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的清明祭,咱老百姓該怎麼做?

一年一度春草綠,又是一年清明時。再有10天就到清明節了,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過去每年這個時候,人們都要上墳祭拜親人,表達哀思。

疫情之下的清明祭,咱老百姓該怎麼做?

今年,傳統祭掃撞上了新冠肺炎疫情。目前正值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有序推進的關鍵期,雖然整體形勢向好,但防控任務依然艱鉅複雜,各地面臨著輸入性傳染風險仍然很高,不扎堆、不聚集可以說是國人的防疫共識。而且全國各地政府也陸續發出通知和倡議,要求人群不聚集祭掃、倡議居家網絡祭掃。

中華民族是一個重視孝道的民族,對於像清明節這樣的節日非常重視,人們也都會盡量的選擇到現場祭祖掃墓。往年像河南新鄭每年還都會舉辦全球性的華人祭祖大典,同樣在農村,祭祖的時候通常會整個家族聚集進行祭祖。今年在當前疫情形勢下,這種祭祀形式需要取消,因為這樣的話,會導致大量的人員聚集和流動,是非常危險的。

疫情之下的清明祭,咱老百姓該怎麼做?

今年,農村人不能舉行大規模的家族式祭掃活動,那麼,在清明節該如何安全祭掃呢?

如果是家庭祭掃的話,要統籌安排,錯開時間,以小家庭為單位,儘量減少人員的聚集和流動。祭祀完了之後也應該統籌安排,不要進行聚餐和娛樂等活動。

疫情之下的清明祭,咱老百姓該怎麼做?

居家網絡祭掃,心祭重於形祭。許多農村人認為傳統的現場祭掃才能體現孝心敬意。事實上,千百年來,我們祭奠的方式隨著時代的變遷不斷變化。從最初的“三牲四果”到後來的“香燭紙錢”,無論形式如何變化,但清明禮敬親人、寄託哀思的核心精神一直沒變。近年來,網絡祭掃等新方式得到越來越多人的接受,在這個特殊時期,我們可以網站、移動客戶端、微信公眾號等網上祭掃,致禮盡哀。

疫情鎖不住親情,隔離割不斷思念。讓我們從自身做起,樹立文明、安全祭祀新風,以實際行動支持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尊老愛老孝老敬老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豐祭不如厚養,孝道重在當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