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結婚現在都有什麼風俗習慣?

農人莫小道


你好,我是壯鄉小廖。我家在廣西河池,這邊的結婚習俗相比之前都有很大的改善,一些結婚陋習慢慢消失。有些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習俗還是必須延續下去的。我談談我們這邊的一些結婚習俗:

1.結婚彩禮 相比與以前和其他地方的天價彩禮,我們這邊的材料一般是5萬元左右,這價位也算是合適了吧😄,而且彩禮不能為整數。結婚當天女方那邊會拿這5萬元買一些嫁妝送過來,一般總共也會花3萬左右。

2.如果女方有姐姐或者哥哥沒有結婚的,送彩禮時必須給女方的姐姐或者哥哥打紅包,紅包金額最少360元,按倍數往上升,看你自己的情況給。

3.結婚當天女方要拿一根紅繩子,準備到男方家門口時需揹著進門,到門口時要拜天拜地,然後男女各拉一邊繩子拉斷,具體是什麼含義,我也不清楚。

4.背新娘過橋。從新娘家接親回來的路上,必須要下車背新娘走過2座橋以上,婚車去接親時必須是單數,5輛或者7輛,接親回來必須是雙數,6或8。

5.開棉被。結婚當晚,女方送的棉被或者男方親戚送的棉被,裡面都會放有紅包和糖果之類的。新娘新郎首先開棉被,開棉被的同時有人會灑糖果瓜子之類的,然後由小朋友開棉被,以前小時候最喜歡這個時候了!

6.男女山歌對唱。結婚當天晚飯後,山歌對唱是必須有的,而且要唱通宵。既然是對唱,肯定是兩人做一邊,一唱一和,山歌對唱都是現編的,主題主要是恭喜新人。





壯鄉小廖


你好我是村民賈大富,去年冬天我剛結婚,沒結婚之前我都不知道結婚有什麼風俗習慣,不過已經結婚了就說說我們河南我老家這一片結婚的風俗吧!

1,首先要訂婚,不過有的家庭閒麻煩直接結婚了免去訂婚的環節,訂婚前要先送點喜餅給女方,讓女方的父母給親戚鄰居送過去,意思代表女兒要結婚了,我當時選了個黃道吉日兩方的父母找個飯店吃了頓飯然後給了幾萬塊錢,訂婚這事就過去了。

2,婚前要買三金,所謂的三金是金戒指,金項鍊,金耳環,金手鐲,這幾樣下來都好幾萬,還要買兩身新衣服放到女方的箱子裡帶回來。

3,男女雙方臨近結婚前一個星期要在家準備好喜餅方便麵,有親戚朋友來隨份子錢的時候當回禮。

4,結婚當天根據新郎新娘的屬相出生日期來安排上車面對的方向還有下車的方向,結婚典禮,拜天地,父母改口,認親戚,拜全人(家裡有兒有女),吃酒席,送賓客,鬧洞房,三天以後回孃家。

這邊結婚的風俗就差不多也就這樣了,每個地方的風俗都不一樣,甚至每個鄉鎮的都不同,都是喜事怎麼熱鬧怎麼辦。





村民賈大富


您好,我是農夫小江!結婚有什麼風俗習慣,這應該是一方一俗。我簡單說說我老家重慶,結婚的習俗嘛。

第一:彩禮,這是一個大多數人比較關心的問題,也是最近幾年的一個熱點問題。(因為到處是天價彩禮)彩禮這個問題在重慶似乎不算什麼問題,重慶人結婚一般情況,彩禮是象徵性得給一點。(女方多數會如數還回,甚至添錢還回)但是重慶雖然沒有彩禮得壓力,但是重慶婚後,家庭的財政大權肯定會掌握在女方手裡,在家庭地位中,媳婦也佔據主導地方。所以有大男子主義者,對重慶女子勿擾。

第二:車房問題,在重慶結婚,如果雙方有一方是城裡那麼自然會在城裡買房,女方大概率會給予經濟支持。如果雙方都是農村人,那麼對買房沒有強烈要求,最好有,沒有也能接受。

第三:婚禮習俗,重慶人結婚就是祝酒,迎親,行禮,回門等等日常習俗,沒有特別刁鑽的習俗,而且重慶貌似不流行鬧洞房。

以上就是我瞭解的重慶結婚習俗,如有遺漏歡迎各位關注,評論補充。謝謝!





農夫小江


農村結婚有什麼習俗?

我是去年結婚的,我的結婚首先是兩家父母見面談論婚禮的禮金,訂婚日子,結婚日子,還有一些兩家要注意的事項。

確定了訂婚日子後我先到女方邀請女方家,給女方家長輩送禮,她那邊叫雞頭禮。

確定好結婚日期兩家人就開始置辦,我們開始拍婚紗照,開始買婚紗,開始買婚戒,很多事情家裡長輩都負責了,

我是畲族的,結婚我們這裡最大就是有畲族的一些儀式,我們婚禮那天會唱畲族歌,我們會跳畲族舞,畲族人會拿著茶盤和煙一邊跳舞一邊分,跳舞的必須是男的,可把親戚朋友笑暈了,接著就是新郎新娘兩個人給朋友點菸,可是朋友想著各種辦法不讓點著,我們都備幾十個火機,開始嗩吶吹起朋友各種節目鬧起來,朋友喝酒唱歌節目通宵,必須通宵各種節目,外地朋友第一見識我們畲族婚禮都樂的不亦樂乎。


走村記


每個地方的習俗不同,我來說說我們老家的習俗

我們老家現在是這樣的:萬紫千紅一片綠,再加三金一冒煙和一不動。

萬紫是:一萬張5元票子

千紅是:一千張100元的票子

一片綠是:50元的票子,把50元票子撒一地就好

三金是:指金項鍊,金耳環,金戒指。

一冒煙是:汽車

一不動是:房子不動產

現在結個婚不容易啊!普通農民家庭怎麼負擔的起,我和我老公結婚就簡單的結婚了,也沒要我老公一分錢,我爸說又不是賣女兒,只要能好好的疼我女兒就好了,我爸媽還給我們錢呢?


儷文小農


大家好我們家來自內蒙古呼倫貝爾阿榮旗,我們這面結婚男方給女方,豐厚的彩禮,有的還要車,農村呢我們這面要土地,給女方三金,金鍊子,金戒指。金鐲子,男方結婚頭一天吃偏席,請親朋好友左鄰右舍,男方偏席那天女方那面是正日子當然預備嫁女兒收禮象徵喜慶嗎,親朋好友聚一起樂呵樂呵。正婚那天男方去幾個車幾個人到女方家接親,交紅包可以進門見到新娘,找鞋必不可落下,然後與新娘家親切合影拍照,與小舅子媳婦合吃一碗麵條,妥了順溜的到新郎家去吧。女方拿些嫁妝,啟程趕往新郎家,新郎家放炮迎新娘,沒等下車這幫小年輕的準備好五穀馬上開打,象徵著幸福,新郎不管媳婦兒胖瘦必須給我抱進新房,顯著你是男人。沒進門之前新郎的大哥拿下新娘面紗放在門上,寓意我也不知道,肯定是好事。然後進屋與新郎家拍照攝影,紅包一直髮,什麼揭面紗,拉窗簾了,還有女方的小弟也就是新郎的小舅子大紅包必須呈上,然後主持,老公公老婆婆出廠新娘叫爸媽給錢萬里挑一,十萬挑一百也行,帶頭花,往婆婆頭上哪噶的帶證明以後想要姑娘還是要小子,然後演藝,開心今天結婚了好幸福也快吃飯了,最低十二個菜,全是美味,吃就完了,喜酒喝就完了,孃家人吃的好像比較快,吃完走咯,送送切。拿回娘肉,粉條子,白酒,送走,新郎家人也快吃完了,喝好了,準備晚上鬧洞房吧,開整,咋鬧不透露,有想知道的微我,嘮了半天我也想結婚了😄,大致就這麼回事兒吧再見



阿榮旗de翟家龍


東北結婚習俗流程

一、出發前準備

1、離娘肉/粉條 拿雙份的,接完親拿回一份。

2、接親路上的井用紅紙蓋上。

3、接親人員佩戴嘉賓花,主婚人司儀戴胸花,並把孃家人要帶的拿著。

4、接送親人員不算新郎新娘應為雙數

5、接親車隊總數(錄像車除外)應為雙數

二、到孃家,孃家人放炮

1、敲門:新郎敲門喊門、孃家人有攔門的,要給紅包才讓進來。

2、認親:新娘父母站在門口迎接男方接親人員,由新郎向岳父岳母介紹接親親屬(從長輩開始),雙方握手寒暄進屋落座,由新娘父母及孃家親屬招待男方接親人員吃點東西(俗稱;不空嘴或甜甜嘴)。

3、求婚:新郎向新娘單腿跪地獻花求婚並說幾句能打動新娘的浪漫話語,新娘可為難新郎一下。

4、互戴胸花扎腰帶:新郎新娘互戴新郎新娘胸花,並戴紅腰帶腰帶裡有放錢,寓意腰纏萬貫,併合影留念。

5、新郎改口:新娘父母落座,新郎新娘面向父母站好,新郎正式改口叫爸叫媽並三鞠躬,新郎給爸爸點根喜煙,給媽媽撥塊喜糖,父母賞新郎改口錢(一般父母各一份,每份一千零一元,代表千里挑一的好女婿),父母對新郎新娘今後的生活說幾句叮嚀、祝福的話,新郎向岳父岳母保證待新娘,孝敬雙方父母,新郎新娘與父母合影留念。

6、吃麵條:一碗麵條兩個雞蛋,新郎新娘相互夾給對方吃,問生不生,互相回答(寓意以後生寶寶)。

7、兜福: 男方準備好的一堆硬幣,新娘抓一把放新郎兜裡,留一部分丟在床上,寓意兜福氣,也要給孃家人留福氣。

8、找鞋:一般由新娘妹妹完成,一般不用找,因為一個人藏,十個人找,給個紅包就出來啦!新郎給新娘穿鞋,抱新娘上車。

9、雙方親屬上喜車,孃家親屬先上車,男方親屬後上,不許空車,婚車裡有新娘弟弟壓車,下車新郎要給紅包。

三、到新房放炮

1、認親:新郎父母站在門口迎接孃家貴賓,新娘把孃家送親親屬一一向公公、婆婆介紹,雙方握手寒暄進屋落坐,新郎父母及男方親屬負責招待孃家貴賓吃點東西(俗稱不空嘴)。

2、新娘改口:新郎父母落座,新郎新娘面向父母站好,新娘正式改口叫爸叫媽並三鞠躬,新娘給爸爸點根喜煙,給媽媽撥塊喜糖,父母賞新娘改口錢(一般父母各一份,每份一千零一元,代表千里挑一的好兒媳),父母對新郎新娘今後的生活說幾句叮嚀 祝福的話,新娘向公公婆婆保證夫妻和睦相處,孝敬雙方父母,新郎新娘與父母合影留念。

3、坐福:準備坐福墊或紅布一塊,放在床中間由主持人安排怎樣坐福。

4、新房床上放著大棗栗子蓮子花生等,前一天新郎家親弟弟壓床,新娘要給紅包,然後有人給端水洗手,摸摸盆裡放的大蔥,筷子,寓意以後生的寶寶聰明,然後有新郎弟弟拽下來,打一下,踢一下。

四:到酒店鳴放禮炮

1、主持人開場白,奏婚禮進行曲,新郎新娘入場。

2、證婚人宣讀結婚證書

3、拜父母,拜來賓,夫妻對拜

4、雙方代表講話

5、交換信物

6、新郎新娘代表講話

7、交換戒指,喝交杯酒

8、主持人結束語。

我的天,寫的手都疼,這一天真是要多累有多累啊,但是幸福呀!哈哈,還有很多小細節,不過現在的年輕人都省略了,以後的生活幸福才是重要的!


張家小黑妹


關於農村人結婚都有什麼習俗可能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風俗,我們這裡結婚習俗不簡單,男女雙方沒意見,父母允許的情況下該怎麼走流程就怎麼做就好了。

第一、首先訂婚,訂婚我們這裡也是擺酒席,請請親朋好友來㊗賀,但是訂婚的酒席是不收份子錢的,除非有特殊的至親,為了表示對新人的心意一般都是包個紅包給女方,吃完喝完把該準備給女方的隨從一起來參加訂婚宴的親人,每人一個皮箱子,裡面裝滿果糖零食,至於今天的主角女孩紙,男方家就不止一個紅箱子,同樣放上名牌糖果🍬滿滿八大件一箱子,也就是八樣禮品的意思!還有包上紅包六萬八千八!三金除外,然後這個訂婚就完成了。

接下來就看男女雙方相處的程度如何,就開始考慮結婚的事情了,首先結婚要請媒人陪同男方家人去女方家開生庚八字,一次女方是不可能就開的,最少要登門倆次,還要帶上體面的禮品,該做的禮節都走完了,女方父母才可能把女兒的生庚八字給寫在紅紙上,交於男方!那男方又要開始準備結婚彩禮了!有錢人家就給30萬50萬不一致的,沒錢雙方可以體諒的隨便給個十萬八萬也就這樣了!我感覺結婚是倆個人的事,錢多錢少都無所謂,重要的事可以和諧相處恩愛白頭,日子總不會差的!你們說呢?嘿嘿


花開正園


像什麼彩禮呀,鬧洞房什麼的我想各地都有,我也不細說了,今天我就主要說下我們這兒比較有趣的現象。

1、酒席幫忙:在我們這邊,各種大盤小事都是在自己家辦的,而辦酒席之類的都會有三天的忙要幫,第一天是各種場景的佈置、酒席期間的各個人員所需擔任的事情分配以及所需的菜系準備;第二天就是真正的酒席了,在今天各地親朋好友都會到現場吃酒席,所以要幫忙傳菜、煮飯、做菜、洗碗、收拾衛生,總之這一天各個崗位都忙得不可開交;第三天也就是酒席結束了,這天相對輕鬆,也就是早上早點來吃過早飯幫忙收拾這兩天使用的一些工具等。
2、接新娘:在正式婚禮這天早上我們這邊都是要接新娘的,而接新娘的方式就非常有趣了,一個就是抬花轎了,一般等婚車來到離家兩公里左右就停下了,因為接下來的一段路就是用花轎接新娘;還有一個就是在接新娘這段時間,新郎的父親一輩的兄弟會被化妝後去接新娘,總之這個妝非常搞笑,我們這邊稱“燒火佬”。



3、收人親:在酒席正酒這天我們這邊是有收人親這一習俗的,各地來的親朋好友都會送上祝福禮金,而辦酒席的主家也會有一個人親譜子會記錄所來的人,等到所來的人家裡辦事的時候也會去的,在我們這邊收的主家叫“收人親”,而去的人叫“趕人親”,同時這也是表示友好禮尚往來的一種方式。

這就是我家鄉一些有趣的習俗了,你家鄉又有什麼樣有趣的習俗呢,一起分享分享吧。


蜀南小新


說起結婚,可以算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了。現在城市一般結婚都是以西方的婚禮儀式為主,而農村不一樣,仍然堅持著中國傳統的結婚儀式。哪怕是現在農村的婚禮儀式不如古時那樣繁瑣複雜,但也是有著相對較多的風俗講究的。

所以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農村結婚現在都有什麼風俗習慣?

結婚時最常見的“彩禮”、“定親”、“送親”、“鬧洞房”之類風俗習慣大家也都知道,所以就不說了。咱們說一些現在年輕人不怎麼知道的風習。

1、縫喜被:喜被子是由女方家庭縫製的,在結婚時會被當做嫁妝送到新房。喜被可以算是嫁妝中的重中之重,喜被越多代表嫁妝越豐厚。縫喜被必須由家裡德高望重的“五福”老人來做,代表了家人對出嫁女兒的祝福。

2、回門:“回門”也叫做“歸寧”,指的是新婚的夫妻二人在婚後的第三天(由於風習不同,也有地區在第二天)回到岳父岳母家中,這是新娘子在婚後第一天回到孃家省親,是農村一種必不可少的禮節。

3、壓床:也叫壓喜床,壓新床,指的是在新婚前一天,新郎要請“五福”老人把新床鋪好,並和自己未結婚的弟弟(親弟弟為最優先選擇,如果沒有則選擇叔伯兄弟或者姨表弟弟)。壓床是一種吉利事,是希望夫妻婚後生活幸福,子孫滿堂。

農村的婚姻風俗比較多,遠不止這些,而且俗話說“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在不同的地區,結婚風俗也有很大的差別。

駿景——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