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习有技巧,这些歌诀最重要!(骨骼篇)

运动系统组成、功能


运动系统骨连骨,支持运动加保护

肌肉动力骨杠杆,关节枢纽连邻骨

体表标志要记牢,临床应用有帮助;

注:骨连骨指:骨、骨连接,骨骼肌。


解剖学习有技巧,这些歌诀最重要!(骨骼篇)

各部骨数目1


头颅躯干加四肢,二百零六分开记

各骨数目分开记,记住位置就容易

脑面颅骨二十三,躯干总共五十一

四肢一百二十六,全身骨头基本齐

还有六块听小骨,藏在中耳鼓室里

解剖学习有技巧,这些歌诀最重要!(骨骼篇)


解剖学习有技巧,这些歌诀最重要!(骨骼篇)

另,中耳鼓室内有6块听小骨,全身共计206块骨。

全身骨骼2


全身骨骼二零六,躯干四肢和颅骨;

颅骨分为脑面颅,枕额蝶筛各一块;

成对顶颞两侧分,下颌犁舌为面颅

上颌下甲听小骨,鼻腭颧骨和泪骨;

上肢肩锁肱桡尺,腕骨八块掌指骨;

下肢髋股膑胫腓,跗骨七块跖趾骨;

躯干分为椎胸肋,颈七腰五胸十二;

腰椎下接骶尾骨,胸椎连肋十二对。


解剖学习有技巧,这些歌诀最重要!(骨骼篇)

解剖学习有技巧,这些歌诀最重要!(骨骼篇)

关节的基本构造和辅助结构


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内软骨藏

韧带加强稳固性,基本构造都一样

关节的基本结构: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辅助结构:关节盘、韧带、关节唇


解剖学习有技巧,这些歌诀最重要!(骨骼篇)


椎骨的一般形态


椎骨够成大致同,前方椎体后椎弓;

椎体形似短圆柱,表面密质内部松;

椎弓左右相对称,又分前后两部分;

前部细窄称弓跟,后部宽扁叫弓板;

弓上伸出七突起,一个棘突向后伸;

椎体椎弓围成孔,空连成管上下通;

多孔连通称椎管,脊髓藏纳在其中;

相邻上下椎弓根,围成两侧椎间孔;

单块椎骨不成孔,脊神经根过此孔;

颈椎跟部横突孔,椎动静脉一齐通。


解剖学习有技巧,这些歌诀最重要!(骨骼篇)

各部椎骨特点一


椎骨外形不规范,抓住要点能分辨

颈椎体小棘分叉,横突有孔最明显

胸椎连肋有肋凹,棘突叠瓦下斜尖

腰椎承重体最大,棘突后伸宽又扁

颈椎:

解剖学习有技巧,这些歌诀最重要!(骨骼篇)

胸椎:

解剖学习有技巧,这些歌诀最重要!(骨骼篇)

腰椎:

解剖学习有技巧,这些歌诀最重要!(骨骼篇)


各部椎骨的特点二


椎骨共计二十六,颈胸腰骶加尾骨;

椎骨差异较明显,各部均有其特点;

颈椎体小椎孔大,横突有孔棘分叉;

寰枢两椎最难忘,颈七棘突特别长;

胸椎体侧有肋凹,棘突叠瓦后下方;

腰椎体大是特点,棘突平伸宽又扁;

五块骶椎铸骶骨,上宽下窄向后凸;

盆面光滑背面粗,四条横线融合处;

骶前骶后四对孔,各孔都与骶管通

末端两节缺椎弓,先天形成骶裂孔

尾骨一块已退化,四块尾椎融合成。


椎间盘


椎体之间纤维环,胶状髓核在中间

后外薄弱易脱出,压迫神经致痛瘫


解剖学习有技巧,这些歌诀最重要!(骨骼篇)


解剖学习有技巧,这些歌诀最重要!(骨骼篇)

脊柱韧带及意义


脊柱韧带,三长三短

腰椎穿刺,棘上棘间

再透黄韧,进入椎管

注:三长:前纵韧带、后纵韧带、棘上韧带。

三短:棘间韧带、黄韧带、横突间韧带。


解剖学习有技巧,这些歌诀最重要!(骨骼篇)

脊柱的整体观


上细下粗尾部尖,承受压力密相关

后观棘突一条线,颈短胸斜腰平扁

侧观生理四个弯,线条大方又美观

胸骶弯曲凸向后,颈腰二曲凸向前


解剖学习有技巧,这些歌诀最重要!(骨骼篇)


胸骨


胸骨形似一把剑,位于胸廓前正中;

上柄中体下剑突,七个切迹在周边;

柄体交界胸骨角,标志结构有三点;

左右二肋气管杈,上下纵隔分界线。

注:胸骨角与第四胸椎体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两侧平对第二肋软骨,平气管杈水平,此处也是上下纵隔的分界线。


解剖学习有技巧,这些歌诀最重要!(骨骼篇)

肋的连结


一肋连于胸骨柄,二肋对角标志明

三至七肋与体连,八至十肋成肋弓

十一十二称浮肋,前端游离肌肉中


胸廓形态、运动


胸廓形似小鸟笼,上窄下宽扁锥形

上口狭小前下斜,下口封膈分腹胸

容纳保护心肝肺,呼气下降吸气升

解剖学习有技巧,这些歌诀最重要!(骨骼篇)

胸廓


胸廓形似小鸟笼,上窄下宽扁锥形;

上口狭小前下斜,下口封隔分腹胸;

容纳保护心肝肺,吸气下降呼气升;

各径随着年龄变,肋间增宽有毛病。


解剖学习有技巧,这些歌诀最重要!(骨骼篇)


颅骨


颅骨二十三块整,脑面颅骨要分清;

脑颅八块围颅腔,腔内藏脑很适应;

额枕筛蝶各一块,成对有二颞和顶;

面颅十五居前下,上颌位居正当中;

上方鼻骨各一对,两侧颧骨连颧弓;

后腭内甲各一块,犁骨膈于鼻腔中;

下颌舌骨各一块,全部颅骨均有名。


解剖学习有技巧,这些歌诀最重要!(骨骼篇)

解剖学习有技巧,这些歌诀最重要!(骨骼篇)

解剖学习有技巧,这些歌诀最重要!(骨骼篇)

颅顶面观


颅顶借缝连结紧,三缝名为冠矢人

婴颅骨化未完成,缝间膜闭叫颅囟


解剖学习有技巧,这些歌诀最重要!(骨骼篇)


颅底内面观1


前窝中央是筛板,筛孔通鼻嗅丝穿

中窝之中垂体窝,前高后高似蝶鞍

两侧圆孔卵圆孔,棘孔位于最后边

前部通眶眶上裂,圆形短管视觉连

后窝中央是大孔,前外舌下神经管

岩部后面内耳门,颈静脉孔二沟延

注:圆形短管——视神经管,二沟——横窦沟、乙状窦沟

颅底内面2


内观颅底结构多,分为前中后颅窝;

高高低低像阶梯,从前向后依次说;

前窝中部有筛板,鸡冠下对鼻中隔;

筛板有孔眶板薄,颅部外伤易骨折;

眼窝出现瘀血斑,“血脊”①鼻漏莫堵塞;

中窝中部有蝶鞍,上面有个垂体窝;

窝内容纳脑垂体,颈动脉沟两侧过;

两侧孔裂共六对,位置对称莫记错;

蝶鞍前方有“两个”②,都与眼眶连通着;

卵圆棘孔加破裂,蝶鞍两侧各一个;

中窝易折有特点,血脊耳漏破鼓膜;

岩部后为颅后窝,枕骨大孔很清楚;

大孔外侧有三洞,门孔加管各一个;

枕内隆凸两侧看,横连“乙”③状像条河。

注:①血液和脑脊液。②指视神经孔、眶上裂。③乙状窦沟。


解剖学习有技巧,这些歌诀最重要!(骨骼篇)

解剖学习有技巧,这些歌诀最重要!(骨骼篇)

翼点位置、意义


翼点位于太阳穴,额顶颞蝶会颞窝

内有脑膜中动脉,骨折皆因骨质薄


解剖学习有技巧,这些歌诀最重要!(骨骼篇)

骨性鼻旁窦名称特点


鼻旁窦,如音箱,鼻腔周围骨内藏

额筛蝶窦上颌窦,都有开口通鼻腔


解剖学习有技巧,这些歌诀最重要!(骨骼篇)

新生儿颅骨


新生儿颅骨有特点,头大脸小颊饱满;

额顶骨间有前囟,闭合约在一岁半;

哭闹生病细观察,高低变化很明显。


解剖学习有技巧,这些歌诀最重要!(骨骼篇)

颞下颌关节构成及特点


下颌头,下颌窝,构成关节功能多

关节腔有关节盘,关节囊壁前薄弱

咀嚼语言做表情,张口过大向前脱


解剖学习有技巧,这些歌诀最重要!(骨骼篇)


肱骨主要结构


上大下小两个头,小头推着滑车走

解剖外科两个颈,骨折快往外科走

尺桡两个神经沟,同名神经沟内走


解剖学习有技巧,这些歌诀最重要!(骨骼篇)

手骨


舟月三角豆,大小头状钩(腕骨)

(由近侧到远侧,由外侧向内侧)

摔跤若易折,先查舟月骨;

掌骨底体头,指骨近中远。


解剖学习有技巧,这些歌诀最重要!(骨骼篇)

解剖学习有技巧,这些歌诀最重要!(骨骼篇)


肩关节1


肩关节,很灵活,关节囊松下薄弱

肱骨头大盂浅小,运动不当向下脱

肩关节2


肩关节,有特点,头大盂浅囊松弛;

前后上外肌腱强,运动灵活欠稳固;


解剖学习有技巧,这些歌诀最重要!(骨骼篇)

肘关节构成及特点1


肘关节,最特殊,一个囊内包三组

肱桡肱尺桡尺近,桡环韧带尺桡副

屈肘三角伸直线,脱位改变能查出


肘关节2


肱骨下端桡尺上,包于一个关节囊;

肱桡肱尺桡尺近,三个关节一名扬;

三个关节在一囊,肱尺为主屈伸忙;

前后囊壁较松弛,两侧韧带来加强;

桡骨小头环韧带,半脱位在小儿郎;

屈肘三角伸直线,脱位角线都改变。

注:三角指肘后三角,屈肘成90度时,肱骨内上髁、肱骨外上髁和鹰嘴三者连成一个等腰三角形,伸肘时三者连成一条直线。


解剖学习有技巧,这些歌诀最重要!(骨骼篇)

髋骨的结构可归纳为三个一、三个二、三个三。

髋骨主要结构


髂耻坐骨三合一,一面一孔一个嵴

二窝二线二切迹,三节三支三个棘

注:一面

—耳状面;一孔—闭孔;一个嵴—髂嵴;

二窝—髂窝、髋臼;二线—弓状线、耻骨梳;二切迹—坐骨大切迹、坐骨小切迹;

三节—髂结节、耻骨结节、坐骨结节;三支—坐骨支、耻骨上支、耻骨下支;三个棘—髂前上棘、髂后上棘、坐骨棘。


解剖学习有技巧,这些歌诀最重要!(骨骼篇)


解剖学习有技巧,这些歌诀最重要!(骨骼篇)

骨盆构成、分界及男女骨盆比较


骶骨尾骨两髋骨,构成骨盆起保护

界线以下小骨盆,男窄女宽很清楚

男腔漏斗女腔桶,男小女大看角度


解剖学习有技巧,这些歌诀最重要!(骨骼篇)

髋关节构成及特点


股骨头圆髋臼深,髋臼周缘髋臼唇

外内韧带髂股头,囊薄后下余坚韧


解剖学习有技巧,这些歌诀最重要!(骨骼篇)

解剖学习有技巧,这些歌诀最重要!(骨骼篇)


膝关节特点1


膝关节,最复杂,承受压力也最大

关节囊松韧带补,髌下韧带最发达

内 C外 O半月板,前后韧带相交叉

注:髌下韧带—髌骨下方的韧带,即髌韧带。


解剖学习有技巧,这些歌诀最重要!(骨骼篇)

膝关节2


结构复杂关节大,侧副韧带两侧加;

前后韧带相交叉,抽屉试验前后拉;

内C外O半月板,缓冲稳固是专家。

注:抽屉实验:用于前交叉韧带的检查。患者平卧床上。膝屈曲90度,双足平置于床上,保持放松。检查者坐于床上,抵住患者双足使之固定,双手握住膝关节的胫骨端,向前方拉小腿,如出现胫骨前移比健侧大5mm为阳性,为前直向不稳定。

后抽屉实验:用于后交叉韧带的检查。仰卧位,屈膝90度,双手放在膝关节后方,拇指放在伸侧,重复向后推拉小腿近端,胫骨在股骨上向后移动为阳性,提示后交叉韧带部分或完全断裂。


解剖学习有技巧,这些歌诀最重要!(骨骼篇)

跗骨


一二三楔骰内舟,上距下跟后出头。


解剖学习有技巧,这些歌诀最重要!(骨骼篇)

部分图片和内容来自网络。


更多康复干货,可以留言咨询,也可以关注我们哈!


肌肉功能解剖、症状手法、拉伸康复,可以进入【每日一肌】专栏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