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大棚黃瓜經常出現化瓜現象,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有什麼解決辦法嗎?

飛火流星905


近年來隨著大棚種植的不斷擴大和種植技術的廣泛普及,一部分農民朋友從大棚種植黃瓜中獲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但是取得好收成的前提是科學種植和精心管理,不然在種植過程當中也常常會出現各種各樣生長髮育不良的現象。其中,在黃瓜花期和幼果期出現化瓜是最讓瓜農朋友頭疼的問題之一,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黃瓜化瓜的事。

什麼是化瓜現象?

一般在黃瓜的種植過程中,不可能所有的雌花都能正常開放,也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小瓜都能坐住,會出現一定數量的雌花和小瓜脫落的現象,一般只要雌花和小瓜的脫落率在10%以下的時候,都屬於黃瓜正常的自我調節,但是如果雌花和小瓜的脫落率超過了10%,就可以認為是化瓜。

引起化瓜現象的原因

1、品種問題

選對品種是黃瓜取得高產的前提,品種要根據栽培的環境條件來決定,如果栽培條件不符合所選品種的生存要求,就必然導致黃瓜不能正常生長,從而導致黃瓜植株不能正常結果。例如把適合露地種植的黃瓜品種種植在了大棚當中,就會出現不適應的情況,容易使黃瓜的化瓜率上升。

2、栽培密度過密

由於溫室中的面積有限,所以很多種植戶朋友在種植黃瓜的時候,無原則的增加栽培密度,這也是大棚溫室種植黃瓜化瓜率高的一個原因。當棚內栽培密度超過本品種的適栽密度時,植株地下部的根系會爭奪土壤中的養分,而地上部的莖葉則競爭空間,莖葉會出現徒長、葉片重疊,田間密閉、通風透光不良,在這種情況下,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也會出現了不協調,導致生殖生長受到了抑制,化瓜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加。

3、溫度不當

棚室內生產黃瓜,溫度控制是一個不得不提的環節,黃瓜開花和坐果時最適宜的溫度在20℃~30℃之間,從事溫室種植的朋友都知道,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季,晴天午後溫室裡的溫度也可以超過40℃。這時,要是沒有及時通風降溫,黃瓜植株在高溫的烘烤下,葉片就會停止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加劇,蒸騰作用也會不斷加快,這樣的結果就是黃瓜化瓜數量的增加。白天溫度高了不行,晚上高了也不行,這是因為夜間植株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如果夜間溫度超過了23℃,就會增強植株的呼吸作用。消耗大量養分,對子房發育不利,也容易引起化瓜現象。低溫對黃瓜的坐瓜也有影響,在黃瓜進入花期後,如果棚內溫度低於12℃,黃瓜的開花坐果就會受到明顯影響,也會出現化瓜現象。

4、肥水不足

雌花在生長髮育期間,需要比平時更多的養分,而如果此時供應的養分無法滿足子房發育的需要的話,就不能順利發育成果實。還有一種情況是果實形成後,不能保證持續充足的養分供應,而使幼果生長衰弱,以致果實萎蔫脫落。

為什麼會在黃瓜生長的這個時期,出現養分供應不足的問題呢?我們可以從植物生長的生理角度找到答案。黃瓜在開花時,正經歷從營養生長轉向生殖生長,這時黃瓜對養分的需求量在不斷的增加,尤其是子房膨大形成果實的過程,對營養的需求量最大,所以這時如果施肥水平達不到要求,就很容易導致黃瓜營養供應不足,花不能正常開放,化瓜的幾率就會增大。

黃瓜在進入開花階段後,對水分的需求也在迅速增加,如果這時水分的供應不能及時跟上,根系發育就會受阻,植株生長變得瘦弱,光合產物減少,導致雌花營養供應不足,果實生長停滯,最後出現大量化瓜的現象。

5、肥水過多

雖然肥水不足是導致黃瓜出現化瓜的原因之一,但是這並不是說肥水越多越好,如果肥水過多,也可能導致黃瓜化瓜的發生。這是因為如果肥料供應過量,尤其是追施速效氮肥過多,植株就容易形成徒長。造成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失去平衡,使營養生長過旺,影響花的發育而出現化瓜。

6、遭受旱澇

黃瓜既不耐旱也不耐澇,很多農民朋友往往會忽視這個因素,澆水過勤,導致土壤溼度過大,使得土壤通透性降低,影響了根部的正常呼吸,根系對養分的吸收受到了抑制,最終也會引起化瓜。

7、棚內光照不足

溫室中光照不足也是引起黃瓜化瓜不可忽視的一個原因,尤其是冬季栽培,光照時間本來就短,而為了防寒保暖,草簾還要揭的遲蓋得早,光照時間嚴重不足,影響光合作用,使化瓜幾率增加。

如果在黃瓜的花期遇到連陰雨天氣,棚內的光照會嚴重不足,對花的發育和果實形成造成影響,也可能引起化瓜。

8、授粉不良

有的黃瓜單性結瓜能力強,無需授粉就能結瓜;有的需要授粉才能結瓜,對於大棚裡的黃瓜來說,由於缺少昆蟲授粉或雖然一經放蜂,但是遭遇陰雨天氣,蜜蜂活動能力差,也會導致雌花授粉不良,而人工授粉有沒有跟上,黃瓜人工授粉是有時間要求的,如果錯過了最佳授粉時間,花粉的活力減弱,也會引起化瓜現象的發生。

9、整枝不當

對於在棚室栽培的黃瓜,如果不及時整枝,任由黃瓜自行生長,花瓣就會徒長,不但會浪費大量的養分,而且很快就會使狹小的空間變得鬱閉。營養不良和光照不足都會使化瓜的數量增加。

10、病蟲害的危害

在大棚種植的黃瓜容易發生的病蟲害是蚜蟲和白粉蝨,雖然不會直接取食黃瓜果實,但它們分泌的汁液卻會影響葉片的光合作用,如果這兩種蟲害發病嚴重,就會使參與光合作用的葉片數量減少,出現營養供應不良的情況,這也增加了化瓜的發生幾率。另外,棚室裡的霜黴病、白粉病也會直接危害葉片,造成葉片壞死,影響光合作用而導致化瓜。

如何防治黃瓜化瓜現象

通過科學合理的栽培方法以及嚴謹高效的管理手段,揚長避短來發揮大棚種植的優勢。

1、正確選擇品種

在播種前,應該選擇適宜大棚種植的黃瓜品種。例如冬春茬栽培要選擇生長前期耐低溫生長後期耐高溫生長的品種,除此之外還要選擇耐弱光、抗性強、結實能力強、坐果率高的品種。

2、合理密植

由於不同品種植株的高矮、葉片的大小以及坐瓜率都不一樣,所以種植密度也有所不同,在種植前要先了解所栽品種的特徵特性,確定合適的栽培密度。總的原則是既能充分利用大棚空間,又能保證通風、光照和養分的供給。

3、做好溫度管理

黃瓜進入花期後,應根據一天中的光合作用和生理重心的變化進行溫度管理。黃瓜上午光合作用佔全天的60%~70%,下午光合作用減弱。因此上午的溫度應控制在22℃~26℃,下午的溫度控制在20℃~23℃之間。光合產物從下午開始向其它器官開始運輸,養分運輸的適宜溫度是16℃~20℃,15℃以下停滯。所以,前半夜溫度應保持在16℃~20℃之間,在這個範圍內,溫度越高,就對養分運輸越有利;後半夜應降低溫度,抑制植株呼吸消耗,溫度控制在12℃~15℃之間。在這個範圍內,溫度越低,呼吸消耗越小。在棚室溫度過低進行補溫的時候,一定要掌握好棚內的溫度,不要超過20℃。這是因為補溫使氣溫上升很快,但地溫卻很慢,上下溫度不協調反而會使黃瓜的根系受到傷害影響營養的吸收和運輸。

4、加強施肥管理

追肥特別是花果期的追肥很重要,可以滿足幼果生長對營養的大量需求,減少因營養不足而引起的化瓜,在坐果節位上的雌花開放之後,就要進行一次追肥。以後每隔15天追肥一次。有條件最好能測土施肥。

5、做好光照管理

在黃瓜的開花坐果期,光照最好保持在每天8~10小時,所以在保持棚內溫度的情況下,晴天要儘量早揭晚蓋,棚膜最好採用無滴膜,並經常清理棚膜上的灰塵雜物,以提高棚膜透光率。如果遇到連續陰天,要採取人工補光方法增加光照時間,如果用40W的燈不光,每畝大棚用55盞左右。

6、科學授粉

黃瓜人工授粉的效果和授粉時間有很大的關係,黃瓜的花為上午開花,下午閉花,因此授粉時要選在上午進行,上午7點至9點是人工授粉最適宜的時間。

7、合理整枝

黃瓜以主蔓結瓜為主,整枝採用單蔓整枝,只保留主蔓,所有的子蔓和孫蔓都要去除。對植株落蔓也使整枝中的一項重要工作,棚室的高度有限,如果不及時落蔓,就會造成葉片相互遮擋,嚴重阻礙了下部葉片對陽光的吸收,葉片密度大不但會影響棚內通風換氣和溫溼度的調節,還會引起病害的發生與傳播。溫室栽培的黃瓜植株高度一般控制在2.5米以內。

8、做好病蟲害的防治

由於蚜蟲和白粉蝨都具有趨黃的特性,因此應在大棚內懸掛黃板進行防治。當蚜蟲和白粉蝨大量發生時,應及時用化學藥劑進行防治,蚜蟲的防治指標是當蟲株率達到30%,白粉蝨的防治指標是植株上部每葉有50~60頭白粉蝨的時候,選擇對路農藥適時防治。如果蟲害發生在花期,噴藥會影響花粉質量,這時可以用煙燻的方法治蟲,霜黴病、白粉病以預防為主。

通過以上介紹,您一定對黃瓜化瓜的防治有所瞭解,還是那句老話“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們用心管理黃瓜,它就不會讓你失望,也希望我的方法能夠幫到您,能有一個好的收成。


新農鳴


引起大棚黃瓜化瓜的因素有:溫度、光照條件不好、植株生長髮育失調和病害等。

黃瓜化瓜的原因

【1】環境與營養因素 黃瓜育苗期溫度經常遇到10℃以下的低溫,這樣會造成黃瓜花芽分化不正常而在結果期化瓜。另外,光照不強,土壤乾旱,缺肥,氮肥施用過多,高溫和低溫都會造成黃瓜幼瓜期和結瓜期化瓜。

【2】生長髮育不良 黃瓜植株徒長,抑制住了生殖生長,澆水追肥太早,種植密度大,通風透光困難,光合作用效率降低造成黃瓜化瓜。

【3】病害 黃瓜的白粉病、霜黴病、灰黴病等病害也能引起化瓜。

黃瓜化瓜的防治

黃瓜化瓜防治措施主要有環境調控、植株營養與平衡生長和病害防治。

【1】生長環境調控與營養協調 嚴重控制黃瓜幼苗期、開花坐果期棚內的溫度、溼度、光照及肥料。避免苗期因棚內低溫寡照出現化瓜。加大溫度管理,防止黃瓜受到低溫冷害。大棚內上午的溫度應控制在20~30℃之間,下午控制在20~25℃,晚上最低溫度控制在12~13℃。加強連續陰雨天和溫度突然降低天氣的管理力度,及時採取增溫保暖措施,及時人工補充光照,發生低溫凍害時可噴葉面肥,降低傷害,陰天白天在保正棚內溫度的條件下適當放風。

【2】合理密植,及時採收,均衡營養 嚴格按大棚黃瓜合理的密度栽培。及時採收成品瓜,以減輕對上部幼瓜的影響,及時補充黃瓜生長所需養分,防止化瓜。

【3】及時防治病害 要採取綜合措施進行病害防治。在黃瓜苗期用15毫升雲大-120(雲大雲苔素)+20克多菌靈兌水15千克葉面噴霧,5天預防一次,進行病害提前預防。結瓜期發生白粉病病害用40%杜邦福星5000倍液或粉必清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6~7天噴一次,連噴2~3次。

總之,防治黃瓜化瓜不能只注重病害的防治,重點是加強黃瓜苗期、做果期的溫度管理,還要及時補充營養和進行健壯株栽培管理。


逸風三農


農家小院經常會種植黃瓜,因為黃瓜也是很不歡迎的家常菜,但是冬天就沒有辦法露天種植了,只能是在大棚裡種植,大棚種植好處就是,冬天也可以吃到新鮮的小黃瓜,但是缺點就是容易出現化瓜問題,我們要及時的找出原因並且防治,才能提高大棚黃瓜的產量和質量。



產生原因

化瓜主要是因為養分不足,各個器官之間相互爭奪養分而造成的,在低溫而且光照不好的條件下,黃瓜的瓜碼很多,但是要想使每一個黃瓜都長成成品瓜又不太可能,因此出現化瓜也是正常的,但如果化瓜的數量較大,那就一定要引起注意了。


原因一,低溫弱光。黃瓜在生長前期如果遇到陰雨天比較多,就會形成大量的雌花,但有的溫室溫度低,光照不足,黃瓜植株的光合作用就會很弱,製造的養分就比較少,這樣一來就無法滿足黃瓜的生長髮育對養分的需求。溫度過低,根系吸收能力就會受到影響,就會導致黃瓜因營養不良而出現化瓜。

原因二,大棚的溫度過高。如果白天的溫度過高,植物的光合作用製造的養分與呼吸作用,消耗的養分達到平衡,這樣養分就得不到積累。晚上溫度過高,呼吸作用增強養分消耗的就會,黃瓜也會因為得不到充足的養分而化掉。

原因三,氣體濃度不適。冬天因為大棚是密封的,放風碗上午光合作用又比較強,二氧化碳被迅速的消耗掉,這樣一來就無法滿足光合作用的需要,致使有機營養不足,容易引起化瓜。


解決化瓜問題的防治方法

一增強光照。為了保證大棚裡的最低光照需求量,只要室外溫度不是特別低,即使是陰天,也應該在中午前後稍微揭開點簾子,這樣可以使黃瓜接受散射光。如果條件允許的話,也可以安裝農用紅外燈補光增溫。

二調控溫度。如果大棚內出現了大量化瓜,那麼大棚的溫度就應該從低掌握,晴天白天23~25攝氏度,最高不能超過28度,夜間溫度在10度左右,如果溫度過高,那就應該加強放風管理,將大棚裡的溫度控制在適合黃瓜正常生長的一個範圍內。

三優化大棚。建造採光和保溫性能良好的冬用型日光大棚,是預防黃瓜花花的根本措施。可以用泥土來建牆,牆體的基部厚度在三米左右,這樣保溫性能就會很好,此時就可以很好的防治化瓜現象了。


一品小十六


黃瓜化瓜,是瓜農採用溫室大棚反季節種植黃瓜時,時常碰到的現象,屬於一種生理性病害。黃瓜化瓜,之所以會在反季節種植的溫室大棚中發生較多,與黃瓜反季節種植的特殊環境有關。

什麼是黃瓜化瓜?

所謂的黃瓜化瓜,也就是在黃瓜的幼瓜形成後,因為黃瓜植株遭受生理環境影響,導致黃瓜秧苗上已經出現和形成的幼瓜,不能繼續生長,變成商品瓜。而是逐漸黃萎、脫落。從理論上說,黃瓜化瓜屬於生理性凋萎,而瓜農習慣於稱之為黃瓜“流產”。黃瓜化瓜,在露地栽培和棚室種植過程中都可能會出現,嚴重發生的棚室,化瓜率甚至可以達到50%以上。

導致棚室黃瓜化瓜的原因有哪些?

1、低溫弱光黃瓜容易化瓜。假如黃瓜在育苗期或者是定植後的生長前期,遭遇連續陰雨雪天氣,會使生長中的黃瓜幼苗遭受冷害和弱光的影響。在這樣的情況下,黃瓜的植株會生成更多的雌花。而雌花形成後,又由於溫室大棚內的氣溫低,光照不足,使黃瓜植株本身的光合作用能力減弱,所製造的養分,不能滿足全部瓜條生長髮育對養分的需求。如果棚內白天的溫度低於20℃,晚間低於10℃,黃瓜植株的根系就會受到低溫的傷害,部分瓜條因得不到相應的營養供應而化瓜。

2、晝夜高溫黃瓜容易化瓜。在正常二氧化碳濃度和空氣溼度下,棚室內白天溫度超過35℃,黃瓜秧苗進行光合作用所製造的養分與秧苗本身維持呼吸作用所消耗掉的養分基本達到平衡,無法形成養分積累。夜間棚室溫度高於18℃時,黃瓜秧苗本身的呼吸作用增強,養分消耗增多,也會使白天進行光合作用時好不容易積攢的養分白白浪費掉。受晝夜高溫影響,瓜條因為得不到營養的補充,最後只能化掉。

3、二氧化碳不足黃瓜容易化瓜。反季節棚室栽培黃瓜,由於經常處於密閉環境,空氣流通少。在白天黃瓜秧苗紛紛進行光合作用的情況下,棚室內二氧化碳若得不到人為補充,濃度肯定會迅速降低,無法滿足秧苗光合作用對二氧化碳氣肥的需要,致其有機營養不足,容易化瓜。

4、管理不當黃瓜容易化瓜。受定植密度過大、偏施氮肥、留瓜過密、缺少人工授粉等管理因素影響,棚室黃瓜在開花結瓜期,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不協調,或單性結實能力差又得不到人工授粉時,也會產生化瓜。

減少棚室黃瓜化瓜可以採取哪些措施?

1、增強光照。在外界氣溫不低於-20℃時,既使陰天也要及時掀開草苫,使棚室內黃瓜接受散射光。平時注意清潔棚膜上的灰塵,增加透光率。在棚室後山牆張掛反光幕。有條件的情況下,應該通過增設補光燈補充光照。在遭遇連續低溫陰天,無法揭開草苫時,必須人工補光。

2、溫度調控。棚室黃瓜出現大量化瓜時,室內溫度應當從低掌握。晴天白天控制在23——25℃,最高不超過28℃,夜間控制在10——12℃。棚室溫度過高時,加強通風管理,儘量把棚室溫度控制在適宜黃瓜正常生長的範圍內。

3、噴施葉面肥和生長調節劑。用1%磷酸二氫鉀+0.4%葡萄糖+0.4%尿素及15.5毫克/千克的保瓜靈噴霧葉面。結瓜期進行人工輔助授粉,用100毫克/千克的赤黴素噴花,可促使瓜條生長,減少低溫化瓜。

4、協調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關係。針對生長失調引起的化瓜,應加強肥水管理,使葉面指數達到3.5——4葉片,葉柄與莖夾角成45º,受光姿態合理,以便提高全部黃瓜植株光合物質的製造能力。採瓜要及時,特別是根瓜要及早採收。疏除過密瓜,摘掉畸形瓜,減少營養消耗。

5、調節棚室氣體。及時通風,排除有害氣體,進行二氧化碳施肥。

溫馨提示:反季節棚室種植黃瓜,在低溫弱光下,黃瓜瓜紐很多,要使每個瓜紐都長成商品瓜是不可能的。冬季反季節栽培黃瓜,在一定限度內,化瓜是正常的,也是黃瓜植株自我調節的結果。但無論怎麼說,採取措施,給於棚室黃瓜更好的管理,減少化瓜,都是必要的。

以上就是關於題主“種植大棚黃瓜經常出現化瓜現象,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有什麼解決辦法”的回答。如有什麼疑問和不同見解,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們共同討論。關注我的頭條號

“鄉村螢火蟲”,每天分享不一樣的“三農”知識。謝謝大家的閱讀和點贊支持!


鄉村螢火蟲


在我們溫室大棚種植黃瓜時,總會看到有些幼瓜長著長著反而變小變黃了,有時候還會變黑脫落。這就是我們常見的黃瓜化瓜。特別是在溫室大棚裡情況嚴重。如果管理不善,化瓜率就會達到50%,造成產量大幅度降低。

黃瓜化瓜影響產量和商品性,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根據多年種植的經驗,我們從這幾方面進行分析:

【溫度不適,過高過低】

黃瓜的正常溫度是:白天溫度控制在20-25度,晚上溫度不低於13度,才能正常生長,對溫度管理要求較高。可是在寒冷的冬季,氣溫和夜溫較低,有時候白天低於20度,晚上低於10度,造成黃瓜根系吸收能力較弱,植株光合作用減弱,製造養分少,不能滿足瓜條生長,造成黃瓜化瓜。在夏季栽培中,我們大棚的溫度有時會在35度以上,植株的呼吸作用增強,養分消耗過多,得不到積累而白白浪費,瓜條得不到養分而化瓜。





【弱光寡照導致雌花過多】

在冬季栽培中,特別是遇到連陰天,光照時間不足導致黃瓜雌花過多,再加上植株的養分跟不上,就會造成有些幼瓜化掉。

【澆水施肥問題】

在我們的種植管理中,不免會在澆水施肥中氮肥偏施過重,導致黃瓜莖葉生長旺盛,就是我們看到的只開花不結果。或者在黃瓜座果期水肥跟不上,瓜條養分就供不上,使植株矮小造成黃瓜化瓜。

黃瓜化瓜危害如此嚴重,我們應採取哪些措施呢?

①溫度調控:黃瓜對溫度要求較高,我們應把白天溫度控制在23-25度,不超過28度,晚上控制在15度左右,在黃瓜適宜的溫度就好,不要過高或過低。

②增強光照:黃瓜雖然耐弱光,但是遇到連陰天,低溫天氣,光合作用和根系生長受到影響,導致黃瓜幼瓜得不到養分。我們就要清理棚膜的灰塵,增加光照的透光度,如果有條件的,我們可以採用補光燈進行額外補光。


③保花保果:在黃瓜盛花期,我們可以採用保瓜靈或赤黴素進行噴花,促進瓜條生長,可增產30%。

④疏花疏果,及時採瓜:在低溫寡照的冬季栽培中,黃瓜的雌花增多,為了保證商品性,我們可以將畸形花,或結瓜過密處進行疏花疏果。不僅可以提供養分還能保證質量。在黃瓜的瓜條長到我們所需的大小時,就要及時摘除,保證其他瓜條養分供給。

⑤肥水管理要得當:在黃瓜盛果期,要增施鉀肥,利於幼瓜果實膨大,切忌偏施氮肥,造成植株旺長。在盛果期要配合澆水追施複合肥和高鉀肥,20公斤每畝,在後期我們還要進行葉面噴施,滿足黃瓜幼瓜養分供給。

黃瓜化瓜的原因眾多,主要還是溫度,光照,肥水管理這幾方面,黃瓜對溫度要求較高。在冬季我們要採取措施對棚室進行保溫,夏季要適當降低溫度,保持根系正常生長,為黃瓜的生長提供養分。在肥水上我們在盛果期增施鉀肥,並噴施葉面肥保證黃瓜瓜條生長。

[如需更多內容,點擊關注加轉發,我會每天更新新的種植技術,希望給你帶來價值。]


燕子在新疆


大棚化瓜的原因比較多,現一一為您分析,並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希望能幫到您。


一、高溫引起的化瓜

當白天溫度超過32℃,夜間溫度高於18℃,就會導致黃瓜光合作用受阻,呼吸作用顯著增強,會因營養不良而化瓜,較高的溫度還會影響雌花分化,容易出現畸形瓜。

解決方法:加強溫度調控管理,為黃瓜生長提供適宜的溫度,白天室內溫度(大棚)控制在20-25℃,夜間控制在12-16℃。

二、因低溫引起的化瓜

在寒冬季節,當連續出現陰雨霧雪天氣,地溫下降,黃瓜根系因溫度降低吸收能力大大下降,導致植物養分供應不足,引起化瓜。

解決方法:提高溫度,恢復黃瓜根系的活力,有加溫設施的可在棚內加溫,以提高棚內的氣溫和地溫,晚上要加蓋草苫或草簾等保溫物,提高棚內的保溫性。


三、棚內二氧化碳濃度過低

解決方法:黃瓜喜溫耐熱,對二氧化碳的濃度變化非常敏感,棚內增施二氧化碳氣肥,可使產量明顯增加。

四、因病蟲害引起的化瓜

在棚室生產中,常會遇到黃瓜霜黴病、細菌性角斑病,白粉病等病害危害黃瓜葉片,使葉片製造養分的功能減弱;蚜蟲、白粉蝨等害蟲也會危害植株和葉片,這些都影響黃瓜葉片正常的光合作用,導致養分供應不足引起化瓜。

解決方法:發現病蟲害發生,應該及時進行防治。

五、肥水管理不當引起化瓜

在結瓜盛期黃瓜對水、肥的需求量較大,如肥水供應不足,光合產物減少,亦可引起化瓜,另外,氮肥施用過多也會引起瓜蔓徒長而導致化瓜。

解決方法:保證充足的水肥供應,在結瓜盛期要隨水施肥,做到農家肥與化肥相結合,也可隨水衝施沼液,注意適當增施磷、鉀肥,補充鋅、硼等微量元素,以增強植株的抗性


稻荷藝文


大棚黃瓜經常出現化瓜的情況,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營養不足。特別是黃瓜葉片製造的光合產物不足,造成了正常的生長髮育代謝無法順利完成,於是瓜胎無法坐住而化掉。

2、植株徒長,營養生長過旺,肥水更多地供應營養生長,生殖生長養分不足,出現化瓜現象。

解決方案:

1、使用黃瓜坐果膨果劑。如我們的黃瓜授粉營養餐,可以很好地提高坐果率,使黃瓜生長得又長又直,減少大肚瓜、尖頭瓜、彎瓜等各種畸形瓜。

2、科學管理,形成健壯且健康的黃瓜營養體。通過有機肥、微生物的使用,促進形成強大的根系;降低夜溫,提高晝夜溫差,避免徒長;養分使用要科學均衡,避免過量使用氮肥,防止徒長;連陰天光照少,更易出現徒長,有條件的可以補充光源;提高黃瓜葉片的光合能力,比如葉面噴施光合誘抗素。


生態種植技術


大棚黃瓜栽培在設施黃瓜生產中栽培難度較大,常因低溫弱光或高溫高溼等諸多因素,影響正常的生長髮育,而發生畸形瓜、大肚瓜、苦味瓜、尖嘴瓜以及化瓜現象,造成產量和品質變低。今天就導致黃瓜出現化瓜的主要原因及解決辦法,分享給大家,希望有所幫助。

一,導致大棚黃瓜出現化瓜的原因:

大繃黃瓜出現化瓜的主要原因,是營養供應不足或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不平衡,而造成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歸結起來,就是①光照不足,②氮肥過多,③灌水過量,④營養生長過旺或過弱,⑤栽植過密,⑥瓜碼過多,⑦硼元素缺乏,可發生化瓜。

二,防止出現化瓜的解決措施:

(1),增強光照:大棚黃瓜長時間處在光照弱或光照時間短情況下,會使雌、雄花粉發育不完善,引發授粉受精不良,而出現化瓜現象,因此在光照管理上,應儘可能增加大棚內的光照強度和光照時間,如早揭晚蓋草苫增加光照、帳掛銀灰色覆膜反光,清潔棚膜透光,或掛電補光燈等方式,增強光照效果,防止化瓜發生。

(2),控制水量:黃瓜缺水會生長變弱,適時適量澆水可促進生長,但澆水過多,會引起棚內空氣溼度過高,過高的潮溼空氣包繞花朵過長時間,會引起花朵萎縮,發育不良,易出現化瓜,所以,大棚本身密封性好,水分蒸發散失小,澆水應適時適量,保持土壤溼潤即可。

(3),均衡追施肥料:追施肥料避免氮肥過量,引起徒長,同時還要避免單一施用氮肥,應配合磷、鉀肥,促進植株健壯,但三主素肥施用過量或不足,又會引起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不平衡,抑制生殖生長,都會引起化瓜發生,因此在施肥時,應根據植株生長狀況,採取少施勤施原則,使生殖生長不被受限於營養生長,達到平衡,可避免化瓜發生。

(4),合理種植:合理種植,也是防止出現化瓜的重要措施,如果栽植過密,整枝不得當,枝葉間相互遮光,通風不良,會使花朵發育受粉不良,引發出現化瓜,所以種植時應保持稀稠得當,在管理上,做好整枝提蔓工作,及時摘除側枝、卷鬚、下部老黃葉,都可防止化瓜發生。

(5),疏雄花疏果:疏花主要是疏去過多雄花,可提高單性結實能力,減少化瓜發生率,疏果就是讓植株減輕負荷量,如果瓜碼過多,承載量增加,營養消耗過大,會引起植株衰弱,使剛形成的小瓜在營養無法供給下,形成了化瓜,所以在生產上,疏去雄花,留瓜時要合理,可防止化瓜。

(6),補充硼元素:硼元素缺乏也是導致黃瓜化瓜的一個因素,缺乏硼元素,碳水化合物代射會發生紊亂,花發育不完善,受精不良,客易出現化瓜,在生產上可噴施0.1~0.3%的硼酸溶液,可防止化瓜發生。


基層農人


化瓜是黃瓜常見的一種生理性病害,特別在冬春季節棚室生產過程中發生較為普遍;化瓜即剛坐下的瓜紐或正在發育的小瓜條生長停滯,由瓜尖至全瓜逐漸變黃、乾癟、最後乾枯。,該病發生對產量影響較大,下面來了解一下該病發病症狀、發病規律以及防治方法:

一、症狀;
黃瓜化瓜發生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主要原因是幼瓜在生長過程中沒有得到充足的營養成分而停止生長而發生的一種生理性病害;
二、發病原因;
在栽培黃瓜過程中,棚室內的溫度、溼度、光照、氣候變化、管理不當、光合作用降低、營養成分不足、根系發育不良等因素都可發生化瓜;冬暖大棚育苗和生育期間晝夜溫差大,形成雌花多雄花少,沒有及時人工授粉發生易化瓜;棚室溫度過高,就會導致黃瓜光合作用受阻,植株呼吸消耗增加,因營養不良而發生化瓜;栽培密度過大、棚室通風不良,幼瓜生長停滯,從而導致發生大量化瓜;黃瓜生長期間遭遇低溫冷害,致使黃瓜根系發育不良,吸收營養物質能力降低,導致瓜條營養不足而發生化瓜;

三、防治方法;
1、栽培管理;
適時定植、合理密植、培養壯苗;加強通風透光,增強葉片光合作用能力,及時調節棚內溫度;勤中耕鬆土,促進根據生長髮育;結合整地,施足基肥;根據植株生長情況及時追肥、澆水,避免土壤過幹過溼,葉面肥可用噴施寶兌水配置8000倍液噴施;坐果太多,要及時疏花疏果;發生病蟲害要及時防治;
2、噴施植物生長調節劑;可用每升水兌30mg防落素噴施雌花子房柱頭;或用每毫升水兌15毫克1%氯吡脲可溶性粉劑,噴施當天開花的瓜胎,噴施後用手輕輕抖落多餘藥液,和有效防止化瓜,提高植株坐果率。

歡迎大家留言,一起探討!

毛驢講三農


有些人喜歡在大棚當中種植黃瓜,可是在種植區出現了化瓜的情況,不知是何種原因造成的,甚至都不知道應該從什麼樣的地方入手,其實在種植黃瓜時,會受到天氣變化的影響,尤其是在北方寒冷的冬天,加上乾燥的環境,會讓黃瓜種植變得很艱難。之所以會出現化瓜的情況,和大棚中的溫度,溼度以及氣候都有很大關係。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 1因為品種的原因。現如今黃瓜的種類很多,青黃瓜是比較主要的類型,除此之外水黃瓜、旱黃瓜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不過不同的地區種植的種類不一樣,要根據當地的氣候環境來判斷,合適的品種,種在合適的地方,才可以有更高的產量,盲目的去效仿其他人,得到的只不過是虧損的,結果再加上在大棚當中種植,原本光照條件就受到了一定的阻礙,選擇產品時必須要合理。
  • 2,大棚內的環境。因為環境的原因,導致大棚當中的溫度和溼度出現了變化,有些人在給大棚當中的黃瓜沖水時,因為沒有控制好水量,導致根部出現了積水過多的情況,水分太多根本就無法呼吸,原本應該進行有氧呼吸的卻變成了無氧狀態,這樣產生的有毒物質就會進一步的侵害根部,還會影響到最終開花的結果,時間長了就會出現化瓜問題。
  • 3,因為施肥的原因。種植黃瓜時需要施加了多少肥料?要根據生長規律來確定,不是開花結果期就需要更多的肥料,氮肥在後期不能吃太多,要不然就會抑制黃瓜的生長,沒有發酵好的農家肥,會給莖葉造成極大的損傷,最後只開花不結果,慢慢的還會出現化瓜情況。

應該怎麼辦呢?

  • 1,適當澆水,經常通風。想要更好的解決黃瓜種植的問題,那麼在種植時就必須要好好澆水,每次澆的水不能太多,要把控好量,潮溼為主,絕對不可以有積水。同時在大棚當中種植黃瓜也要經常給土壤通風,這樣才可以進一步的促進黃瓜生長、溫度不高,自然就不會出現化瓜的情況了。
  • 2,考察實際情況。在終止之前必須要考察好,自己所選擇的土地是什麼樣的一種環境,周圍的溫度變化又是怎樣,這樣才可以選擇一個合適的種子。
  • 3,掌握黃瓜的施肥規律。這一點很重要,開花前要讓肥料變得更均勻一些,要著重施加一些鈣肥和鉀肥。

想要更好的解決在種植大棚黃瓜出現的化瓜現象,就要從這三步開始入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