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古代中国(4)豆腐


舌尖上的古代中国(4)豆腐


前言:

豆腐虽然质地柔软,但其实是道硬菜。历史悠久,变化万端,堪称国菜,是中国食文化的典范。

各地都有豆腐宴。以单独食材可以成席,说明国人对它的青睐,和豆腐文化的发达。

舌尖上的古代中国(4)豆腐


豆腐做法的多种多样,不仅体现了各地文化性情差异,也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川菜麻婆豆腐,大张旗鼓地代表中国走向世界。河北人民却悄悄的把肉馅塞到豆腐里,不露出一点破绽。鲇鱼配豆腐,是各地英雄所见略同的娱乐项目。可是长江中下游人民自成一格要吃臭的,而北方人主要吃咸的,好在全国人民都吃凉拌的。还有豆浆、腐竹、豆腐干,从宋代《清异录》、《山家清供》,到元代《膳食正要》,再到清代《食宪鸿秘》、《随园食单》,从宫廷到民间,豆腐史不绝书,蔚为大观。

舌尖上的古代中国(4)豆腐


麻婆豆腐

舌尖上的古代中国(4)豆腐


酿豆腐

舌尖上的古代中国(4)豆腐


鲇鱼豆腐

舌尖上的古代中国(4)豆腐


南方臭豆腐

舌尖上的古代中国(4)豆腐


北京酱豆腐

舌尖上的古代中国(4)豆腐


凉拌豆腐

大家公认豆腐历史悠久,但认真探讨豆腐的源起和源流,又像嘴里含了块热豆腐,说不清楚了。

第一章 汉代并没有豆腐

广为人知的传说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在八公山上烧药炼丹的时候,偶然以石膏点豆汁,从而发明豆腐。但之前学者翻遍了《淮南子》也没找到依据。

宋代朱熹作诗云:“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苦,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最早提出汉淮南王发明了豆腐。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千年了啊。

那汉代有豆浆吗?也没有记载。但是工具倒是已经具备了。

舌尖上的古代中国(4)豆腐


舌尖上的古代中国(4)豆腐


舌尖上的古代中国(4)豆腐


满城汉墓石磨和漏斗

舌尖上的古代中国(4)豆腐


洛阳汉代推磨俑

如果汉代有人把豆子和水放到磨里面是可以磨出浆水来的。但是,没有佐证啊。此处必须提到一件公案。

这就是打虎亭画像石

舌尖上的古代中国(4)豆腐


摹本中第2号场景似乎是一个石磨。5号场景被认为是在压豆腐。孙机先生多次指出,此图旁边还有一大推罐子,这是做酒的场景。而且2号场景被刻意修改了,看上去是磨推手的形状实际是内外衣服褶皱,所以“把”是微微向下弯的。这个奇怪形状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舌尖上的古代中国(4)豆腐


舌尖上的古代中国(4)豆腐


对比洛阳的推磨俑我们的确可以看到,磨的推手形状位置都有极大不同。孙先生的考证已经推翻了豆腐汉代起源说。

第二章 南北朝时期也没有

其实南北朝时期也没有豆腐。理由有俩个。

其一,北魏《齐民要术》中没有豆腐记载,对乳酪制作倒是津津乐道,待会再说这事儿,与豆腐起源有极大关系。

其二,南方梁武帝没有吃过豆腐。梁武帝是一个笃信佛教的皇帝,佛学修养极高,他颁布《断酒肉文》,援引《大般涅盘经》、《楞伽经》、《央掘魔罗经》等大乘经典扬扬洒洒,奠定中原佛弟子素食的理论基础。他自己身体力行,文献记载,“豆羹粝食”。羹就是粥,粝就是米,此处是一种修辞手法,说梁武帝豆粝羹,豆粝食。就吃米豆煮的粥,坚持吃素。如果此时有豆腐,为什么不吃呢?又美味又不破戒而且清淡简朴,是历代佛弟子不二的选择啊。因为就是没有啊。

第三章 唐代没豆腐

更有甚者,唐代早期也没有豆腐。

舌尖上的古代中国(4)豆腐


孙思邈

唐初时候药王孙思邈写了一本书叫《千金翼方》,成书于永淳二年(682)。药王啊,相当于伟大的植物学家,杰出的动物学家,著名的博物学家,坚定的美食家。但是这部书中并没有豆浆和豆腐的记录。我们来看原文:

“生大豆。味甘,平,冷,无毒。生捣,淳醋和涂之,治一切痈肿,并止痛。煮汁冷服之,杀鬼毒,逐水胀,除胃中热,却风痹,伤中、淋露,下瘀血,散五脏结积内寒,杀乌头三建,解百药毒。不可久服,令人身重。其熬屑:味甘,温,平,无毒,主胃中热,去身肿,除痹,消谷,止腹胀。生太山平泽,九月采。”

舌尖上的古代中国(4)豆腐


唐代厨事女俑,新疆

请注意行文,生捣,类似于上图左一的样子,而要做豆浆显然应该像左三用磨才方便;淳醋,纯醋;和,读如货,搅拌的意思;涂之,只有类似于膏状或油脂类药物才能涂在伤患处,才能挂得住。所以这句意思是:把生黄豆在臼中捣至细腻,与醋一起调成稠状物。

再看,煮汁冷服之,是黄豆加水熬制。而不是熬豆浆。

如果是用豆子熬豆浆,孙思邈应该在此处用一个对仗句式:水漫皑碎(李时珍就是这么说的),和淳醋涂之,治一切痈肿;煮汁冷服,杀鬼毒。但是孙思邈并没有这样说,而是分别用了生捣,煮汁。说明孙思邈没有指豆浆。作为养生大师,孙思邈不可能放过豆浆和豆腐的药用价值不说,李时珍就说得特别细致。只有一种可能,他没吃过,也没见过,当时就没有。

第四章 唐代末期出现豆浆

到了唐代末年,事情有了转机。出现了腐竹。江西高安传说:

“江西抚州的一位豆腐师傅来到八景镇礼巷。他见快冷却的豆浆上面结了一层膜,就捞起来随手搭晾衣竿上一晾,没想到干了以后,质地柔韧,把豆腐皮干切成丝,试着炒了吃,味道很好,从而发明了腐竹。人们见豆浆皮干像竹条,为区别豆腐,就把它叫做腐竹。远在唐代,当时佛教众多,寺庙林立,斋食盛行,腐竹这类食品已遍布整个高安。”

舌尖上的古代中国(4)豆腐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不仅看到了豆腐,还看到了腐竹。

舌尖上的古代中国(4)豆腐


这个传说是地方独立资料,应当引起重视,探究地方传说的出处。然并卵,唐代当代文学作品中,甚至五代时期记录的著名食单《烧尾宴》中都没有豆腐的影子。

这个故事中引人深思的是名字。一眼看过去,好像,腐竹这个词时依附于豆腐的,但是腐竹有别名,叫支竹。晒干的豆皮的确像竹子。更重要的是,腐竹不依赖豆腐存在,没有豆腐,只要有豆浆,腐竹理论上就可以存在。

什么情况下豆浆会不断出现皮儿呢?保温状态。而做豆腐要做开一次,冷却加入凝结剂后就不需要了。什么情况下豆浆要不断保温?小摊卖豆浆。

所以江西的这位师傅只要是豆浆师傅,故事就能成立了。豆腐师傅称号完全可以是后来加进去的。如果他是一位豆浆师傅,那他没客人时,就有可能看见结出豆皮,而且绝对不会是偶然发现,会时常发现。

反过来说吧:高安是以豆腐闻名吗?

第五章 五代时期没有豆腐

日本学者筱田统根据五代陶谷所著《清异录》,五代故事“时戢为青阳丞,洁己勤民,肉味不给,日市豆腐数个”,认为豆腐起源于唐朝末期。

舌尖上的古代中国(4)豆腐


唐寅《陶谷赠词图》

这个陶谷(903~970年)有意思了。周世宗柴荣派他南下金陵,刺探军情。南唐把他晾到一边,如同监禁。陶谷在亭子上写了:“西川犬、百姓眼、虎扑儿、公厨饭”。被南唐君臣识破字谜:‘独眠孤馆’。”韩熙载派当时名妓秦弱兰,乔装打扮引诱他,陶谷写下艳词,送与佳人。“《风光好》:好姻缘,恶姻缘,奈何天。只得邮亭一夜眠,别神仙。琵琶拨尽相思调,知音少。待得鸾胶续断弦,是何年?”结果第二天就被南唐君臣大肆传播,最后弄得汴梁城也妇孺皆知。

讲这个故事就带出来与陶谷同时期的资料,《韩熙载夜宴图》

舌尖上的古代中国(4)豆腐


舌尖上的古代中国(4)豆腐


弄不好那个弹琵琶的又是秦弱兰。饮食男女啊。但是杯盘之间没有块状物啊,没有豆腐啊,所以不论陶谷有没有吃上秦弱兰的豆腐,至少南唐不流行啊。

这个就和《清异录》的传说兑不上号了。青阳在皖南和南京距离很近啊。

好了我们现在有4条唐代末年到五代时期的资料,说唐代末年有豆腐的是:《清异录》青阳丞故事和江西高安故事;没有豆腐的证据是,《清异录》烧尾宴食单与《韩熙载夜宴图》。这两个证据是确实资料,高安的故事中还压根没有豆腐出现。四占从三:故事毕竟是故事,可能不准确。也就是豆腐在五代时期还没有,但已经有了豆浆。

考虑到北宋文人连篇累牍的赞美,和同时期菜谱(《山家清供》)出现豆腐菜肴。所以豆腐出现的时间应该是北宋。

孙机先生在《从历史中醒来》一书中专门谈到豆腐问题。他指出前人早就发现《清异录》是宋人伪托陶谷之名写的。陶谷死于宋太祖时期,但书中却出现了太宗时期的事情。撰写更应该靠后了。

就此我的猜想到证实。五代没豆腐吃。不仅陶谷没吃上,时戢没吃上,整整一代人都没吃上。

第六章 是豆腐还是豆浆

即便是《清异录》记载准确,五代时皖南青阳有了豆腐,那为什么日本学者筱田统还认为唐代末年出现豆腐呢?

霓虹国豆腐包装经常写“唐传豆腐干黄檗山御前淮南堂制”,说明豆腐的确是中国发明,而且指出淮南是豆腐的起源地。唐传不就是唐代吗?

舌尖上的古代中国(4)豆腐


实际上这里面说道很多。不仅中国人民会讲故事日本人民也会。日本传说天宝12年(公元754年),鉴真东渡,把制作豆腐的方法带到那里。这个真实性相当于徐福东渡啊,不好考证。学者黄显功评论:“此说在史料的证据方面很不充分,仅能作为传说而已。”如果唐朝传入是真的,那包装上就应该写:唐传鉴真豆腐,就没明朝和尚什么事了。什么明朝和尚?黄檗山啊。

福建莆田传说:

唐朝福清县黄檗山万福寺的创建者,开山祖师正干禅师把制作豆腐的技术传授给了日本僧人。由僧人带回日本国。

实际上这故事也是以讹传讹。

舌尖上的古代中国(4)豆腐


隐元禅师

明末清初时候,黄檗山万福寺的住持,隐元禅师东渡日本。于1661年建立日本万福寺。而中国商人住地称为“唐人屋敷”。隐元禅师,制定了影响深远的《黄檗清规》,在日本创建了黄檗宗。隐元禅师,把豆腐带到日本,改进了日本僧人饮食习惯。僧侣常吃的唐式点心、隐元豆腐、唐豆腐、黄檗慢头等中国风味的食品,大受欢迎,甚至改变了日本饮食文化。被称为“普茶料理”。

总之,唐传,是中原人传入,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不能小胡同赶猪直来直去,它和唐人街的唐是一个意思。黄檗山不是正干禅师,而是隐元禅师,是黄檗宗斋饭的意思。淮南堂无解,或者宋人元人一再著书立说:豆腐是淮南王发明。所谓一误再误。日本人学的没错,咱们没教好。

值得重视是,日本管豆腐叫豆腐干!那豆腐就是豆浆了?是这样子的,《说文解字》中,腐,烂也。豆腐原来是豆浆!有些凌乱了,小日本没胡用咱们中国字吧?没有。礼失求诸野,日文本意应该就是从中原传过来的,豆腐=豆浆,豆腐干=豆腐。

捋一下思路啊,把豆子弄烂了,叫豆腐,这个应该是磨过的豆浆带着豆渣的样子。把浆水煮沸点入卤水压成块,叫豆腐干。好像没毛病。

舌尖上的古代中国(4)豆腐


南方有些地方如潮汕地区的方言,豆腐也叫“豆干”。似乎和日本人说法不谋而合。潮汕客家话至迟南宋已经形成,所以,豆干的称谓应该在南宋之前。

一来二去,豆腐的出现时间就被圈定在了北宋。这样高安豆腐师傅也就有了一个解释:他就是做豆浆啊!唐末五代时期豆腐就是豆浆啊!

那么除了豆能腐之外,还有什么能腐吗?乳!

唐代《食疗本草》中有乳腐。”微寒。润五脏,利大小便,益十二经脉。微动气。细切如豆,面拌,醋浆水煮二十余沸,治赤白痢。小儿患,服之弥佳。“

在中华书局出版的2011年第一版《食疗本草》中给出了解释:“乳腐,牛乳或羊乳加工制成品,又称为乳饼。”

呵呵,这个解释不对。

《旧唐书穆宁传》中有称赞穆宁四子,说道:质兄弟俱有令誉而和粹,世以“滋味”目之:赞俗而有格,为酪;质美而多入,为酥;员为醍醐;赏为乳腐。

上述文字的意思是穆宁有四个儿子,可以用美味食物来形容。穆赞有法度,好像奶酪一样;穆质好像酥油;穆员好像醍醐;穆赏好像乳腐。

《大般涅槃经·圣行品》:“譬如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稣,从生稣出熟稣,从熟稣出醍醐。醍醐最上。”

这两段说法稍有区别,但都是一个不断加工越来越精细的过程。

舌尖上的古代中国(4)豆腐


现代牛奶奶酪,是牛奶加热后,点入柠檬汁,酪蛋白凝固析出,得到的;把奶酪加入发酵剂或酸奶发酵,然后用搅拌的方式使得水与油脂分离就得到黄油,这个就应该是酥;在此基础上加热熬制,使得黄油中水分挥发,得到无水黄油,更能久存,这个就是熟酥。在此之前的成品都是水果香味的。如果继续加热熬煮无水黄油,蛋白质糊化,油脂更纯,散发出坚果香味,被称为印度酥油,也就是醍醐。

按这个流程看《旧唐书穆宁传》中的乳制品,《穆宁传》中的醍醐应该是《大般涅槃经》中的熟酥,而《穆宁传》中的乳腐才是《大般涅槃经》中的醍醐。大概是由于酥与熟酥说起来容易混肴而且不够典雅,所以才出现这种情况。

旧唐书是五代时候编纂的,乳腐和豆腐构词法是一样的。因为是熬制而成,所以醍醐加热时的形态是液态。照此类比,五代时侯豆腐确实应该是豆浆。又由于醍醐是动物脂肪,所以冷却后变为固态,而从豆浆变为豆腐也是类似的形态变化,所以到了宋代豆腐不再指豆浆 而是指豆腐了,从宋到明称谓大体固定,有些南方方言称豆腐为豆干,所以从福建传到日本时还带着多种称谓,造成日本一方面称呼豆腐为隐元豆腐,一方面产品广告又写豆腐干。体现了中国对豆腐的不同称呼的演变。

第七章 豆腐产生的时代背景

从《穆宁传》看,安史之乱时期食用奶制品已经非常普遍了。中国社会在唐代出现胡化的趋势,胡人饮食被称为胡食。由于安史之乱,夷夏之别变得严格起来,物极必反,社会也逆反,所以从五代到宋,中国社会开放式性格逐渐变得内敛。饮食文化相应发生了改革,逐渐改变胡化的饮食,突出本土的性格,已经学会的(文化)把胡字都去掉,胡饼改烤饼,胡麻改芝麻。也许就是在这个拨乱反正的过程中,豆浆和豆腐被发明出来。

舌尖上的古代中国(4)豆腐


唐代 王村壁画 胡风酒肆

喝豆浆不是很像喝牛奶吗?如果豆浆是五代的发明,那么在从鲁班发明石磨,到汉代中山靖王墓里的石磨和漏斗,再到唐代胡风强烈的时代,怎么就没有人想过磨豆浆做豆腐呢?

因为粮食不够吃,不能这么干。磨的过程会产生损耗,和渣滓,但做酱和煮食可以都吃掉。

清代汪汲《事物原会》说:“豆腐出浆后摒其渣,累数不少,腐乃豆之魂,故称鬼食。孔子不食。”精细加工的豆子食物不容于儒家礼教和平民生活。

第八章 北宋出现豆腐

所以精细加工的食物,只能发生在粮食充足的时代。只有到了五代和宋粮食才算丰富。我们可以从清明上河图中直观感受宋代的繁荣。

舌尖上的古代中国(4)豆腐


清明上河图

《东京梦华录》中,就出现了“麻腐鸡皮”的记载。应该是芝麻做的腐,但是怎么看都像鸡丝凉皮的祖宗。这个时候的腐就应该是固态的了。到了明清除了用芝麻制作的“麻腐”,还有“乳腐”、“菱腐”、“藕腐”、以及用罂粟子制作的“粟腐”。这些腐都要用到绿豆淀粉,麻腐出于宋代,说明宋代豆类的加工和食用方式确实出现了一次革命。也为豆腐的出现做了背书。上文《食疗本草》中对乳腐的解释是用了明清的概念去解释了唐代的文献。把乳腐解释成乳饼。

舌尖上的古代中国(4)豆腐


日本芝麻豆腐

舌尖上的古代中国(4)豆腐


腐的文献

宋代有关豆腐的文学作品很多。

王老者写的《豆腐诗》:“朝朝只与磨为亲,推转我边无大法。碾出一团真白玉,将归回向未来人”;

朱熹在《素食诗》中写道:“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诗末标注:“世传豆腐本为淮南王术。”等等。

苏轼曾亲自动手制作美味豆腐,宋代林洪的《山家清供》中记载了东坡豆腐的做法:“东坡豆腐:豆腐葱油炒,用酒研小榧子一二十枚,和酱料同煮。又方纯以酒煮,俱有益也。”

王令写的《山阳思归书寄女兄》中有:“盘蔬罗春青,豆脯兼夕鱐。”

陆游写的《邻曲》中有:“拭盘堆连展,洗酺煮黎祁。”陆游曾标注:“蜀人称豆腐为黎祁”。

马廷鸾写的《谢毛子文见寿》中有:“苜宿黎祁汤饼供,一浇眊矂强持盃。”

这些文献,可以佐证豆腐是宋代发明的。有些可以明确到北宋。

第九章 域外文化的影子

那豆腐是如何制作的呢?

舌尖上的古代中国(4)豆腐


制作豆腐的场景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录了制作豆腐的方法:

“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凡黑豆、黄豆及白豆、泥豆、碗豆、绿豆之类,皆可为之。造法:水漫皑碎,滤去滓,煎成,以盐卤汁或山矾叶或酸浆、醋淀就釜收之。又有人缸内,以石膏末收者。大抵得咸、苦、酸、辛之物,皆可收敛尔。其面上凝结者,揭取晾干,名豆腐皮,人馔甚佳也。味甘、咸、寒,有小毒。”

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制作豆腐的方法和制作奶酪的方法是类似的。用凝固剂点入浆水,再压干。而凝固剂常见的就是盐卤、酸浆、石膏。这个酸浆就很像印度奶酪的做法了。

宋代赵舆《宾退录》卷二:“《靖州图经》载其俗居丧不食酒肉盐酪,而以鱼为蔬。今湖北多然,谓之'鱼菜’,不特靖也。”

盐不能称为蔬菜,所以盐酪是一个词,就是豆腐。北宋豆腐是以盐成酪的。

苏轼《蜜酒歌》的《又一首答二犹子与王郎见和》“煮豆为乳脂为”的“酥”字,自注就说:“谓豆腐也。”这句诗讲的是豆腐的制作过程,意译就是:“先把黄豆水磨成为腐浆(乳),再把腐浆过滤为浆(脂),煮沸加凝结剂助淀即成为豆腐(酥)。”明代方以智《物性志》:“豆以为腐,传自淮南王。以豆为乳,脂为酥。”

可见历代都认为做豆腐类似于做乳酥。

元代隐士谢应芳《龟巢集》中的《素醍醐》一诗。他是这样写的:“……腐兮腐兮能养老,济世之功不为小。淮南此术惜未传,食货志中斯阙然。前时雍公赞三德,吾亦题诗三太息。易名今号素醍醐,诸庖易牙佥曰都。”

可以看到元代认为豆腐与醍醐是可以类比的。

舌尖上的古代中国(4)豆腐


炸印度奶酪

南宋《梦梁录》记载:“又有卖菜羹饭店,兼卖煎豆腐、煎鱼、煎鲞、烧菜、煎茄子,此等店肆乃下等人求食粗饱,往而市之矣。”

请注意煎豆腐。这个吃法在印度奶酪吃法中也有。把牛奶点成奶酪后用调料、鸡蛋、面粉裹浆炸食。

总之,豆腐从制造方法到名称都体现出乳制品的影子。豆腐很有可能是胡食影响下的产物。

第十章 豆腐的起源地

舌尖上的古代中国(4)豆腐


大运河

如果豆腐确实是受到胡食的影响产生的,那么什么地方最有可能呢?大运河南段某处。就是淮南-江南一带。刘安的故事在淮南,苏东波在镇江,朱熹在浙江,《梦华录》在杭州,全部是发生在运河南段途中。东坡豆腐做法,使用大葱和酱,看来也是受到山东菜的影响。《清异录》中青阳在皖南南京西南;高安腐竹在江西在南京西边;甚至后来的陆游远在四川,也都可以通过长江,快速连接运河。

隋朝开凿大运河,成为交通和运输必经路线,是人员流动和文化交流的大动脉,就是丝绸之路的延伸线。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南移,实际就是人口沿运河南移至长江下游地区。即淮南--江南。也许豆腐源自淮南没有错,错在了时间,不是汉,而是宋。

第十一章 小结:

豆腐虽然只是一种普通食物,但它的发明和流传绝对不简单。满满的都是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即便这块豆腐是中国的,其中也蕴含着域外的文明因素。哪里有纯而又纯的文化呢?日本人有一个贴切的比喻:日本文化就是豆浆。中国文化是盐卤。只有先输入中国文化,才能有后来的日本文化。

豆腐很能代表中国文化。中国各地文化差异巨大、各不相同,但又基于一个底蕴。而豆腐呢?各地口味做法不一,所有的味道都是烹饪过程中被赋予的,但你追求味道又不能离开豆腐,离开了底蕴,独特的味道就不存在了。所谓大道至简,和而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