國防戰略上的忽視,導致靈州最終被迫放棄。而所有的這一切,還是要從党項人的割據開始說起。

1、 党項人對靈州勢在必得

建立西夏的李氏其實是不姓李,而是姓拓跋。在唐朝末年鎮壓黃巢起義的過程中,拓跋思恭表現活躍,被唐王朝封為定難軍節度使,統領銀、夏、綏等五州,賜姓李。宋王朝建立後,趙匡胤對党項人以羈縻為主,換取李氏稱臣。

到了宋太宗時期,定難軍留後李繼捧迫於內亂的壓力,獻出四州八縣,正式歸附。但是李繼捧的族弟李繼遷卻不願意受制於宋廷,割地自立對抗宋廷。李繼遷雖然屢戰屢敗,但是屢敗屢戰,還取得了遼人的支持,在平夏地區有不小的影響力。

但是李繼遷也面臨一個問題,向東發展不太可能,畢竟有北宋的重兵防守;只能向西發展,收復祖宗的五州之地,佔據寧夏平原,控制河套地區,才能獲得廣闊的發展空間。要向西發展,必須把靈州掌握在自己手中,因此李繼遷把靈州作為一個戰略目標,為之不懈的奮鬥多年。

2、 在北宋,靈州的地位尷尬

怪哉|前朝被

靈州與李繼遷的夏州相鄰,能夠有效的牽制和威懾李繼遷,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從北宋的疆域地圖上看,靈州只是一座孤懸於河套南部的邊陲城池,在整個西北邊防算不上重要。它存在的意義主要是兩點:防範党項人向西擴張;威懾河隴地區的蕃部,保護絲路。

比起北方遼國帶來的沉重壓力,單就党項人來說,靈州顯然夠不上戰略核心要地。党項人和蕃部的勢力,顯然還沒有強大到讓北宋中樞為之不計代價傾斜資源的程度。在李繼遷逃亡以後,北宋對他的勢力也談不上重視。

畢竟初期一個知州就能把李繼遷打得落花流水隻身逃亡,這種勢力確實還輪不到中央來操心。

而對於宋人而言,西域的貿易通道已經沒有之前那麼重要了。從唐朝後期開始,由於內地長期戰亂,對外貿易已經由陸地逐漸轉向了海上,也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海上絲綢之路。這個貿易通道,很大意義上是作為馬匹交易市場而保留的,這也是主張保衛靈州的官員主要的論據。

最重要的是,靈州在戰略上不是核心,卻需要消耗大量的資源。北宋常年在這裡駐軍數萬人,所有的輜重消耗都要從關西地區運送過去,而靈州與作為後方環慶卻相隔數百里的沙漠。

在防禦地形上沒有環慶的地理優勢,靈州本身也不是堅固如金湯鐵鑄的城池。這樣一個城池,對於北宋而言,與其花費巨大的代價守衛,還不如退回去直接在環慶地區設防,從財政上說更加合理。

二、靈州的游擊戰

公元985年,李繼遷攻破銀州後,就開始信心十足的謀劃奪取靈州,作為向西拓展的跳板。

1、 雙方在宋軍弱點上達成一致

怪哉|前朝被

李繼遷之所以這麼有信心,除了他得到了遼國的大力支持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覺得自己抓住了靈州宋軍最大的弱點:孤城難守。

靈州東邊是李繼遷的人馬,西部是遊牧的回鶻、党項部落,北邊有不少吐蕃人在活動,唯一能通關中南邊也道路不靖。如果能持續不斷的騷擾輜重部隊,讓靈州數萬宋軍斷絕糧草,城池就必定不攻自破。

道路艱險,糧草運輸困難而且損耗極大,在這一點上北宋方面是認同李繼遷的判斷的。靈州後勤難以自足,主要依靠關西地區。

但是關西由於戰亂破壞嚴重,早已不堪重負。戶部使張鑑曾經去過環州,辦理護送輜重去靈州的事宜,對此有切身體會。因此他認為捨棄靈州,能有效減輕關西地區的負擔,從而避免引發大規模的民變。

2、 李繼遷游擊戰的成果

基於宋軍的弱點,李繼遷貼身打造了一套戰法,那就是專門襲擊宋軍的輜重隊伍,從外圍斷絕靈州的物資供應,同時聯合遼國在北方施加軍事壓力,不斷髮動進攻。

公元996年,李繼遷在蒲洛河襲擊護送靈州軍糧的宋軍,不但奪取了大量的軍糧,還殲滅了數千宋軍。趁著這股勢頭,李繼遷圍困靈州一年有餘。

這種打法顯然是相當成功的。即便作為中央帝國,北宋也無法承擔這樣的損耗,既不能就地補給靈州,又不能處處設防,一時間陷入了兩難。

怪哉|前朝被

況且北宋剛剛撲滅了王小波李順發動的農民起義,國庫裡差不多能跑老鼠了,而軍隊也疲敝不堪。但這一次圍攻激怒了北宋朝廷,宋太宗發動五路大軍進討平夏地區,打算給李繼遷一個教訓。

三、放棄靈州

遺憾的是,這五路大軍並沒有取得什麼像樣的戰果。宋太宗不是個輕易認輸的人,即便是有“高粱河車神”的經歷,並不代表他能隨便認輸。他繼續在調兵遣將,為下一次進攻積極做準備。但是人算不如天算,這個關鍵時刻他卻駕崩了。

1、宋真宗的縱容

按傳統來說,宋真宗應該繼承太宗遺志,畢竟古語說“三年無改於父之道”。但是宋真宗不打算這麼幹,畢竟北方的壓力已經讓他快喘不過氣來。很快就有大臣建議把党項人原來的五州之地賜還給李繼遷,意圖平息西北邊患,通過這樣的綏靖政策來拉攏李繼遷。

北宋君臣的意圖很明顯,只要李繼遷不繼續再搗亂,那麼西北讓給他其實也無妨。畢竟靈州那一片道路艱險,賦稅上沒有什麼收益,中央財政還必須倒貼。養幾萬的兵在那裡,不但財政賠錢,關鍵是極大的影響了北方防線的穩固。

怪哉|前朝被

2、一錘定音

賜還五州,這對於李繼遷來說是一個示弱的信號,說明可以放開手腳大幹一場了。平添了五州之地,如虎添翼的李繼遷馬上發動兩次大規模襲擊,策略仍然是堵截宋軍的糧餉。

公元1001年九月,李繼遷攻破了黃河南岸的五座城寨,讓靈州徹底成為一座塞外孤城。公元1002年三月,在遼國的支持下,李繼遷集結重兵再次進攻靈州。這一次他終於得手了,獲得了向西發展的基地。

而北宋方面,完全沒有收復失地的打算,大夥撥拉一下算盤,誰也不想做賠本的買賣。靈州嘛,就算了吧,反正留著也是一個大包袱。如果再花力氣去奪回來,這個包袱又背了回來,顯然不合算。

但是北宋君臣沒有想到的是,党項李氏最後居然尾大不掉,北宋最終還是陷入了兩面作戰的困境。西夏立國後,從側面騷擾北宋。由此帶來的巨大消耗,讓北宋朝廷不堪重負,即便反覆對西北用兵,仍然沒有達到目標。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就是一種典型的只算經濟賬,不算政治賬的集體短視行為。

四、小結

宋太祖立國,雖然走的是先吃肉後啃骨頭的路子,但是總體還是進攻為主。但是正是這種先易後難策略,讓北宋立國有了取巧的嫌疑,所以缺乏啃硬骨頭的韌性。

怪哉|前朝被

北宋實際上一直沒有重視李繼遷,而北方遼國的威脅,尤其是高粱河失敗,讓北宋上下如坐針氈。在與北方遼國兩次較量都失敗後,宋太宗也是雄心不在,進入全面防守的保守心態。

這正是北宋初期國防戰略巨大弱點:沒有拿回燕雲十六州,導致國防戰略上始終被動。

正是這種保守心態,導致後來北宋上下對李繼遷的認識出現很大的偏差,抱著息事寧人的心態,最終立國初期就丟失了靈州這個重要的據點。這是導致党項人坐大的根本原因,李繼遷正是鑽了這樣一個戰略上的空子,才在西北生生的為西夏打下堅實的基礎。

從這一點上說,弱宋確實名副其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