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買保險才能保障自己的一生?

姜芸芸


總的來說,就是在合適的時間買合適的保險。

不光是在買保險這方面是這樣的,我們生活中的所有事情都應當如此。舉個例子,我們在下雨天之前就會把雨傘買好,因為我們知道下雨了再去買雨傘很有可能已經來不及,況且我們根本不知道什麼時候會下雨,天氣是變幻莫測的。同樣的,在平時的生活裡,我們就應該要預料到未來可能會發生某一方面的事情會影響我們的生活,於是要提前進行準備。

以上就是我們本文的主要思想,那麼接下來就涉及一些具體的做法:

一,購買校園保險

可以說,一個人的青春都是在校園裡度過的。從幼兒園到大學,我們每年幾乎要花大半的時間在學校裡進行學習和生活。學校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同學們可以在教室裡學習先人探索出來的知識,閱讀中外著名文學家的著作,還可以課後進行體育活動。但校園生活也有不小心出意外的時候。有可能是在和同學玩耍的時候不小心受傷了,也有可能是在打籃球的時候太過激烈而受傷。這些都是無法預測到的事,但這不代表我們一定會束手無策。除了平時的多加註意,儘量避免受傷,我們還可以購買學習推薦的保險。

這類保險有幾大優勢,一是可靠性高,由學校保證;二是保險價格低,由學校協商達成。以小安自己的親身經歷為例,小安中學時期學校推薦的保險一個學期兩百塊,平均下來一個月也就五十塊,可以說是相當便宜了。

所以,買學校推薦的保險還是很值得的

二,買車險

相信沒有朋友會對小安的這個提法有意見。

日常生活中,自駕車出行已經是非常普遍了,私家車的普及大大的方便了人們的出行,但是隨之而來的還有各種糟心事。在私家車普及度提高的背景之下,道路的擁堵情況也越發明顯,低素質司機群體也越來越大,進而導致糾紛也越來越多。我們知道,轎車可貴可便宜,貴的上至千萬便宜的不過數萬,兩車相碰,哪怕是刮花一點點,這賠償都不得了。此外,更多的用車問題也顯現出來,對生活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這個時候怎麼辦?

於是車險就應運而生。買了車險,起碼在不小心發生摩擦的時候會有保險公司來解決而不用自己操心。

以上我們分享了兩種情景下保險如何給生活保障。那麼我們可以聯想到,在很多方面我們都可以通過買保險來給生活提供保障,譬如外出旅行等等。

而一切的關鍵就是要提前買好,只有提前買好了傘,你才能不被雨淋溼。


平安同學會


《一封家書》- 伍治堅

兒子,

寫這封家書的目的,主要是想和你聊一聊“保險”。為什麼要聊保險呢,因為現在幾乎每個人在成年之後都會遇到這個問題:我該不該買保險?我該買哪些保險?我該怎麼選保險?我能不能相信那些賣保險的經紀的話?

當年老爸買第一份保險的時候,你爺爺奶奶沒有給過我什麼建議,因此我也走了不少彎路,吃了一些虧,被一些賣保險的忽悠過。所以今天寫這封信,也想讓你作為參考,可以從老爸的經驗中吸取一些教訓。當然,時代在變,保險行業也在變。你在讀這封信時,其中的一些看法和數據都已經過時。希望你自己獨立思考,去粗取精,通過自己的比較分析得出自己理性的結論。

首先我想跟你討論的第一個問題是:我們為什麼要買保險?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首先明確保險的定義:什麼是保險?下面是字典上保險的定義:

保險是在保險公司收到保費之後,在被保人發生一些特殊事件(如經濟損失,死亡,生病等)時給予一定補償的安排。

在這裡,我提醒你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保險不是免費的:你如果買保險的話,需要每年交保費;

2)保險只是在事件發生後對於被保人的一種補償:它本身不能減少不幸發生的概率(人死不能復生);同時它本身也不能增加財富(保險不是投資,保險從來就不以投資增值為目的);

3)保險是負和的:因為保險公司能夠支付的賠償額,最多不會超過它收到的所有的保費的總額,減去保險公司的運營成本(所有保險公司僱員的工資,花紅,大樓,旅行等等開銷)。如果保險公司很賺錢,那麼很可能是大家交的保費太多了。

那麼我們在什麼情況下需要保險呢?老爸的總結是:

當你面對幾乎無法承擔的意外的後果時

比如說你有一輛自行車:自行車也有被偷的可能性對吧?那麼你是否需要為你的自行車上保險呢?在我看來大可不必。

因為首先如果你不想自己的自行車被盜,那麼你自己應該竭盡全力做一些預防措施,比如每天把它搬到樓道里,用鎖鎖住,或者甚至放在自己家裡等等。其次在你做了這些預防措施之後,如果自行車還是不幸被盜了,那麼這個損失是你可以承擔的。你可能需要省吃儉用一兩個星期,就可以再買一輛自行車。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你不需要為你的自行車上保險。

但是如果意外造成的損失比較大的話,那麼你就需要保險了。這些情況可能包括:

1)你的房子:如果你的房子被燒掉,那麼損失可能過於巨大。因此為你的房子買火災險是合理的;

2)你的汽車:如果你的汽車被盜,那麼其經濟損失可能也超出你可以承擔的合理範圍。所以汽車險需要購買;

3)你的身體:你的身體也像你的自行車,平時總有這樣或者那樣的小毛病,需要修修補補。但是如果你的身體不幸遇到重大疾病,比如癌症,中風,癱瘓等等,那麼你所需要支付的醫藥費可能會遠遠超過你可以負擔的程度。因此你需要為你的身體上保險。

當然一般來說,一個人在年輕時候身體都會比較好,如果你堅持鍛鍊,飲食健康,作息規律,那麼你的身體真正出現大問題可能會在60歲以後,所以醫療保險的話,肯定是年齡越大越需要;

4)你的生命:這一點在你成家後比較重要,一般來說在你28-50歲之間最關鍵。這段時間一般來說你是家裡的主要經濟支柱(假設你太太是家庭主婦或者收入不高),而你的孩子(就是我的孫輩)可能還沒有達到有自己獨立的經濟能力。

在這段時間裡,如果你的生命發生意外,那麼你的太太和孩子的生活很可能會受到影響(因為家裡的主要經濟收入沒有了)。這是一個你無法承擔的風險,因此即使概率再小也需要購買一定程度的保險。

基本上,上面這幾點是一個人生命中需要考慮的最重要的幾個風險。如果賣你保險的保險經紀再來忽悠你關於其他各種風險的險種,我建議你三思而後行,先花點時間研究研究再做決定也不急。

下面我就來說說應付上面這些風險的主要的保險類型。

先從最重要的說起:你的生命。

大致來講,人壽保險有四種類型:定期,終身,年金和兩全。你只需要購買定期壽險(Term)。原因如下:

首先要記住你如果意外身亡,你的最大風險並不是你自己(因為你都已經掛了),而是你的妻子和未成年的孩子。(其實還有你的父母,就是我和你媽媽。不過我們倆有自己的安排和計劃,就不用你操心了)

因此你需要保的那種情況,是在你孩子未成年之前(比如你自己25-50歲這段年齡內),你發生意外身亡。定期壽險應對的就是這種情況,而且保費最低。

從上圖中你可以看到,同樣的購買終身壽險的話,其保費要遠遠高於定期壽險。主要原因是定期壽險是消費險,其功用簡單明確:就是為了應對萬一不幸喪命的可能性。而終身壽險除了保險以外,還有儲蓄功能,在若干年後(比如10/20年後)可以作為一筆定期存款拿出來使用。

原則上來講,保險就是保險,儲蓄就是儲蓄,投資就是投資。把這些概念和目的混起來並不是一個好主意。在美國有一個比較流行的說法叫Buy term and invest the difference,即購買定期壽險,並把餘額投資。從上圖中你可以看到,付出相同的保費,去購買定期壽險並用餘額去購買國債,其回報總是高於購買終身壽險,並且年數越長差別越大。所以老爸對你的建議是:明確保險目的,只購買自己需要的(定期壽險),不要把保險和其他目的(投資/儲蓄等)混淆起來。

當然,不買終身壽險,不代表你不需要儲蓄。我們家信奉的原則是:節約光榮,浪費可恥。平時省一點,通過點點滴滴將家庭收入存起來,這樣在遇到緊急情況(比如家人生病)時就不會慌張。如果你謹守這條原則,那麼通過購買保險強制自己儲蓄就完全沒有必要。

在這裡老爸要特別提一下購買壽險的保額問題。很多人都知道自己需要購買壽險,但是在應該購買多少保額這個問題上卻有點糊塗。一般來說,保險經紀人的標準說辭是:保額應該是你的年薪的4-5倍左右。因為本身購買壽險就是為了應對自己因意外去世,留下家小沒有人照顧這個風險。那麼如果購買了年薪的4-5倍的保額,至少可以保障自己家人生活質量按照現在的標準至少維持四到五年時間。

這個邏輯對麼?當然是錯的啦。原因如下。首先如果一個家庭中領取高薪的家庭成員發生意外去世,那麼這個悲劇當然對家庭造成了無可挽救的損失。不管你買不買保險,這個損失都是巨大的。希望通過買保險來彌補這樣的損失有點緣木求魚的感覺。更關鍵的當然應該是平時注意自己的行為習慣安全,比如開車綁安全帶,不要超速,不要酒駕等等。

其次一個家庭的生活質量更大程度上取決於該家庭的日常開支,而非父親/丈夫的年收入。比如一位40歲左右的爸爸年收入150萬人民幣左右,照保險經紀的邏輯,這位父親需要購買保額為600萬到750萬之間的壽險。這樣的買法確實是讓保險經紀樂開懷了,但對於這個家庭來說未必合理。因為該家庭每年的開銷並不一定都會達到這位爸爸的年收入(150萬),更可能的情況是該家庭的年支出大概在30萬-70萬(每個家庭情況不同,消費觀不同,有沒有房貸造成的影響不同,等等)。

當然,每個家庭的情況都不同,在這裡我很難給你一個短平快的簡單總結。這就更需要你在購買保險之前分析清楚自己家庭的經濟狀況,搞清楚自己到底要保的是什麼,而不是去盲目追求自己不需要的保險。

很多人在購買壽險時一味追求更高的保額,覺得我特地買個壽險,如果我死了,只賠給我幾十萬,甚至幾百萬豈不是太虧了,難道我的命才值這麼幾個錢?但是他們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即一個人發生意外喪命的可能性是很低的。這也是為什麼保險公司願意讓你每年花看似不多的錢(保費)來為自己發生生命以外投保的原因:如果這是一個大概率事件,保險公司豈不是要賠死?

比如上圖是新加坡一家比較大的保險公司(NTUC Income)的定期壽險(Term)的年保費和保額示意圖。你可以看到一個個人如果投保25萬新幣左右的保額(定期壽險),需要支付的保費大概是5,000-7,000新幣之間。我們取箇中間數,6000新幣保25萬,大約是41倍。

現實生活中一個49歲的男性因為中風而癱瘓的概率是多少?比如美國每年大約有795,000人會患上中風,佔總人口的0.26%。當然我這裡的計算是非常粗略簡單的(因為發生中風導致癱瘓只是定期壽險裡賠付的一種情況,還有其他一些情況。同時發生中風的概率和年齡,基因,作息習慣,飲食習慣等都有關係)。真正的保費和保額計算由保險公司專業受過培訓的精算師計算,相對來說要複雜一些。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由精算師算出的保費和保額肯定以保證保險公司盈利為前提。

按照上面這個例子,假設一位40歲的爸爸年薪150萬,需要投保700萬保費的定期壽險。那麼根據41倍左右的大致計算,他需要在20年內支付的保費為17萬人民幣左右,約合每年8,500元(保20年)。8,500元相對於150萬可能算不了什麼,但是也不是一個小數目。況且事實上人的薪水一般來說在45歲之後會逐漸遞減。用這樣的算法去購買壽險顯然屬於過度消費。一個更合理的方案是購買大約70萬-150萬左右保額的壽險(視每個家庭的具體情況而定)。假設保額為150萬,按照41倍快速計算法,保費大約為36,000元(20年),每年約1,800元。這樣一比你就可以看出精打細算可以在購買保險上面省下多少錢。

要知道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不管這每年1,800元,還是上面提到的每年8,500元,都是打水漂的。每過一年,如果你還沒有發生意外並且好好活著,那麼你在那一年的保費就白白花掉了。很多人比較容易犯得錯誤是覺得壽險的保額越大越好,最好幾百萬,甚至幾千萬。殊不知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壽險的保費都是白白流入保險公司口袋裡的。

在這裡也稍微講一下年金和兩全壽險。年金的話簡而言之就是你先把一大筆錢交給保險公司,然後在若干年後保險公司再每年通過年金形式把你自己的錢定期發給你。在這個過程中保險公司相當於你的管家,當然這個管家可不是免費的,會扣除一定的費用。在我看來,有良好的儲蓄習慣的普通人完全沒必要購買這種保險。

兩全壽險,其功能特質介於終身和定期壽險之間,即一般需要繳納保費一定時間(比如20年),然後在20年後可以將現金價值(Cash Value)取出(這個功能相當於定期存款),同時有壽險功能。相似道理,其投資部分的回報肯定不及Buy term and invest the difference,所以老爸也不推薦。(當然,前提是你自己需要把一部分儲蓄去用來投資。在這方面老爸相信對你來說不是問題。)

好了,兒子,老爸幫你把這些壽險的不同和對比在這張表裡總結一下。如果你有看不懂的去Google。

講完了壽險,下面來講講醫療保險(即上面提到的第三條風險-你自己的身體風險)。

首先要講清楚一條最重要的原則:你自己的身體需要你自己去愛護。我希望我自己身體力行,可以幫你養成一些最基本的生活習慣,比如不抽菸,少喝酒,作息正常,飲食規律,堅持鍛鍊,保持樂觀。這些基本習慣才是保證你身體健康的最重要原則。希望通過醫療保險來照顧你自己的身體完全是本末倒置:如果你哪一天發現自己身體不好了,先從上面這些基本的生活習慣來檢查一下自己哪裡可以改進。

但是即使你在上面那幾點都做到了,也還是需要醫療保險。這純粹是為了應付不時之需:有些身體疾病有遺傳因素,有時候身體不好也有運氣成分。當然,如果只是一些小毛小病,那麼問題不大,稍微花點錢去醫院開點藥就能應付過去。從身體健康角度,你需要考慮的最重要風險是:

1)住院開銷

2)重大疾病

這主要是因為這兩種情況是最可能對你的經濟狀況構成重大影響的。在新加坡,住院費比較昂貴,動輒幾萬新幣。而如果遇到重大疾病,比如癌症,洗腎等等,其開銷會對一個家庭造成嚴重負擔。

在這裡我需要強調一點: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保險的核心原則是風險均攤。你可以享受到保險賠付額高過你自己上繳的保費的前提是其他人沒有生病住院。從投資角度來講,買保險肯定是虧的(否則保險公司就不會賺了)。因此你的目標應該是在花最少的錢交付保費的前提下,為自己和家人選擇合理的保險。

從新加坡角度來講,嚴格的說一個公民不需要購買醫療保險,因為政府已經強制為每一位公民提供了醫療保險(Medishield)。當然很多人會抱怨說政府提供的醫療險不夠,因為該保險只能被用於政府公立醫院C級病房(即不是單間,有好幾個病號公用一間大病房),不能選醫生等等。

在我看來,如果家裡的經濟狀況比較緊張,那麼政府的醫療保險也夠了。畢竟每個人都要住好的病房,都要飛商務艙和頭等艙,享受的慾念是無止境的。在這一點上,要量力而為:你自己有本事賺錢,那就可以選擇更高級和奢侈的服務。但是前提是不要依靠別人,不要寅吃卯糧。

在政府提供的醫療保險之上,你可以考慮購買上面這些不同的保險。在我看來,重大疾病和住院保險可以考慮購買,原因在上面已經解釋過。至於上圖中下面的兩個保險,則沒有必要購買(很多保險公司會送下面兩項,可見其價值並非很高)。

在這裡需要跟你解釋一下Rider(附加條款)的概念。很多醫療保險都有Deductible和Co-payment這兩個條款。

Deductible自付額:就是在保險公司應付你的理賠之前,你需要自己先支付一定的數額(比如2000新幣)。

Co-payment共同負擔額:大部分醫療保險會規定你自己需要支付10%-20%,而保險公司再賠付另外80%-90%。

由於這兩個條款的存在,即使在你購買了保險之後,也不能保證在理賠時獲得保險公司100%的賠付,即你自己還是需要付出一部分的費用。如果你自己一分錢都不想出,那麼你可以購買Rider附加條款。購買了附加條款以後,保險公司會將deductible和co-payment去除,在理賠時給予100%的賠付(如果符合他的理賠條件)。

老爸的建議是:不要購買附加條款。老爸在這方面做過很多研究比較,得出結論所有的附加條款基本都比較貴,其保費和保額不成比例。從原則上來說,如果你自己生病了,當然應該支付一定的醫療費:這個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不要指望別人為你的醫療費用負責。

比如上圖顯示的是新加坡NTUC提供的醫療保險NTUC IncomeShield。假設一個成年人40歲,那麼他每年要付的基本保費是 $310+$81=$392(新幣)。但由於這個是基本配套(basic),在賠付時需要自付(deductible)1500新幣(C級病房)和共同負擔(co-insurance)10%。

有些人不喜歡這個共同負擔,於是保險公司提出,你可以每年多交一些保費購買一個Rider。比如上面這個附加條款,在基本配套下,可以將你每年所付的共同負擔(co-insurance)限制在2000新幣以內。

而為了這個好處需要付出的代價(保費)則是:每年98新幣(基本配套)。也就是說,每年的保費需要增加98/392=25%。而你省得錢則不一定,要看到時候生的病以及醫藥費而定。基本上在老爸看來,這不是一筆好買賣(付出的額外成本是固定的,但是好處則未必)。

回到當初購買醫療保險的初衷:你怕的不是醫療費,而是非常鉅額的醫療費。所有普通醫療保險的涵蓋範圍對於鉅額醫療費的保護目的已經達到,沒有必要再去添油加醋,畫蛇添足。當然,類似這種附加條款之類的需求,說到底還是一個消費需求。老爸之前說了,如果你有經濟實力,靠自己的收入,在能力之內購買自己喜歡的消費品(這個保險需求,和其他消費需求是類似的,比如更好的汽車,洋房,出國旅遊等等),那麼確實是你自己的選擇。但前提還是:獨立自主,理性消費,不要依靠別人,寅吃卯糧。

老爸在上面還提到了房子(火災)險和汽車險。這兩個險種比較簡單。如果你按揭買房,買車的話,一般都是強制需要購買這兩個保險的。因此你所需要做的,就是橫向比較一下,挑個性價比高的保險購買就行了。由於他們並不像壽險那麼複雜,我就不在這裡多囉嗦了。

說了那麼多,希望你可以明白,不要指望保險來保障你的一生。你的生活,以及你所愛的家人的生活,需要靠你自己奮鬥去贏得。最好的保護自己生命和健康的途徑,是平時行事穩妥,考慮周到,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險只是在你做好了這些本職工作後,如果還不幸遇到意外給你一些補償而已。因此請不要本末倒置,花太多時間和開銷去購買完全不必要的保險。

對於一箇中產家庭來說,資源(資金)永遠是稀缺的,因此你需要仔細分析,理性分配自己和愛人的收入,不要過度消費(買太多的保險就是過度消費的典型例子)。

同時牢記:保險是保險,儲蓄是儲蓄,投資是投資。如果是保險,可以把錢給保險公司。如果是儲蓄,放在銀行裡要遠比給保險公司安全。(爸爸上次跟你提到的AIG差點破產的例子你應該還記得吧)投資的話,最好的途徑是自己學習掌握正確的投資知識,做出理性的投資決策。

好了不多說了,你小子放機靈點,凡事多看多想,在綜合各方面信息後才形成自己獨立的觀點。如果覺得我上面哪些地方說的不對你儘管指出:但是我希望你在反駁我的意見時需要亮出自己的證據和邏輯,不要被自己的情緒和喜惡影響。如果你可以給出可靠的證據來反駁我上文中的觀點和看法,我會虛心接受。


伍治堅


本問題下,最高讚的答主“xxx”已經把“為何要投保,保險對一個人有什麼意義”之類宏大的問題說明白了。

如果你認真看了,你應該會認可,買保險對這個世界上的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一件重要的事,它是個人對抗複雜風險系統的一個有效的對沖工具。

那麼,我也就不再重複李元霸先生的內容,用我個人在保險業的積累,解答一下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的過程,不同的保險應該“怎麼買”的具體問題。

孔子說,十五而志與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天命,六十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這段話,是他對自己人生不同階段的回顧與期許。

雖然40歲的孔子並沒有達到不惑的境界,還在列國之間傳播自己的政治理念,但他這段對人生階段的劃分的話,倒是對後人影響深遠。

我按照孔夫子的話,重新劃分了一下人生的階段。

第一個階段:0到20歲,也就是大學畢業工作之前。(為什麼不是孔子的15歲?因為現代人普遍比古代人在社會心理意義上晚熟)

在這個階段,一個人雖然精神價值已經初步成型,但還沒有獨立的經濟能力,所有生存資料都要依賴父母的給與。所以這一階段,從消費能力上看,還是個嬰兒。

以對家庭利益最大化,且投保預算有限的角度考慮,投保的優先級,永遠是誰賺錢佔大頭優先保誰,因為一旦沒了收入來源,保其他人都是扯淡。

(如果孩子是個網紅,賺得比父母還多,但還沒有獨立生活能力,這種情況下,個人覺得還是應該先保大人,畢竟要是父母沒了,誰幫他打理那些錢?)

因此,如果你是一家之主,且已經替自己買好了保險,給你孩子的保險配置這樣比較合理:

1),先上一個少兒醫保。

這是國家的政策性福利,一年大概只要花100-500塊左右,就能報銷60%-90%的醫療費用,另外,國家還會補貼40%-60%。

投這個保,是不需要任何健康告知的,只要新生兒一出生,就可以參保,前三個月嬰兒的一切醫療開銷,全部都國家承擔。

(算是國家對新生兒的一個問候)

2)再來個意外險。

孩子得重疾的概率極低,但出現意外的概率卻很高。

熊孩子嘛,難免會磕磕碰碰,所以在投保時,一定注意【意外醫療責任】,這個不是死了或者傷殘才給錢,而是比如骨折這種傷害,也會有賠付。

所以一定要重視起來,非常實用。

另外,如果孩子實在是調皮,帶他去盧浮宮他有可能撕了蒙娜麗莎的話,你一定要買個附帶監護人責任險。

保險公司替你賠付一部分蒙娜麗莎的錢...(如果你孩子真撕了蒙娜麗莎,我估計保險公司不會賠付,而會選擇打官司,因為這貨價值十幾億,平時孩子打碎個花瓶什麼的,還是會賠的)

3),為以防萬一,還是買個重疾。

雖然孩子得重疾的概率低,但是保險這種東西,就是為了【保險起見】

中國大概有100多萬孩子是少年癌症患者,這種不幸一旦降臨,會消耗掉一個家庭不少的積蓄。

所以,最好還是替孩子配置一份重疾險,保額不用太高,20萬到30左右即可,保期可以選一年,也可以選擇保20的。

後面的,就讓孩子自己去買。

PS:前面的險種都配齊了的話,醫療險可以不買,如果要買,得先給自己買,然後再考慮孩子。

0到20歲的配險思路大致就是這樣,接下來我們講講20歲出頭的年輕人怎麼配。

第二個階段:20歲出頭,並且開始工作。

自己有了錢,風險從學校轉移到了社會,雖然年齡和學校沒什麼太多變化,但複雜性風險顯著上升,因此視作另一個階段。

當一個人開始賺錢時,他的價值在社會和家庭上都會有一個質的飛躍。這個時候,在買保險時,你的優先級大大上升。

一般來說,只要不作死,年輕人的身體都比較好,工作收入雖然不多,但一人吃飽,全家不餓。

剛畢業嘛,窮是奧義,沒有什麼錢,也常常不知道自己的錢花到哪兒去了,但保險卻不可不買。

花的錢也不多,每年只要配置1000左右的錢,就能保你這一年安全無憂。

因為身體好,所以保險公司賣你重疾險時,會更便宜,所以一定要利用這個優勢,儘量把期限拉長,這樣會更便宜。

合理的配置思路是:一年期短期重疾險(50萬保額)+一年期意外險(50萬保額)+百萬醫療險

實在覺得這錢沒必要...說明你經常體檢,而且喜歡運動,對自己身體很有自信嘛。

第三個階段:25到40歲,結婚生子。

一箇中國人到了這個階段,應該是人生經濟壓力最大的一個階段,父母養老,子女教育,房子車子,各方面都要花錢,承擔起一個家庭的重任。

有一句話說,人到中年不如狗。

話糙理不糙,很多中年人這個時候都活得非常累,但家庭此刻是最需要你的時候,你一旦倒下,整個家庭都會受到重創。

所以,你的優先級已不容懷疑,而在配置方面,我個人研究最好的排序是這樣的:

先考慮死亡,其次是重疾,然後是醫療,最後是殘疾。

當然,還有三個選項,比如孩子的保險,老人的保險,和財產險。

前面四個必買,後面三個視你的預算而定。咱們一個一個說。

第一,頂樑柱倒下,給家人一條活路。

說句不吉利的話, 我國凡是比較負責任的,而又收入又一般的中年人,都比較容易猝死。說這個,不是為了鼓勵不負責,而是給大家一個更好的風險方案。

我國廣大勞累的中年人,都應該買一個定期壽險。

定期壽險需要你每年交一筆錢,如果在保障期內不行死亡,能得到一大筆賠付。這一筆賠付對於主心骨背後的家庭來說,十分重要。

頂樑柱走了,但他還給這個家裡留下了一條活路。

記住,壽險的保額一定要儘量買高一點。

定期壽險保額=家中負債+撫養子女的預算+贍養父母的預算。

建議一次保障20年,或者直接保到60歲。

20年後,你的事業到達巔峰,所以的負債都已經還清,子女也開始工作了,負擔少了很多,這時這個險再買不買,就可以視情況而定。

第二,用重疾置換現金流。

得了重病,治療加恢復的時間,一般需要幾年的時間,這幾年裡邊,你基本沒法兒工作,即便能夠工作,收入也可能會大幅下降。

如果這個時候你的房貸沒有還完,或者還有其他負債,這個時候重疾險就能緩解你的燃眉之急。

重疾險的好處在於,你筆錢你可以拿去還債,也可以拿去治病,完全沒有限制,但是一般來說,這筆不會拿去治病,因為治病的錢,應該找醫療險。

重疾險的保額在50左右吧。

3、假如你得了一個《我不是藥神》裡那樣的病...

一般來說,得了大病,可以找社保,基本上大部分的費用都能報銷。

但是有些病的靶向藥特別貴,比如說《我不是藥神》裡的那個治療慢粒白血病的格列衛,一瓶藥幾萬,而且要一直吃,那個家庭受得了。

因此,建議醫療險,一定把保額配置到百萬以上。

4、假如從此我是一個廢人了。

意外不常有,但非死即殘。

如果你殘了,從此喪失了行動能力,不僅不賺錢了,還得往裡倒貼錢,這時你該有多難過。

但是,如果你買了一份意外險,那麼,在這樣不幸的時刻,你好歹還有一件值得高興的事,就是不用拖家裡人的後腿。

建議把保額提到100萬以上。

5、你的孩子呢?

給孩子買保險,前面已經寫過了,不再贅述。

6、給老人買保險?

一切的原則都在於,先給核心成員買,預算夠了,再給老人買。如果你已經是個老人,並且手裡不差錢,而且對保險比較在行,那麼可以自己買。

這個時候,你就不用受到子女的經濟情況的牽制了。

當然, 如果你非要等到子女主動表孝心,那也是可以的。

7、財產險要不要買?

一般不建議買,如果你有一套房子的話,可以給房子上個險,誰知道哪天你鄰居犯渾,不小心燒了自己的屋子,把你的房子也給燒了呢。

買個安心唄。

第四個階段:40-50歲,事業的巔峰,身體素質開始下滑。

終於到可以了慢慢放鬆的年紀。

走過了小半生,也不容易,事業站上了頂峰,財務方面沒有那麼緊張了,孩子也長大了,只要你不催婚,就沒有那麼多要操心的事。

但你的身體素質卻在直線下滑。這時,你一定要把四大人生保險全部配齊,也就是我前面說的重疾險,醫療險,意外險,和壽險。

可能有人會疑惑說,這個時候,還買重疾險,划得來嗎?

當然,如果醫療險可以一直續保的話,重疾險這個時候可以不買。但問題是,醫療險每年都要評估你的狀況,你很有可能會在某個階段被拒保。

或者,乾脆這個醫療險就直接沒有了。

所以,為了預防這個情況,重疾險依然還是應該要買,而且一定要拉長期限,保到70歲,或者直接保終身。

如果這個階段你沒有什麼經濟壓力,外面的債務差不多還完了,那就讓孩子幫你配,如果你還有自己還錢,那麼這個險還是要買的。

如果你的保險已經配齊四大保險,這個時候精打細算的你,又要開始考慮一件事了,那就是要看一看自己的保險,保額到底高不高。

物價一直在上漲,你的保額應該與時俱進。

另外,如果你還能拿出一筆閒錢,這時不妨買一買養老年金,這個怎麼買,我以後再詳細說一下。

第五個階段:50歲以上人群

50歲,其實按照聯合國對當代人壽命的預計,其實才剛剛走到一半。

但因為保險公司對客戶的挑剔,這個年齡,以及這個年齡以上的人買保險,需要稍微花費一番精力。

先說意外險。

這個時候,典型的老年病就是骨質疏鬆,很容易發生骨折之類的意外,因為意外險應該最先配置。

這個險還是蠻好買的,一般的意外險,都會賣到65歲左右,也有個別會賣到70歲的。

再說重疾險。

到了這個年紀,身體狀況不容樂觀,要買一份重疾險,其實很不容易,客觀說,被拒保的概率非常高,如果沒有可選的重疾險,退一步來說,防癌險也不錯。

防癌險是什麼?

顧名思義,就是患了癌症才賠付的保險。

老年人其實患上癌症的概率非常高,我看過癌症生物博士李治中在一席的一場演講,裡面說到,其實癌症就是老年病。

年紀越高,癌症發病率就越高。

這裡面涉及到基因變異的積累,和免疫系統的退化,有興趣的同學,可以順著這條鏈接去接受一下李治中博士的科普。

一席 | 演講yixi.tv

最後再講一下,醫療險\\防癌醫療險。

比較好的思路是,年齡小於50歲到65歲之間,應該更多考慮醫療險,身體不好實在不好的話,就應該多考慮防癌醫療險。

對於這個年紀的老年人來說,醫療險一定買,能續保就續保,非常實用。實在買不了,退而求其次,就買防癌醫療險。

渡邊:主業投資,業餘寫作,擅長思考。本想低調反思每筆投資,沒想到被你發現了。在賺錢的路上,先是繞道和漫步,然後漸漸快跑,最近開始狂奔。願你也能一起跟上。微信公眾號:渡邊的財富自由筆記


渡邊的財富自由筆記


什麼是互助保險

所謂互助保險,是指具有同質風險保障需求的單位或個人,通過訂立合同成為會員,並繳納保費形成互助基金,由該基金對合同約定的事故發生所造成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或者當被保險人死亡、傷殘、疾病或者達到合同約定的年齡、期限等條件時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的保險活動。

簡單來講,就是人人都有得癌症的可能性,那些害怕萬一得了癌症卻負擔不起的人群,繳納一定的資金成為會員後,萬一有天不幸中招了,會費就派上用場了,這樣投保人所承擔的經濟壓力會小很多。

為什麼說它是保險中的一股清流?因為它確實是為投保人著想,而且幾乎不盈利。

1. 保障範圍

互助保險的範圍比其他商業保險更廣更靈活。因為後者要賺錢,所以凡是不好賺錢的、不太好賣的、目前人群數量少的風險通常都不保障。而互助保險是一群面臨共同風險的同類人群自發組織起來作保障,無論人數多少、保障風險的概率高低,只要大家都認同承保、理賠的標準,就可以運行。

2. 保費支出

互助保險的保費支出要低於其他商業保險,原因在於:一方面是銷售支出減少,互助保險主要是面向同類人群,他們天然具有較強的聚集性和傳播性,有利於產品的傳播和銷售,而其他商業保險更多需要專門的銷售人員面向客戶一對一銷售,所花費的成本更高;另一方面是資金收益的不同,在同樣的資金管理策略下,其他商業保險需要抽取一定的利益,而互助保險將所有的利益都返還給投保人。因此一頭一尾導致了互助保險的人均保費支出更低。

但是同其他商業保險相比,互助保險也存在一定不足。

1. 資金籌集能力

從資金籌集能力上看,其他商業保險要強於互助保險,因為它有更多的資金籌集渠道,比如公開發行股票。而互助保險從理論上只能向會員收取更多的會費。所以在過去兩百年,有不少互助保險公司因為資金問題而轉型或者關閉。

2. 決策效率

從決策效率上看,其他商業保險也強於互助保險。因為它的重大事項由公司的管理層直接決定,而互助保險需要全體投保人以特定的方式參與,無論是直接參與還是選舉代表參與,其過程都必然會更長。

綜上來看,對於投保人而言,互助保險還是很不錯的。然而現實生活中,人們常常將互助保險與另一種東西混淆,那就是“互助保障”。



漁夫視頻


年輕不瘋,老來抽風?

很好很年輕~

然而不論你是否正在燃燒青春,揮灑激情

波老師還是要講講剛參與工作的年輕人

為何還要規劃一份健康保險

有人說剛剛工作,我還年輕

體檢各項指標都是正常的

就連感冒發燒都是比較少的

醫保都夠用,所以不需要保險

那是你不知道現在有多少重疾正在年輕人群中肆虐開來

還有人說剛剛工作,工資很低只夠吃飽,再買件衣服,和朋友聚一聚一個月的工資就沒有了

保險都很貴,買不起保險

似乎很有道理,差一點點我就無言以對……

然而和時間還有事業線一樣

真要有心擠擠都會有的

年紀青青時買健康險保費也是極其划算的~

重疾所要支出的昂貴醫藥費通常超出了年輕人收入可承受範圍

如果住院了還會造成收入的損失

讓自己成為家庭的負擔

所以波老師覺得,年輕人配置保險來防範風險是很有必要的。

然而購買保險也不是愣買傻買,一切講究一個科學合理,波老師作為保險界的老法師,以下竅門一般人我可以不告訴他的喲!

一般來說剛工作的年輕人在外出差和遊玩的機會很多,發生意外的可能性會比較大,

意外險是首當其衝最為重要。

一般意外險包括身故、殘疾保障,以及醫藥費用補償。

有責任心的年輕人會給自己買一份意外險,一方面可以減少家庭在治療費用上的支出,萬一不幸身故,還能給父母留一筆錢,讓父母好好的生活下去,讓愛與責任得到延續。

一般購買了多份意外險,意外身故的保額可以疊加獲得雙重賠付。

有一些專項的意外險是專為一些特定人群設計的,例如經常滴滴打車,遇到車禍的可能性比一般人大,可以考慮購買專車意外險。

如同時購買了一年期的綜合意外險和專車意外險,那麼發生意外身故可把這兩個險種的意外身故保額疊加進行賠付。在經濟條件還寬裕的情況下還可考慮為自己配置一個健康險,防範生大病給家庭造成的經濟負擔。

要選擇社保和非社保範圍的費用都能保的健康險,因為通常得了大病,治療費用、藥費是很昂貴的,有很多進口藥並不在社保的範圍內,需要自費的。

如果保險只保障社保範圍內的,即使保額很高,也只能報銷社保範圍內的用藥。

剛剛工作的年輕人經濟能力有限,而且還要做儲蓄為將來結婚做儲備,所以要有一定的積蓄,波老師對這點是非常贊同的,所以購買保險不是越貴越好,適合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年輕人要儘可能配置低保費高保額的保障,保險公司對年輕人有許多高槓杆的產品。

無論是意外險還是健康險都宜選擇消費型、一年期的,因為消費型、一年期的保險價格便宜,比較適合年輕人。

萬丈高樓平地起保險是地基

有了基本的保險保障年輕人可以少一點後顧之

把心思放在拼搏事業上經濟上不為意外、疾病所累


眾安保險


買保險要選對公司,別今天買,明天黃或不認帳!


思嶺原


這就像用麻繩從20層往下逃生。。。如果說是命不如說是腦子的含水量。。


66站住小子


不同時期買不同的保險

不同時期需要的產品不一樣

一份保險不可能保障自己的一生

找合適的代理人,不同時期選擇不同的商品

這個樣子保險才可以保障你的一生,這樣才可以保障一生 反正保險公司不會倒閉,所以規劃很重要,規劃好,一切就安好!


李衛的vlog


結合實際情況在人生不同階段配置不同保險


獨立保險經紀人李文濤


這個問題要看人生中要面臨的不可迴避的問題有哪些,沒病沒災要考慮養老問題,所以要考慮【養老險】;人生難免有個磕磕碰碰閃腰崴腳,因此要考慮【意外傷害】和【意外醫療險】。一輩子人吃五穀雜糧哪有不生病的?小了說感冒發燒頭疼腦熱要考慮一份【住院醫療險】,大了說重大疾病,要考慮一份【重大疾病險】;還擁有【豁免權】如果初次發生合同中約定的重大疾病,則免除剩餘為期一年以上的保費;如果這輩都平平安安的最好有一份【終身壽險】這份保險是一份大愛留給愛人一份養老錢,在不得不離開你的時候,我依然還能照顧你,因為愛情不是我過多久就照顧你多久,而是你活多久我就照顧你多久…

平安人壽2016版【平安福】包含【終身壽險】【長期意外】(長期意外裡面的交通意外,私家車等雙倍賠付)80類【重大疾病】(惡性腫瘤算一類)。如果附加上【意外醫療】【住院醫療】可以說是非常的全面了,真真正正做到了保障一輩子。

我個人今年29歲買的2016【平安福】30年交費,終身壽險30萬,長期意外29萬,重大疾病30萬,意外醫療5萬住院日額20份,健享人生3份,【豁免C】保費才87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