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一周(3.15-3.21)阿里巴巴推出自有品牌零食、农夫山泉IPO

食品一周(3.15-3.21)阿里巴巴推出自有品牌零食、农夫山泉IPO

传播行业信息,打造食品圈交流平台,——FIW食品工业世界重磅推出《一周周报》栏目,分为“国际热闻、国内热闻、食品科技”三个板块,为读者朋友带来食品行业热点新闻,供大家分享、讨论和研究。如您有相关行业新闻爆料或是新产品信息,可联系小编【微信:justsales001】,感谢您的关注和参与


一、公司动态


1、农夫山泉港股IPO确定中金和大摩为保荐人


3月20日消息,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确定中金和摩根斯坦利为保荐人,港股提交上市申请进程或将提速。


食品一周(3.15-3.21)阿里巴巴推出自有品牌零食、农夫山泉IPO


3月17日,中国证监会网站显示,关于农夫山泉境外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申请材料已获得接收。(腾讯一线)


2、上好佳刚通过港交所聆讯,又推迟上市进程

3月18日,有消息称,上好佳已确认综合当前市场环境后,将推迟原本的香港上市进程,募资规模约为1亿美元。而在3月16日早间,港交所官网刚刚更新了上好佳通过聆讯后的招股材料,中银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


3、周黑鸭启动渠道经销商招募计划


近日,周黑鸭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消息,开始招募渠道经销商。这是其首次推出渠道经销商招募计划。


4、“喜茶”注册商标案胜诉,获赔76万元


食品一周(3.15-3.21)阿里巴巴推出自有品牌零食、农夫山泉IPO

图源:喜茶logo


3月16日,广州市白云区法院公布了商标法修订实施后白云区首例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案件,“喜茶”胜诉获赔76万元!其中,某美公司赔偿70万元,“港座喜茶”茶馆经营者陈某赔偿6万元。


5、阿里巴巴推出休闲零食自有品牌「棒倍特」


据牛刀财经道称,去年年底,阿里巴巴旗下天猫超市上线了自有休闲食品品牌Bonbater(棒倍特),目前还未进行大规模的宣传推广。


来自知情人士的消息称,棒倍特经销商为杭州心选电子商务公司。天眼查显示,公司成立于2017年4月注册资本200万元,淘宝中国100%控股,执行董事为张棣。


6、加加食品董事长杨旭东请辞


加加食品发布公告称,董事长兼副总经理杨旭东因个人身体原因提出辞职申请,副董事长李红霞任代理董事长。此外,加加食品董事会提名莫文科为董事候选人。


7、老乡鸡花“200块钱”开了场战略发布会


近日,老乡鸡用200元预算帮董事长安排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发布会。发布会短片发出去10分钟,阅读量就突破10万+,在看5000+。


这场发布会的时间只有十分钟,设备也十分的“简陋”:有村口大喇叭;主席台包着红布的话筒;没有擦干净的黑板;红底横幅……然而,这支看起来“土味”十足的发布会却异常”火爆“。


食品一周(3.15-3.21)阿里巴巴推出自有品牌零食、农夫山泉IPO


早在今年2月初,刷屏的「老乡鸡董事长手撕员工联名信」,让“老乡鸡”三个字彻底在朋友圈火了一把。业内甚至称之为教科书级别的公关典范。


8、味全酸奶启用新LOGO

食经济发现,朱一龙代言的味全酸奶近日启用了新的LOGO形象。新LOGO在原来的基础造型上“做减法”最明显的就是将“味全公司”的LOGO去掉了,整体来看显得更简洁。

食品一周(3.15-3.21)阿里巴巴推出自有品牌零食、农夫山泉IPO


9、永和豆浆自称“国饮”被罚30万


3月13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披露2020年首批12件违法广告典型案例,其中,永和豆浆母公司、永和食品(中国)股份有限公司的广告违法案引发了关注。


此前,永和食品在微信公众号中发布了题为“这杯国饮,果断赞了!”的广告宣传,含有“永和豆浆的产品作为国礼走进各国驻华大使馆”的内容。


10、贵州茅台:高卫东被选举为公司董事长


20日晚间,贵州茅台发布公告称,贵州茅台召开第二届董事会2020年度第五次会议,会议选举高卫东为公司第二届董事会董事长、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审计委员会委员。


11、Impossible Foods新获约5亿美元融资


据路透社近日消息,Impossible Foods在最新的F轮融资中筹集了约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5.03亿元)。据悉,新筹集资金将能帮助公司扩大生产能力。


二、 食品安全·曝光台


超市贴错标签闹乌龙 一袋枸杞赔500元

在小区门口的超市购买了一盒“散装枸杞”,回家后发现包装盒上简易标注的生产日期显示已过期。王先生遂以超市销售过期食品为由将其诉至昌平法院,要求超市退还货款,并支付赔偿金1000元。(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点评:作为超市商家,要加强商品的管理,尤其是针对一些散称的、小件的食品,更应重视日常检查,确保食品与标签准确对应,及时清理过期食品,避免出现贴错标签的乌龙事件,更不能将过期食品销售给消费者。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采购商品时,需认真查看标签,如果买到过期产品,记得保留相关证据、票据,积极与销售者协商,如果协商未果可以向相关部门进行投诉,也可以通过诉讼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男子50元一瓶网购茅台内供酒起诉卖方售假法院咋判?

一男子花50元一瓶网购茅台内供酒22箱,起诉淘宝卖家售假;卖家辩称贵州茅台股份有限公司出售的茅台酒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不生产“茅台内供酒”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更不可能以每瓶50元的价格进行销售,认为男子属恶意购买。案子怎么判?(人民网)


点评:依法判决被告贵州省某酒业销售有限公司退还原告货款6300元,赔偿原告三倍货款18900元,驳回原告要求十倍货款赔偿的诉讼请求,贵州省某酒业销售有限公司出售给原告的23箱酒,灵宝法院予以没收,交由灵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处理。

永和豆浆广告未经政府授权自称“国礼” 被罚30万

3月13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公布2020年第一批虚假违法广告典型案例,其中,永和食品(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因发布违法广告被市场监管部门罚款30万元。公告显示,永和食品在微信公众号中发布了题为“这杯国饮,果断赞了!”的广告宣传,含有“永和豆浆的产品作为国礼走进各国驻华大使馆”的内容。经查实,该公司在非正式场合向个别使馆工作人员赠送其产品,赠送行为和产品均未经政府授权,与广告宣称严重不符。(中国网)


点评:因该公司上述广告混淆概念误导受众,违反了《广告法》第二十八条第二款第(五)项等规定,市场监管部门依据《广告法》第五十五条第一款等规定作出行政处罚,责令停止发布违法广告,并处罚款30万元。

称销售茶酒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消费者诉销售商获十倍赔偿

因认为其购买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茶酒,王先生将销售公司诉至法院,要求该公司退还货款1200元并按价款十倍赔偿12000元。日前,海淀法院审结了这起因烟酒销售而引发的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法院判决销售公司退还王先生货款1200元并支付赔偿金12000元,王先生将商品退还销售公司。(北京法院网)


点评:结合审判实践,本案延伸出以下三个问题,在此提醒广大消费者、销售者以及生产者。第一,食品标签标注缺失或不实是否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148条中的“影响食品安全”。第二,冬虫夏草能否作为普通食品原料。第三,索赔人明知存在质量问题是否影响其要求赔偿。

山东老字号“栈桥”白酒因质量问题被投诉

近日,中国质量新闻网黑牛投诉平台接到张先生的投诉称,其所在公司经销的“栈桥”牌系列白酒中,有部分酒品中存在不明沉淀物和漂浮物,生产厂家一直未解决问题酒水的退换货问题。(中国质量新闻网)


点评:针对张先生反映的问题,黑牛投诉致电乾德实业公司核实情况。该公司相关人员在电话中回复称,公司总经销的白酒“栈桥老白干”确实有批次产品出现上述问题,已经进行了处理,但就张先生反映的情况表示不清楚。

在羊肉汤里添加罂粟壳销售 两人分别获刑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有些不良商家为招揽“回头客”竟在其经营粉店的羊肉汤里添加罂粟壳。3月16日上午,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各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一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并当庭宣判,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处被告人韦某林、韦某红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千元,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禁止从事食品生产、销售及相关活动,同时判令二被告人在百色市市级以上电视台或者公开发行的报纸上公开道歉。(中国法院网)


点评: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涉及千家万户,也涉及社会诚信、法律权威等问题,隆林法院将坚决贯彻从严惩处原则,以“零容忍”的态度,持续加大对食品安全领域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橡皮筋当蟹卖 “潜规则”何时休?|海蟹绑皮筋后续:系过度捆扎 超市须明示皮筋重量

蔡先生买蟹发现猫腻,用家里的烘焙秤当场称重:三只梭子蟹加上六根橡皮筋总重量900克,其中光橡皮筋就有222克,按照超市标价每500克75元的单价来算,这六根橡皮筋就要34元,正好是售价136元的四分之一。蔡先生说,这家超市的商品标注也很不规范,明明买的是梭子蟹,小票上却标的是明虾。(看看新闻)


点评:水产品捆扎确系行业需要,一方面是保证运输安全,另一方面也保证产品的新鲜程度,不同的水产品需选择不同材质的捆绑物,但行业协会并未明确标准。比如,蟹因为体型和蟹钳的力度大小不同,可以使用皮筋捆绑,但行业上一般使用文具橡皮筋就足够了,选用吸水的厚皮筋明显另有企图。另外,市场监管部门表示,超市必须明确告知捆扎物或附着物的分量,来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水产行业协会表示,针对市场上普遍暴露出的问题,协会已经携手计量协会、上海海洋大学和东海水产研究所,共同制定一套蟹类捆扎物材料和重量的“团体标准”,第一批对象是大闸蟹,该标准有望年内出台。


三、食品科技


中国农科院发布升级版非洲猪瘟防控与猪场复养技术要点

3月13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正式发布规模化猪场复养、非洲猪瘟诊断与检测、非洲猪瘟清洁消毒3项升级版技术要点。据介绍,3项技术要点自去年9月发布以来,已向全国多个省份、养殖企业进行了技术咨询与推广应用,助力养殖场户提高对于非洲猪瘟的生物安全防护能力,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国农业科学院)

制茶不再凭经验红茶“发酵”可量化

记者从安徽农业大学获悉,该校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宁井铭教授等研究人员,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计算机视觉系统,建立了一种简单、客观的红茶“发酵”程度综合评价方法。据悉,该技术应用后,将有力推动茶叶加工的智能化和标准化水平,也为其他农产品标准化加工提供了借鉴。(科技日报)

青岛特种食品研究院发现益生菌可助船员身心健康

日前,依托青岛农业大学建设的青岛特种食品研究院于《肠道微生物学》在线发表了船员肠道健康研究方面的新成果。据介绍,新成果利用基因组测序技术研究了益生菌对船员肠道微生物菌群的调控作用。结果发现,干酪乳杆菌Zhang、植物乳杆菌P-8和鼠李糖乳杆菌M9等益生菌可以增加长双歧杆菌、动物双歧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的丰度,降低柔嫩梭菌、肺炎克雷伯菌和普雷沃氏菌的丰度。此外,研究发现,柔嫩梭菌、沙氏别样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等有害菌株与船员焦虑程度呈正相关,长双歧杆菌、动物双歧杆菌和埃氏拟杆菌等有益菌株与船员焦虑程度呈负相关,说明益生菌能缓解长期航行中船员的焦虑情绪。(中国科学报)

膳食纤维摄入越多死亡风险越低

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小组自1995年至2016年连续调查了各种生活习惯与癌症、脑卒中和心肌梗塞等疾病之间的关系。在多地11个保健所辖区内,针对45—74岁的居民开展了饮食问卷调查,并对参与问卷调查且没有患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约9万人实施了追踪调查。结果显示膳食纤维摄入量越多,男女双方的死亡风险越低。从死因来看,男女都是膳食纤维摄入量越多,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越低。而在癌症死亡方面,男性总膳食纤维摄入量越多,癌症死亡风险越低,但女性未发现二者的相关性。(科技日报)


四、国际热闻

1.国际预警

日本解除中国产秋葵中己唑醇的监控检查

2020年3月16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药生食输发0316第2号通知,解除对中国产秋葵中己唑醇的监控检查。(食品伙伴网)


点评:按照厚生劳动省2019年3月29日发布的药生食输发0329第4号(最终修正:2020年3月11日发布的药生食输发0311第1号)通知,根据迄今为止的检查结果,解除对中国产秋葵中己唑醇的监控检查。

韩国修订《食品法典》,我国输韩贸易应如何应对?

2020年1月14日,韩国食品安全处(MFDS)发布了第2020-3号告示,修改《食品法典》的部分内容,该法典在2019年一共有8次调整。对于我国出口韩国的食品而言,必须符合《食品法典》所规定的各项内容和指标,那么本次修改后对我国食品出口有何影响?食品伙伴网国际标法部将针对此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做逐一分析。(食品伙伴网)


点评:通过修订内容可以看出,中韩食品法规标准在产品分类、指标要求、产品监管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为确保企业输韩贸易的顺利开展,食品伙伴网建议企业在出口前,先了解韩国相关产品的标准及监管等要求,确保产品符合对方国家的要求后再出口。

2020年3月美国FDA自动扣留我国食品情况(3月18日更新)

近日,美国FDA网站更新了进口预警措施(import alert),其中,对我国出口罗非鱼和干蘑菇等食品实施了自动扣留。(食品伙伴网)


点评:提醒出口企业,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食品生产加工,保证食品的合规性和安全性,积极配合检查,规避出口产品被扣留的风险。

2020年3月输日食品违反日本食品卫生法情况(3月16日更新)

近日,日本厚生劳动省更新输日食品违反日本食品卫生法情况,通报多批次食品及相关产品不合格。(食品伙伴网)


点评:提醒各出口企业,要严格按照出口国要求进行产品出口,规避出口风险。

欧盟食品和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RASFF)通报(2020年第11周)

据欧盟官方网站消息,在2020年第11周通报中,欧盟食品和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RASFF)通报中国食品及相关产品有2例。(食品伙伴网)


点评:不合格有机食品补充剂是通过英国销售的。提醒各出口企业,要严格按照出口国要求进行产品出口,不使用欧盟未授权物质,注意食品接触性材料中各物质的迁移量,规避出口风险。

2.国际食品


美国暴发禽流感疫情,中美禽肉出口或将暂停

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消息,2020年3月16日,美国农业部向OIE报告称,美国发生3起H7N3型低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本次疫情于2020年3月12日得到确认。3起疫情均发生于北卡罗来纳州,其中1起发生于安森县,另2起发生于犹尼昂县。疫情源头未知。(国际畜牧网)


点评:我国对禽流感发生国禽肉产品输入要求十分严格,2020年中国海关总署已禁止直接或间接从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德国和乌克兰输入禽及其相关产品。而此次美国禽流感疫情的发生,或导致禽肉出口大门又将关闭。

越南河南省爆发H5N6型禽流感疫情

越南河南省农业和农村发展分局阮文雄先生称:在该省Ly Nhan县于2月28至29日爆发H5N6型禽流感,即刚出生45天共770只小鸭感染H5N6型禽流感。(食品伙伴网)


点评:相关机构已在该地区设立检疫站,以检查和防止禽肉和禽肉产品进出公社;使用20升化学品和700公斤石灰粉进行清洁和消毒。

泰国发布2020年第5号食品检验报告

2020年3月16日,泰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2020年第5号食品检验报告。医学分析的报告发现由 HIC集成有限公司生产的2种食品被归类为不纯食品。(食品伙伴网)


点评:对违法者将处以5万泰铢(相当于人民币1万元)以下罚款或2年以下监禁或两者兼施。

俄罗斯对我国福建某水产企业产品实施强化实验室检测

俄罗斯联邦兽医与植物卫生监督局3月16日消息:当日该局发布第ФС-АР-7/3284-7号指令,宣布自2020年3月13日起,对我国福建某企业相关产品实施强化实验室检测。


点评:据指令,企业编码及名称为№ 3500/02047 Fujian Haipeng Marine Industry Co., Ltd.,违规产品名称为冷冻蓝鲨,违规项目为砷、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