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什么级别的武官称的上是将军,相当于现在军队的什么级别?

司徒王朗


将军,在中国古代是很复杂的称呼。

先秦不说。

🌹汉代将军属于高级军官,不常设。同时也属政治职务,比如大将军通常是外戚担任。

汉代将军分类多,大将军相当于总参谋长。车骑将军相当于陆军总司令。骠骑将军相当于骑兵总司令。卫将军相当于首都卫戍司令。前后左右四方将军相当于战略方向总司令。东南西北四征将军相当于方面军司令。东南西北四镇将军相当于大军区司令。伏波将军相当于水军总司令,横江、楼船将军副之。

此下,偏将军、裨将军、牙门将(不是牙门将军)属于基础级高层领兵军官。再下,中郎将校尉则都是中级军职。

所以汉代将军地位很高。比如黄埔嵩等镇压黄巾的统帅才是中郎将,因此,校尉以上的高级军官都可以尊称将军。

当然,后面将军称号泛滥,不值钱了。

🌺唐代之后,大将军也不值钱了。

府兵制下有八柱国,12大将军,24开府将军,普通大将军不过四品。

到了清代,官制改变。军官级别很高,但实际管辖军队数量很少。

地方绿营体系中,从一品提督(相当于省军区司令),正二品总兵(省内片区警备司令+师长)。从二品副将都实际只直辖一标(团级编制)。之下则再分设有参将(正三品)、游击(从三品)、都司(正四品)、守备(从四品或正五品)等管军层。

绿营在各省重点城市设镇,总兵负责,相当于师。镇下设协,副将领导,相当于旅。协下设营,每营的具体编制不同,但均相当于团的级别,如守备领兵四五百,参将领兵一二千。而参将实际管不了守备,因为参将游击都司守备都是营的主官。

所以,清代守备以上可尊称将军。

此外,明清没有臣爵予将军制度。爵位中的镇国将军等均为宗室爵。


四川達州


这个问题有意思,可惜我历史都还给老师了,记得以前听过公开课讲过这个问题,清代能称将军的人相当于现在地级市军分区司令员,不知道记错没有,请雅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