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老师的作业,要求模仿世界名画,大家怎么看?

黑山老妖猫耳朵


您说的模仿名画可能就是一种生活化,低成本的cosplay。只需要生活中简单的物品,就能模仿出世界名画的中的各类人物。

比较常见的cosplay就是游乐园里的各种卡通人物了。

一个成功的世界名画cosplay,不仅仅在动作上要与画中人物一致,还要善于抓住人物的特点,或是面部表情的特征,或者是身上有特色的装饰物,再或者是身边环境的特殊性。这对于模仿者的观察能力是一大考验。

在cosplay的过程中,可以了解模仿的名画背后的故事,而通过对世界名画的了解模仿,孩子们也能更多地接触到艺术带来的熏陶,感受到艺术的乐趣。

高层次的模仿可以用心的观察构成画面的各种因素他们是如何巧妙地搭配在一起的。比如画面的构图,画面黑白灰的组成,色彩的微妙。各种材质的质地等等。只有明白了这些,观察才会有目的,模仿才更有意思。

生活模仿艺术,远多于艺术模仿生活——王尔德





天马星空1996


你儿子get到了灵魂,日后必成大器重[大笑][大笑]。

下面这段话是完成任务的。

这在教学上来说,可能会引来的效果是不好,你一个老师让别人模仿抄袭,限制了学生的想象,这样是没有灵魂的,等等,很多人会说为什么不让我们自己创做呢?

画里最重要的是里面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但是表达是需要你的绘画能力来决定的,你的专业技能是否达到了能表达你想法的程度,你能通过画笔表达好自己的感情嘛?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如果说思想是画作的灵魂,那么技法就是它的躯体,躯体的颜值好不好看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画作的吸睛度,不要说什么看不懂的才是艺术,那是资本包装的产品!

临摹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很多书画家开始都是从临摹开始的,古话有云:集百家之长,成一家之言。知行合一,不断学习,才会有有所成就。


小学徒玉雕


这个问题,看第一眼时,我以为是临摹世界名画,在仔细一看原来是模仿世界名画,您儿子模仿的不错哦!有创造力和想象力!

我觉得这位美术老师的作业挺有意思的,也挺有意义的。

模仿世界名画,首先,它能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理解能力;其次,可以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和欣赏力;最后,还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淘小妖1025


模仿和临摹是两回事,临摹是学习世界名画的绘画技巧,而模仿是另一种认识和体验,也是一种新的创作尝试。


混血画派


模仿只是增加练习,也能很好的观察到自己的优缺点,模仿是一个很好的自我学习的一个模式


F慌慌


你好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刚看到问题的时候理解有误,还以为是美术老师让你临摹世界名画呢,后来看了你发的图片和图说才发现,你提问的意思是,美术老师布置作业,让你孩子模仿世界名画中的人物表情和动态,我感觉这个活动很有意思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我来分析一下老师布置这个作业的初衷。

首先,这个活动很有互动性、趣味性,它是孩子和家长协同完成的,通过这个活动,可以增加孩子和家长的有效互动性,避免孩子在活动中产生的枯燥和厌恶感,孩子不像成人,做事有很强的目的性,孩子参加的活动有趣是最重要的,如果缺乏趣味性,孩子就不会投入其中,因此活动就无法继续完成。

其次,这个活动也很有知识性,可以促使家长去查阅、收集更多的名画素材(包括名画作者、创作年代和历史背景,以及艺术家创作该作品的故事,和画面主题或画面中的人物的背景故事),提高家长对名画的认识,然后,通过家长给孩子的生动讲解,让孩子也能从中获得更多世界名画知识。

最后,这个活动也很有艺术性,通过家长对名画知识的有效讲解,可以引导和提高孩子对艺术品的认识,从而增加孩子艺术兴趣和对美的追求,进而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

因此,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活动,是一个很好的亲子活动。


图盈


我们来看看想要完成老师的这个作业,大致步骤是怎样的,再来分析背后的原因和老师的用意。

1.要求你去模仿“世界名画”,那么首先你得去找一找有哪些“世界名画”。我敢说,作为一位普通家长,不从事美术相关领域工作,也没有这类爱好的,对“世界名画”的了解并不多,充其量知道个《蒙娜丽莎的微笑》,能知道《星空》、《向日葵》、《最后的晚餐》的都已经很不错了。那么,“找”的过程,就是一个扩充知识面,增长见识的过程,不单单在美术方面,任何一门学问,先都必须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比如作文,识字多,知道的成语多,阅读量多,才能下笔如有神。

2.“找”出来的会是大量名画,到底模仿哪个,你得“选”吧?喜欢哪个不喜欢哪个,筛选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品鉴”的过程,审美能力不是天生的(有些人最多也只是初始值高一点而已),它是可以后天培养的,所谓“陶冶情操”,肯定是欣赏更多既定的优秀作品,获益更多。

3.选好了以后,可以开始“模仿”了。对于孩子来说,模仿的过程就像个变装游戏,充满了趣味性,而你想要学好一个东西,最先应该培养的就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引发你主动去学习的动力。

所以,不要觉得这样的美术教学不规范,无意义,学美术,“技法”永远是排第二位的。





野生拾色兽


还是容易的事。


用户250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下面是我对临摹名画的理解。

看到艺术大家的艺术实践不仅仅是建筑艺术和公共艺术界,画坛这样的模仿者也很多人,比如张大千,黄永玉,一些媒体直接用“张大千:模仿最成功的画家”作为他模仿生涯的标题,张大千的绘画技巧被徐悲鸿称为五百年来的第一人,他的模仿也达到了虚假混乱的地步。 对他简历的研究会发现,40岁前的漫长岁月,张大千仔细地描述了石涛、徐伟,甚至宋元王朝,甚至在混乱的岁月里,在无人居住的敦煌,模仿壁画,近三年来,他终于成为了一名教师。

有评论说,张大千的模仿往往结合了两个或两个以上著名意境的风格,从不按照画葫芦的风格,从不拘泥于画素描的风格。像他的,不是一棵树来模仿,而是在构图中排列规则,笔,笔墨密集,光影对比,布局方向,设置浓淡的色彩,仔细努力创造出别样的魅力,所谓神似。模仿是艺术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起源于古希腊的“模仿理论”,在欧洲文学史上流传了几千年。 亚里士多德说:“艺术创造是每个人的能力,所以“每个人都是艺术家”;“模仿是人类快乐的源泉,”他还指出,“艺术模仿不是复制和复制现实世界,而是在自然事物的基础上自由创造。” “模仿论”已成为欧洲文学史上的创作原则。

在当今社会,模仿随处可见,最著名的当然是“模仿秀”。 事实上,艺术理论领域的“模仿”与现实中的“模仿”有着本质的区别。 在现实生活中被谴责的模仿实际上被称为“剽窃”。 马德里的历史,张大千甚至“模仿秀”,这些案例都在说“模仿是之母,抄袭是创造之墓”。





艺术的干货分享


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对学画过程中的临摹与写生,不同老师有不同的辅导与要求,以我多年教学经验与大家共同分享,仅供参考。

首先,我们知道学画画是件很快乐的事,爱好与快乐相结合就会有一个好的结果!喜欢和爱好画画是我一生中最正确的选择。我们小时候学画由于条件所限,不像现在这样物质丰富,新华书店里想买什么书都能买到,那时的文化与艺术方面的读物少之又少。喜欢画画可又没有范本,没有美术辅导班。好不容易找到一本连环画就是我的启蒙老师了,有了这宝贝先让别的同学看完故事情节,最后就是我学画和临摹的“范本”了。

后来,我临摹的好几遍,自然我的画技提高了许多,别的同学都说好。

但随之问题也出现了,在我画得很熟了总想追求那种画味,不是非常必真的那种,但就是画不出来。我总觉得哪点不对头,看画倒是挺好,总想不看画而是画现实当中的物体,可总是画不好不满意,问题出现了可问谁呢?向誰求教?由于当时的大环境所限,想找个美术老师都找不到。我为此画技也停止不前了,非常非常地苦恼。难道就这样停摆了?

说到这里,可能你知道我要说什么了,临摹没有错,而且是学习绘画的一个主要途径,不仅能学习大师们的各种技法和大师们的对绘画的要求和认知,以及大师们的个性、对事物的表现特点与追求。想说什么想表现什么和怎样表现是大师们所追求的。

另外,学画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盲目地学和死学,“变者昌似者亡”是学画基本道理。学大师是为了解大师研究大师而不是像大师,当然,如果有大师的影子是正确的。跟李可染大师学画山水画,弟子们的山山水水画出来后,人们第一眼就看出这是受哪位老师的影响。有了传承并有发扬是公众认可的传世作品是有生命力的。

由此可见,临摹大师的画不仅没错还应提倡,不过,临摹归临摹,不应通过临摹束缚了你的手脚而画的画也像大师一样,没有自己的个性,如果是那样的话,就是自己最大的失败。世界名画毕竟是有历史的,历史的发展之今包括绘画都有了新的发展和发现,各种技法也都有了新的要求。我们学习的过程要有一个学习与借鉴的,不能一刀切地说过去的一定好而今天就不好。我们国内就有不少的画家水平比起建国初期好上多少倍。承认过去的优点和不足,发扬光大优点而摒弃缺点,就是我们学画道路上必须做到的。

但愿你的孩子越画越好!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